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如下图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转,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2.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 甲图 M 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别是( )
A. 30° 1 月 B. 60° 7 月
C. 60° 1 月 D. 30° 7 月
【答案】2. C 3. B
【解析】考查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
【2题详解】
①,看图可知,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条件下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处最快,向两极逐渐减小,极点为零,故①正确。②,地球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各处相等,故②错误。③、④,看图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一月初最快,由于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角度也大,即角速度大;地球公转速度七月初最慢,此时地球处于远日点,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角度也小,即角速度小,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④,正确答案为C。
【3题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M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半,由各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计算公式(各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地球自转线速度*cosα,α为纬度)可知,M点纬度为60°(1670*cosα=835,α=60°)。乙图中N点表示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推知地球位于远日点处,所处时间为7月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①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②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③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沿图中箭头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④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图中箭头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⑤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⑥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所以①③⑤是晨线。故ACD不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019年春节放假安排表时间表(下图中黑色框内为休息时间)。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5.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吃年夜饭,看春晚”成为除夕夜的标配。当央视2019年春晚直播开始时(北京时间晚8:00),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观看春晚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 3日4:00 B. 3 日16:00
C. 4日16:00 D. 4日4:00
6. 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春晚当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当北京时间为晚8:00,即4日20:00时,美国旧金山为西八区与东八区相差16个时区,因此美国旧金山的时间为4日20:00-16=4日4时,据此分析本题选D。
【6题详解】
春晚当日为2月4日,此时为北半球的东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据此分析结合选项选D。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7. 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
A. 12月22日6时 B. 6月22日18时
C. 12月22日18时 D. 6月22日6时
8. 若AB为昏线,这一天( )
A. 青岛日出东北方 B. 济南白昼比深圳短
C. 海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 钓鱼岛(25°40′N~26°N)正午日影朝南
9. 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
A. 20°W向东至160°E B. 0°向东至160°E
C. 160°W向东至20°E D. 0°向东至180°
【答案】7. D 8. A 9. B
【解析】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日期的计算。
【7题详解】
若AB为昏线,则AC为晨线,H位于赤道上,H是AC晨线和赤道的交点,该点的地方时为6:00,B、C选项错;BC所在的纬线为南极圈,此时全部处于黑夜,即南极圈上有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左右,故A错D对。
【8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若AB为昏线,这一天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青岛日出东北,A对;济南纬度高于深圳,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因此济南的昼长大于深圳,B错;海南岛纬度多在20°N以南地区,这一天太阳直射23.5°N,海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日期是太阳直射20°N的时候,C错;太阳直射23.5°N,钓鱼岛(25°40′N~26°N)位于直射点以北,则正午太阳位于钓鱼岛的正南,日影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正午日影朝北,D错。
【9题详解】
若DF为晨线,则DE为昏线,EF所在的纬线为北极圈,此时全部处于黑夜,即北极圈上有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左右。读图可知H点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E,此时地方时为6:00,可求得0°经线地方时为0:00(日界线有自然的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大致为180°);要让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两个日期,则0°经线的日期必须是23日0:00,此时0°经线以东一直到180°经线日期为23日,0°经线以西一直到180°经线日期为22日,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因此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0°向东至160°E,故选B,选项A、C、D错。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使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下图中粗黑点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读图完成下题。
10.根据河床特征判断,符合自然规律的是( )
A. C和D B. A和B
C. B和C D. A和D
【答案】D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判读时要面朝物体运动方向,AC图中粗黑点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面朝外,南半球左偏,即面向图流水向此图中的河床右方偏转,A图正确;BD图中×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面朝里,北半球右偏,即面向图流水向此图中的河床右方偏转,D图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
读下图,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8中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 当c地昼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 北京昼长夜短
C.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判断,a地区终年昼长为12小时,故判断位于赤道;b地区冬至日昼长达最大值,夏至日昼长达最小值,故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地区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故判断位于南极圈;d地区冬半年出现极夜,夏半年出现极昼,故判断位于北极点。据此分析选A。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当c地昼最长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运动接近近日点,A错误;北京达到昼最短夜最长,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正确;冬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据此分析选C。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3.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14.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15. “数九”期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操场旗杆正午影子长度( )
A. 逐渐变长 B. 先变长后变短
C. 逐渐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13. C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始距冬至有81天,即3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还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选C正确。
【14题详解】
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我国北方地区昼短夜长,且昼长变长,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昼长变长,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对。据此分析选D。
【15题详解】
“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故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操场旗杆正午影子长度因正午太阳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变短,据此分析选C。
三台县(31°N,105°E)某中学生在5月的某天10:08(北京时间)走进学校教学楼大门时,发现影子落在自己的正前方。读下图完成下题。
16.学校教学楼有甲、乙、丙、丁四个大门,该学生走进的大门可能是( )
A. 丁 B. 丙
C. 乙 D. 甲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当北京时间10:08进学校大门时,影子位于自己正前方。此时三台县地方时是9:08,5月份是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此时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所以该学校大门朝向东南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甲位于东南方向,D对。A、B、C错。
17.下图为一年内某两日的夜半球示意图。甲、乙两图所示日期大约相隔( )
A. 3 个月 B. 6 个月
C. 9 个月 D. 12 个月
【答案】B
【解析】有材料可知,图表示的是一年内某两日的夜半球示意图,甲图是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是12月22日,乙图是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时间是6月22日,时间相差半年,正确答案选B。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四地的地理位置由北到南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丁—乙—丙—甲 B. 甲—乙—丁—丙
C. 丁—乙—甲—丙 D. 丙—丁—甲—乙
19. 冬至日丁地的日出时间为( )
A. 2时30分 B. 3时30分
C. 8时30分 D. 9时30分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甲地夏至为最小昼长,说其位于南半球,冬至日丁地最小昼长为5小时,根据正午12点平分白天,则可知其日出时间为9:30分,丙地夏至日最小昼长接近0小时,说明丙地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距离赤道最远,乙地昼长变化最小且冬至日为最小昼长,则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且靠近赤道地区,四地由北到南排序是丁-乙-甲-丙。故答案选C项。
【1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冬至日丁地最小昼长为5小时,根据正午12点平分白天,则可知其日出时间=12-昼长/2=12-2.5= 9:30分,故答案选D项。
开山岛(34°31'N 、119°52'E)位于我国黄海灌河口外9.5公里处,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岛上无电无淡水,无高大树木,属于基岩岛屿,海风呼啸,是一个国防战略岛。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三十二年,“岛就是家,家就是国”。2018年7月王继才去世,被誉为守岛英雄。读下图,完成下题。
2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英雄生活的环境,来到该岛研学,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该岛经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是(注: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 )
A. 白昼长度、正午太阳高度 B. 最短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C. 最短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D. 北京时间、最短竿影长度
【答案】D
【解析】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根据地方时12点时的竹竿长度和竿影长度,可求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而当日正午太阳高度=90°-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差值,由此可求得当地纬度。竿影长度最短时为地方时12点时,故必须测定该时刻的北京时间,根据时间差及北京时间的经度可以求取当地的经度。据此分析选D。
2018 年 9 月 23 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时,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下图是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农民丰收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2. 地球位于①时段时,北京(40° N) ( )
A. 白昼长度在变短 B. 日出时间在延后
C. 正午日影在变长 D. 正午太阳在变高
23. 冬至时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重庆地区树木落叶 B. 北京地区春意盎然
C. 海南越冬人口拥挤 D. 东北地区积雪融化
【答案】21. C 22. D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农民丰收节时为9 月 23 日,此时正值秋分节气,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秋分位置,选C。
【22题详解】
地球位于①时段时,也就是从春分到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移到了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从昼夜平分增长到了昼最长夜最短。则北京(40° N),白昼长度在变长;日出时间在不断提前;正午太阳高度在增大在变高,正午日影在变短。据此分析选D。
【23题详解】
冬至时节,重庆地区为常绿林,故树木不会落叶;北京地区冬意盎然;海南越冬,因海南属于热带,气温高,来此旅游的人数多,人口拥挤;东北地区积雪厚重,尚未融化。据此分析选C。
读图,回答以下各小题。
24. 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5. 下列城市中,昼夜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汕头 D. 重庆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纬度较低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曲线①、②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①;曲线③、④相比,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的是③,故A项正确。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曲线①在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可知该曲线表示的是北回归线上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汕头离北回归线最近,故C项正确。
26.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玻璃箱里,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
A. 12月22日 B. 9月23日
C. 6月22日 D. 3月21日
【答案】C
【解析】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应与阳光垂直。读图,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应最大。北京在北温带,日期是6月22日,夏至日,C对。其它日期正午太阳高度小,A、B、D错。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题。
27.下图中能示意立冬这天南京(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立冬的时间大约是11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是一年中的冬半年,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故A、B项错误;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计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是34.5°,故C项正确。
28. 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该点地理坐标是( )
A. 南纬66.5°,西经20° B. 南纬23.5°,东经160°
C. 北纬66.5°,西经20° D. 北纬23.5°,东经160°
【答案】C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极圈的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因此该点的地理坐标是北纬66.5°,西经20°,C正确。
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B. 南、北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C. 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增大,热带的面积会增大
D. 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缩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会扩大
3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B.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应该划到温带
C. 温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D.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29. D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A正确;南、北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B正确;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增大,热带的面积会增大,C正确;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缩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会缩小,D错。选D正确。
【30题详解】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有直射现象,应是热带;南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应是寒带;温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选B正确。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31.地方时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
【答案】正确
【解析】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地方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正午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所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线到达正午的时刻不同,所以地方时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说法正确。
32.晨线上的地方时不一定为6点,昏线上的地方时不一定为18点。( )
【答案】A
【解析】晨线表示的是日出,但只有在赤道上,地方时才是6点,昏线表示的是日落的时间,地方时是18点。
33.只有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半球的面积才相等。( )
【答案】错误
【解析】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阳光,每时每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题目说法错误。
34.在平直河段,判断河流侵蚀主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弯曲河段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 )
【答案】错误
【解析】
水流在流经弯道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凹岸不断被冲刷、凸岸不断发生淤积,增加了河道的弯曲程度,在弯曲河段主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在平直河段,判断河流侵蚀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因此本题错误。
35.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淮安的气温很高,是夏季。( )
【答案】错误
【解析】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为近日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处于冬半年,淮安正值隆冬,气温低,是冬季。故该论断错误。
36.天猫全球购物狂欢节于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1日0点开抢,其时洛杉矶(西八区)当地时间为2018年11月10日8点。( )
【答案】正确
【解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当北京时间为2018年11月11日0点时,洛杉矶(西八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6小时,则洛杉矶时间为2018年11月11日0点减去16小时=2018年11月10日8点。据此该说法正确。
37.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0°,其带来的影响是太阳直射点南北摆动的范围变小。( )
【答案】错误
【解析】南北回归线纬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因此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0°太阳直射点南北摆动的范围变大。故说法错误。
38.北半球夏至日时, 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也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
【答案】错误
【解析】北半球夏至日时, 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直射时是最大值。说法错误。
39.为获得更多光照,我国越向北方,理论上楼房间的距离越大。 ( )
【答案】正确
【解析】为获得更多光照,我国越向北方,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楼房的影子越长,理论上楼房间的距离越大。有利于后楼采光。说法正确。
40.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形成的根本原因。( )
【答案】正确
【解析】地球上的四季划分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依据划分;五带的划分是以有无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为依据,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与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都由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形成的。故说法正确。
三、综合题(每题10分,3小题,共30分)
41.读下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19“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
(3)左图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右图中的____________(∠A、∠B、∠C选择)。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___。
(4)下列诗句中没有描绘出左图所示节气的有________(双选)。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答案】 (1)甲 乙
(2)北回归线(23º26´N) 最小值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C 南(赤道) 变小 (4)BC
【解析】
(1)左图中甲、乙、丙三地,甲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时刻;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图中乙地位于北半球。
(2)左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标志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º26´N,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短或最小值,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左图所示日期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对应右图中的∠C。此后一个月内,也就是从6月22日至7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随着直射点的南移,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4)左图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选项中的“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分别指代秋春,不合题意,据此选BC。
42.如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3)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4)A、B、C三点相比,人们可能正值午休的地点是_____,可能正值下班的地点是_____。
(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C地的昼长时间为_____小时。
(6)此时与A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_____。
A. B.
C. D.
(7)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
【答案】(1)逆时针
(2)
(3)夏至;(23°26′N,45°W)
(4)A; B
(5)23时;18
(6)B
(7)43°08′
【解析】
【详解】(1)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根据已知条件“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则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
(2)结合上题,此图为北半球,北极圈内为极昼,则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光线从右侧射入。
(3)结合以上题目,此图为北半球,北极圈内为极昼,则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直射点在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也就是A点所在的经线,对应45°W,故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45°W)。
(4)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与A点所在经线相同,则A点为12点,B点为18点,C点为21点,则三点相比,人们可能正值午休的地点是A,可能正值下班的地点是B。
(5)结合上面题目可知,A点为12点,A点所在经线为45°W,则此时北京时间为23点,C地为21点,此时C地正值日落,则C的昼长时间(21-12)×2=18小时。
(6)结合上面题目可知,A点为6月22日12点,A点所在经线为45°W,据此,0点所在经线为135°E,则此时与A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135°E向西到180°,共计315°,占全球315°/360°=7/8,选B。
(7)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90°-23°26′--23°26′=43°08′。
43.读“北京市某地上午9时景观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上方为北)”,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①位置的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所示地球由②位置运行至③位置的过程中,北京地区________(双项选择)。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日落时刻越来越早 D.正午人的影长逐渐变短
(3)仅考虑昼夜长短的影响,左图中路灯开启时间最早时,地球运行至右图中________位置附近。
(4)左图中的路灯在阳光下影子的朝向大致是________方向。
【答案】(1)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 0°纬线(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BC (3)④ (4)西北
【解析】
(1)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根据图示中的光照及昼夜分布可知,图中①至④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①位置是春分,时间是3月21日前后(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也就是0°纬线,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右图所示地球由②位置运行至③位置的过程中,也就是夏至向秋分的时段,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不断南移至赤道,在此过程中,北京地区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日落时刻越来越早,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正午人的影长逐渐变长。据此分析选BC。
(3)仅考虑昼夜长短的影响,左图中路灯开启时间最早时,也就是白昼最短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运行至右图中④位置附近。
(4)左图是北京市某地上午9时景观图,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相反,则图中的路灯在阳光下影子的朝向大致是西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