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图1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图2为雅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若在图1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下列正确的是
A. B.
C. D.
2. 图1中
A. 罗布泊和博斯腾湖都是咸水湖 B. 罗布泊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C. 罗布泊和博斯腾湖都是内流湖 D. 博斯腾湖地势较罗布泊地势低
3. 罗布泊周围是我国雅丹(风蚀)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依据图2判断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
①湿润地区 ②干旱地区
③内陆地区 ④沿海地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湖泊及其特征、地质地貌的分布等,试题难度一般。
【1题详解】
根据题干“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和图可知,罗布泊西北侧为天山山脉,所以正北方向朝下,故选D。
【2题详解】
据图文信息可知,罗布泊位于河流的下游,且无出湖河流,为咸水湖,博斯腾湖既有河流注人又有河流流出,为淡水湖,故A项错;罗布泊位于内陆地区,且湖水不注人海洋,参与的是陆上内循环,故B项错;罗布泊和博斯腾湖的湖水均不注人海洋,都属于内流湖,故C项正确;博斯腾湖位于注人罗布泊河流的上游,所以博斯腾湖地势高于罗布泊,故D项错。综上所述,选C。
【3题详解】
据题意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为“风蚀地貌”,多发育在气候较干旱、风力较大的内陆地区,因此②③对,故选D。
读下列两幅图(甲图为莱索托、乙图为安道尔),完成下面小题。
4. 与乙图比较,甲图所示
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5. 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4. B 5.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向,试题难度较易。
【4题详解】
两图图幅面积相当,但甲图相邻两经线和纬线相差的度数大于乙图,所以其表示的实际范围甲图要大于乙图,比例尺要小于乙图。故选B。
【5题详解】
从两地的纬度判断,马塞尔位于南半球,安道尔位于北半球;从经度判读,马塞尔约为27.5°E,安道尔约为1.5°E。所以,马塞尔位于安道尔的东南方向,故选A。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7年5月14至1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
A. 吉隆坡正午太阳高度低于海口 B. 西安日出晚于加尔各答
C. 雅典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 D. 北京适逢中国农历谷雨节气
7. “一带一路”途经的国家
A. 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 B. ①③位于同一板块
C. ②多常绿乔木或灌木 D. ④每年新增人数最多
8. “一带一路”沿线
A. 西安至乌鲁木齐自转线速度增大 B. 霍尔果斯至比什凯克可见高山、雪峰
C. 撒马尔罕至伊斯坦布尔多大牧场放牧业 D. 鹿特丹至雅典植被呈现经度地带性变化
【答案】6. A 7. A 8. C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载体,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世界气候、世界地理区域的差异。本题跨度大,要求我们对地球运动有关知识和世界地理知识有个准确的认识。
【6题详解】
5月14至15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海口近,正午太阳高度比吉隆坡正午太阳高度大,A正确; 西安在加尔各答东边,且白昼比加尔各答长,所以日出早于加尔各答,B错。 雅典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5月为夏季,将进入高温干燥季节,C错;中国农历谷雨节气为4月20日前后,D错。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途经的国家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A正确;①位于亚欧板块③位于印度洋板块,B错; ②为地中海气候,多常绿硬叶林,C错;④自然增长率可能较大,但是人口基数小,每年新增人数不可能最多,D错。
【8题详解】
西安至乌鲁木齐纬度越来越高,自转线速度减小,A错;霍尔果斯至比什凯克地势较低,不可见高山、雪峰,B错;撒马尔罕至伊斯坦布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草场,且地广人稀,多大牧场放牧业,C正确;鹿特丹至雅典植被南北更替,呈现纬度地带性变化,D错。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山脉
A. 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 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 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 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10. 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A. 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 河北省、山西省
C. 落叶林带、草原带 D. 外流区、内流区
【答案】9. D 10.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国地形,试题难度较易。
【9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可知,①是大兴安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A错;②是祁连山,而黄河的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B错;③是太行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不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C错;④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③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其西侧是黄土高原,A错;太行山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界线,B正确;太行山两侧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都属外流区,C、D错。故选B。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气压值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1~12月
12. 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值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
A. 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O2最多 B. 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
C. 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D. 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
13.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 )
A. 经度呈负相关 B. 纬度呈负相关
C. 海拔呈正相关 D. 河网密度呈正相关
【答案】11. B 12. D 13. B
【解析】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根据图示曲线,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的气压值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的上升幅度越大。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也越高。纬度越高,近地面大气温度降低。
【11题详解】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的气压值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的上升幅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4-5月气压值变化最大,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4—5月,B对。A、C、D错。
【12题详解】
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也越高。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D对。植被恢复,雨季来临,全球变暖等不是主要原因,A、B、C错。
【13题详解】
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也高。纬度越高,近地面大气温度降低。所以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纬度呈负相关,B对。经度差异对近地面气温影响不大,A错。与海拔呈负相关,C错。水面温度比陆地较低,与河网密度呈负相关,D错。
读下图,甲地的月均温及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甲地所在半球及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C. 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雨林气候
15. 适宜在甲地生长的农作物或农业类型可能是( )
A. 地中海型农作物 B. 畜牧业
C. 适合水稻和黄麻生长 D. 冬小麦
16. 甲地可能分布在下图中哪个地区( )
A. B.
C. D.
17. 据上题判断结果,甲所在地是 (国家)的 (地形区)( )
A. 巴西 巴西高原 B. 印度 印度河平原
C. 中国 珠江三角洲 D. 阿根廷 巴塔哥尼亚高原
【答案】14. C 15. B 16. D 17.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判断,需掌握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判断方法,试题难度一般。
【14题详解】
从气温来看,7月气温低于1月气温,可推断是南半球。1、7月气温都在22度以上,终年高温为热带地区。从降水来看,1月降水较多,有200毫米以上,7月降水少,不足10毫米,全年降水在800-900毫米之间。综合气温与降水资料甲地符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应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C。
【15题详解】
据上小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故选B。
【16题详解】
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由第1小题可知,甲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应为南半球低纬度地带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地区。A图为北半球,故A错。B图为南半球,中纬度,故B错。C图为南半球中高纬度,故C错。D图在南半球低纬度,且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17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果可知,甲地区位于50°W-55°W,15°S-20°S之间的区域,据所学内容可判断甲地所在的国家为巴西,所在的地形区为巴西高原。故选A。
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常于夏、秋季节暴雨后泛滥成灾,使附近居民饱受水患之苦。为此,当地政府对其进行整治——裁弯取直,以期减少水患。a图为该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 b图的河流横剖面最可能出现在a图中的( )
A. 甲、丁处 B. 乙、丙处
C. 丙、戊处 D. 乙、丁处
19. 河道裁弯取直后,能解决大部分河道的水患问题,但也可能出现新的水患威胁,它们是( )
A. 己、辛处 B. 庚、癸处
C. 辛、癸处 D. 己、庚处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河流向西流,曲流受离心惯性力作用,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凸岸堆积为主,河道较浅。甲处、丁处左岸是凹岸,侵蚀为主,水深较深;右岸是凸岸,堆积为主,A正确。丙处、戊处河段,右岸是侵蚀岸,左岸是堆积岸,与图示b相反,排除BC。乙处河段较直,水流较快,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左侧侵蚀不明显,排除D。
【19题详解】
根据河流曲流主要受离心惯性力作用判断,裁弯取直后水流在丁处、己处、庚处前河道变直,水速增加,这三处河道弯曲,流水不畅,河水易溢出泛滥形成水患,选D;辛处河道变直,水患可以缓解,排除AC。裁弯取直后,丙处、戊处和癸处废弃变为牛轭湖,受水患影响很小,排除B。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据图可知( )
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1. 该区域( )
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答案】20. B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进入5月份,图中30°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故B正确。清明节之前,32°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毫米,故A错误。秋分前后,35“N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于1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高于50毫米,故C错误。7、8月份,35°N以北许多地区降水量超过10毫米,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伏旱现象,故D错误。
【21题详解】
根据雨带的移动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上,河流多东流入海,为外流区,故A正确,B错误。我国东部降水及雨带移动受夏多风影响明显,故C错误。由图示信息无法比较该区域南北部的人口密度,故D错误。
读我国某河流域水文要素年内分配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该河流最可能是( )
A. 松花江 B. 长江
C. 黄河 D. 珠江
23. 有关该河流的水文要素及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分配极为一致
B. 流域内7、8月的降水主要受台风影响
C. 泥沙和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径流的影响
D. 泥沙的年内分配比降水、径流量更集中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该河流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河流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最可能是黄河,C对。松花江4月份有春汛,7、8月有夏汛,一年有两个汛期,A错。长江7月份降水少于6月份,B错。珠江雨季长,泥沙含量小,D错。
【23题详解】
该河是黄河,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分配不一致,春季降水少,径流多,A错。流域内7、8月的降水主要受锋面雨带影响,B错。降水的变化不受径流的影响,C错。泥沙的年内分配比降水、径流量更集中,D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对甲、乙两地地形类型的判断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山地 地壳断裂抬升形成
B. 甲地为山地 板块挤压形成
C. 乙地为高原 地壳断裂下沉,流水沉积形成
D. 乙地为平原 地壳断裂下沉,流水侵蚀形成
25. 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 B. 阻止沙漠入侵
C. 为银川平原提供灌溉水源 D. 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答案】24. A 25.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试题难度一般。
【24题详解】
根据右图信息可知,甲地位于断层处,且位于上升的岩块,故甲地为地壳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山地,A选项对,B选项错;而乙地位于相对下降的岩块,地势较低,因黄河流经,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所以乙地为平原地区,因地壳断裂下沉,流水沉积形成,故CD选项均错。综上所述,选A。
【25题详解】
据图可知,贺兰山近似南北走向,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减少了北方冷空气的影响,A正确;阻止西部沙漠入侵,避免了土地被沙漠侵吞,B正确;东坡为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提供了灌溉水源,D正确,所以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而宁夏平原主要是靠引黄河水灌溉,C错误。结合题意,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位于金沙江下游已建和在建的4座巨型水电站,总发电量相当于2座三峡工程发电量。下图为金沙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金沙江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并简述成因。
(2)简析图中湿地的成因。
(3)描述并分析图中城镇分布特点。
(4)评价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条件。
【答案】(1)地形特点:以高大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起伏很大)。
原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形成高大山脉;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地形起伏大。
(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相对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3)多沿河流分布或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东南部(或金沙江下游地区)城市相对密集(或相对较多),西北部(或金沙江上游地区)城市稀少。或答“城市多分布于东南部,西北部城市稀少”。原因:河谷地势低平。
(4)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峡谷多,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流域人口较少,移民安置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电力需求加大。
不利条件:地质条件复杂,多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利因素;对生态破坏较大;交通落后,水电建设困难多。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湿地的成因、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以及水电开发的条件。
(1)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分布以及地势的起伏状况来分析。对于该处地形形成的原因应从海陆位置、板块学说、以及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上加之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等角度分析。
(2)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的形成离不开水,所以应从水的角度考虑。该处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同时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冻土层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等。
(3)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应从疏密(均匀不均匀)、方位(线上分布或面上分布)、数量、大小等角度分析。原因应从影响聚落的因素角度分析。
(4)开发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水电开发有利条件应从水能资源丰富、能源市场广阔等角度分析;不利条件应从特殊复杂的地形、自然灾害、环境效益等角度分析。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鸟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
(1)据图描述火地群岛的位置。
(2)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3)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4)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地处西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位于南美洲南端,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2)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
(3)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4)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建屋。
【解析】
(1)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火地岛位于70°W,54°S附近,故地处西半球和南半球;从大洲位置看,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2)该处山脉的形成为褶皱山,根据板块构造可知,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火地岛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据材料可知2月20日,正值夏季,森林茂密,即“青山”;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即“雪峰”。
(3)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航行路线位于西风带内,洋流为西风漂流。甲段受大陆影响,位于西风背风地带,且受西风漂流影响小;而乙段航线与西风漂流及西风风向一致,西部为海洋,对于西风及西风漂流影响小,且由于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地处小岛屿之间,有狭管效应,使得乙段风浪大。
(4)由于该地位于西风带,风浪大,低矮的木屋可以防风;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强;该地冬季多降雪,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周围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就地取材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