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1
    【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2
    【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2018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该城市2018年的人口容量为(  )

    A. 351万 B. 105.6万 

    C. 97.3万 D. 85.4万

    2. 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 土地资源 B. 市政 

    C. 教育 D. 劳动就业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木桶效应理论,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是由短板决定的。读图可知,该城市的短板是劳动就业人口,为97.3万人,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关知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由图可知,考查“木桶效应”的应用,最短板即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图中最短板为劳动就业。故选A。

    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零售业用地 B. 办公用地

    C. 生产用地 D. 居住用地

    4. 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A. 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B. 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C. 交通通达度高 D. 建筑物高大稠密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该城际高铁站附近交通便利,结合图中各用地类型距高铁站的远近分析,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零售业用地,A对。商业用地出现后,办公、工业用地等也出现,人们为了工作方便,高铁站附近居住用地也发展起来,B、C、D错。

    【4题详解】

    读图,该边缘城市核心区,商业用地面积最大,所以昼夜人口流动量大,B对。居住用地面积较小,A错。核心区交通线路方向单一,交通通达度较差,C错。中心商业区零售来分布在底层,该地零售商业为主,建筑物高度较低,D错。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6.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交通线路修建,要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对。线路过长、工程量过大不是主要因素,A、D错。位于干旱区,洪水威胁少,C错。

    【6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干旱区,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农业基础较好的绿洲上。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分布,B对。地形分布、河流分布、沙漠分布不是主要因素,A、C、D错。

    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 平坦肥沃的平原 B. 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C. 山麓和丘陵地带 D. 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8. 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不一定会集中分布在(  )

    A. 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 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 大江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D.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答案】7. C    8. C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显示,石器时代活动遗迹主要分布太行山山麓和山东丘陵,因此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山麓和丘陵地带,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平坦肥沃的华北平原活动遗迹很少,排除A。在采集和狩猎阶段,还不能使用矿产资源,因此矿产资源丰富地带不是人类活动集中地区,排除B。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还不会使用海上交通方式,因此沿海海运发达地带不是人类活动集中地区,排除D。

    【8题详解】

    在工业社会阶段,工业活动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人类活动集中,A不符合题意。在工业社会阶段,生产要素流动频繁,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交通便利,人类活动集中,B不符合题意。大江河的源头往往位于海拔较高地区,地形起伏大,人类活动集中的可能性小,C符合题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有利于人们进行产业活动,因此当地人类活动比较集中,D不符合题意。

    9.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获取顺义至人民大学的乘车方案,以及准确的票价和时间信息。下图信息的获取过程为   

    ①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起止点的位置

    ②遥感技术监测有几条可选路径

    ③地理信息系统获取路网信息,选择最佳路径

    ④数字地球计算全程所用时间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的功能,可以确定乘车起止点的具体位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地理信息分析,因而可获取路网信息、选择最佳乘车路径,并预估出乘车所用的时间。遥感主要是监测,不能获取定位数据;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传输,选择A。

    读下面“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做原料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  )

    A. 保护森林资源 B. 减轻酸雨危害

    C. 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D. 推动城市化进程

    11. 有关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B. 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C. 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D. 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直接根据题干信息,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原料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节约林木资源,故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故答案选A。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充分利用了玉米资源,从而减轻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以及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不会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故选C。

    下图示意热带雨林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的生态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热带雨林区林木生长旺盛,但土壤较为贫瘠,其主要原因为(  )

    A.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B. 植物的吸收作用强烈

    C.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D. 淋溶作用带走的养分少

    13. 热带雨林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  )

    A. 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洪涝灾害显著减少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热带雨林区林木生长旺盛,但土壤较为贫瘠,当地土壤贫瘠主要是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矿物养分较少,这是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养分较少,A正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因此植物的吸收作用强烈不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B错误。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岩石的生物和化学风化强烈,岩石风化所释放的矿物养分较多,但当地水循环活跃,淋溶作用强,养分容易被淋失,因此C、D错误。

    【13题详解】

    热带雨林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图中显示,植被种类变得简单,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A错误。热带雨林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由生物种类复杂的热带原始雨林变为相对单一的橡胶林,因此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图中显示,热带雨林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地表径流量明显增大,因此洪涝灾害显著增加,C错误。热带雨林开辟为人工橡胶林后,植被的覆盖密度下降,补充的有机质减少,同时水土流失有所上升,土壤中有机质流失相对较多,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D错误。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水污染严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土壤肥力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追求绿色GDP   ④禁止碳的排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图中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燃煤使大气污染加剧,①对。与水污染严重、土壤污染严重关系不大,②、③错。没有秸秆还田,土壤肥力下降,④对。C对。A、B、D错。

    【15题详解】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①对。开发清洁能源,②对。追求绿色GDP,③对。可以减少,但无法禁止碳的排放,④错。A对。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海拔高 ②河流流量较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17. 河流上游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黄河上游水量较大,且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且集中,适宜进行梯级开发。

    【17题详解】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梯级开发,水库可以起削峰补枯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威胁;水库在枯水期放水,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19.“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18. B    19. 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

    【19题详解】

    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所以B正确。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赁给工业企业。高层工业楼宇正在替代曾经流行一时的“花园式工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 从“花园工厂”到“工业上楼”,反映出当地(  )

    A. 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B. 土地供应日趋紧张

    C. 产业转型基本完成 D. 信息工业发展迅速

    21. 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  )

    A. 医疗仪器 B. 五金制品

    C. 塑胶材料 D. 瓶装饮料

    22. 与高层住宅楼相比,高层工业楼宇建设时较少考虑建设的配套设施是(  )

    A. 超市等商业设施 B. 公共交通设施

    C. 水电网络设施 D. 文化娱乐设施

    【答案】20. B    21. A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工业上楼”目的是改造和升级老旧工业区,但其本质依旧是工业区,对城市环境影响小,A错误;老旧工业区成为都市工业区,只是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并没有转变产业结构,改造城区跟信息产业发展关系不大,C、D错;“工业上楼”地直接原因由于当地用地日趋紧张,B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B。

    21题详解】

    工业楼宇对入驻产业的要求较高,需求附加值高、占用空间小、污染小,产值大的产业;五金制品、塑胶材料、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产值低;瓶装饮料厂产值低,对水源和环境依赖程度较大,因此B、C、D排除,医疗器械属于附加值高、占用空间小、污染小,产值大的产业,可以布局于工业楼宇,据此分析本题选A。

    【22题详解】

    超市等商业设施主要满足居民和工人购物;公共交通满足居民和工人出行上班;水电网络设施满足居民和工人日常生活需要;上述三类设施均是高层住宅及高层工业楼宇均需要的基本配套设施,因此A、B、C排除。高层住宅主要是居民生活的地方,需要文化娱乐设施;而高层工业楼宇是工人工作的场所,可较少考虑文化娱乐设施,据此分析本题选D。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业3.0时代。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A. 产业转移 B. 产品滞销 

    C. 就业压力减小 D. 环境污染加重

    24. 很多专家都在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开药方”,合理的有(  )

    A. 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 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 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 D. 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工业2.0时代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工业从2.O跨越式发展到4.0,应将部分2.0工业加速转移出去,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A正确。

    【24题详解】

    我国制造转型升级合理的是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C正确;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不会使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劳动力丰富,无需引进产业工人。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列小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25.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 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 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26.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 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 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 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 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答案】25. B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I/U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远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并没有同步发展,A错误;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缩小的趋势,B正确。工业化先是滞后城市化发展,两者逐步协调且超前发展,C错误;目前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处于中期阶段,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I/U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远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即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说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会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D正确。目前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建设步伐较工业化慢,A错误。工业化水平较高,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B错误。城市化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但城市化不一定会促进农村人口职业转换,但也可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C错误。

    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为(  )

    A. 日照市 B. 潍坊市 

    C. 烟台市 D. 威海市

    28. 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A. 单位GDP消耗大 B. 城市调控能力差

    C. 单位GDP污染小 D. 城市发展水平低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读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可知,日照市环境污染指数为0.3,指数较高,污染较重;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稍高于0.5,指数偏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接近0.2,指数相对较高,因此日照市不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排除A。潍坊市环境污染指数略高于为0.1,说明污染较轻;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稍高于0.6,指数偏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约为0.25,指数相对较高,因此潍坊市不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排除B。烟台市环境污染指数约为0.15,指数高于潍坊、青岛和威海;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稍高于0.7,指数较高,但低于青岛、威海;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接近0.15,指数高于威海,因此烟台市不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排除C。威海市环境污染指数不到0.1,指数最低,污染最轻;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为0.9,指数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不足0.05,指数相对最低,因此威海市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D符合题意。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相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因此M类城市比N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由此可知,M类城市单位GDP消耗较小、城市调控能力较强、单位GDP污染小、城市发展水平较高,C正确,A、B、D错误。

    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  )

    A. 固沙速度快 B. 对环境适应性强

    C. 治理成本低 D. 需要劳动量较小

    30. 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 增加降水 B. 提高地下水位

    C. 削减风力 D. 增强光合作用

    【答案】29. A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生物防沙固沙措施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削弱风力、固定沙土,生物的播种、成活、生长需要较长过程,而通过挡沙墙、拦沙网、石方格、草方格、尼龙风方格等机械防沙设施固沙效果见效快,A符合题意。相对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对环境适应性强,也是机械固沙的优势之一,但由于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周期,生物固沙和防沙也能在当地见效,因此环境适应性强不是机械防沙措施的主要优势,排除B。机械防沙措施的防沙工程建设成本也较高,排除C。许多机械防沙措施的固沙工程要耗费大量劳动力,排除D。

    【30题详解】

    机械防沙是通过挡沙墙、拦沙网、石方格、草方格、尼龙风方格等工程设施防沙固沙,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工程措施固定松动的泥沙,通过阻挡、增加地面粗糙度削减风力,从而达到固沙防沙的作用,C符合题意。机械防沙的工程对增加降水、提高地下水水位和增强光合作用影响不大,排除A、B、D。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有哪些影响?

     

    (2)除跨区域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还有哪些?

    【答案】(1)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岗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2)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解析】本大题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能源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缓解能源紧张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图中显示,乙地区为“川气东送”工程的输入地,“川气东送”工程对输入地区的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川气东送”工程把大量天然气输入乙地区,能够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的状况;“川气东送”工程输入的能源可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天然气的用户端的管道建设和使用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发展,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川气东送”工程的天然气到达乙地区,使得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天然气为相对清洁的能源,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2)除跨区域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还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进行思考作答。从“开源”方面来看,长江三角洲临近海洋,风能和海洋能资源较多,太阳能资源也不少,因此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从“节流”方面来看,长江三角洲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耗能少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加大科技投入,对现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从而减缓能源消费增长,做到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致力于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一般选址在城郊结合部。钱塘智造小镇位于杭州东部,是以智能工厂为载体的特色小镇。小镇形成了高端智造、绿色医疗、品牌服饰三大主导产业。未来,该小镇还将引进多家创新型企业。下图是浙江省特色小镇分布略图。

    (1)分析浙江特色小镇一般选址在城郊结合部的主要原因。

     

    (2)推测钱塘智造小镇为引进多家创新型企业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1)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靠近主城区,距离市场近;靠近主城区,人才众多,科技力量强;位于郊区,土地价格较低。

    (2)完善交通网和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吸引人才,引进技术;美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解析】本大题以浙江省的特色小镇为背景,以相关图言语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浙江特色小镇分布特征的原因、吸引产业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浙江特色小镇一般选址在城郊结合部的主要原因应从接近城区、接近郊区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接近城区来看,城郊结合部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利于产业发展;因为许多特色小镇具有旅游特色,城郊结合部的靠近主城区,距离市区消费人群近;材料信息表明,小镇形成了高端智造、绿色医疗、品牌服饰三大主导产业,因此当地特色小镇的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城郊结合部靠近主城区,人才众多,科技力量强。从接近郊区来看,城郊结合部位于郊区,土地价格较低;城郊结合部相对独立于市区,容易形成特色小镇;城郊结合部环境条件较好等。

    (2)钱塘智造小镇为引进多家创新型企业可能采取的措施应从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环境等方面进行推测。为了引进创新型企业,首先应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如完善交通网和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制定相关的保护和扶持政策;通过政策、经济等手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引进技术,让创新企业有人可用,改善创新环境;创新型企业一般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当地应美化环境,通过各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目前桑蚕产量最大的地区。其中L县,山高谷深,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32%,喀斯特地貌占近全县总面积的40%,地表水缺乏,随着人口增多,石漠化问题严重。(石漠化多发生在喀斯特山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易水土流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近些年,该县开创了养蚕新模式,推动产业多样化,废物沼气化,使农民增收、稳收。左图为浙江太湖平原的桑基鱼塘,右图为L县桑蚕养殖新模式。

    (1)简析L县不适宜采用桑基鱼塘模式的原因。

     

    (2)分析L县桑蚕养殖新模式使农民增收、稳收的原因。

     

    (3)从植被角度说明L县大力发展桑蚕养殖对石漠化防治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多山;地表水缺乏。

    (2)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产业多样化,市场适应性强。

    (3)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收入,减少毁林开荒现象减少乱砍滥伐;增加植被,水土保持作用增强,防治石漠化问题。

    【解析】本大题以广西某县桑蚕养殖业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产业的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L县不适宜采用桑基鱼塘模式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和地表水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L县山高谷深,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32%,多山地形,不利于采用桑基鱼塘模式;材料信息表明,喀斯特地貌占近全县总面积的40%,地表水缺乏,不利于采用桑基鱼塘模式。

    (2)L县桑蚕养殖新模式使农民增收、稳收的原因土地、资源、产业链、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从L县桑蚕养殖新模式示意图可以看出,桑树种植套种红薯,提高土地利用率,桑树的许多过去的废弃物得到了利用,降低整体上成本,提高了经济收益;原来产业单一较短,现在有多条产业链,且有一定延长,从而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图中显示,当地农业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市场适应性提高,可以做到稳定收入。

    (3)题意表明,L县大力发展桑蚕养殖对石漠化防治的有利影响应从植被角度说明。大力发展桑蚕养殖,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从而使当地居民无需通过毁林开荒现象来获取收入,从而减少了乱砍滥伐,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当地植被;当地植被得到保护和恢复,水土保持作用增强,有利于当地石漠化防治。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