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14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 15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理解《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要通过文章中四个“难道”理解《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所赞美的白杨树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文章中的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学生很难感受,因为这高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学方法
通过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理解《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通过文章中四个“难道”理解《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象征手法的定义: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来表现抽象事物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意识手法。简言之,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所赞美的事物上。
特点: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是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作用:一要说而不愿直说的而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或者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我们是怎样理解《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作者顺势连用四个反问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我们是怎样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呢?
本文用象征手法,有四个“难道”层层推进,气势恢宏,由赞美白杨树到赞美人。
第一个“难道”:树(象征体)、人(被象征体)
第二个“难道”:朴质丶严肃丶坚强不屈——象征北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傲然挺立——象征哨兵
第四个“难道”:团结丶力求上进——象征精神意志
2、白杨树外形特点是什么?你能体会到白杨树身上某种内在精神吗?
白杨树本身特点就是高大挺直,生命力顽强。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饶。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显示了不软弱,不动摇的顽强精神。
3、白杨树总形象的象征意义
总形象:一张上有外部形象:
干一笔直 枝一靠拢
以形传神 :笔直一正直 靠拢一团结
向上一进 取 光滑一质朴
内在气质:叶一向上 皮一光滑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理解《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试举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到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2)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可以使人联想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
小结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准备,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案,共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根据解释填词语,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