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
A. KHCO3 B. NH2CH2COONa C. NH4NO3 D. CH3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K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B. NH2CH2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C. NH4NO3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显酸性,故C正确;D. CH3OH在水中不能电离,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故选C。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10-4 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 H2SO4 B. NaOH C. KHSO4 D. CH3COO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 1×10-14 ,由水电离出的c(OH-)=1×10-4 mol/L,c(H+)=1×10-4 mol/L ,所以c(OH-)×c(H+)=10-8>10-14,水的电离程度增大,说明所加的溶质促进水的电离,结合选项知,只能是水解呈碱性的强碱弱酸盐醋酸钠。
【详解】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1×10-4 mol/L,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则c(OH-)×c(H+)=10-8>10-14,说明该溶液中溶质促进了的水的电离,硫酸、氢氧化钠、硫酸氢钾都抑制了水的电离,只有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碱性;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点睛】室温下,水电离产生的c(H+)<10-7 mol/L,说明溶液可能为酸性,可能为碱性,抑制水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10-7 mol/L或c(OH-)>10-7 mol/L,溶液可能为水解的盐,促进了水的电离。
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H =6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 c(H+)水电离产生= 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 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 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pH=6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A错误;B. 任何条件下c(H+)水电离产生 =c(OH-)水电离产生,B错误;C. 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是5~8,因此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C正确;D. 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溶液酸碱性判断
【名师点晴】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c(H+)>c(OH-),溶液呈酸性;c(H+)=c(OH-),溶液呈中性;c(H+)<c(OH-),溶液呈碱性。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答案】C
【解析】
化学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的自发性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要条件,A错误;自发反应的判断可以应用焓变与熵变的综合结果来判断,单一条件不能作为唯一判断依据,B错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H、T和△S,在一定温度下,如△H-T•△S<0时,反应可进行,D错误。答案选C。
5.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 B. 用热的Na2CO3溶液去油污
C. 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 D.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少量稀H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离子与汞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性的HgS,所以能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与水解反应无关,故A选;B.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加热碱性增强,可使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除去,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B不选;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能生成肥皂,所以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C不选;D.CuSO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少量H2SO4,加少量稀H2SO4能抑制CuSO4的水解,所以配制CuSO4溶液时加少量稀H2SO4,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D不选;故选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 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 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 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电离出H+和HSO3-能导电,不能判断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原说法不正确;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全部电离,故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原说法错误;C.硫酸是强电解质,属于分子,故纯硫酸不电离出离子,故不能导电,原说法错误;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相同,正确。
考点:电解质的内涵与外延的说法正误判断。
7.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升高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大的是
A. c(H+) B. c(H+)·c(OH-)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变大,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更多,则稀释后溶液中c(H+)减小,故A错误;
B.溶液中c(H+)·c(OH-)之积为水的离子积,稀释后溶液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不变,故B错误;
C.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因为在同一溶液中,溶液体积相同,则的比值增大,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c(H+)变大,c(CH3COOH)变小,c(H+)/c(CH3COOH)的比值增大,故C正确;
D.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的比值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氢离子、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因为溶液体积变化程度更大,则溶液中的氢离子、醋酸根离子、醋酸的浓度减小,因为水的离子积不变,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8.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
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银
铁
正极
AgNO3
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a极为锌,b极为石墨,电解CuSO4溶液,a极生成Cu,b极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符合题意,故A正确;
B.a极为石墨,b极为石墨,电解NaOH溶液,实质是电解水,a极生成氢气,b极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a极为银,b极为铁,Ag是活泼金属,作阳极失电子,所以在a极上Ag极溶解,质量减少,故C错误;
D.a极为铜,b极为石墨,电解质为CuCl2溶液,a极生成铜,b极生成黄绿色有刺激性的Cl2,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所以金属阳离子在a极上得到电子,a极是阴极,溶液中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氢元素后面,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即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材料必须是不活泼的非金属或Pt,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必须是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
9.有①Na2SO3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HCl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是①>②>③
B. 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①
C. 三种溶液中含微粒种类多少顺序是:②>①>③
D. 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Na2SO3溶液水解呈碱性,pH>7,而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呈酸性,pH<7,并且HCl溶液为强酸溶液,同浓度的情况下酸性强,pH小,A正确;B、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只有③没有平衡存在,pH变化最大,B错误;C、除三者均有H2O、OH—、H+以外,由于Na2SO3的水解,它里面的微粒种类最多,CH3COOH溶液的电离,次之,HCl最少,C错误;D、由于Na2SO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CH3COOH溶液、HCl溶液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10.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mol/L-1 NaOH溶液进行滴定,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A. 大于20mL B. 小于20mL C. 等于20mL D. 等于5mL
【答案】A
【解析】
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到下,25mL刻度以下还有没有刻度的一部分,若把到5mL刻度位置的液体放出,其液体体积大于(25﹣5)mL,消耗0.lmol/L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20 mL.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滴定管的使用,难度不大,注意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到下,最大刻度以下还有没有刻度的一部分.
11.下列实验操作能到达目的的是
A. 制取Mg:可将足量的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HCl: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
C. 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先加入足量的浓氨水,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中,金属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置换出镁单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也能与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也被除掉了,故B错误;C.CuCl2和FeCl3均能与浓氨水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沉淀,则不能除杂,故C错误;D.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D正确;故选D。
12.依据下表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3COOH
HC1O
H2CO3
Ka=1.8×l0-5
Ka=3.0×l0-8
Ka1=4.4×l0-7 Ka2=4.7×l0-11
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1O-+CO2+H2O==2HC1O+CO32-
B. 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ClO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
C. 向0. lmol • 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 = 5,此时溶液的 c(CH3COOH):c(CH3COO-) =5∶9
D. 常温下,0• lmol • L-1 的 NaHC2O4 溶液 pH =4: c(HC2O4-) >c(H+)>c(H2C2O4)>c(C2O42-)
【答案】C
【解析】
A.酸的二级电离小于次氯酸,所以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小于次氯酸,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故A错误;B.CH3COOH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而NaClO的溶液中ClO-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C.CH3COOH溶液中=1.8×10-5,c(CH3COOH):c(CH3COO-)=5︰9,则c(H+)=1×10-5mol/L,则pH=5,故C正确;D.常温下,0.lmol• L-1 的 NaHC2O4 溶液 pH =4,说明HC2O4-的电离大于其水解,则溶液中:c(H2C2O4)<c(C2O42-),故D错误;答案为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B. 可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使FeCl3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
C. 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 将SO2分别通入硝酸钡溶液和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成分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A.碳酸钙溶解度较小,且可溶于盐酸;B.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C.偏铝酸钠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D.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详解】A、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故CaSO4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aCO3,然后再用稀盐酸溶解除去,选项A正确;B.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制备氯化铁,应在盐酸氛围中加热,抑制水解,选项B错误;C.偏铝酸钠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选项C错误;D.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不同,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易错点为选项B,加热时促进氯化铁的水解产生氢氧化铁。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物质的量变多 D. a>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7 倍,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平衡逆向移动,D的物质的量减小,故C错误;D.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a<c+d,故D错误;故选A。
1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pH=0的溶液:Na+、I-、NO3-、SO42-
②pH=12的溶液中:CO32-、Na+、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 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Cl-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pH=0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H+与NO3-结合形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
I-氧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大量共存,故①错误;
②pH=12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②正确;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酸性条件下CO32-不能存在,且SO3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存在,故③错误;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④正确;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Fe2+与MnO4-、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⑤错误;
⑥Fe3+、Al3+易发生水解而不能大量存在于中性溶液中,故⑥错误。
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是②④。
故选A。
【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沉淀生成:如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 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6.下列指定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NaHCO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 = CO32-+H3O+
B. 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
C. 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 = Na++H++SO42-
D.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 = H2S+2OH-
【答案】C
【解析】
A项,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错误;B项,Ba(OH)2属于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错误;C项,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正确;D项,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注意弱酸酸式阴离子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区别:如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HCO3-H++CO32-,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电离方程式不同: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在熔融状态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17.25℃时,用0.1 mol·L-1的HCl溶液逐滴滴入10.00 mL0.1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其AG值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滴定前HC1溶液的AG =12;图中a<0
B. M点为完全反应点,V( HCl) =10 mL,且c(Cl-) >c(NH4+)
C. 从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 N点溶液中:c(Cl-) =2c(NH3·H2O) +2c(NH4+)
【答案】B
【解析】
【分析】
AG=,AG>0,说明c(H+)>c(OH-),溶液显酸性,反之AG<0,溶液显碱性。
【详解】A.滴定前HC1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AG ==lg=12;图中a为0.1 mol·L-1的NH3·H2O溶液AG,溶液显碱性,故a <0,故A正确;B. M点的AG=0,说明c(H+)=c(OH-),溶液显中性,若氨水与盐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氯化铵,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因此M点为盐酸不足,V( HCl) <10 mL,故B错误;C. M点溶液显中性,为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N点为等浓度的盐酸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间经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的点(设为P),从M点到P点,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从P点到N点,盐酸逐渐增大,水的电离受到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大,即水的电离逐渐减小,因此从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 N点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盐酸和氯化铵,根据物料守恒,c(Cl-) =2c(NH3·H2O) +2c(NH4+),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理解AG的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解题的前提。本题的难点为C,要注意判断M、N点溶液的组成。
1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酸的强弱:HX<HY
B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2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滴2滴0.1 mol/L CuSO4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溶度积(Ksp):ZnS>CuS
C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FeCl3+3KSCNFe(SCN)3 +3K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NaA溶液和饱和NaB溶液的pH
pH:NaA>NaB
常温下酸性:HA﹤HB
【答案】A
【解析】
【详解】A.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HX放出的氢气多,可知其浓度大,则HX的酸性弱,故A正确;
B.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2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滴2滴0.1 mol/L CuSO4,Na2S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溶度积Ksp,故B错误;
C.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K+和Cl-不参加反应,平衡不移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故C错误;
D.两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故不能根据饱和溶液的pH判断相应离子水解程度大小,应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NaA溶液和NaB溶液的pH来比较HA和HB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D选项中的两种溶液的浓度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判断,为易错点。
19.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aq)H+(aq)+CH3COO-(aq) ΔH>0。25℃时,0.1mol/L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B.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该温度下0.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
D. 升高温度,c(H+)增大,Ka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c(H+)增大,故A错误;
B.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温度下0.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故C错误;
D.电离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减小, 电离度增大,c(H+)增多,
Ka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醋酸的电离方程式可知,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酸抑制醋酸的电离,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只与温度有关。
2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 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
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D. 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CH3COOH)、c(CH3COO-)和c(H+)均减小,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醋酸分子浓度减小程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减小程度,平衡常数不变,故比值变大,故A错误;
B.升温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醋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数增大,上式是醋酸根离子水解平衡常数的倒数,所以题目中的比值应减小,故B错误;
C.盐酸中加入氨水到中性,则有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H4+)=c(Cl-),故C错误;
D.向氯化银和溴化银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氯离子和溴离子浓度比仍等于其溶度积的比值,故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项为B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子浓度在同一式子中,要尽量简化一下,化成为常数或带有常数的式子,然后再进行比较。B项式子其实就是水解常数的倒数,再根据水解常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判断即可。
21.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Na+)+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 点③所示溶液中: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D. 在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 mol·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点①得到CH3COONa与CH3COOH等浓度的混合液,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点②得到的溶液pH=7,溶液中c(H+)=c(OH-),c(Na+)=c(CH3COO-);点③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则c(Na+)>c(CH3COO-)>c(OH-)>c(H+)。
【详解】点①处醋酸过量,形成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CH3COO-)+c(OH-)=c(Na+)+c(H+),A正确;点②所示溶液显中性,醋酸还是过量的,是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由c(H+)= 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B错误;点③处恰好反应,NaOH与CH3CO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在溶液中水解,溶液呈碱性,C错误;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小于0.100 0 mol·L-1,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由水电离出来的c(H+)大于 10-13 mol·L-1,D错误。
故选A。
【点睛】在判断酸碱中和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除了注意判断酸碱的用量外,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尤其是电荷守恒是经常用到的关系式,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22.25℃时,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5mLpH=1的盐酸和硫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B. 水电离出的OH-浓度:c(OH-)甲=c(OH-)乙
C. 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 将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其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
【详解】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其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
A. 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时,盐酸浓度为硫酸浓度的2倍,即c甲=2c乙,故A正确;
B. 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等,故B正确;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都生成不能水解的强酸强碱盐,即所得溶液的pH都为7,故C正确;
D. 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时,若不考虑体积变化,氢离子浓度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pH的含义,注意pH相等即氢离子浓度相等,与强酸是几元酸无关,为易错点,试题难度不大。
23.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对测定结果评价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测定结果评价
A
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偏高
B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偏高
C
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D
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次~3次,标准液浓度偏低,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待测液浓度偏大,故A正确;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待测液浓度偏大,故B正确;
C.锥形瓶未干燥,对待测液没有影响,则不影响测定结果,故C正确;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导致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增大,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也会增大使结果偏高,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根据中和滴定操作方法对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中V(标准)的影响判断滴定误差。
24.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在500℃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 )
A. 25% B. 50% C. 75% D. 8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CO(g)+H2O(g)H2(g)+CO2(g)
起始浓度(mol/L) 0.02 0.02 0 0
转化浓度(mol/L)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0.02-x 0.02-x x x
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
解得x=0.015
所以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100%=75%,答案选C。
考点:考查平衡常数应用
25.(1)碳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按照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根据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H2CO3、CH3COOH、HClO 三种酸的酸性从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___;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b. ClO-+CH3COOH=CH3COO-+HClO
c. CO32-+2HClO=CO2↑+H2O+2ClO- d. 2ClO-+CO2+H2O=CO32-+2HClO
25℃时, 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 和NaClO三种溶液的pH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25℃时, Ksp[Mg(OH)2]=5.61×10-12, Ksp[MgF2]=7.42×10-11。 该温度下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 MgF2溶液相比, 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的 c(Mg2+)大。
(4)25℃时,若测得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mol·L-1(填计算式,不用求具体值)。
(5)常温下,向一定体积pH=14的 Ba(OH)2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HSO4溶液,当硫酸根恰好沉淀时,混合液pH=13,若混合后溶液体积等于两溶液体积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6)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2的醋酸溶液与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中pH变化如下图所示。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 (填“>”、“=”或“<”)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答案】 (1). c(Na+)> c(CO32-)> c(OH-)>c(HCO3-)>c(H+) (2). CH3COOH> H2CO3 > HClO (3). c、d (4). NaAc﹤NaClO ﹤Na2CO3 (5). MgF2 (6). (10-6-10-8)mol·L-1 (7). 1:4 (8). >
【解析】
【详解】(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只有水解:CO32-+H2O ⇌ HCO3-+OH-
HCO3-+H2O ⇌ H2CO3+OH-,第一步的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
因此浓度大小:c(Na+)> c(CO32-)> c(OH-)>c(HCO3-)>c(H+),
故答案为:c(Na+)> c(CO32-)> c(OH-)>c(HCO3-)>c(H+);
(2)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则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CH3COOH> H2CO3 > HClO,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由图表中数据可以知道,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 H2CO3 > HClO>HCO3-,酸性:CH3COOH> H2CO3 > HClO>HCO3-
a.酸性:CH3COOH>H2CO3,所以醋酸可以制取碳酸, 故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可以发生;
b.酸性:CH3COOH> HClO,所以醋酸可以制取次氯酸,故反应 ClO-+CH3COOH=CH3COO-+HClO可以发生;
c. 酸性:H2CO3 > HClO>HCO3- ,故反应CO32-+2HClO=CO2↑+H2O+2ClO- 不能发生;
d. 酸性:H2CO3 >HClO>HCO3-,故反应2ClO-+CO2+H2O=CO32-+2HClO 不能发生,碳酸与次氯酸根反应只能生成HCO3-;
所以不能发生反应的是c、d 。
酸性越弱,相应酸根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则25℃时, 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 和NaClO三种溶液的pH从小到大依次是NaAc﹤NaClO ﹤Na2CO3,
故答案为:CH3COOH> H2CO3 > HClO,c、d ;CH3COONa
(3)根据氢氧化镁与氟化镁的化学式相似,由题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其饱和溶液中Mg2+浓度较小,MgF2饱和溶液中Mg2+浓度较大;故答案为:MgF2;
(4)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CH3COO-),则c(CH3COO-)-c(Na+)=c(H+)-c(OH-),溶液的pH=6,则c(H+)=10-6mol/L,c(OH-)=10-8mol/L,所以c(CH3COO-)-c(Na+)=(10-6-10-8)mol·L-1,故答案为:(10-6-10-8)mol·L-1;
(5)pH=14的氢氧化钡溶液中c(OH-)=1mol/L,设氢氧化钡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mol,由于SO42-完全沉淀,则发生的反应为Ba(OH)2+NaHSO4=BaSO4↓+H2O+NaOH,反应的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5xmol,反应的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5xmol,设NaHSO4溶液体积为y,混合后溶液的pH=13,即混合后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所以得到:(x-0.5x)/(x+y)=0.1;得到x:y=1:4,故答案为:1:4;
(6)稀释后,HX电离生成的c(H+)小,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小,所以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大于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第(5)小题,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恰好完全沉淀,需要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的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都是石墨电极。当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在F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F的名称是______,电源B极的名称是______。
(2)甲装置中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丙装置发生:2Ag+2HCl=2AgCl+H2↑反应,则G电极的材料应是____(填化学式)
(5)丁装置中装有Fe(OH)3胶体,一段时间后胶体颜色变深的电极是: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 阴极 (2). 负极 (3). Cu2++2e-=Cu2+ (4). 2NaCl+2H2O2NaOH+H2↑+Cl2↑ (5). Ag (6). Y
【解析】
【分析】
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则F极是阴极, E极是阳极,所以D电极是阴极,C电极是阳极,G电极是阳极,H电极是阴极,X电极是阳极,Y是阴极,故A是正极,B是负极。
【详解】(1)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则F极是阴极, E极是阳极,所以D电极是阴极,C电极是阳极,G电极是阳极,H电极是阴极,X电极是阳极,Y是阴极,故A是正极,B是负极,故答案为为:阴极,负极;
(2)甲装置中是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C是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D是铜离子放电,所以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2+ ,故答案为:Cu2++2e-=Cu2+;
(3)乙装置中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
(4)丙装置发生反应:2Ag+2HCl=2AgCl+H2↑,G电极是阳极,则G应该是银,故答案为: Ag;
(5)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会向阴极即Y极移动,所以装置丁中的现象是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故答案为:Y。
【点睛】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物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活泼金属—电极失电子(Au,Pt 除外),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失电子能力:活泼金属(Mg~Ag)>S2->I->Br->Cl->OH->含氧酸根>F-;阴极: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得电子能力:Ag+>Fe3+>Cu2+>H+(酸)>Pb+>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逆向)。
27.氮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充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①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B.c(N2)∶c(H2)∶c(NH3)=1∶3∶2
C.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D.3v正(H2) =2v逆(NH3)
E.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F. 相同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有6mol N-H键形成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为提高合成氨反应中N2和H2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2)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
0.12
0.20
0.26
0.30
0.30
①20s内,v(NO2)=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
②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向该容器中充入0.40 mol NO2,则达到平衡后: c(NO2)_____0.15 mol·L-1(填“>”、 “=”或“<”)
【答案】 (1). CE (2). 及时将NH3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3). 0.006 mol·L-1·s-1 (4). 1.8 (5). 吸热 (6). >
【解析】
【详解】(1)①A.反应体系内混合气体质量,容器容积为定值,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故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错误;
B.c(N2)∶c(H2)∶c(NH3)=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该反应是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当某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是表明反应达到平衡,所以当3v正(H2) =2v逆(NH3)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故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E.该反应是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E正确;
F.相同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有6mol N-H键形成,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F错误。
故答案为:CE。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为提高合成氨反应中N2和H2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方法及时将NH3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及时将NH3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2)①20s时NO2的浓度为0.12mol/L,则20s内用二氧化氮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O2)=0.12mol/L/20s=0.006mol•L-1•s-1,故答案为:0.006;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80s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再变化,则80s开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初始时N2O4的浓度为:c(N2O4)=0.40mol/2L=0.20mol/L,
N2O4(g)⇌2NO2(g)
开始 0.20mol/L 0
转化 0.15mol/L 0.30mol/L
平衡 0.05mol/L 0.30mol/L
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c2(NO2)/c(N2O4)=0.302/0.05=1.8
故答案为:1.8;
②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说明升温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③在相同温度下,若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的是0.40molNO2,相当于加入了0.20molN2O4,容器容积不变,则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则达到平衡后,c(NO2)大于原来的一半,即c(NO2)>0.15 mol·L-1。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计算,明确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方法为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3)③,要注意充入的N2O4为原来的一半,相当于减压,会导致平衡的移动。
28.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危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3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 pH=2,该溶液显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
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解释).
(6)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
【答案】 (1). 橙 (2). C (3). 6 (4). 5 (5). 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 Fe(OH)3
【解析】
【详解】(1)溶液显酸性,c(H+)较大,上述平衡右移,该溶液显橙色;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橙。
(2)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B.2v(Cr2O72−)=v(CrO42−),没有标出正逆反应速率,无法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C.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即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以知道,还原1molCr2O72−离子,得到Cr3+,得到电子:2×(6-3)=6mol,Fe2+被氧化为Fe3+,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6/(3-2)=6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6。
(4)当c(Cr3+)=10-5mol/L时,溶液的c(OH-)= =10-9mol/L,C(H+)=10-14/10-9=10-5mol/L, 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
(5)用Fe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Fe−2e-=Fe2+,产生的亚铁离子做还原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氢气,阴极极反应为:2H++2e-=H2↑,溶液酸性减弱,溶液pH升高,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酸性减弱,铁离子产生沉淀Fe(OH)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Fe(OH)3。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
A. KHCO3 B. NH2CH2COONa C. NH4NO3 D. CH3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K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B. NH2CH2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C. NH4NO3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显酸性,故C正确;D. CH3OH在水中不能电离,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故选C。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10-4 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 H2SO4 B. NaOH C. KHSO4 D. CH3COO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 1×10-14 ,由水电离出的c(OH-)=1×10-4 mol/L,c(H+)=1×10-4 mol/L ,所以c(OH-)×c(H+)=10-8>10-14,水的电离程度增大,说明所加的溶质促进水的电离,结合选项知,只能是水解呈碱性的强碱弱酸盐醋酸钠。
【详解】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1×10-4 mol/L,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则c(OH-)×c(H+)=10-8>10-14,说明该溶液中溶质促进了的水的电离,硫酸、氢氧化钠、硫酸氢钾都抑制了水的电离,只有醋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碱性;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点睛】室温下,水电离产生的c(H+)<10-7 mol/L,说明溶液可能为酸性,可能为碱性,抑制水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10-7 mol/L或c(OH-)>10-7 mol/L,溶液可能为水解的盐,促进了水的电离。
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H =6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 c(H+)水电离产生= 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 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 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pH=6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A错误;B. 任何条件下c(H+)水电离产生 =c(OH-)水电离产生,B错误;C. 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是5~8,因此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C正确;D. 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溶液酸碱性判断
【名师点晴】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c(H+)>c(OH-),溶液呈酸性;c(H+)=c(OH-),溶液呈中性;c(H+)<c(OH-),溶液呈碱性。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答案】C
【解析】
化学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的自发性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要条件,A错误;自发反应的判断可以应用焓变与熵变的综合结果来判断,单一条件不能作为唯一判断依据,B错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H、T和△S,在一定温度下,如△H-T•△S<0时,反应可进行,D错误。答案选C。
5.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 B. 用热的Na2CO3溶液去油污
C. 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 D.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少量稀H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离子与汞离子结合生成难溶性的HgS,所以能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与水解反应无关,故A选;B.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加热碱性增强,可使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除去,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B不选;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能生成肥皂,所以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C不选;D.CuSO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少量H2SO4,加少量稀H2SO4能抑制CuSO4的水解,所以配制CuSO4溶液时加少量稀H2SO4,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D不选;故选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 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 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 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H2SO3,电离出H+和HSO3-能导电,不能判断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原说法不正确;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全部电离,故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原说法错误;C.硫酸是强电解质,属于分子,故纯硫酸不电离出离子,故不能导电,原说法错误;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相同,正确。
考点:电解质的内涵与外延的说法正误判断。
7.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升高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大的是
A. c(H+) B. c(H+)·c(OH-)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变大,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更多,则稀释后溶液中c(H+)减小,故A错误;
B.溶液中c(H+)·c(OH-)之积为水的离子积,稀释后溶液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不变,故B错误;
C.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因为在同一溶液中,溶液体积相同,则的比值增大,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c(H+)变大,c(CH3COOH)变小,c(H+)/c(CH3COOH)的比值增大,故C正确;
D.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的比值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氢离子、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因为溶液体积变化程度更大,则溶液中的氢离子、醋酸根离子、醋酸的浓度减小,因为水的离子积不变,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8.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
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银
铁
正极
AgNO3
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a极为锌,b极为石墨,电解CuSO4溶液,a极生成Cu,b极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符合题意,故A正确;
B.a极为石墨,b极为石墨,电解NaOH溶液,实质是电解水,a极生成氢气,b极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a极为银,b极为铁,Ag是活泼金属,作阳极失电子,所以在a极上Ag极溶解,质量减少,故C错误;
D.a极为铜,b极为石墨,电解质为CuCl2溶液,a极生成铜,b极生成黄绿色有刺激性的Cl2,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所以金属阳离子在a极上得到电子,a极是阴极,溶液中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氢元素后面,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即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材料必须是不活泼的非金属或Pt,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必须是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
9.有①Na2SO3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HCl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是①>②>③
B. 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①
C. 三种溶液中含微粒种类多少顺序是:②>①>③
D. 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Na2SO3溶液水解呈碱性,pH>7,而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呈酸性,pH<7,并且HCl溶液为强酸溶液,同浓度的情况下酸性强,pH小,A正确;B、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只有③没有平衡存在,pH变化最大,B错误;C、除三者均有H2O、OH—、H+以外,由于Na2SO3的水解,它里面的微粒种类最多,CH3COOH溶液的电离,次之,HCl最少,C错误;D、由于Na2SO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CH3COOH溶液、HCl溶液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10.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mol/L-1 NaOH溶液进行滴定,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A. 大于20mL B. 小于20mL C. 等于20mL D. 等于5mL
【答案】A
【解析】
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到下,25mL刻度以下还有没有刻度的一部分,若把到5mL刻度位置的液体放出,其液体体积大于(25﹣5)mL,消耗0.lmol/L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20 mL.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滴定管的使用,难度不大,注意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到下,最大刻度以下还有没有刻度的一部分.
11.下列实验操作能到达目的的是
A. 制取Mg:可将足量的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HCl: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
C. 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先加入足量的浓氨水,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金属钠投入MgCl2溶液中,金属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置换出镁单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也能与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也被除掉了,故B错误;C.CuCl2和FeCl3均能与浓氨水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沉淀,则不能除杂,故C错误;D.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D正确;故选D。
12.依据下表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3COOH
HC1O
H2CO3
Ka=1.8×l0-5
Ka=3.0×l0-8
Ka1=4.4×l0-7 Ka2=4.7×l0-11
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1O-+CO2+H2O==2HC1O+CO32-
B. 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ClO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
C. 向0. lmol • 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 = 5,此时溶液的 c(CH3COOH):c(CH3COO-) =5∶9
D. 常温下,0• lmol • L-1 的 NaHC2O4 溶液 pH =4: c(HC2O4-) >c(H+)>c(H2C2O4)>c(C2O42-)
【答案】C
【解析】
A.酸的二级电离小于次氯酸,所以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小于次氯酸,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故A错误;B.CH3COOH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而NaClO的溶液中ClO-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C.CH3COOH溶液中=1.8×10-5,c(CH3COOH):c(CH3COO-)=5︰9,则c(H+)=1×10-5mol/L,则pH=5,故C正确;D.常温下,0.lmol• L-1 的 NaHC2O4 溶液 pH =4,说明HC2O4-的电离大于其水解,则溶液中:c(H2C2O4)<c(C2O42-),故D错误;答案为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B. 可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使FeCl3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
C. 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 将SO2分别通入硝酸钡溶液和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成分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A.碳酸钙溶解度较小,且可溶于盐酸;B.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C.偏铝酸钠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D.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详解】A、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故CaSO4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aCO3,然后再用稀盐酸溶解除去,选项A正确;B.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制备氯化铁,应在盐酸氛围中加热,抑制水解,选项B错误;C.偏铝酸钠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选项C错误;D.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不同,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易错点为选项B,加热时促进氯化铁的水解产生氢氧化铁。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物质的量变多 D. a>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D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7 倍,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平衡逆向移动,D的物质的量减小,故C错误;D.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a<c+d,故D错误;故选A。
1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pH=0的溶液:Na+、I-、NO3-、SO42-
②pH=12的溶液中:CO32-、Na+、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 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Cl-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②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pH=0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H+与NO3-结合形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
I-氧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大量共存,故①错误;
②pH=12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②正确;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被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酸性条件下CO32-不能存在,且SO3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存在,故③错误;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④正确;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Fe2+与MnO4-、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⑤错误;
⑥Fe3+、Al3+易发生水解而不能大量存在于中性溶液中,故⑥错误。
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是②④。
故选A。
【点睛】判断离子共存,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沉淀生成:如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③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 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6.下列指定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NaHCO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 = CO32-+H3O+
B. 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
C. 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 = Na++H++SO42-
D.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 = H2S+2OH-
【答案】C
【解析】
A项,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错误;B项,Ba(OH)2属于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错误;C项,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正确;D项,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注意弱酸酸式阴离子电离方程式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区别:如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HCO3-H++CO32-,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电离方程式不同: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在熔融状态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17.25℃时,用0.1 mol·L-1的HCl溶液逐滴滴入10.00 mL0.1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其AG值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滴定前HC1溶液的AG =12;图中a<0
B. M点为完全反应点,V( HCl) =10 mL,且c(Cl-) >c(NH4+)
C. 从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 N点溶液中:c(Cl-) =2c(NH3·H2O) +2c(NH4+)
【答案】B
【解析】
【分析】
AG=,AG>0,说明c(H+)>c(OH-),溶液显酸性,反之AG<0,溶液显碱性。
【详解】A.滴定前HC1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AG ==lg=12;图中a为0.1 mol·L-1的NH3·H2O溶液AG,溶液显碱性,故a <0,故A正确;B. M点的AG=0,说明c(H+)=c(OH-),溶液显中性,若氨水与盐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氯化铵,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因此M点为盐酸不足,V( HCl) <10 mL,故B错误;C. M点溶液显中性,为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N点为等浓度的盐酸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间经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的点(设为P),从M点到P点,溶液中氨水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从P点到N点,盐酸逐渐增大,水的电离受到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大,即水的电离逐渐减小,因此从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D. N点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盐酸和氯化铵,根据物料守恒,c(Cl-) =2c(NH3·H2O) +2c(NH4+),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理解AG的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解题的前提。本题的难点为C,要注意判断M、N点溶液的组成。
1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酸的强弱:HX<HY
B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2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滴2滴0.1 mol/L CuSO4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溶度积(Ksp):ZnS>CuS
C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FeCl3+3KSCNFe(SCN)3 +3K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NaA溶液和饱和NaB溶液的pH
pH:NaA>NaB
常温下酸性:HA﹤HB
【答案】A
【解析】
【详解】A.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HX放出的氢气多,可知其浓度大,则HX的酸性弱,故A正确;
B.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2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滴2滴0.1 mol/L CuSO4,Na2S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溶度积Ksp,故B错误;
C.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K+和Cl-不参加反应,平衡不移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故C错误;
D.两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故不能根据饱和溶液的pH判断相应离子水解程度大小,应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NaA溶液和NaB溶液的pH来比较HA和HB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D选项中的两种溶液的浓度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判断,为易错点。
19.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aq)H+(aq)+CH3COO-(aq) ΔH>0。25℃时,0.1mol/L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B.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该温度下0.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
D. 升高温度,c(H+)增大,Ka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c(H+)增大,故A错误;
B.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温度下0.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故C错误;
D.电离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减小, 电离度增大,c(H+)增多,
Ka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醋酸的电离方程式可知,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酸抑制醋酸的电离,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只与温度有关。
2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 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
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D. 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CH3COOH)、c(CH3COO-)和c(H+)均减小,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醋酸分子浓度减小程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减小程度,平衡常数不变,故比值变大,故A错误;
B.升温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醋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数增大,上式是醋酸根离子水解平衡常数的倒数,所以题目中的比值应减小,故B错误;
C.盐酸中加入氨水到中性,则有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H4+)=c(Cl-),故C错误;
D.向氯化银和溴化银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氯离子和溴离子浓度比仍等于其溶度积的比值,故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项为B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子浓度在同一式子中,要尽量简化一下,化成为常数或带有常数的式子,然后再进行比较。B项式子其实就是水解常数的倒数,再根据水解常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判断即可。
21.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Na+)+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 点③所示溶液中: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D. 在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 mol·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点①得到CH3COONa与CH3COOH等浓度的混合液,溶液呈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点②得到的溶液pH=7,溶液中c(H+)=c(OH-),c(Na+)=c(CH3COO-);点③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则c(Na+)>c(CH3COO-)>c(OH-)>c(H+)。
【详解】点①处醋酸过量,形成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CH3COO-)+c(OH-)=c(Na+)+c(H+),A正确;点②所示溶液显中性,醋酸还是过量的,是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由c(H+)= 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B错误;点③处恰好反应,NaOH与CH3CO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在溶液中水解,溶液呈碱性,C错误;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小于0.100 0 mol·L-1,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由水电离出来的c(H+)大于 10-13 mol·L-1,D错误。
故选A。
【点睛】在判断酸碱中和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除了注意判断酸碱的用量外,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尤其是电荷守恒是经常用到的关系式,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22.25℃时,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5mLpH=1的盐酸和硫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B. 水电离出的OH-浓度:c(OH-)甲=c(OH-)乙
C. 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 将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其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
【详解】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其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
A. 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时,盐酸浓度为硫酸浓度的2倍,即c甲=2c乙,故A正确;
B. 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等,故B正确;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都生成不能水解的强酸强碱盐,即所得溶液的pH都为7,故C正确;
D. 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时,若不考虑体积变化,氢离子浓度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pH的含义,注意pH相等即氢离子浓度相等,与强酸是几元酸无关,为易错点,试题难度不大。
23.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对测定结果评价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测定结果评价
A
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偏高
B
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偏高
C
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D
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次~3次,标准液浓度偏低,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待测液浓度偏大,故A正确;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待测液浓度偏大,故B正确;
C.锥形瓶未干燥,对待测液没有影响,则不影响测定结果,故C正确;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导致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增大,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也会增大使结果偏高,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根据中和滴定操作方法对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中V(标准)的影响判断滴定误差。
24.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在500℃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 )
A. 25% B. 50% C. 75% D. 8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CO(g)+H2O(g)H2(g)+CO2(g)
起始浓度(mol/L) 0.02 0.02 0 0
转化浓度(mol/L)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0.02-x 0.02-x x x
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
解得x=0.015
所以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100%=75%,答案选C。
考点:考查平衡常数应用
25.(1)碳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按照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根据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H2CO3、CH3COOH、HClO 三种酸的酸性从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___;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b. ClO-+CH3COOH=CH3COO-+HClO
c. CO32-+2HClO=CO2↑+H2O+2ClO- d. 2ClO-+CO2+H2O=CO32-+2HClO
25℃时, 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 和NaClO三种溶液的pH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25℃时, Ksp[Mg(OH)2]=5.61×10-12, Ksp[MgF2]=7.42×10-11。 该温度下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 MgF2溶液相比, 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的 c(Mg2+)大。
(4)25℃时,若测得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mol·L-1(填计算式,不用求具体值)。
(5)常温下,向一定体积pH=14的 Ba(OH)2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HSO4溶液,当硫酸根恰好沉淀时,混合液pH=13,若混合后溶液体积等于两溶液体积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6)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2的醋酸溶液与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中pH变化如下图所示。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 (填“>”、“=”或“<”)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答案】 (1). c(Na+)> c(CO32-)> c(OH-)>c(HCO3-)>c(H+) (2). CH3COOH> H2CO3 > HClO (3). c、d (4). NaAc﹤NaClO ﹤Na2CO3 (5). MgF2 (6). (10-6-10-8)mol·L-1 (7). 1:4 (8). >
【解析】
【详解】(1)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只有水解:CO32-+H2O ⇌ HCO3-+OH-
HCO3-+H2O ⇌ H2CO3+OH-,第一步的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
因此浓度大小:c(Na+)> c(CO32-)> c(OH-)>c(HCO3-)>c(H+),
故答案为:c(Na+)> c(CO32-)> c(OH-)>c(HCO3-)>c(H+);
(2)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则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CH3COOH> H2CO3 > HClO,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由图表中数据可以知道,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 H2CO3 > HClO>HCO3-,酸性:CH3COOH> H2CO3 > HClO>HCO3-
a.酸性:CH3COOH>H2CO3,所以醋酸可以制取碳酸, 故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可以发生;
b.酸性:CH3COOH> HClO,所以醋酸可以制取次氯酸,故反应 ClO-+CH3COOH=CH3COO-+HClO可以发生;
c. 酸性:H2CO3 > HClO>HCO3- ,故反应CO32-+2HClO=CO2↑+H2O+2ClO- 不能发生;
d. 酸性:H2CO3 >HClO>HCO3-,故反应2ClO-+CO2+H2O=CO32-+2HClO 不能发生,碳酸与次氯酸根反应只能生成HCO3-;
所以不能发生反应的是c、d 。
酸性越弱,相应酸根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则25℃时, 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 和NaClO三种溶液的pH从小到大依次是NaAc﹤NaClO ﹤Na2CO3,
故答案为:CH3COOH> H2CO3 > HClO,c、d ;CH3COONa
(4)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CH3COO-),则c(CH3COO-)-c(Na+)=c(H+)-c(OH-),溶液的pH=6,则c(H+)=10-6mol/L,c(OH-)=10-8mol/L,所以c(CH3COO-)-c(Na+)=(10-6-10-8)mol·L-1,故答案为:(10-6-10-8)mol·L-1;
(5)pH=14的氢氧化钡溶液中c(OH-)=1mol/L,设氢氧化钡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mol,由于SO42-完全沉淀,则发生的反应为Ba(OH)2+NaHSO4=BaSO4↓+H2O+NaOH,反应的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5xmol,反应的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5xmol,设NaHSO4溶液体积为y,混合后溶液的pH=13,即混合后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所以得到:(x-0.5x)/(x+y)=0.1;得到x:y=1:4,故答案为:1:4;
(6)稀释后,HX电离生成的c(H+)小,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小,所以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大于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第(5)小题,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恰好完全沉淀,需要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的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都是石墨电极。当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在F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F的名称是______,电源B极的名称是______。
(2)甲装置中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丙装置发生:2Ag+2HCl=2AgCl+H2↑反应,则G电极的材料应是____(填化学式)
(5)丁装置中装有Fe(OH)3胶体,一段时间后胶体颜色变深的电极是: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1). 阴极 (2). 负极 (3). Cu2++2e-=Cu2+ (4). 2NaCl+2H2O2NaOH+H2↑+Cl2↑ (5). Ag (6). Y
【解析】
【分析】
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则F极是阴极, E极是阳极,所以D电极是阴极,C电极是阳极,G电极是阳极,H电极是阴极,X电极是阳极,Y是阴极,故A是正极,B是负极。
【详解】(1)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则F极是阴极, E极是阳极,所以D电极是阴极,C电极是阳极,G电极是阳极,H电极是阴极,X电极是阳极,Y是阴极,故A是正极,B是负极,故答案为为:阴极,负极;
(2)甲装置中是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C是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D是铜离子放电,所以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2+ ,故答案为:Cu2++2e-=Cu2+;
(3)乙装置中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
(4)丙装置发生反应:2Ag+2HCl=2AgCl+H2↑,G电极是阳极,则G应该是银,故答案为: Ag;
(5)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会向阴极即Y极移动,所以装置丁中的现象是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故答案为:Y。
【点睛】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物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活泼金属—电极失电子(Au,Pt 除外),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失电子能力:活泼金属(Mg~Ag)>S2->I->Br->Cl->OH->含氧酸根>F-;阴极: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得电子能力:Ag+>Fe3+>Cu2+>H+(酸)>Pb+>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逆向)。
27.氮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充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①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B.c(N2)∶c(H2)∶c(NH3)=1∶3∶2
C.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D.3v正(H2) =2v逆(NH3)
E.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F. 相同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有6mol N-H键形成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为提高合成氨反应中N2和H2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2)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
0.12
0.20
0.26
0.30
0.30
①20s内,v(NO2)=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
②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向该容器中充入0.40 mol NO2,则达到平衡后: c(NO2)_____0.15 mol·L-1(填“>”、 “=”或“<”)
【答案】 (1). CE (2). 及时将NH3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3). 0.006 mol·L-1·s-1 (4). 1.8 (5). 吸热 (6). >
【解析】
【详解】(1)①A.反应体系内混合气体质量,容器容积为定值,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故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错误;
B.c(N2)∶c(H2)∶c(NH3)=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该反应是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当某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是表明反应达到平衡,所以当3v正(H2) =2v逆(NH3)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故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E.该反应是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E正确;
F.相同时间内有3molH-H键断裂,有6mol N-H键形成,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F错误。
故答案为:CE。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为提高合成氨反应中N2和H2的利用率,可采用的方法及时将NH3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及时将NH3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进行循环利用;
(2)①20s时NO2的浓度为0.12mol/L,则20s内用二氧化氮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O2)=0.12mol/L/20s=0.006mol•L-1•s-1,故答案为:0.006;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80s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再变化,则80s开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初始时N2O4的浓度为:c(N2O4)=0.40mol/2L=0.20mol/L,
N2O4(g)⇌2NO2(g)
开始 0.20mol/L 0
转化 0.15mol/L 0.30mol/L
平衡 0.05mol/L 0.30mol/L
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c2(NO2)/c(N2O4)=0.302/0.05=1.8
故答案为:1.8;
②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说明升温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③在相同温度下,若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的是0.40molNO2,相当于加入了0.20molN2O4,容器容积不变,则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则达到平衡后,c(NO2)大于原来的一半,即c(NO2)>0.15 mol·L-1。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计算,明确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方法为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3)③,要注意充入的N2O4为原来的一半,相当于减压,会导致平衡的移动。
28.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危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3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 pH=2,该溶液显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
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解释).
(6)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
【答案】 (1). 橙 (2). C (3). 6 (4). 5 (5). 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 Fe(OH)3
【解析】
【详解】(1)溶液显酸性,c(H+)较大,上述平衡右移,该溶液显橙色;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橙。
(2)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B.2v(Cr2O72−)=v(CrO42−),没有标出正逆反应速率,无法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C.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即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
(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以知道,还原1molCr2O72−离子,得到Cr3+,得到电子:2×(6-3)=6mol,Fe2+被氧化为Fe3+,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6/(3-2)=6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6。
(4)当c(Cr3+)=10-5mol/L时,溶液的c(OH-)= =10-9mol/L,C(H+)=10-14/10-9=10-5mol/L, pH=5,即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5;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
(5)用Fe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Fe−2e-=Fe2+,产生的亚铁离子做还原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Fe−2e-=Fe2+,提供还原剂Fe2+。
(6)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氢气,阴极极反应为:2H++2e-=H2↑,溶液酸性减弱,溶液pH升高,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酸性减弱,铁离子产生沉淀Fe(OH)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Fe(OH)3。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