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C2H4
B.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 可以表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D. 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最简式表示的是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乙烯的最简式CH2,故A错误;
B.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要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亚甲基和羟基,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和氢原子,则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
D.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试题涉及最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电子式等,把握化学用语的区别及规范应用为解答的关键。
2.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2—丙醇与丙二醇 B. 乙二醇与丙三醇
C. 甲醇与2—丙醇 D. 乙醇与乙二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同系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
【详解】A. 2—丙醇与丙二醇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
B. 乙二醇与丙三醇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 甲醇与2-丙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 乙醇与乙二醇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3.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A
【解析】
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
两种。
4.乙烷跟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乙烷的氯代产物最多有
A. 10种 B. 9种 C. 8种 D. 7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乙烷跟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乙烷的氯代产物有一氯代物1种;二氯代物2种;三氯代物2种;四氯代物2种;五氯代物1种;六氯代物1种。共9种。选项为:B.
考点:考查烷烃的取代反应的特点及取代产物的知识。
5.物质分子中最多有几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分子中,甲基中C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的位置,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乙炔基的直线结构处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内,所以最多有11个C原子共面.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6.下列不能表示为2-丁烯的是
A. B. CH3CH=CHCH3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为键线式,B项为结构简式,C项表示的为CH2=CHCH2CH2CH3,为戊烯,C项错误,D项为电子式。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
7.将质量为a克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灼烧后,分别插入到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丝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 B. 氢氧化钠 C. 无水乙醇 D. 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A.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盐酸中,发生反应:CuO+2HCl=CuCl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A错误;B.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NaOH中,不反应,铜片质量增加,B错误;C.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C正确;D.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不反应,铜片的质量会增加,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及乙醇的催化氧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8.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详解】该烃的碳链结构为,1号和6号碳原子关于2号碳原子对称,5、8、9号碳原子关于4号碳原子对称,但4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4号碳原子和3、5、8、9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形成双键有:1和2之间(或2和6之间);2和3之间;3和7之间,共3种,
故选C。
9.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右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 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C. 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 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则只断裂C-X,即图中①,发生消去反应,断裂C-X和邻位C上的C-H键,则断裂①③,故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0.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 乙醇中加入溴化氢的水溶液(加热):CH3CH2OH+HBr→CH3CH2Br+H2O
B.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2CH4+Cl2 2CH3Cl+H2
C. 苯酚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H+ + OH-→H2O
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2C6H5OH + 2CO32—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醇与溴化氢的水溶液共热的反应为CH3CH2OH+HBr→CH3CH2Br+H2O,为取代反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有多步,第一步为CH4+Cl2 CH3Cl+HCl,为取代反应,故B错误;
C.苯酚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6H5OH+ OH-→C6H5O- + H2O,故C错误;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O2 + H2O + C6H5O-→C6H5OH + HCO3-,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11.“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指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选用下列哪组物质与甲烷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
A. CO B. CO2和H2O C. H2O D. CH3OH和O2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 CH4→C4H8O2,H原子全部来自 CH4,生成lmol C4H8O2需2mol CH4。缺2molC原子与2molO原子,所以A项合理。原子的利用率达到l00%。其他均不可能。
故答案选A。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150×50%=75,4.69,故氧原子最多为4个,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128,碳氢质量之和最大为128×(1-50%)=64,依据商余法:=5……4,则碳原子数最多为5个,故选B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下列液体滴入水中能出现分层现象,而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A. 苯 B. 己烷 C. 己烯 D. 1-溴丙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则有机物不溶于水,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可以知道有机物可能为卤代烃或酯,以此来解答。
【详解】A、苯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A错误;
B、己烷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B错误;
C、己烯不溶于水,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C错误;
D、1-溴丙烷不溶于水,滴入水中会分层,若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溴丙烷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丙醇和溴化钠,分层现象逐渐消失,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含有氧-18的示踪原子的水与乙酸乙酯进行水解反应,一段时间后,示踪原子存在于
A. 乙酸中 B. 乙醇中 C. 乙酸乙酯中 D. 以上三者中都有
【答案】A
【解析】
CH3COOCH2CH3+H218O→CH3CO18OH+CH3CH2OH,根据反应机理,最终示踪原子在乙酸中。
15.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
B. 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 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 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
【答案】C
【解析】
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分别为3:1、3:2,A错误;B.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C.卤代烃、甲基等均可发生取代反应,则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Q、P中均含2种H,则一氯代物均有2种,D错误;答案选C。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以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若以最简线路合成,需经过的反应有
A. 取代—消去—加成 B. 消去—加成—取代
C. 水解—取代—加成 D. 消去—取代—加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官能团由1个Cl原子变为2个-OH,则应先消去再加成,然后水解即可,以此来解答。
【详解】以一氯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步骤为①一氯丙烷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②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③1,2-二溴丙烷在NaOH水溶液条件水解(取代反应)生成1,2-丙二醇,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的方案的设计,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平时要注意总结由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官能团可以通过先消去再加成的方法。
17.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有机物中能和金属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故说法正确;B、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是醛基,故说法正确;C、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故说法正确;D、能使溴水褪色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等,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18.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体积为10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再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H2SO4气体体积减少15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20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混合烃的组成可能为
A. C2H4和C2H2 B. C2H6和C2H4 C. CH4和C3H4 D. C4H10和C2H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10mL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15mL,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0mL,则1mL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1.5mL。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mL,说明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2H3。A、C2H4和C2H2的混合气体有可能,当二者体积是1:1时,平均分子式是C2H3,正确;B、C2H6和C2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H原子的个数在平均分子式中应大于4小于6,与题意不符,错误;C、CH4和C3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无论二者怎样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中的H原子数始终是4,与题意不符,错误;D、C4H10和C2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无论二者怎样混合,都不能使平均分子式中C原子数是2,H原子数是3,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混合物平均分子式的确定,物质组成的判断
19.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① 银氨溶液 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 氯化铁溶液 ④ 氢氧化钠溶液
A. ②与③ B. ③与④ C. ①与④ D. ①与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和C=C,肉桂酸中含有C=C和羧基,可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以鉴别乙酰水杨酸(不含C=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丁香酚与碳酸钠反应无气体生成,而肉桂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鉴别肉桂酸,另外氯化铁溶解可鉴别丁香酚的存在,故AC组合均能鉴别,答案为A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与有机物的鉴别。
20.下列每组中各有3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①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和水、苯酚和水②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③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④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已烷和水
A. ④ B. 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一般的来说:有机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机溶质易溶于无机溶剂,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①乙酸乙酯和水不溶,苯酚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①错误;
②二溴乙烷、溴苯、硝基苯都不溶于水、故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②正确;
③甘油和水互溶、乙醛和水互溶、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③错误;
④油酸和水不溶,甲苯和水不溶,已烷和水不溶,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方法中的分液法,熟记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相似相溶原理,能够帮助分析物质之间的溶解情况,对于常见有机物的溶解性要了解,有的还要知道密度是大于水还是小于水。
21.下列实验的失败原因可能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是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实验失败的原因是未使用浓硫酸,不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得的是乙醚,制乙烯须加热到170℃,不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卤代烃水解脱掉-X生成卤素离子,再加HNO3酸化(NaOH过量,下一步加的Ag+会和OH-反应变成不稳定的AgOH,进而变成Ag2O沉淀,影响实验,所以加H+把OH-除掉),再加AgNO3,生成AgI黄色沉淀,看颜色判断X是碘元素,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导致实验失败,故③符合题意;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原因是没有加热,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导致实验失败,故④符合题意。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在苯酚中,由于苯环对-OH的影响,酚羟基具有酸性,对比乙醇,虽含有-OH,但不具有酸性,能说明上述观点,故A正确;B.乙烯和乙烷结构不同,乙烯含有C=C,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上述观点证明,故B错误;C.甲苯和甲烷中都含有-CH3,但二者性质不同,说明苯环对侧链影响,故C正确;D.甲苯和苯中都含有苯环,二者性质不同,可说明侧链对苯环有影响,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3.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
B. 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
C. 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
D. 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根据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故A错误;因为维生素含有多个羟基,所以易溶于水,故B错误;维生素C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有机物显示酸性的可能原因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故D正确。
2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子内不存在C=C键,证明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
②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同一种键;
③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不能说明苯分子碳碳键情况;
④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
⑤溴水不褪色,说明没有碳碳双键,证明不存在碳碳单键、双键交替情况。
综合以上可以知道,可以作为根据证明苯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的有:①②④⑤。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5.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能有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C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E,则C为C4H9-CH2OH,B为C4H9-COOH,而-C4H9有四种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4种,所以有机物共有同分异构体4种,故选B。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的相关知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1)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______________;②间三甲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3-二甲基戊烷 (2). 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3).
【解析】
【分析】
(1)该有机物为烷烃,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进行解答;
(2)①最长的主链含有8个C原子,甲基处于2、6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4号碳原子上,据此写出其结构简式;
②苯环连接3个甲基且均处于间位位置。
【详解】(1)为烷烃,主链有5个碳原子,从离甲基近的一端编号,在2、3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2)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中最长的主链含有8个C原子,甲基处于2、6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4号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故答案为: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②间三甲苯中苯环连接3个甲基且均处于间位位置,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7.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Ⅰ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Ⅱ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Ⅲ是________。
【答案】 (1). 饱和Na2CO3溶液 (2). 分液 (3). 蒸馏 (4). 硫酸 (5). 蒸馏
【解析】
【分析】
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硫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
【详解】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
则试剂a是饱和Na2CO3溶液,分离方法Ⅰ是分液;
水层B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则分离方法Ⅱ是蒸馏;
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则试剂b是硫酸,分离方法Ⅲ是蒸馏;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分液;蒸馏;硫酸;蒸馏。
【点睛】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注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试剂b的选择是易错点,由于盐酸易挥发,不能使用盐酸。
28.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的试管中还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双球吸收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几种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书写分子式),滴加__________(书写试剂名称)可以去除杂质。
(6)装置C中的锥形瓶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Fe+3Br2=2FeBr3, (2). HBr+AgNO3 AgBr↓+HNO3 (3). 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回流(冷凝回流 和溴蒸气) (4). 吸收反应中随HBr气体逸出的Br2 和苯蒸气 (5). CCl4 由无色变橙色 (6). 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7). 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 (8). 导管插入AgNO3 溶液中易产生倒吸 (9). Br2 (10). NaOH溶液 (11). 白雾
【解析】
【分析】
(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B中HBr进入硝酸银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
(2)苯和溴易挥发,长导管能导气及回流冷凝作用;
(3)双球吸收关吸收了溴和苯;反应后双球吸管中四氯化碳吸收了溴;四氯化碳不能盛放太多,否则会被压出;
(4)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因为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5)溴易溶于有机物中;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HBr极易溶于水,会产生白雾。
【详解】(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三个装置中都发生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B试管中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方程式为: HBr+AgNO3 AgBr↓+HNO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Fe+3Br2=2FeBr3,;HBr+AgNO3 AgBr↓+HNO3;
(2)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苯和溴易挥发,所以导管b除导气外,还有起冷凝回流作用,减少苯和溴的挥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回流(冷凝回流苯和溴蒸气);
(3) B装置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利用四氯化碳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反应后双球吸管中四氯化碳吸收了溴单质,溶液从无色变成了橙色;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四氯化碳盛放太多,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吸收反应中随HBr气体逸出的Br2 和苯蒸气;CCl4 由无色变橙色;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4)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因为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导管插入AgNO3 溶液中易产生倒吸;
(5) Br2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Br2溶于制得的溴苯使其呈红棕色;利用Br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水溶液,可以对溴苯进行提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r2;NaOH溶液;
(6)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HBr极易溶于水,会产生白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白雾。
【点睛】本题考查了苯的取代反应实验,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的作用、产物的判断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应用能力。难点是装置图的分析和评价等。注意对几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要考虑。
29.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消耗________mol NaOH。
(4)写出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1). 乙醇 (2). 乙酸乙酯 (3). +H2O (4).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 CH3CH2OHCH2=CH2↑+H2O (6). 消去反应 (7). (8). 2 (9).
【解析】
【分析】
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酯,根据E的结构简式,推知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其结构简式为:;D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结合D的分子式可推知D是乙醇;C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则F为CH3COOC2H5,B和C、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 。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名称是乙醇,F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其名称是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醇;乙酸乙酯;
(2)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H3CH2OHCH2=CH2↑+H2O ;消去反应;
(3)A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再酸化生成B、C、D,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消耗2molNaOH。
故答案为: ;2;
(4)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说明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邻位,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说明含有醇羟基和羧基,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不含酚羟基,所以其同分异构体为 ,有3种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体推断,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推断,注意根据题给信息确定含有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从而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四、计算题
30.某种苯的同系物0.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9.0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5.2g。推测它的分子式______和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
【答案】 (1). C8H10 (2).
【解析】
【分析】
根据浓硫酸增重的为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增重的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n=计算出水、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芳香烃的分子中含有的C、H原子数,确定其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
【详解】苯的同系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时,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故0.1mol苯的同系物燃烧生成水9g,二氧化碳35.2g,则n(H2O)==0.5mol,根据原子守恒知,n(H)=2n(H2O)=1mol,n(C)=n(CO2)==0.8mol,
所以n(苯的同系物):n(C):n(H)=0.1mol:0.8mol:1mol=1:8:10,
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C8H10,
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8H10;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C2H4
B.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 可以表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D. 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最简式表示的是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乙烯的最简式CH2,故A错误;
B.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要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亚甲基和羟基,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和氢原子,则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
D.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试题涉及最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电子式等,把握化学用语的区别及规范应用为解答的关键。
2.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2—丙醇与丙二醇 B. 乙二醇与丙三醇
C. 甲醇与2—丙醇 D. 乙醇与乙二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同系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
【详解】A. 2—丙醇与丙二醇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
B. 乙二醇与丙三醇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 甲醇与2-丙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2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 乙醇与乙二醇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3.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A
【解析】
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
两种。
4.乙烷跟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乙烷的氯代产物最多有
A. 10种 B. 9种 C. 8种 D. 7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乙烷跟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乙烷的氯代产物有一氯代物1种;二氯代物2种;三氯代物2种;四氯代物2种;五氯代物1种;六氯代物1种。共9种。选项为:B.
考点:考查烷烃的取代反应的特点及取代产物的知识。
5.物质分子中最多有几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分子中,甲基中C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的位置,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乙炔基的直线结构处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内,所以最多有11个C原子共面.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6.下列不能表示为2-丁烯的是
A. B. CH3CH=CHCH3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为键线式,B项为结构简式,C项表示的为CH2=CHCH2CH2CH3,为戊烯,C项错误,D项为电子式。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
7.将质量为a克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灼烧后,分别插入到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丝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 B. 氢氧化钠 C. 无水乙醇 D. 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A.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盐酸中,发生反应:CuO+2HCl=CuCl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A错误;B.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NaOH中,不反应,铜片质量增加,B错误;C.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C正确;D.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不反应,铜片的质量会增加,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及乙醇的催化氧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
8.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详解】该烃的碳链结构为,1号和6号碳原子关于2号碳原子对称,5、8、9号碳原子关于4号碳原子对称,但4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4号碳原子和3、5、8、9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形成双键有:1和2之间(或2和6之间);2和3之间;3和7之间,共3种,
故选C。
9.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右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 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C. 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 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则只断裂C-X,即图中①,发生消去反应,断裂C-X和邻位C上的C-H键,则断裂①③,故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0.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 乙醇中加入溴化氢的水溶液(加热):CH3CH2OH+HBr→CH3CH2Br+H2O
B.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2CH4+Cl2 2CH3Cl+H2
C. 苯酚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H+ + OH-→H2O
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2C6H5OH + 2CO32—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醇与溴化氢的水溶液共热的反应为CH3CH2OH+HBr→CH3CH2Br+H2O,为取代反应,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有多步,第一步为CH4+Cl2 CH3Cl+HCl,为取代反应,故B错误;
C.苯酚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6H5OH+ OH-→C6H5O- + H2O,故C错误;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O2 + H2O + C6H5O-→C6H5OH + HCO3-,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11.“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指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选用下列哪组物质与甲烷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
A. CO B. CO2和H2O C. H2O D. CH3OH和O2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 CH4→C4H8O2,H原子全部来自 CH4,生成lmol C4H8O2需2mol CH4。缺2molC原子与2molO原子,所以A项合理。原子的利用率达到l00%。其他均不可能。
故答案选A。
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150×50%=75,4.69,故氧原子最多为4个,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128,碳氢质量之和最大为128×(1-50%)=64,依据商余法:=5……4,则碳原子数最多为5个,故选B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下列液体滴入水中能出现分层现象,而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A. 苯 B. 己烷 C. 己烯 D. 1-溴丙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则有机物不溶于水,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可以知道有机物可能为卤代烃或酯,以此来解答。
【详解】A、苯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A错误;
B、己烷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B错误;
C、己烯不溶于水,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不会消失,故C错误;
D、1-溴丙烷不溶于水,滴入水中会分层,若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溴丙烷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丙醇和溴化钠,分层现象逐渐消失,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含有氧-18的示踪原子的水与乙酸乙酯进行水解反应,一段时间后,示踪原子存在于
A. 乙酸中 B. 乙醇中 C. 乙酸乙酯中 D. 以上三者中都有
【答案】A
【解析】
CH3COOCH2CH3+H218O→CH3CO18OH+CH3CH2OH,根据反应机理,最终示踪原子在乙酸中。
15.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
B. 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 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 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
【答案】C
【解析】
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分别为3:1、3:2,A错误;B.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C.卤代烃、甲基等均可发生取代反应,则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Q、P中均含2种H,则一氯代物均有2种,D错误;答案选C。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6.以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若以最简线路合成,需经过的反应有
A. 取代—消去—加成 B. 消去—加成—取代
C. 水解—取代—加成 D. 消去—取代—加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一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官能团由1个Cl原子变为2个-OH,则应先消去再加成,然后水解即可,以此来解答。
【详解】以一氯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步骤为①一氯丙烷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②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③1,2-二溴丙烷在NaOH水溶液条件水解(取代反应)生成1,2-丙二醇,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的方案的设计,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平时要注意总结由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官能团可以通过先消去再加成的方法。
17.向有机物X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加热),检验其官能团。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含羟基或羧基或羟基、羧基
B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含有醛基
C
碳酸氢钠溶液
产生气泡
含有羧基
D
溴水
溶液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有机物中能和金属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故说法正确;B、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是醛基,故说法正确;C、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故说法正确;D、能使溴水褪色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等,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18.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体积为10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再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H2SO4气体体积减少15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20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混合烃的组成可能为
A. C2H4和C2H2 B. C2H6和C2H4 C. CH4和C3H4 D. C4H10和C2H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10mL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15mL,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0mL,则1mL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1.5mL。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mL,说明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2H3。A、C2H4和C2H2的混合气体有可能,当二者体积是1:1时,平均分子式是C2H3,正确;B、C2H6和C2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H原子的个数在平均分子式中应大于4小于6,与题意不符,错误;C、CH4和C3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无论二者怎样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中的H原子数始终是4,与题意不符,错误;D、C4H10和C2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无论二者怎样混合,都不能使平均分子式中C原子数是2,H原子数是3,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混合物平均分子式的确定,物质组成的判断
19.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① 银氨溶液 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 氯化铁溶液 ④ 氢氧化钠溶液
A. ②与③ B. ③与④ C. ①与④ D. ①与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和C=C,肉桂酸中含有C=C和羧基,可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以鉴别乙酰水杨酸(不含C=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丁香酚与碳酸钠反应无气体生成,而肉桂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鉴别肉桂酸,另外氯化铁溶解可鉴别丁香酚的存在,故AC组合均能鉴别,答案为A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与有机物的鉴别。
20.下列每组中各有3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①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和水、苯酚和水②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③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④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已烷和水
A. ④ B. 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一般的来说:有机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机溶质易溶于无机溶剂,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①乙酸乙酯和水不溶,苯酚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①错误;
②二溴乙烷、溴苯、硝基苯都不溶于水、故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②正确;
③甘油和水互溶、乙醛和水互溶、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③错误;
④油酸和水不溶,甲苯和水不溶,已烷和水不溶,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方法中的分液法,熟记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相似相溶原理,能够帮助分析物质之间的溶解情况,对于常见有机物的溶解性要了解,有的还要知道密度是大于水还是小于水。
21.下列实验的失败原因可能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是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实验失败的原因是未使用浓硫酸,不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得的是乙醚,制乙烯须加热到170℃,不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卤代烃水解脱掉-X生成卤素离子,再加HNO3酸化(NaOH过量,下一步加的Ag+会和OH-反应变成不稳定的AgOH,进而变成Ag2O沉淀,影响实验,所以加H+把OH-除掉),再加AgNO3,生成AgI黄色沉淀,看颜色判断X是碘元素,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导致实验失败,故③符合题意;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原因是没有加热,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导致实验失败,故④符合题意。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在苯酚中,由于苯环对-OH的影响,酚羟基具有酸性,对比乙醇,虽含有-OH,但不具有酸性,能说明上述观点,故A正确;B.乙烯和乙烷结构不同,乙烯含有C=C,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上述观点证明,故B错误;C.甲苯和甲烷中都含有-CH3,但二者性质不同,说明苯环对侧链影响,故C正确;D.甲苯和苯中都含有苯环,二者性质不同,可说明侧链对苯环有影响,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3.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10O6
B. 维生素C由于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
C. 维生素C由于含有C=O键而能发生银镜反应
D. 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根据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故A错误;因为维生素含有多个羟基,所以易溶于水,故B错误;维生素C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有机物显示酸性的可能原因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故D正确。
2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子内不存在C=C键,证明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
②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同一种键;
③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不能说明苯分子碳碳键情况;
④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
⑤溴水不褪色,说明没有碳碳双键,证明不存在碳碳单键、双键交替情况。
综合以上可以知道,可以作为根据证明苯不存在C-C键和C=C键的简单交替结构的有:①②④⑤。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5.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能有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C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E,则C为C4H9-CH2OH,B为C4H9-COOH,而-C4H9有四种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4种,所以有机物共有同分异构体4种,故选B。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的相关知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26.(1)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______________;②间三甲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3-二甲基戊烷 (2). 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3).
【解析】
【分析】
(1)该有机物为烷烃,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划一短线”进行解答;
(2)①最长的主链含有8个C原子,甲基处于2、6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4号碳原子上,据此写出其结构简式;
②苯环连接3个甲基且均处于间位位置。
【详解】(1)为烷烃,主链有5个碳原子,从离甲基近的一端编号,在2、3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2)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中最长的主链含有8个C原子,甲基处于2、6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4号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故答案为: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②间三甲苯中苯环连接3个甲基且均处于间位位置,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7.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Ⅰ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Ⅱ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Ⅲ是________。
【答案】 (1). 饱和Na2CO3溶液 (2). 分液 (3). 蒸馏 (4). 硫酸 (5). 蒸馏
【解析】
【分析】
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硫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
【详解】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
则试剂a是饱和Na2CO3溶液,分离方法Ⅰ是分液;
水层B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则分离方法Ⅱ是蒸馏;
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则试剂b是硫酸,分离方法Ⅲ是蒸馏;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分液;蒸馏;硫酸;蒸馏。
【点睛】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注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试剂b的选择是易错点,由于盐酸易挥发,不能使用盐酸。
28.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的试管中还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双球吸收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几种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书写分子式),滴加__________(书写试剂名称)可以去除杂质。
(6)装置C中的锥形瓶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Fe+3Br2=2FeBr3, (2). HBr+AgNO3 AgBr↓+HNO3 (3). 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回流(冷凝回流 和溴蒸气) (4). 吸收反应中随HBr气体逸出的Br2 和苯蒸气 (5). CCl4 由无色变橙色 (6). 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7). 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 (8). 导管插入AgNO3 溶液中易产生倒吸 (9). Br2 (10). NaOH溶液 (11). 白雾
【解析】
【分析】
(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B中HBr进入硝酸银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
(2)苯和溴易挥发,长导管能导气及回流冷凝作用;
(3)双球吸收关吸收了溴和苯;反应后双球吸管中四氯化碳吸收了溴;四氯化碳不能盛放太多,否则会被压出;
(4)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因为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5)溴易溶于有机物中;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HBr极易溶于水,会产生白雾。
【详解】(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三个装置中都发生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B试管中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方程式为: HBr+AgNO3 AgBr↓+HNO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Fe+3Br2=2FeBr3,;HBr+AgNO3 AgBr↓+HNO3;
(2)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苯和溴易挥发,所以导管b除导气外,还有起冷凝回流作用,减少苯和溴的挥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回流(冷凝回流苯和溴蒸气);
(3) B装置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利用四氯化碳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反应后双球吸管中四氯化碳吸收了溴单质,溶液从无色变成了橙色;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四氯化碳盛放太多,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吸收反应中随HBr气体逸出的Br2 和苯蒸气;CCl4 由无色变橙色;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4)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因为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导管插入AgNO3 溶液中易产生倒吸;
(5) Br2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Br2溶于制得的溴苯使其呈红棕色;利用Br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水溶液,可以对溴苯进行提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r2;NaOH溶液;
(6)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HBr极易溶于水,会产生白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白雾。
【点睛】本题考查了苯的取代反应实验,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的作用、产物的判断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应用能力。难点是装置图的分析和评价等。注意对几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要考虑。
29.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消耗________mol NaOH。
(4)写出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1). 乙醇 (2). 乙酸乙酯 (3). +H2O (4).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 CH3CH2OHCH2=CH2↑+H2O (6). 消去反应 (7). (8). 2 (9).
【解析】
【分析】
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酯,根据E的结构简式,推知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其结构简式为:;D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结合D的分子式可推知D是乙醇;C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则F为CH3COOC2H5,B和C、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 。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名称是乙醇,F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其名称是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醇;乙酸乙酯;
(2)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H3CH2OHCH2=CH2↑+H2O ;消去反应;
(3)A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再酸化生成B、C、D,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消耗2molNaOH。
故答案为: ;2;
(4)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说明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邻位,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说明含有醇羟基和羧基,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不含酚羟基,所以其同分异构体为 ,有3种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体推断,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推断,注意根据题给信息确定含有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从而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四、计算题
30.某种苯的同系物0.1mol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9.0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5.2g。推测它的分子式______和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
【答案】 (1). C8H10 (2).
【解析】
【分析】
根据浓硫酸增重的为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增重的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n=计算出水、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芳香烃的分子中含有的C、H原子数,确定其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
【详解】苯的同系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时,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故0.1mol苯的同系物燃烧生成水9g,二氧化碳35.2g,则n(H2O)==0.5mol,根据原子守恒知,n(H)=2n(H2O)=1mol,n(C)=n(CO2)==0.8mol,
所以n(苯的同系物):n(C):n(H)=0.1mol:0.8mol:1mol=1:8:10,
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C8H10,
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8H10; 、 、、。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