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莒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展开山东省莒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这主要表明了( )
A.孔子的正名主张得以实施 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
C.卫国的专制君权面临冲击 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
2. 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该思想属于( )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3. 表1 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史料
历史材料 | 出处 |
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终不见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 | 《汉书·武五子传》 |
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 《汉书·儒林传》 |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包括《悼亡赋》《易经》《礼记》《孝经》《医书》《论语》等。 |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 |
据此可知( )
A.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 B.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
C.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 D.儒学思想注重民间传播
4.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5.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这表明( )
A.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B.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C.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 D.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
6. 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
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 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
7.王阳明认为,“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诫”“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这表明了王阳明( )
A.弘扬托古改制的精神 B.意识到良知的普遍性
C.否定儒家经典的价值 D.敢于挑战儒家的权威
8.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
A.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9.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0. 某历史研究课上,历史教师出示了两个片段:
(Ⅰ)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Ⅱ)“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该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政府对儒学的大力推广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11.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2. 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
《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13.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C.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D.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14.李贽认为,耕田者知道秋天能有所收获,所以才辛勤劳动;居家者私仓积之获,所以治家必力;为学者为了博取功名利禄,所以能够潜心于举业;为官者如果没有俸禄之私,虽召之也必定不肯来。由此看来,李贽( )
A.鼓励人们追名逐利 B.颠覆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
C.肯定了人的正当利益需求 D.强调人的私欲是唯一的人性
15.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6.“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17.《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该书( )
A.是传统科技的综合性著作 B.是古代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
C.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是科举制的产物
18. 表2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据此可知( )
A.古代科技重视理性思维 B.古代忽视军事工业的发展
C.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D.科技发展与农耕联系紧密
19.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20.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21. 有学者说:两类人不能听明曲(明代散曲、传奇),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这表明( )
A.明曲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B.当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明曲体现市民的文化需求 D.时人严重缺乏爱国精神
22.“有言马远、夏奎者,辄斥曰:是残山剩水,宋偏安之物也。”这体现了对马远、夏奎绘画风格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因素是( )
A.山水美景 B.文人修养
C.宫廷需要 D.政治局势
23.《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24. 图1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25. 表3 明代小说家作品中部分章节的标题
书名 | 章节标题 |
《喻世明言》第八卷 | 吴保安弃家赎友 |
《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
《醒世通言》第一卷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醒世恒言》第二卷 | 三孝廉让产立高命 |
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
A.商人作为被歌颂对象进入文学 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C.市民文学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个考生必做题目。考生根据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2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墨子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1)据材料概括出墨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6分)并分别指出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原因。(4分)
材料二 表4 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社团
名称 | 地点 | 描述 |
匡社 | 苏州 |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
复社 | 吴江 |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
岭南会馆 | 苏州 |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
讲学会 | 无锡 |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
(2)据材料指出这时期出现进步思潮的具体内容。(3分)并分析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古代科技在中国和西欧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3分)
27.(20分)某历史研究小组就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 ——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1)该小组选取婚姻理念作为研究的题材,它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并得出结论:古典文学全面折射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现象。你对这一结论如何看法?(4分)
材料二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8分)
材料三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和目的,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也是为重振文言小说所作的抗争。《聊斋志异》中很多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议论横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写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还是把自己的小说当“史”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
附:蒲松龄(1640 -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族。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聊斋志异》距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兴盛已千年之久,可谓“起文言小说千年之衰”。文学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性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利用你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理解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情怀。(6分)
参考答案
1——5.DABBD 6——10.ADCAC 11——15.DABCB 16——20.DADBB
21——25.CDCAC
26.(1)墨子:尚贤 (2分)
墨子作为小生产者,社会地位低,渴望得到重用,以提高社会地位。(2分)
董仲舒: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4分)
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需要新儒学来维护统治。(2分)
(2)内容:明道救世(或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3分)
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强化,士人不讲求世纪学问,空谈之风盛行。(8分)
(3) 指南针:对于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
火药:使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总之,它们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8分)
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的愚昧无知;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科技能否取得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3分)
27.(1)婚姻的自主性;(2分)
看法: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慎重甄别,需用其它史料加以印证。(4分)
(2)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没有出现本质的变化;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理学始终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君主专制高度强化。(8分)
(3)简要说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2分)
蒲松龄的孤愤之情一方面缘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吏治腐败、文化专制、民族压迫、民生疾苦等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蒲松龄的重振文言小说的抱负使命,他个人不得志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忧民意识,表面怪诞不经的作品真实反映社会现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