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历史】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历史】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01
    【历史】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02
    【历史】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展开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朝秦暮楚”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当时秦楚两国相互对抗,有的小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这个成语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有(   

    A.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渐确立        B.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活跃

    C.学在官府,向学风气兴起        D.各种学术流派兴起,纷纷著书立说

    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

    3.《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    )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已复礼             D.礼法并用

    4.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  )

    A.燕国         B.齐国         C.秦国         D.楚国

    5.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6.管仲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孟子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张,“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C.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           D.重建统治秩序成为社会诉求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8.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了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9.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A.两者统治思想不同               B.都是加强中央集权需要

    C.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不同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10.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实际上源自先秦哪家学派(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11.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              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传入

    12.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              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目的是(   

    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 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13.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              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1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              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             B.太学生成为做官主要途径

    C.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D.完整的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15.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的解释权,确定              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这反映出唐代(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理学主流思想空前强化            D.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16.“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              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              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于新的环境。”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     )
    A.战国          B.秦朝           C.唐宋         D.明清

    17.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              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子弟遵从纲常伦理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

    18.朱熹认为,“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这说明朱熹(  

    A.推崇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反对内心自省

    C.主张理学原则的生活化            D.提倡知行合一

    19.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被讹传为“王八蛋”。从这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B.儒家思想的宗教化

    C.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D.儒家思想的哲学化

    20.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1.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其意在强调 (  

    A.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

    2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              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23.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4,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 (  

    A.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B.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抨击了道学的虚伪

    25.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的原则制定“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           B.废除君主制度的民主思想

    C.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2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27.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8.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29.有人指出,他们(智者)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其政治主张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学说,              但是其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这里的“共同之处”是指 (  

    A.探索自然奥秘                       B.强调人的价值       

    C.注重人性研究                         D.关注道德知识

    30.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              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A.不断地认识自我                      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   

    C.肯定美德的作用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              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5分)

     

     

     

     

     

    32.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的历史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与李贽对卓文君追求爱情这一行为的评价,(2分)说明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4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8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清末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废科举、兴学堂的急剧变革中,其发展轨迹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留学教育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总体呈什么变化趋势?(1分)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变化趋势对中国女性发展的意义(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CACA        6-10 DDBDB       11-15 BADAB

    16-20 CDACA      21-25 ACCBD      26-30 CDBB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根本:孝悌。(1分)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分,每点1分)
    (2) 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4分,每点2分)
    (3) 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5分,每点2分,三点满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32.(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每点2分)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4分,任两点满分)

    (2)评价:宋明理学家反对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李贽肯定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2

    分,每点1分)

    原因:宋明时期,封建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理学家强调妇女要保持贞节,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因而理学家反对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明朝末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人性解放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李贽主张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因而他肯定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4分,每点2分)

    33.(1)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

    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2分,每点1分)

    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2分)

    特点:留学生群体涵盖面广泛;留学生来源广,年龄层次跨度大;在留学科目结构上, 

    法政科盛极一时。(6分,每点2分)

    (3)变化趋势:逐年增加。(1分)

    意义:整体上提高了女性的文化素质;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男女平等,为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女性更多的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每点2分,任两点满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