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明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六试题
展开河南省明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l-35.5 K-39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这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 A. 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B. 光是一种胶体C. 雾是一种胶体 D. 空气中的小液滴颗粒大小约为10-9~10-7m2.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 25 mL 量筒量取 12.36 mL 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 8.75 g 食盐C. 配制 450 mL 1 mol/L 的 NaCl 溶液用 500 mL 的容量瓶D. 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3.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状况下,N2的摩尔体积可能恰好为11.2 L/molB.在标准状况下,1 mol N2的体积是22.4 L/molC.1 mol N2的体积约是22.4 L,则N2是处于标准状况D.在标准状况下,H2O的摩尔体积约是22.4 L/mol4.下列液体中,属于分散系,且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 )①烟 ②矿泉水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胶体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④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 4L水含有NA个H2O分子B.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2NAC.常温常压下,22.4 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D.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电子数目为8NA6.有A、B两种气体,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当它们的质量比为2:1时,其体积比为3:2,则A、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 ) A.1:2 B.2:1 C.2:3 D.4:37.在一密闭气缸内,用不漏气的可滑动的活塞隔成两室,左边充有氮气,右边充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如下图所示。在室温下,将右边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活塞最终静止在气缸的中点。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2:7 B.7:2 C.5:4 D.8:18.有容积不同的X、Y两密闭容器,X中充满CO气体,Y中充满CH4、O2、N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密度相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Y容器中CH4、O2、N2的质量之比可以为1∶6∶3B.Y容器中CH4、O2、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6C.两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 D.两容器中所含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同9.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份加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的纯醋酸不导电,液态的纯醋酸可以导电 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NaHSO4是酸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⑦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 D. 全部11. 下列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A Ca(OH)2 酒精 N2O5 Na2OB CaSO4 HClO Mn2O7CaOC NaHCO3氨水 SO2 Al2O3DHCl HF CO2 Na2O212.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是能够导电的,而且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浓度有关,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0.2mol/LNaCl溶液 B.0.15mol/LMgCl2溶液C.0.2mol/LBaCl2溶液 D.0.25mol/LHCl溶液13. 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 H++OH- = H2O 来表示的是( )A. 硫酸和NaOH 溶液 B. 醋酸和氢氧化钾溶液C. 盐酸和氢氧化铜 D. 稀硝酸和氨水混合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中和胃酸: 2H++CO32- = H2O+CO2↑B.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CO2+OH-= HCO3-C. Fe与盐酸反应产生H2:2Fe+6H+= 2Fe3++3H2↑D. 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Mg(OH)2+2H+ = Mg2++ 2H2O15. 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K+、Cu2+、NO3-、SO42- B. K+、Na+、Cl-、CO32- C. Ba2+、NH4+、NO3-、Cl- D. K+、Na+、MnO4-、SO42-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 、NH4+、NO3-、Cl-B. 无色溶液:MnO4-、H+、SO42-、K+C. 与金属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HCO3-、NH4+、Cl-、Na+D. 使酚酞试剂变红的溶液:CO32-、SO32-、K+、Na+二、填空题17.(12分)Ⅰ. 现有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 ②铜丝 ③液态HCl ④盐酸 ⑤稀硫酸 ⑥液氨 ⑦氨水 ⑧SO2 ⑨胆矾晶体 ⑩熔融NaCl ⑪蔗糖晶体 ⑫酒精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纯净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_____。Ⅱ. 写出相应的方程式(1)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2)写出符合Cu2++Fe=Cu+Fe2+的化学方程式 (任意一个)(3)写出向硫酸氢钠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18.(18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Ⅰ、甲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Ⅱ、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Ⅲ、丙同学和乙同学一样,但是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忘记停止,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其中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3)Fe(OH)3胶体是不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4)丁同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___________(填甲、乙、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5)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①取部分胶体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的胶粒带___________电荷。②取部分胶体向其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因为 ;继续滴加,沉淀减少最终消失,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溶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19.(8分)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CO2前,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2)通入CO2至过量,灯泡的亮度 (3)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4)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20.(14分)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 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______(填 “A”或“B”)。(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试剂,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质是 (填化学式)。(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是由等物质的量的四种物质配成的溶液,将两试管中溶液混合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附加题:21.(10分)向50 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 mL,将其稀释至100 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1)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3)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4)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1-5 D C A A D 6-10 D B B A D 11-16 B C A D C D17.(每空2分,共12分)Ⅰ.(1)②⑩ (2)⑥⑧⑪⑫ (3)③⑨、Ⅱ.(1)NaHSO4 = Na++H++ SO42-(2)Fe+CuSO4 = FeSO4+Cu 或Fe+Cu(NO3)2 = Fe(NO3)2+Cu 或Fe+CuCl2 = FeCl2+Cu (答案不唯一)(3)H++SO42-+Ba2++OH- = BaSO4↓+H2O (每空2分,共18分)(1)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 丁达尔效应 用一束光通过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3)不是(4) 甲、丙 (5) 正 加电解质,胶体聚沉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渗析 19.(每空2分,共8分)(1)亮(2)先逐渐变暗后熄灭,熄灭后又逐渐变亮(3)CO2 (4)D 20.(每空2分,共14分)(1)K+、Cl-、OH-(2)B (3)Mg Mg(NO3)2 (4)Ag+ + Cl- = AgCl↓ Mg2+ + 2OH- = Mg(OH)2↓ 或Ag+ +OH- = AgOH↓(5)n(K+):n(NO3-):n(Mg2+)= 4:6:1 附加题:(1)H++OH-= H2O; CO32-+H+= HCO3-(2)NaOH和Na2CO3 1∶1 (3)0.056 L (4)0.75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