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www.ks5u.com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2*30=60分)
1.梁启超认为:“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关于战国时期“思想自由”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诸侯争霸为思想自由创造条件
B. 铁犁牛耕是思想自由的动力
C. 礼崩乐坏直接导致思想自由
D. 士的崛起是其中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本题是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经济发展为思想自由提供物质基础而非动力,故排除B。礼崩乐坏的局面是导致儒家思想出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士的崛起是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是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支持变法,故A正确。
2.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
A. 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 解决现实问题
C. 重建西周礼乐文明
D. 重回远古社会
【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A选项“恢复封建等级秩序”不符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封建社会还未建立,表述错误,故排除A。B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克己复礼”中“礼”是西周的礼制,孔子面对春秋战乱的时代,他主张重建西周礼乐文明,以解决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故C符合题意,选C。D项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3.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新王朝建立时必须“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这位学者是
A. 董仲舒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孟子
【答案】A
【解析】“顺天志”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与西汉董仲舒的思想吻合,故选A。韩非子主张严刑酷法,没有涉及天人关系,故排除B。孔子强调道德修养,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孟子强调仁政,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D。
4.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
A. 程颢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答案】C
【解析】由试题可知,题中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通过内心反省穷理,这明显是心学家的观点,加上他生活在南宋,由此可知是南宋的心学家,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5.“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A. “格物致知”
B. “知行合一”
C. “发明本心”
D. “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见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主张知行合一,故选B。反对通过外界的实践的手段实现“良知”,故排除A。C是“致良知”的目的不是途径,故排除C。D项也强调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
6.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 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 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理解。明清时期进步思潮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故A项错误。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没有受到西方学说的影响,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并不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故D项错误。
7.李贽曾言:“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其主旨是
A. 倡导言论自由
B. 反对迷信权威
C. 强调生而平等
D. 批判礼教虚伪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知孔子何以可尊”可知,题意强调反对迷信权威,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生而平等的思想,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礼教虚伪的信息,故排除D。
8.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
B. 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
C. 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
D. 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前提,民主政治需要辩论术的运用,因此辩论术发达,在此基础上需要专门从事教授辩论术的老师,故智者学派兴起,所以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排除ABC,所以选D。
9.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 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 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C. 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D. 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答案】B
【解析】智者学派把古希腊对物质世界的关注转向对人类自身的探索,故选B。A是智者运动前古希腊哲学家探索的主要对象,故排除A。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重视道德观念,苏格拉底不是智者运动代表人物,故排除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主张自由、民主、平等,是对人权应用的创新,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D。
10.“将中世纪看做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
A. 割断了欧洲的历史
B. 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C. 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D.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将中世纪看做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中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11.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A. 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B. 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C. 创作的主要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
D. 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所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会把作品署名,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个体创作走向集体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创作题材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故D项错误。
12.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 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 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 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答案】D
【解析】由“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其体现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与“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不符;B项错误,与“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不符;C项错误,公共意志应该是政府和人民的约定。
13.“这场运动更加强调了信仰的内在化与世俗性,从而将对上帝神圣的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架起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指
A. 因信称义
B. 理性科学
C. 政教合一
D. 人性复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这场运动”“架起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一座桥梁”可知是指宗教改革,根据“将对上帝神圣的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可知思想主张是因信称义,故选A。理性科学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政教合一的思想,故排除C。人性复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14.跨入近代门槛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先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的过程。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确立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B.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伟大蓝图
C. 明确指出人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
D.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科学奥秘
【答案】B
【解析】“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表现为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与材料中“从神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的主体地位,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B项正确。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宗教改革运动,但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C项错误;宇宙运行的奥秘是科学而非个人的解放,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D项错误。
15.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司南
D. 火药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印刷术的信息,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司南的信息,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火药的信息,故排除D。
16.“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材料反映的是
A.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进
C. 雕版印刷术已经淘汰
D. 民间出版行业的兴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材料中“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 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指的是木活字的发明,毕昇发明的是泥活字,故A项错误;木活字的发明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的是木活字的发展,没有涉及民间出版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B。
17.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A. 夸张铺陈
B. 奋发向上
C. 全面鼎盛
D. 贯通古今
【答案】B
【解析】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王朝的恢弘气势。展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故选B。A是汉赋的手法,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A。C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贯通古今”的信息,故排除D。
18.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的“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B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正确;ACD项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所以选B
19.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这反映了宋代
A. 绘画水平日趋下降 B. 市民文化日渐兴起
C. 经济题材画占主导 D. 画家多是经商的人
【答案】B
【解析】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逐渐兴起,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故宋代有的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反映了宋代市民文化逐渐兴起,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绘画水平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经济题材为主,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画家的出身,排除D。
20.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作用。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
A. 秦末农民起义
B. 西汉文景之治
C. 三国赤壁之战
D. 唐朝安史之乱
【答案】D
【解析】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杜甫的名句,唐朝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看到长安城的破败,有感而发,写下了《春望》,故选D。秦末农民起义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西汉文景之治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三国赤壁之战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
21.明清时期描写英雄传奇的小说汗牛充栋。其中,为此类作品创作树立楷模的是
A. 《西游记》
B. 《儒林外史》
C. 《水浒传》
D. 《红楼梦》
【答案】C
【解析】《水浒传》开英雄传奇的小说的先河,故选C。《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典范,故排除A。《儒林外史》是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故排除B。《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巨作,故排除D。
22.有学者认为“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里的“科学”具体指
A. 经典力学体系 B. 生物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答案】A
【解析】经典力学倡导理性思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为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B项是生物学领域,时间是19世纪中期;C项和D项是现代物理学,时间是20世纪初。BCD三项都是启蒙运动之后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23.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 塞尔维特
B. 胡克
C. 施莱登
D. 拉马克
【答案】D
【解析】根据“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拉马克也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故选D。塞尔维特是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但他的研究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胡克,英国科学家,博物学家,发明家。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在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但他的研究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施莱登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但他的研究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
24.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其重要原因在于该书
A. 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
B. 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C. 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
D. 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依据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创立了进化论。因为有大量客观资料作为论据,故其可信度较高,为世人所关注,所以应选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B项。当时的主要思想是神创论,不选C项。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所以D项不是该书获得关注的原因,不选D项。
25. “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这表明蒸汽机的使用
A. 推动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B. 推动了钢铁冶炼技术兴起
C. 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D. 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题干信息“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机器制造业技术的不断革新。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棉纺织技术的革新,不选A项;题干体现了动力技术的革新,并不是指钢铁冶铁技术兴起,故不选B项;题干没有体现木料退出英国市场,故不选D项。本题选C项。
26.19世纪中期,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认为这“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对这种“感受”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此人不懂化学与医学
B. 英属殖民地的人对英国表示尊重
C. 此人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感到兴奋
D. 此人对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深感担忧
【答案】C
【解析】面对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环境污染,仍然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样鲜明的反差,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到来的工业文明欢呼。
27.“法拉第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材料意在说明法拉第
A. 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学家
B. 致力于人类文明研究
C. 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巨大
D. 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提到,法拉第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说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巨大,故C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法拉第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学家,故A错误。法拉第也没有致力于人类文明研究,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法拉第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故D错误。
28.1905年堪称科学史上的“奇迹年”,爱因斯坦在这一年的贡献推动了整个科学史的发展。爱因斯坦“在这一年的贡献”是
A. 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B. 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C. 建立了近代力学体系
D. 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所以选B。
29.“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说的是
A. 相对论的提出
B. 量子论的提出
C.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D. 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有“克服了经典物理学”、“微观世纪”和“革命性”等关键词,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材料中涉及到的是量子论,所以本题选B选项。A选项是宏观领域的研究;C选项和D选项都是经典力学的范畴,故排除。
30.“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材料意在说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A. 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核心理论
B. 促进了20世纪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C. 其价值体现在科技与社会思想两大方面
D. 核心价值是促进了现代哲学的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题干信息可知是对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历史价值的阐述,并不是强调“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核心理论”,故排除A。材料“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和材料“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可见其历史价值体现在:一是对科技发展的价值,二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由此可见, B表述不全面,故排除B;D表述也不全面,故排除D。而C表述包含了B和D的内容,最全面,故选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证实材料五的观点。
(4)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但宋代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把中国带进近代化?
【答案】(1)特点:普及程度较高、推广到落后地区、推广到农工商阶层。
(2)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重视家庭教育;科举考试放宽;重文轻武政策;印刷术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书院教育发展。
(3)理学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应用传播
宋词繁荣,话本出现,画学兴起
(4)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缺乏制度创新;
经济:小农经济阻碍、土地兼并严重;
思想:理学兴盛禁锢思想、重文轻科技观念束缚。
【解析】
(1)根据对材料一“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等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来回答。主要指文化普及、推广到落后地区、推广到更多阶层等。
(2)根据对材料二、三、四的理解分析来回答文化普及的原因。材料二主要说的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材料三主要说的是家庭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北宋时期科举条件放宽,“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3)材料五中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的历程,最繁盛是在宋代。论证这一观点可根据宋代思想、文化和科技等的成就来回答。
(4)结合所学从宋代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考试制度来思考回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二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三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描述的世界”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当时思想领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世纪“科学革命种子获得了丰收”和“技术取得辉煌胜利”的主要表现。
(3)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1)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体系)。有力地冲击封建神学,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技术上,发明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
(3)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18世纪中期,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工业革命,英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解析】
(1)根据材料“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可从经典力学体系方面回答“牛顿描述的世界”的理论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冲击了封建神学、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方面回答其对当时思想领域的影响即可。
(2)结合19世纪的科技发展表现可知,在理论上出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法拉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等。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社会需要促进了科技的巨大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由于社会市场的需要,所以催生了生产领域的一次革命,当时英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所以最先爆发工业革命,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比如研制出了珍妮纺纱机,瓦特的蒸汽机,还可以列举其他的一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展表现,总之史论正确,逻辑严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