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测试卷
展开十堰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物理期中复习卷1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以下涉及到的物理常识正确的是( )
A.初中生小宇的身高约为170dm B.物理试卷纸张的厚度约为1cm
C.秋季武汉室外平均气温是﹣20℃左右 D.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可以达到5m/s
2.下列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寒冷的玻璃上的“花纹” B.游泳上岸后感觉很凉
C.蜻蜓身上的露珠 D.冰雪消融
3.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解释的是( )
A.照镜子 B.太阳下国旗杆的影子
C.筷子在水中“折断” D.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4.某段歌词中唱道:“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当“我”在玉林路上走时,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 )
A.“你” B.“我” C.“玉林路” D.“小酒馆”
5.平面镜成像特点中有“像和物大小相等”的结论,但是当我们靠近平面镜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像明显大一些,远离平面镜时,看到的像要小些,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像和物大小相等”是错误的
B.平面镜中的像离我们远,视角大,所以看起来小一些
C.当平面镜中的像离我们远些时,视网膜上的像要小一些,所以看起来小
D.当我们把书向远处移动时,书上的字看起来也会变小,是因为书上的字本身在变小
6.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甲< V乙< V丙 。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
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 ( )
A.地面 B.甲机 C.乙机 D.丙机
7.如图所示,阳光斜射到容器里,BC是容器壁AB的影子,若向容器里注入水,随着水面的上升影子BC的长度将( )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无法确定
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9.张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将( )
A.先变大后变小 B.变大 C.变小 D.不变
10.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足之处是成本太高、使用起来不安全。关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错误的是( )
A.液态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
B.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汽化放热,使燃烧物体的温度迅速降低,达到灭火的目的
C.液态二氧化碳如果喷洒在人的手上,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冻伤
D.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能有效的灭火
11.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
(1)春天,冰雪熔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1)(2) B.(1)(4) C.(2)(3) D.(2)(4)
12.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1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人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C.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D.当活塞在管中位置如图甲时,吹出的音调最高
1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空罐底部的小孔一定要是圆的
B.应该在蜡烛处向小孔方向观察像的性质
C.此现象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D.此实验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B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
B.若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运动,他们之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
C.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4m
D.若AB两物体同时分别从相距10m的两处相向运动,2s后可以相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6.如图是用刻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情形,该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右图所示是寒暑表,当前的示数是 ℃,它 (适合/不适合)在哈尔滨地区室外使用。
17.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_____。
18.冬天用嘴向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这是______现象;而平时用嘴向手吹气,使手一阵凉爽,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9.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海市蜃楼;④凿壁偷光;⑤水中捞月;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0.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0.7s,铁管的长度为______(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21.假期中,贝贝同学一家去溱湖游玩.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她站在湖边的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她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所见之鱼其实是鱼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这是光的______现象,此现象是光从介质______射入______造成的;
雨后天晴,溱湖上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22.某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400m/s,合_____km/h。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288km,则该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_____min。
2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度。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4.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 _____ 的规律制成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5.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所可知:这三种物质中,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那么这两个同种物质中,______的质量比较大。
三、画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6.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一条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
27.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2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
(1)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前时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
(2)分析图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在实验中用水较多的是______(选填“a”或“b”)。
(3)在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表格中列举了一些液体的沸点,本试验可以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______(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
2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
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北京站开出时刻表
车次 | 开点 | 到站 | 到点 |
21 | 11:30 | 上海 | 19:30 |
30.北京站到上海站之间的铁路距离是1440km,求:
(1)21次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2)21次和22次两列车相会的时刻
北京站到达时刻表
车次 | 开点 | 始发站 | 到点 |
22 | 12:55 | 上海 | 1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