![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 第一单元《1 开开心心上学去》 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5787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 第一单元《1 开开心心上学去》 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5787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爱新书,爱书包》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第二课时的内容。重在使刚离开幼儿园的儿童完成新入学的角色适应。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并为他们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作准备。儿童只有完成心理上的过渡、完成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开开心心地上学,才能主动参与到“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等后面几课的活动中来。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悦。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
1.核心素养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及规则意识。
2.学生在活动中愿意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老师的协助下整理书包,爱惜文具,增强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
3.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为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做好准备,初步养成爱惜文具、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刚离开幼儿园成为小学生的儿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人生的一个重要改变,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份,更是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家里老人多,真正能在家动手实践的机会其实很少,因此存在普遍动手能力弱的的问题。而现在家庭对于孩子物质的需求满足度是非常高的,学生难免对于书本等学习用品背后隐藏的价值不能体会,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新期待,并愿意珍惜,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爱惜学习用品,从行动和内心愉悦地接受自己是小学生的新身份,适应新环境,愿与他人交往,这也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根据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实现生活、教学、发展为一体的课程理念,结合一年级新入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两个策略:
1.用绘本故事《开学啦》为主线,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
2.鼓励参与,大多活动设计都是需要学生人人参与的,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四个环节中都有活动设计,而像“包书皮”、“整理书包”这样活动,并不是对孩子的能力训练。在活动中,我以引导为主,不要求孩子人人都能完成、动能做好。这里的着力点是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能人人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产生情感体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生在活动中愿意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老师的协助下整理书包,爱惜文具,增强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
难点: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为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做好准备,初步养成爱惜文具、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对于新入学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有明确要求,根据学生都是刚离开幼儿园的儿童这一特点,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同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从而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并为他们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作准备。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一:认识新书
出示谜语。
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 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
出示绘本《开学啦》1、2
开学了,我们都成了一年级的小朋友!绘本中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做什么?
我们也把自己的新书拿出来,数一数。
4.你都认识他们?六人小组介绍自己认识的新书。
1.学生读谜面,猜谜底。
2.学生看绘本,说一说。
(老师给同学们在发新书。同学们在翻看新书,数新书有几本。)
2.学生数新书有几本,说本数。
3.学生小组内介绍新书。
学生六人一组,分别以铅笔、橡皮、尺子、水彩笔、文具盒、书包等学习用品来命名。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看绘本激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对实物新书数一数,认一认,加深学生对新书的了解,在情感上对新书产生一定的亲近感。以学习用品给小组命名,也加深学生对学习用品的亲近感。在介绍新书的过程中,学生能在新环境下,顺利的和新同学进交流,初步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1:说书名
1.出示游戏规则。
2.谁想来试一试?
3.大家都想玩,咱们六人小组来玩一玩。
4.出示六人小组游戏规则。
小结:
我们认识了新书,就如同认识又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1.明确游戏规则。
根据图片来猜书名,一名同学来猜,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
2.一名学生起立说书名。
3.学生六人小组明确规则,玩游戏。
小组成员中轮流来介绍一本新书,其他五名同学来猜书名,比一比看谁猜的多。
通过两次游戏,在玩乐中让学生记住新书的书名,初步了解新书,并对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对于两次游戏的不同规则,进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人人参与,并将规则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则意识。
板块二:爱新书
活动2:包书皮
1.出示绘本《开学啦》3
拿到新书我们会做些什么呢?瞧,绘本中的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做的?
2.播放微课,学习包书皮。
3.我们一起来给新书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师巡视。
4.出示绘本《开学啦》4
一本本书都包好了,看它们被摆放的多整齐啊!
4.谈一谈给新书包书皮的好处。
(板书:爱新书)
1.学生看绘本,说一说。
(写名字、包书皮)
2.观看微课。
(微课内容:课前录制,分步骤用纸包新书)
3.学生动手包书皮。
4.学生边看绘本,便倾听。
5.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先说一说,再 请一名代表发言。
通过看绘本让学生了解拿到新书该如何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别,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并针对重点,进行看微课教学,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如何来包书皮。在这里重点不是能力的训练,对于书皮包的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在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谈一谈,将其情感体验直接外化,初步产生爱惜学习用品的意识。
活动3:爱惜学习用品
1.出示绘本《开学啦》5
是的,可有个叫真真的小朋友却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视频
3.真真是怎么对待你们的?
4.小组讨论:真真该怎么做,你们才愿意回来?
5.刚刚你是怎么拿出自己的新书?哪里做的好?还有哪里需要改正的?
小结:
书本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惜它们,学习用品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也要爱惜它们。
(板书:学习用品 朋友 爱惜)
1.学生看绘本,说一说
(同学们都很喜欢自己的新书和学习用品。)
2.学生观看视频。
(视频内容:小男孩真真不爱惜学习用品,学习用品集体离家出走。)
3.文具盒组、铅笔组、书包组等小组成员代表真真的文具发言。
4.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名讨论真真该如何对待他们,他们才愿意回来。
5.学生说一说。
通过观看视频,先让文具盒组、铅笔组、书包组等小组成员来说说真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再让各小组讨论真真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这样的情境创设利于学生更能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产生情感体验。角色的转换能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反面例子能让学生去警醒,再联系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习用品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以此加强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意识。
板块三:爱书包
1.出示绘本《开学啦》6
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也有新书包,谁来介绍自己新书包?
3.出示绘本《开学啦》7
小朋友们书包里的东西可真不少,这些东西,我们上学都需要么?
拿出书包里所有的东西,想一想哪些是必须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4.和同桌说一说,分一分。
5.教师巡视
小结:
书包就是学习用品的家,我们可离不开它。
(板书:爱书包)
1.学生看绘本,说一说
(小朋友们拿出了新书包。)
2.学生介绍。
3.学生边看绘本边思考。
4.学生将书包里的所有东西都放在桌面,想一想:哪些是必须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5.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把书包内的东西分类摆放。
从谈书包的来历让学生感受在学习用品这些物质的背后隐藏着的情感价值。不同的书包,所蕴含的家庭新期待是一样的。通过让学生明辨学习必需品,让其思考自己已是小学生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其进一步认同自己是小学生的身份。并为接下来的整理书包做好准备。
活动4 理书包
1.我们该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呢?
2.请书包组代表来说一说。其他小组来补充。
3.出示比赛规则。
我们开始吧。
4.你想夸夸谁?
小结:
出示绘本《开学啦》8
看,绘本中的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先把学习用品分类,再整理。
就这样我们的书包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1.书包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2.明确比赛规则。
音乐响为开始,音乐停为结束,每一小组选一名整理书包又快又好的同学。
4.小组内比赛。
3.学生夸一夸。
以游戏与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动手自己整理书包,通过这样的活动,实现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的目标。对规则的强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夸夸其他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喜欢和他人交往。
板块四:读儿歌
1.读儿歌。
2.布置作业。
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老师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位同学在作业完成后,自己收拾书包,同学们能做到吗?
拿出评比表格,如果你能做到,就给自己画一颗五角星,一天一颗星,一个月后我们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3.出示绘本《开学啦》9
让我们每天背着整洁的书包,开开心心上学去。
1.学生和老师一起读儿歌。
小书包,别着急,
用品文具想仔细。
大大小小排个队,
样样不少都爱惜。
我们都是好朋友,
天天一起上学去。
2.学生认真倾听,拿出评比表格。
设计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齐读、合作读,加深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意识。为每位学生准备了评比纸,激励学生坚持每天自己收拾书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七、板书设计
开开心心上学去
爱新书,爱书包
学习用品
爱惜 朋友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愿意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老师的协助下整理书包,爱惜文具,增强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书、书包等都是学习用品,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学生在活动中愿意像对待朋友一样,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为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做好准备,初步养成爱惜文具、文明礼貌和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评价任务,教学准备,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