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A)班月考试卷
展开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A)班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2.如图所示,图1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活在图1乙中的细胞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
B.如果图1中过程6受阻,则甲中的水分会增加
C.图2中①②③过程只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
D.图2中⑤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的排出
3.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代表的依次是(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4.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5.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内液
B.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外液
C.汗液、尿液、泪液属于细胞外液,消化液属于细胞内液,四者均属于体液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不属于体液
7.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如表所示(单位略)。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若③为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若③为组织液,则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8.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葡萄糖分解是在③进行的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9.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所表示的名称相同的是( )
A.a与b B.b与c C.a与d D.c与d
10.有关下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最准确描述是(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1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15.在下图A、B两神经元结构中,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的电位不变
C.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两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经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过程
16.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损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依次是( )
A.尿失禁、正常排尿 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 D.不能排尿、尿失禁
17.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树突末梢,构成突触小体
B.1中物质通过协助扩散释放至2中
C.2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在反射弧中信号传递方向是b→a
18.如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神经中枢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
19.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0.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21.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2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表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23.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科学的是( )
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24.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25.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存在完整的反射弧
B.⑥为传出神经纤维
C.若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为④⑤⑥
D.大脑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④⑤⑦
26.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每一种激素只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C.激素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调节代谢
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会被灭活,从而失去生理作用
27.下图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图解存在的错误是( )
A.③和④ B.⑤和⑥ C.⑦和⑧ D.⑧和⑨
28.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29.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30.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
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
31.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3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
②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
③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④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地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33.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34.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 测定值 | 参考范围 | 单位 |
甲状腺激素 | 10.0 | 3.1~6.8 | pmol/L |
胰岛素 | 1.7 | 5.0~20.0 | mIU/L |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35.人在15℃环境中和5℃环境中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不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 )
A.增减产热量 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
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 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
36.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这时(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37.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
A.血浆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
38.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要通过相关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下列能表示调节过程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和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纵轴表示激素和渗透压的变化程度,横轴表示调节的时间)( )
39.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A、B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激素C的释放量比之前有所增加
C.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会形成渴觉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40.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如下表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选项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A |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 |
B |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 |
C |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雌性激素 | 出现雌性第二特征 |
D | 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 生长发育正常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分析回答:
(1)细胞A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是________。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
(3)体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从________中获得氧气和养料。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血浆的________和理化性质来反映。
42.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如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激素Ⅰ”和“激素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调节。
43.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射弧的感受器具体是由 神经元的 构成的。
(2)在a处给以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 ,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
以 的形式传导的。
(3)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 ,通过 (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 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
(4)刺激a处后,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5)若刺激b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 ,原因是 。
44.下图为人体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⑥过程表示________,再引起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和内脏____________,产热量增加。与此同时,皮肤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的分泌受②____________的控制,④的分泌受________控制。
(3)⑤是由________分泌,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 CCBCA 6-10 DCDCB 11-15 BDBCD 16-20 BCCDC 21-25 BCBBD
26-30 BCCAB 31-35 ADDCB 35-40BCAD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每空1分,共6分
(1)成熟的红细胞 (2)淋巴和组织液 ①、③ (3)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组织液 化学成分
42.每2分,共10分
(1) 寒冷或紧张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3) 抑制 反馈
43.每空1分,共10分
(1)感觉(或者传入) 树突末梢
(2)由正变负 神经冲动(或者局部电流)
(3)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4)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不偏转 d处为突触,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或者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只能由c传向b,而不能由b传向c
44.每空2分,共14分
(1)皮肤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 代谢活动增强
毛细血管收缩
(2)促甲状腺激素 神经
(3)下丘脑 促进水的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