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必修3)
展开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各种区域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的
C.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相同
D.各种区域面积和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都具有明确的边界
2.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地域比城镇地域范围小。
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3.下列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建筑业 B.旅游业 C.林业 D.制糖业
4.铁牛在“煤城怒火”一文中写到:家家户户锅底烧的全是煤,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煤烟的味道。文中提到的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C.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D.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5.下列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
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C.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
6.下列项目中,位于中部地带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 B.青藏铁路
C.沿海防护林体系 D.三峡工程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图回答7~8题。
7.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B.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C.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D.经济发展速度快
8.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
A.营销基地 B.研发基地
C.生产基地 D.终端基地
9.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B.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C.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D.大力发展旅游业
10.下列属于西部大开发的省份是
A.吉林 B.山西 C.江西 D.广西
11.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重要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开垦
C.不合理的灌溉 D.降水过多
13.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以山地为主,南方以平原为主
B.北方煤铁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
C.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D.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14.有关秦岭叙述正确的是
A.大致与1月0°等温线重合 B.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C.大致与二、三阶梯分界线重合 D.东、中部分界线重合
15.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西气东输主干管线首站位于新疆的
A.吐鲁番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6.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引水处位于
A.通天河 B.扬州
C.丹江口 D.雅砻江
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改变气候类型 B.加剧地面沉降
C.减少洪涝灾害 D.改善生态环境
18.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
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 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1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西部地区合作明显加快,主要表现有
①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②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速度加快,东西部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③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不断增多 ④边境贸易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20.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水库 B.稻田 C.大西洋 D.河流
2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洞庭湖湿地重要价值的是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调蓄洪水和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C.航运和旅游观光 D.提供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
22.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具有
A.调节气候 B.净化空气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净化水质
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4.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B.过量引水灌溉
C.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D.人口大量迁入
25.为了制止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退耕还牧,扩大牧场载畜量
C.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D.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西部沿海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27.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性 B.动力指向性
C.技术指向性 D.廉价劳力指向性
28.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防洪 B.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C.生态治理 D.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29.田纳西河流域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发挥的效益有
A.发展木材加工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提供林产品
30.我国下列地区及其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红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华北—石漠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31.右图表示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图中箭头表示产业转移方向)”。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积极影响。(4分)
(2)珠江三角洲向本省边远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___密集型工业。(2分)
(3)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4分)
32.读红漠化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条件,请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B_____;C_____;D____。(4分)
(2)“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丘陵地区,红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 。(4分)
(3)红色荒漠的主要防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33.读黄河上游与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问题。(10分)
(1)我国水能分布地区___,____,___(3分)
(2)美国田纳西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试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3)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2分)
(4)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综合效益_____,______,_____。(3分)
34.读资源跨地区调配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2分)
(2)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2分)
(3)②为___工程,③为___工程。(2分)
(4)②线路优势是_____,____;③对珠江三角洲有利影响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A | D | B | C | A | D | A | C | B | D | A | C | B | A | C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D | A | B | C | D | D | B | A | C | D | B | B | C | A |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
(1)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边远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答出其中两点,4分)
(2)劳动力、资源(2分)
(3)边远地区原料丰富,劳力丰富廉价,地价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32.(10分)
(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4分)
(2)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和湖泊中,易引起洪涝灾害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退耕还林;发展立体农业;积极开发新能源(使用沼气、发展小水电等);控制人口增长;植树造林(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3.(10分)
(1)西南、中南、西北(3分)
(2)流域内降水丰富,径流量大; 河流落差大(2分)
(3)实行梯级开发(2分)
(4)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答出其中三点,3分)
34.(10分)
(1)水资源 水电(能源资源)(2分)
(2)荒漠化 水土流失(2分)
(3)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2分)
(4)南高北低,水能自流;水质好(2分);
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造大气环境质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