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四校联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770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四校联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7709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四校联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7709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四校联考试题
展开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
四校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3.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
A.荀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4.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5.《韩非子》载:“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这体现了韩非子的主张是( )
A.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B.以农为本,以各为贵
C.休养生息,反对战争 D.以法治国,严刑峻法
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7.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解释“王”这个字的写法:王这个字,三横中间一线,就是通天地之 人。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是万物人民,这一竖把三者接通起来就是王了。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孟子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
8.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 )
A.发明本心的方法论 B.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
C.理生万物的宇宙观 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
9.“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于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 )
A. 知行合一 B. 经世致用 C. 格物致知 D. 与时俱进
10.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 )
A.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 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
C.肯定程朱理学的人欲观 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
11.黄宗羲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他说: “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思想主要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 )
A.反对君主专制 B.法治 C.民本 D.重农抑商
12.史料是历史的片段的记录,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不属于史料的是( )
A.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 B.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C.《史记》 、 《汉书》 D.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
13.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中说:“遍翻儒家的书,也找不到一句人君可以虐民,百姓不该反抗的话。所以民贵君轻,征诛和禅让,一样合理,自是儒家一贯的理论。”由此可知,吕思勉认为儒家思想( )
A.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具有可贵的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C.将禅让制当作最好的选君的办法 D.为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提供依据
14.“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1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
A.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16.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幕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17.在智者运动中,“智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智者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
A.政治民主 B.经济发达 C.学术浓郁 D.思想独立
18.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19.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核心思想内容是( )
A.强调追求真理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强调道德作用 D.提倡人性,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20.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
①美德即知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认识你自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对于苏格拉底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B. 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
C. 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稳定 D. 把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
22.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
A. 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 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 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 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3.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①以《圣经》为题材
②突破传统“圣像图”画法,将宗教题材融入世俗的绘画
③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④追求画面主题的戏剧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
A. 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 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 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 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25.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 (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26.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质上反映出( )
A. 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B. 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
C. 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 D. 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27.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人们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 )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8.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 )
A. 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宣传禁欲苦行学说
C. 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 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29.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这表明( )
A. 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B. 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
C. “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 D. 经济理论是启蒙运动的较重要议题
30.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促使17、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有( )
①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浪漫主义思想运动兴起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近代科学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31题17分,32题12分,33题11分,共40分)
31.(17分)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噍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宮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五: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儒学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3分)
(5)材料五反映了黄宗羲的何种主张?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
32.(12分)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4分)
3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3分)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B | D | D | A | D | B | B | B | A | C | D | B | D | A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A | D | B | A | B | C | B | C | D | C | D | D | B | C |
二、非选择题
31、(1)重视人民利益,选贤任能,君民互相依存(3分)
(2)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君权神授)来加强君主专制(1分)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1分)
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家等具有神学(神秘)的学说(2分)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家等学说(2分)
(3)宋儒认为“佛老之学”冲击三纲五常,所以持批判态度(2分)
(4)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反对盲目崇拜孔子(1分)
(5)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2分)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标准的最高机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1分,任答一点即可)
32.(1)核心观点:美德即知识。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丰富和发展了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4分)
(2)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4分)
(3)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分)
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2分)
33.(1)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任答两个即可)原因:小农经济(或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4分)
(2)事件:启蒙运动。背景:①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3分)
(3)思想武器:理性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