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豫南市级示范性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河南省豫南市级示范性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
A. 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 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 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 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答案】D
【解析】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热量较为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加强海外各国的交往;我国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无冰川分布;故A、B、C描述正确,D描述错误。故选:D。
2.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两段不连续疆界的是( )
A. 朝鲜、哈萨克斯坦 B. 俄罗斯、印度
C. 巴基斯坦、老挝 D. 蒙古、阿富汗
【答案】B
【解析】我国拥有漫长的国境线,陆上国界线长达20 000多千米,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相邻,其中俄罗斯与印度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故B符合题意。故选:B。
3.关于我国边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陆疆18000多千米,有6个相邻国家
B. 我国陆疆22000多千米,有14个相邻国家
C. 我国海疆22000多千米,有6个相望国家
D. 我国海疆18000多千米,有14个相望国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故B正确。故选:B。
4.我国四大牧区的简称分别是( )
A. 新、青、藏、内蒙古 B. 甘、青、藏、内蒙古
C. 甘、青、藏、新 D. 甘、青、陕、内蒙古
【答案】A
【解析】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其简称分别是新、青、藏、内蒙古。故A正确。故选A。
5.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我国的四个省(区)是( )
A.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B. 台湾、福建、广东、云南
C.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D. 台湾、福建、江西、广西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故C正确。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福建,故ABD错误。故选C。
6.江西自古以来就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下列不与江西相邻的省份是( )
A. 浙江省 B. 江苏省
C. 湖北省 D. 广东省
【答案】B
【解析】江西省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邻湖北省、安徽省,选项中不与江西相邻的省份是江苏省。故B符合题意。故选B。
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如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北纬3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只有B选项符合这种地形特征。故选B。
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下图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 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 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 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①位于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②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③位于横断山脉西侧,是青藏高原;④位于四川盆地北侧,是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关于下图中的省区地形,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省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内,北有南岭
B. ②省区东部为平原,西有巫山山脉
C. ③省区东部地表崎岖,北为四川盆地
D. ④省区北为内蒙古高原,东邻华北平原,南有秦岭山脉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广东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内,北有南岭;②是湖北省,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有巫山山脉;③是云南省,东部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北为四川盆地;④是陕西省,北为内蒙古高原,东邻山西高原(黄土高原分为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南有秦岭山脉.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0.通过观察下图,对在甲、乙两省中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
A.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 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 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答案】C
【解析】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看出,甲是陕西省,乙是山西省,两省区都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其地貌景观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故C正确。故选C。
11.以下关于季风气候说法错误的是( )
A.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
C. 南京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 夏季风强易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易南涝北旱
【答案】C
【解析】
A.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弱,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夏季风强,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读下图,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季节的分配特点是( )
A. 全年比较均匀 B. 冬春多,夏秋少
C.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 年际变化小
【答案】C
【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冬季降水般不足全年的10%,故全年不均匀,A错误;我国降水是冬春少,夏秋多,年际变化大,故BD错误;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雨带在我国南方停留时间较长,北方停留时间较短,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故C正确。故选:C。
13.下图中a箭头方向,没有穿过的温度带是(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暖温带 D. 寒温带
【答案】D
【解析】我国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读图可知,图中a箭头方向,没有穿过寒温带.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4.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 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 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D.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答案】A
【解析】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A正确;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的激增,对荒地的开垦速度较快,导致我国可开垦的后备资源不足,故B错误;我国北方比南方耕地较多,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C错误;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向西表现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D错误。故选:A。
15.地跨淮河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原因是其地处( )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区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区
C. 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交界区 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区
【答案】A
【解析】河南信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区,既有北国的风光,又有南国的风景,位于北方的南部,南方的北部。A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不过信阳地区,B错。农耕区与畜牧业交界是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交界,信阳是在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处,C、D错。
16.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下面哪条线一致( )
A. 北回归线 B. 赤道
C. 7月20℃等温线 D. 1月0℃等温线
【答案】D
【解析】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相当于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成都所属的干湿地区是( )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干旱地区 D. 半干旱地区
【答案】A
【解析】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年降水大于800mm,属于湿润地区。故A正确。故选:A。
18.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 )
A. 大致沿长江干流 B. 秦岭—淮河一线
C. 十二月0℃等温线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地理界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B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故选B。
读我国局部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干湿区是( )
A. 湿润区 B. 半干旱区
C. 干旱区 D. 半湿润区
20. 阴影部分降水量在( )
A. >800毫米 B. 400﹣800毫米
C. <50毫米 D. 200﹣400毫米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我国主要以下几个干湿区:年降水量>800mm为湿润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400mm<年降水量<800mm为半湿润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200mm<年降水量<400mm为半干旱地区,位于贺兰山以东的西北地区;年降水量<200mm为干旱地区,如我国贺兰山以西的西北地区。读图可知,图中的阴影部分主要为半湿润地区。故选D。
【20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图中的阴影部分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是400~800之间.故B正确。
故选B。
21.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答案】B
【解析】
A.“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A错误;
B.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因此夏季当全国普遍高温的时候,该处低温,这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故B正确;
C. 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南气温越高,因此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故C错误;
D. 受海陆因素影响,甘肃玉门关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因此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说,故D错误。
故选:B。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长江和黄河做了比较,你认为不对的是( )
A. 两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B. 两河都流经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 两河都发源于青海省 D. 两河下游地区煤、石油资源都丰富
【答案】D
【解析】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上游都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两河都流经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故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黄河下游地区煤、石油资源丰富,但长江下游地区煤、石油资源都较贫乏,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 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答案】D
【解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B不符合题意;
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西北地区林地少,故C不符合题意;
我国耕地在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4.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耕则耕。在江南丘陵的缓坡可适当开垦梯田,①正确;太湖平原存在围湖造田的情况,因此要退田还湖,并非退耕还林,②错误;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要退耕还草,③正确;黄土高原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开荒种粮会使水土流失加剧,④错误。综上,C①③正确。故选C。
25.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 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 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答案】B
【解析】
A、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农作物,从图中看出,①地为东北平原,热量不足,不适合种植甘蔗,故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看出,②地为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可以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故符合题意;
C、从图中看出,③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围湖造田,会加剧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故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看出,④地为内蒙古地区,开垦草原会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下列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 )
A. 水稻和甜菜 B. 水稻和甘蔗
C. 花生和小麦 D. 大豆和油菜
【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故B正确。甜菜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小麦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豆在我国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种植面积最大;山东、河南两省为我国主要的花生产区,故ACD错误。故选B。
27.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B. 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C.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
D. 甘肃兰州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等的主要产区,茶叶的主产区在南方地区,故A错误;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相对充足的河谷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故B正确;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以下的半干旱、干旱地区,故C错误;甘肃省兰州市属于中温带,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故D错误。故选B。
28.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 油菜、甜菜 B. 甘蔗、棉花
C. 棉花、油菜 D. 甜菜、甘蔗
【答案】D
【解析】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据图可知,①作物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和河套平原,②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及四川盆地,所以①为甜菜,②为甘蔗,故D正确;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故ABC错误。故选D。
29.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北温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度的差异
C.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南北干湿的差异
【答案】C
【解析】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我国东部季风区距海近,降水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而广大西北地区距海远,降水较少,适合发展畜牧业,故东西干湿状况的差异明显,是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故选C。
30.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 高原山地气候区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省水稻和油菜种植面积较大,棉花种植面积较小。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种植要求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故推测该省可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可能性都较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山脉A是______,其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北侧地形区是______。
(2)山脉B是______,它位于我国第___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山脉B、C 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
(4)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
(5)F是______(山脉)。
(6)H山脉南侧是______(省份),北侧是______(省份)。
【答案】(1)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蒙古高原
(2)昆仑山 一 二 (3)青藏高原
(4)东北平原 (5)秦岭 (6)广东省 湖南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等。难度低,熟记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山脉A是阿尔泰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准噶尔盆地,北侧地形区是蒙古高原.
(2)山脉B是昆仑山,它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山脉B、C之间即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4)山脉D即大兴安岭的东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5)F是秦岭.
(6)H山脉即南岭南侧是广东省,北侧是湖南省.
32.读下面的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字母),此线以西为______区,降水______。
(2)图甲中曲线______(字母)是我国1月0℃等温线。
(3)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260毫米 B.50毫米
C.600毫米 D.990毫米
(4)图甲中F地区夏季气温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
(5)根据图乙中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
【答案】(1)B 非季风区 少 (2)A
(3)C (4)气温低 海拔高 (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即成因,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等。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
(1)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图甲中的四条曲线中,B线大致符合该界线特点,故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B。此线以西为非季风区,降水少。
(2)图甲中曲线 A是我国1月0℃等温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图中E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其多年平均降水量范围是400-800毫米之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
(4)图甲中F地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较低,其原因是海拔高。
(5)根据图乙气温和降水特征判断,图示最冷月均温低于0摄氏度,且属于夏雨型降水特征,故图乙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B符合题意;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ACD错误。故选B。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 山,流经九省区,是我国第二长河。
(2)图中所示按上中下游划分,应该是在______游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这一段又称为“______”。
(3)黄河水能丰富,最集中分布在______游河段,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工程,起到了防洪、排沙、发电等作用。
(4)黄河流经西北干旱地区,形成西北地区两大灌溉农业区分别是______和_____,又被称为“塞上江南”。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中游______高原的水土保持。
【答案】(1)巴颜喀拉 (2)下 地上河 (3)上 小浪底
(4)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5)黄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流经的地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等。黄河源自青藏高原,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九省区,是我国第二长河。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在这一段形成“地上河”,是因为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的沉积在河床,堤坝不断加高,故形成地上河,所以该河段应该是在下游地区。
(3)黄河丰富的水能最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工程,起到了防洪排沙发电等综合作用。
(4)黄河流经西北干旱地区,带来充足的灌溉水源,使西北地区形成两大灌溉农业区,分别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被称为“塞上江南”。
(5)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34.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领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1)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业众多,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本区春旱严重,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__,其中一座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3)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经济作物是______。
(4)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发展节水农业
C.南水北调 D.海水淡化
【答案】(1)水资源短缺;春季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加之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2)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黄土高原
(3)冬小麦;棉花、花生
(4)B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有:华北地区农业面临的问题,春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华北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农作物种类等。还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华北平原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水资源不足成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又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导致春旱发生。
(2)图示区域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太行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3)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玉米等。
(4)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塌陷等问题,A错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B正确;南水北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只是权宜之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C错误;海水淡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且成本高,效益较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