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12月联考试题
1.下列物质中,有几项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①O2 ②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 ④神经递质 ⑤呼吸酶 ⑥促胰液素 ⑦胰蛋白酶
⑧尿素 ⑨Na+通道 ⑩抗利尿激素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①O2是细胞代谢时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细胞,属于内环境,错误;
②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
③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
④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错误;
⑤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正确;
⑥促胰液素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属于内环境,错误;
⑦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在下消化道中,不在内环境中,正确;
⑧尿素是细胞代谢后直接排入内环境的,属于内环境,错误;
⑨Na+通道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载体通道,不属于内环境,正确;
⑩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错误。
②⑤⑦⑨正确,故选C。
【点睛】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2、内环境组成成分包括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氧气等)、代谢废弃物(如CO2、尿素等)、细胞产物(如抗体、神经递质等)。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是的: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B.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C.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基础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人从平原地区迁移到高原地区一段时间后,血红蛋白的总量上升,这属于内环境稳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意义。
【详解】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错误;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正确;
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错误;
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出现高原反应。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增多,增大对氧的运输能力,因此过一段时间后高原反应消失,错误。
故选B。
【点睛】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
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是的:
A. 人体一个最简单的反射活动,至少要3个或3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
B. 晚上睡在床上,回想白天吃过的麻辣,你忍不住又吞了几下口水,这不是一个反射活动
C. 某人听不懂别人说话,但看得懂别人的书信,也可以把自已的想法表达出来,此人最可能是言语区的W区受损
D. 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用电表测膜内外电位的变化(电表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内和膜外),当电表指针指向为零刻度时,表明时此膜内外Na+浓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及意义。
【详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最简单的反射活动由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运动神经元共同完成,前者把感觉信号从受刺激部位传入,后者把运动信号传出给肌肉或其他效应器.比如膝跳反射,错误;
B、晚上睡在床上回想白天吃过的麻辣,忍不住吞了几下口水,没有经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不是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是发射活动,正确;
C、某人听不懂别人说话,但看得懂别人的书信,也可以把自已的想法表达出来,此人最可能是言语区的H区受损,错误;
D、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由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所以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错误。
故选B。
【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的一种应答式反应,按反射形成的特点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前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无需后天训练的反射,它是动物在种系进化过程中建立和巩固起来的,可再遗传给后代;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其数目有限,如牵张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后者是动物在后天的个体生活中经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促胰素的发现过程中,人们发现胰腺分泌胰液受某种化学物质的调节,但不能排除不受神经的调节。
B.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C. 下丘脑细胞含有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 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类似于雄性激素),可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成绩,同时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能力强于正常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促胰素的发现历程、血糖的调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反馈调节。
【详解】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但当时还不确定此过程是通过神经还是通过体液调节,正确;
B、血糖含量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正确;
C、由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可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增加,抑制下丘脑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以下丘脑细胞含有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正确;
D、由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可知:长期服用睾丸酮,血液中雄性激素增加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会抑制生殖器官的发育,错误。
故选D。
【点睛】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下列有关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冬天均大于夏天
B. 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夏天以神经调节为主,冬天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
C. 食物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相关中枢产生的渴觉,使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D. 人体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级的协调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稳态的。
【详解】A、在冬天寒冷的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分解有机物增多,产热量增多,导致散热量也随之增多,正确;
B、夏天温度高,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以散热为主,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冬天温度低,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故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正确;
C、食物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使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但产生的渴觉的是大脑皮层,错误;
D、人体水盐调节是在各种神经-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工作的,正确。
故选C。
【点睛】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6.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相关免疫细胞产生的
B.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均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C. 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D. HIV并不能直接引起人体死亡,艾滋病人往往因患其他疾病而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详解】A、溶菌酶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产生溶菌酶,错误;
B、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抗原,抗原有多种,除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还有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水解产物等,错误;
C、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用于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特性,错误;
D、艾滋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够分泌淋巴因子并能够呈递抗原,因此艾滋病人体内的体液免疫功能基本丧失,使得人体失去了本身的防御功能,其他疾病乘虚而入,破坏人体机体造成死亡,正确。
故选D。
【点睛】免疫概述:
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下面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实验,正确的是:
A. 达尔文的实验表明,对单侧光敏感的是胚芽鞘的尖端。
B. 鲍森·詹森的实验不需进行对照实验
C. 拜尔的实验在光下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一种叫做吲哚乙酸的化学物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详解】A、达尔文的实验,得出尖端在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即对单侧光敏感的是胚芽鞘的尖端,正确;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其对照实验为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此实验必须在黑暗下进行,错误;
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生长素的成分,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的科学家是温特,但没有证明其化学成分。
8.下列不属于生长素两重性实例的是:
A. 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
B. 横放植物幼苗根的向地生长
C. 生长在悬崖壁上的植物,根向岩石缝隙中生长
D. 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双子叶植物杂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A、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都促进植物生长,正确;
B、根的向地侧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背地侧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错误。
C、生长在悬崖壁上的植物,根向岩石缝隙中生长,体现了根的向地性,属于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错误;
D、除草剂是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错误。
故选A。
【点睛】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
顶端优势中,顶芽的生长素促进生长,侧芽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
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是的:
A. 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水稻幼苗疯长,后来发现这是因为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含有一种叫做赤霉素的植物激素。
B. 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焉的叶片、成熟的果实中合成,促进进叶和果实成熟、衰老和脱落
C.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合成不易的特点
D. 赤霉菌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休眼的种子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
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详解】A、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而该题中的赤霉素是由赤霉菌分泌的,不是植物体合成的,因此不能确定是植物激素,错误;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焉的叶片中合成,促进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及其他功能的激素类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错误;
D、赤霉菌可促进种子的萌发,解除休眠;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正确。
故选D。
【点睛】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10.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种群数量的多少
B. 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
D. 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种群数量的多少,正确;
B、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不影响死亡率,错误;
C、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此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正确;
D、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正确。
故选D。
【点睛】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1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不断增长,λ值不断增大
B. 在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血细胞计数板上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之和为80个,则1ml中酵母菌数量为4×107个,这个值一般比实际值要大
C. 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效效益,往往在鱼群K/2时进行渔业捕捞,低于K/2较大时停止捕捞,让其恢复到K/2再次捕捞
D. 增加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可以增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食物(养料)充足、没有敌害等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J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不断增长,λ值保持不变,错误;
B、在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血细胞计数板上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之和为80个,每个计数室由25个中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其中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该计数室共有80/5×25=400个酵母菌,0.1mm3=1×10-4ml,则1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400×100/(1×10-4)=4×108个酵母菌,题文中给出的4×107个,这个值比实际值要大,正确。
C、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效效益,往往在鱼群等于或大于K/2时进行渔业捕捞,略小于K/2时就要停止捕捞,而且环境的恢复力是有限的,应该给与充足的休养时间,错误;
D、环境容纳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不是随着种群数量增多而增大的,错误。
故选B。
【点睛】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因为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12.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 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D. 一片农田中,玉米长势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详解】A、食物链、食物网中不包含分解者,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正确;
B、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正确;
C、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正确;
D、一片农田中的玉米为同一物种,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错误。
故选D。
【点睛】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之分。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对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如森林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就比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高得多。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群落内部的生态位就越多,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就相对不那么激烈,群落的结构也就相对稳定一些。
1、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镶嵌分布。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
2、垂直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以森林的群落结构为例。在植物的分层上,由上至下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动物的分层亦呈这种垂直结构:鸟类分为林冠层,中层和林下层。林冠层包括鹰,伯劳,杜鹃,黄鹂等。中层包括山雀,莺,啄木鸟等。林下层包括画眉,八色鹊等。水体分层也是如此。水体分为上层,中层和底层。上层主要是藻类。中层主要为浮游动物。底层主要为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蟹类。
13.下列有关群落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外界环境条件不再发生变化时,群落的演替也将不再进行
B. 人类活动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C. 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都将形成森林
D. 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但是人类的活动虽然改变了楼兰古国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没有改变其演替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又称为初生演替;原来的植物群落因为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
【详解】A、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当外界环境条件最终处于动态平衡,群落的演替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错误;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一定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地震等,错误;
C、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但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都是形成森林,错误;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这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楼兰古国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并没有改变其演替的方向,正确。
故选D。
【点睛】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一定是自养生物
B. 食草动物是第二营养级
C. 动物都是消费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 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消费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定CO2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包括光合作用的生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绿色植物能光合作用是生产者,有些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不能光合作用为消费者;动物大多数为消费者,但营腐生生活的如蜷螂等为分解者;
细菌中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寄生细菌)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有消费者(寄生细菌)和分解者(腐生细菌)。
【详解】A、固定CO2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包括光合作用的生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一定是自养生物,正确;
B、食草动物以第一营养级-植物为食,是第二营养级,正确;
C、动物大多数为消费者,但营腐生生活的如蜷螂等为分解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但也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寄生细菌)、真菌有消费者(寄生细菌),错误;
D、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这四个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靠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对于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活动范围要比分解者要广,而且它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正确。
故选C。
【点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
(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15.下列有关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利用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C. 人们研究能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
D. 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不能被生产者利用,正确;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错误;
C、人们研究能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错误;
D、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少,错误;
故选A。
【点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流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所以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1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B.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
C. 在生物群落内部,C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
D.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详解】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元素,而不是” 各种有机物”,错误;
B、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正确;
C、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C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错误;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错误。
故选B。
【点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17.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 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 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D.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信息物质,信息素是一种由同种个体释放并引起其它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这种信息物通常都具有物种特性,即对目标物种是特效的。如雌性昆虫分泌的性信息素,能吸引雄性昆虫的到来,或通过信息素进行觅食;因为某些昆虫的信息素存在于它们的食物源中。现已测定出棉红蛉虫雌蛾的性信息素是Z7,Z11-十六碳二烯乙酸酯和Z7,E11-十六碳二烯乙酸酯的混合物。人工合成这种信息素可用来吸引昆虫,以达到绝育或杀灭的目的。
【详解】A、风雨交加的夜晚,雌蛾只能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正确;
B、雌蛾分泌的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可以吸引雄蛾来交配繁衍后代,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正确;
C、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错误;
D、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大;恢复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而减小。
19.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利于保护环境
B. 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禁止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A、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正确;
C、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正确;
D、强调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错误。
故选D。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20.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用信息素、黑光灯诱捕农作物害虫,提倡生物防治
B. 为明党参建立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物种多样性
C. 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靠自然规律恢复
D. 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详解】A、用信息素、黑光灯诱捕农作物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正确;
B、为明党参建立种子库,是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以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正确;
C、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有利于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的力量恢复,正确;
D、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迁地保护,错误。
故选D。
【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21.下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甲图中的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乙图膜电位会低于40mV
D. 乙图处于②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静息时和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
【详解】A、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所以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错误;
B、因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错误;
C、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内流减少,故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正确;
D、乙图处于②状态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错误。
故选C。
【点睛】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22.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
B.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 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 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如图所示,“相应激素”的含量变化,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
【详解】A、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正确;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错误;
C、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正确;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正确。
故选B。
【点睛】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的基本模型如下:
23.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体外模拟不同pH环境验证花色变化的机理
B. 图中a、b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 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下午则可能为红花蓝色
D. 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为蛋白质R表达的中心法则,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生成的蛋白质R作为载体,可以协助H+进入液泡,进而使花青素显现不同的颜色。
【详解】A、花青素为水溶性色素,不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错误;
B、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在真核细胞中它们不是同时进行的,错误;
C、清晨,牵牛花经历了一个晚上,因为没有光,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清晨的牵牛花含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牵牛花中的花青素显红色,错误;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法则、花青素的提取和光合-呼吸作用综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题文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4.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 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C
【解析】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5.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 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细胞外液中,B项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C项错误;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6.图中三条曲线分別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③③
C. ③①②②
D. ①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增加代谢速率,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对应曲线①;
温度降低,则汗腺分泌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对应曲线③;
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细胞耗氧量增加,对应曲线①.
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因为人为恒温动物,所以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内温度基本不变,因此人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用②表示.
故选:D.
27.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
B. 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
C. 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
D. 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添加BAP的实验组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浓度相对值均升高,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添加est的实验组成熟叶片中生长素浓度相对值略有减少,说明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B正确;图形表明,成熟叶片中BAP含量明显高于幼叶和根系,但与对照组相比,成熟叶片中生长素浓度相对值增加的最少,说明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C正确;根据C项的分析可知,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逐渐降低,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8.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的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用赤霉素处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情况
生长受抑制
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
抑制作用加强
快速生长
A. 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B. 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C. 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D. 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详解】A、据表格信息可知,赤霉素使侧芽的抑制作用加强,说明赤霉素可能与生长素有类似作用,可使顶芽快速生长,正确;
B、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生长素浓度低而促进其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其生长的现象,错误;
C、比较甲、乙组只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现象,但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错误;
D、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可从顶芽运输到侧芽,促进或抑制侧芽的生长,错误。
故选A。
【点睛】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
2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 S 处理水仙茎切段,48 小时后测得水 仙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
A. 不添加 IAA 和 GA 时茎段仍能生长
B. IAA 和 GA 均能促进茎伸长,IAA 的作用效果更好
C. IAA 和 GA 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D. 植物激素抑制剂 S 能抑制 IAA 和 GA 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据图可知,①组不添加IAA和GA,茎段伸长率为20%,说明茎段仍能生长,A项正确;比较①②④三组,可知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且IAA的作用效果更好,B项正确;比较②③④组,可知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C项正确;比较②⑤两组,可知植物激素抑制剂S不能抑制IAA的作用,D项错误。
30.下表为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研究表明:该种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 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志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 如果该鱼群的出生率增加,其种群密度也会随之增加。
D. 该鱼种群的存在能够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400:420:400≈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错误;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的种群密度时,根据种群密度估算公式,种群的数量=(重捕前标志的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志数个别标志物脱落,导致重捕标志个体数量减少,如果标志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正确;
C、如果该鱼群的出生率增加,其种群密度还受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错误;
D、鱼作为消费者能够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错误。
故选B。
【点睛】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1.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 兔的K值接近A点对应的数值,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 上图表示的捕食关系。
D. 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食物缺乏而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图形代表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借助图形考查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和环境容纳量的含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够识图,根据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其次是正确理解环境容纳量的定义。
【详解】A、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正确;
B、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兔的K值接近C、D点对应的数值,狼的K值接近B点和最低点之间一半对应的数值,错误;
C、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代表的是捕食关系,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正确。
故选B。
【点睛】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32.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B.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
C. 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D. 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灭菌),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利用了昆虫趋光性特点,取样器取样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
【详解】A、制作的生态缸应避免阳光直射,错误;
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正确;
C、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错误;
D、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利用了昆虫趋光性特点,取样器取样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错误。
故选B。
【点睛】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观测。在野外可以发现所有的生态学现象和生态过程。包括野外考察和定位观测两种。当代的遥感手段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观察手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感知范围。
2、实验方法。来源于生态学的生理学传统。实验方法根据其对实验检验因子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就地实验和控制实验两类。
3、数学模型。从50年代起,系统概念和计算数学的方法渗入生态学研究领域。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生态现象,预测未来趋势。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互印证,这有助于检验理论的有效性。人们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计算机模拟在性质和规模上都摆脱了原地实验的局限性,很容易利用改变有关参数的方法来分析系统中的因果关系,计算结果可以再拿到现场检验。这不仅大大加快了研究进度,而且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3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A.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 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 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 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乙)的增加而导致其数量下降,丙因天敌(甲)的减少而导致其数量增加,A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则会降低甲种群的个体数量,而不是降低丰富度,B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丁的数量发生变化,说明乙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C错误;甲的数量增加会引起乙的数量增加,而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说明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34.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 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 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 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碳循环过程中,只有生产者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沿着生物链(网)传递,图1、2中A表示生产者,图3中A代表二氧化碳库,故A错;图1中的C是消费者,能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故B正确;群落是指某一地域的所有生物,因此图2中的A、B、D、E能组成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C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除了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
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基因库、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 可持续发展可以只追求经济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多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
D、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错误。
故选C。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3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甲、乙、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2)B过程表示:____________Ⅰ表示________系统
(3)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直按生活的___________,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_________(症状)
(4)大多数情况下物质②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过程维持相对稳态状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淋巴 (2). 血浆 (3). 组织液 (4). 水的重吸收(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 (5). 循环(血液循环) (6). 内环境 (7). 组织水肿 (8). 11 (9).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0).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依次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依次是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依次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详解】(1)甲、乙、丙的名称: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2)B过程表示: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Ⅰ表示循环系统。
(3)图中三种液体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A过程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
(4)物质②氧气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的过程:血浆中的氧气进入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肺泡性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出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肝细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上述过程维持相对稳态状态的意义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血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37.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 mmol/L、145 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答案】 (1). 电信号(局部电脑)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3). 神经递质 (4).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必泌细胞 (5). Na+ (6). 分级 (7). 促甲状腺激素 (8). 淋巴因子 (9). 增殖分化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
【详解】(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等,从而减少散热。该神经冲动跨越了多个神经细胞,因此需要神经递质传递神经信号。在静息的神经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低于膜外,而钾离子的浓度明显高于膜外,由题可知,兴奋前该离子在膜内的浓度低于膜外,从而可判断该离子为钠离子。
(2)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的功能衰退,由此可知下丘脑和垂体与甲状腺不再同一级上,甲状腺的功能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分级调节。
(3)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导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垂体被促使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由题可知抗体A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即该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相同。甲状腺激素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即负反馈调节。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由图可知,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减少浆细胞数量,从而减少抗体A的产生。
【点睛】免疫物质生理作用:
38.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为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某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方案如图2。
实验材料: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四个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③选取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向1号、3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去胚芽鞘下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A、B 的两侧(如图2),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号与3号幼苗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如图2中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答案】 (1). 细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 生长状况相同 (3). 培养液的种类及喷洒物的不同 (4). 胚芽鞘A、B的生长情况 (5). 不能 (6). 2号与3号幼苗存在两个变量(自变量) (7). 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向左弯曲生长 (8). 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直立生长
【解析】
【分析】
题干中的实验是验证实验,单一变量是否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如果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1,则取自该幼苗的胚芽鞘中生长素含量高,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情况类似于向光生长),图1表示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若继续进行赤霉素影响植物生长的实验,可以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
【详解】(1)植物体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细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实验材料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生长状况相同。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的种类及喷洒物的不同:培养液的成分、所加蒸馏水还是赤霉素,因变量是胚芽鞘A、B的生长情况。
(4)2号与3号幼苗存在两个变量:培养液的成分、所加蒸馏水还是赤霉素,故2号与3号幼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
(5)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如图2中实验结果:
①若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向左弯曲生长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②若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直立生长则说明刺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控制实验变量、预期实验结果的能力及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实验假设的能力。
39.Ⅰ、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___________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
Ⅱ、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其在不同入侵生境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入侵生境
幼苗密度(株/m2)
成熟植株密度(株/m2)
成熟植株高度(cm)
草地
468
123
120
人工林
548
95
115
自然林
688
64
84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____________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_型增长。
(2)从不同生态环境的幼苗密度来看,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从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茎尖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
【答案】 (1). 丰富度 (2). 竞争和捕食 (3). 阳光 (4). 次生 (5). 水平 (6). 样方 (7). “J” (8). 自然林 (9). 抵抗力 (10). 寄生
【解析】
【分析】
区分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分层分布现象。譬如:麻雀分布在乔木的较低处(高度较低的树丫)或灌木林中,而白鸽则分布在乔木林的最上层。这样,想象一下:较低处分布的全部都是麻雀,较高处分布的全部都是白鸽;上面是白鸽层,下面是麻雀层,这就是分层现象,是竖直方向上的;
(2)水平结构则是指群落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镶嵌分布或方块分布。例如:在一块荒地上,这边长着一堆狼尾草,那边长了一堆车前草。这样,整块土地看上去就被不同种类的草“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方块,或者是一块一块的草堆镶嵌在了土地上,于是称为方块分布或镶嵌分布,是水平方向上的。
【详解】Ⅰ、
(1)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核心区哺乳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说明该演替过程不是从没有开始的,为次生演替。
(4)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主要是地形起伏引起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Ⅱ、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群众数量将呈“J”型增长。
(2)从不同生境的幼苗密度来看,自然林的幼苗密度最大,故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境是自然林;从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来看,草地中紫茎泽兰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最大,故最容易受紫茎泽兰入侵的生境是草地。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茎尖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
【点睛】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对于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等,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是样方法。
40.下图中甲图为某河流中的食物网及其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乙图表示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甲图中含有的成分,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大鱼f处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2)流经甲图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J·m-2·a-1,其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游植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4)乙中的字母C表示该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字母____________(b、c、d、e、f、g)。
(5)现有生产者A(总量不变),B取食A,C取食A和B,如果C取食A的比例由2/5调整为2/3,则C的量可增加到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分解者 (3). 四、五 (4). 31920 (5). 大于 (6). 输入浮游植物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7). 29.2 (8).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9). c (10). 1.6
【解析】
【分析】
图甲代表河流中的某条食物网及其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代表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某一个营养级的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详解】(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除了图中含有的成分,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大鱼f处于两条食物链中,第一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小鱼c-中鱼d-大鱼f,第二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中鱼d-大鱼f,第三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b-中鱼d-大鱼f,大鱼f处在第四、五营养级
(2) 流经甲图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920J·m-2·a-1,浮游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其作用是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同时固定太阳能。因为输入浮游植物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其体内的能量小于输入该营养级的能量。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该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700+4200)J·m-2·a-1,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840+210+1260) J·m-2·a-1,再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公式可以知道,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310÷7900=29.2%。
(4)乙中的字母C表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字母c。
(5)原来C取食A占2/5 ,由食物链可知原来C取食B占 3/5,假设最终C同化1 Kg物质,由能量传递效率10%,可知要进食10 Kg,其中有A 4 Kg,B 6 Kg.而B的6 Kg需要A 60Kg.所以A总共64 Kg.
现在C取食A的比例为 2/3 ,取食B占 1/3,设最终C同化x Kg物质,则要进食10x,其中有A 10×2/3x,B 10×1/3x,B的B 10×1/3x需要A 100×1/3x,所以A共100×1/3x+10×2/3x,由于100×1/3x+10×2/3x=64,所以x=1.6,所以现在C的同化量为原来的1.6倍。
【点睛】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的相关知识:
①概念: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②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③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④能量传递效率:10%-20%。
12月联考试题
1.下列物质中,有几项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①O2 ②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 ④神经递质 ⑤呼吸酶 ⑥促胰液素 ⑦胰蛋白酶
⑧尿素 ⑨Na+通道 ⑩抗利尿激素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①O2是细胞代谢时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细胞,属于内环境,错误;
②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
③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
④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错误;
⑤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正确;
⑥促胰液素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属于内环境,错误;
⑦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在下消化道中,不在内环境中,正确;
⑧尿素是细胞代谢后直接排入内环境的,属于内环境,错误;
⑨Na+通道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载体通道,不属于内环境,正确;
⑩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错误。
②⑤⑦⑨正确,故选C。
【点睛】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2、内环境组成成分包括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氧气等)、代谢废弃物(如CO2、尿素等)、细胞产物(如抗体、神经递质等)。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是的: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B.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C.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基础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人从平原地区迁移到高原地区一段时间后,血红蛋白的总量上升,这属于内环境稳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意义。
【详解】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错误;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正确;
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错误;
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出现高原反应。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增多,增大对氧的运输能力,因此过一段时间后高原反应消失,错误。
故选B。
【点睛】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
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是的:
A. 人体一个最简单的反射活动,至少要3个或3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
B. 晚上睡在床上,回想白天吃过的麻辣,你忍不住又吞了几下口水,这不是一个反射活动
C. 某人听不懂别人说话,但看得懂别人的书信,也可以把自已的想法表达出来,此人最可能是言语区的W区受损
D. 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用电表测膜内外电位的变化(电表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内和膜外),当电表指针指向为零刻度时,表明时此膜内外Na+浓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及意义。
【详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最简单的反射活动由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运动神经元共同完成,前者把感觉信号从受刺激部位传入,后者把运动信号传出给肌肉或其他效应器.比如膝跳反射,错误;
B、晚上睡在床上回想白天吃过的麻辣,忍不住吞了几下口水,没有经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不是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是发射活动,正确;
C、某人听不懂别人说话,但看得懂别人的书信,也可以把自已的想法表达出来,此人最可能是言语区的H区受损,错误;
D、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由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所以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错误。
故选B。
【点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的一种应答式反应,按反射形成的特点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前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无需后天训练的反射,它是动物在种系进化过程中建立和巩固起来的,可再遗传给后代;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其数目有限,如牵张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后者是动物在后天的个体生活中经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促胰素的发现过程中,人们发现胰腺分泌胰液受某种化学物质的调节,但不能排除不受神经的调节。
B.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C. 下丘脑细胞含有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 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类似于雄性激素),可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成绩,同时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能力强于正常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促胰素的发现历程、血糖的调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反馈调节。
【详解】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但当时还不确定此过程是通过神经还是通过体液调节,正确;
B、血糖含量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正确;
C、由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可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增加,抑制下丘脑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以下丘脑细胞含有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正确;
D、由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可知:长期服用睾丸酮,血液中雄性激素增加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会抑制生殖器官的发育,错误。
故选D。
【点睛】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下列有关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冬天均大于夏天
B. 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夏天以神经调节为主,冬天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
C. 食物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相关中枢产生的渴觉,使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D. 人体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级的协调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稳态的。
【详解】A、在冬天寒冷的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分解有机物增多,产热量增多,导致散热量也随之增多,正确;
B、夏天温度高,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以散热为主,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冬天温度低,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故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正确;
C、食物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使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但产生的渴觉的是大脑皮层,错误;
D、人体水盐调节是在各种神经-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工作的,正确。
故选C。
【点睛】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6.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相关免疫细胞产生的
B.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均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C. 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
D. HIV并不能直接引起人体死亡,艾滋病人往往因患其他疾病而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详解】A、溶菌酶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产生溶菌酶,错误;
B、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是抗原,抗原有多种,除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还有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水解产物等,错误;
C、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用于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特性,错误;
D、艾滋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够分泌淋巴因子并能够呈递抗原,因此艾滋病人体内的体液免疫功能基本丧失,使得人体失去了本身的防御功能,其他疾病乘虚而入,破坏人体机体造成死亡,正确。
故选D。
【点睛】免疫概述:
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下面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实验,正确的是:
A. 达尔文的实验表明,对单侧光敏感的是胚芽鞘的尖端。
B. 鲍森·詹森的实验不需进行对照实验
C. 拜尔的实验在光下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一种叫做吲哚乙酸的化学物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详解】A、达尔文的实验,得出尖端在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即对单侧光敏感的是胚芽鞘的尖端,正确;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其对照实验为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此实验必须在黑暗下进行,错误;
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生长素的成分,错误。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的科学家是温特,但没有证明其化学成分。
8.下列不属于生长素两重性实例的是:
A. 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
B. 横放植物幼苗根的向地生长
C. 生长在悬崖壁上的植物,根向岩石缝隙中生长
D. 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双子叶植物杂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详解】A、植物的茎弯向光源生长,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都促进植物生长,正确;
B、根的向地侧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背地侧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错误。
C、生长在悬崖壁上的植物,根向岩石缝隙中生长,体现了根的向地性,属于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错误;
D、除草剂是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错误。
故选A。
【点睛】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
顶端优势中,顶芽的生长素促进生长,侧芽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
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是的:
A. 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水稻幼苗疯长,后来发现这是因为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含有一种叫做赤霉素的植物激素。
B. 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焉的叶片、成熟的果实中合成,促进进叶和果实成熟、衰老和脱落
C.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合成不易的特点
D. 赤霉菌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休眼的种子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
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详解】A、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而该题中的赤霉素是由赤霉菌分泌的,不是植物体合成的,因此不能确定是植物激素,错误;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萎焉的叶片中合成,促进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及其他功能的激素类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错误;
D、赤霉菌可促进种子的萌发,解除休眠;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正确。
故选D。
【点睛】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10.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种群数量的多少
B. 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
D. 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种群数量的多少,正确;
B、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不影响死亡率,错误;
C、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此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正确;
D、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正确。
故选D。
【点睛】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1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不断增长,λ值不断增大
B. 在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血细胞计数板上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之和为80个,则1ml中酵母菌数量为4×107个,这个值一般比实际值要大
C. 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效效益,往往在鱼群K/2时进行渔业捕捞,低于K/2较大时停止捕捞,让其恢复到K/2再次捕捞
D. 增加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可以增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食物(养料)充足、没有敌害等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J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不断增长,λ值保持不变,错误;
B、在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在稀释100倍的情况下,血细胞计数板上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之和为80个,每个计数室由25个中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其中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该计数室共有80/5×25=400个酵母菌,0.1mm3=1×10-4ml,则1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400×100/(1×10-4)=4×108个酵母菌,题文中给出的4×107个,这个值比实际值要大,正确。
C、为了获得持续的经济效效益,往往在鱼群等于或大于K/2时进行渔业捕捞,略小于K/2时就要停止捕捞,而且环境的恢复力是有限的,应该给与充足的休养时间,错误;
D、环境容纳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不是随着种群数量增多而增大的,错误。
故选B。
【点睛】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因为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12.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 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D. 一片农田中,玉米长势参差不齐,高的高矮的矮,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详解】A、食物链、食物网中不包含分解者,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正确;
B、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正确;
C、一座山上,山脚、山腰、山顶各处动植物的种类都有所不同,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正确;
D、一片农田中的玉米为同一物种,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错误。
故选D。
【点睛】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之分。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对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如森林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就比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高得多。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群落内部的生态位就越多,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就相对不那么激烈,群落的结构也就相对稳定一些。
1、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镶嵌分布。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
2、垂直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以森林的群落结构为例。在植物的分层上,由上至下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动物的分层亦呈这种垂直结构:鸟类分为林冠层,中层和林下层。林冠层包括鹰,伯劳,杜鹃,黄鹂等。中层包括山雀,莺,啄木鸟等。林下层包括画眉,八色鹊等。水体分层也是如此。水体分为上层,中层和底层。上层主要是藻类。中层主要为浮游动物。底层主要为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蟹类。
13.下列有关群落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外界环境条件不再发生变化时,群落的演替也将不再进行
B. 人类活动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
C. 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都将形成森林
D. 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但是人类的活动虽然改变了楼兰古国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没有改变其演替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又称为初生演替;原来的植物群落因为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
【详解】A、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当外界环境条件最终处于动态平衡,群落的演替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错误;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一定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地震等,错误;
C、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但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都是形成森林,错误;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曾经的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楼兰古国已不复存在,这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楼兰古国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并没有改变其演替的方向,正确。
故选D。
【点睛】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一定是自养生物
B. 食草动物是第二营养级
C. 动物都是消费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 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消费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定CO2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包括光合作用的生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绿色植物能光合作用是生产者,有些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如菟丝子)不能光合作用为消费者;动物大多数为消费者,但营腐生生活的如蜷螂等为分解者;
细菌中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寄生细菌)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有消费者(寄生细菌)和分解者(腐生细菌)。
【详解】A、固定CO2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包括光合作用的生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一定是自养生物,正确;
B、食草动物以第一营养级-植物为食,是第二营养级,正确;
C、动物大多数为消费者,但营腐生生活的如蜷螂等为分解者;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但也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寄生细菌)、真菌有消费者(寄生细菌),错误;
D、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这四个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靠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对于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活动范围要比分解者要广,而且它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正确。
故选C。
【点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
(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15.下列有关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利用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C. 人们研究能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
D. 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不能被生产者利用,正确;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错误;
C、人们研究能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错误;
D、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少,错误;
故选A。
【点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流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所以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1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B.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
C. 在生物群落内部,C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
D.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详解】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元素,而不是” 各种有机物”,错误;
B、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正确;
C、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C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错误;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错误。
故选B。
【点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17.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 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 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D.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信息物质,信息素是一种由同种个体释放并引起其它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这种信息物通常都具有物种特性,即对目标物种是特效的。如雌性昆虫分泌的性信息素,能吸引雄性昆虫的到来,或通过信息素进行觅食;因为某些昆虫的信息素存在于它们的食物源中。现已测定出棉红蛉虫雌蛾的性信息素是Z7,Z11-十六碳二烯乙酸酯和Z7,E11-十六碳二烯乙酸酯的混合物。人工合成这种信息素可用来吸引昆虫,以达到绝育或杀灭的目的。
【详解】A、风雨交加的夜晚,雌蛾只能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正确;
B、雌蛾分泌的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可以吸引雄蛾来交配繁衍后代,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正确;
C、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错误;
D、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大;恢复力稳定性随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而减小。
19.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利于保护环境
B. 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禁止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A、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正确;
C、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正确;
D、强调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错误。
故选D。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20.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用信息素、黑光灯诱捕农作物害虫,提倡生物防治
B. 为明党参建立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物种多样性
C. 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靠自然规律恢复
D. 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详解】A、用信息素、黑光灯诱捕农作物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正确;
B、为明党参建立种子库,是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以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正确;
C、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有利于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的力量恢复,正确;
D、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迁地保护,错误。
故选D。
【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21.下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甲图中的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乙图膜电位会低于40mV
D. 乙图处于②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静息时和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
【详解】A、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所以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错误;
B、因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错误;
C、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置于低Na+溶液中,内流减少,故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正确;
D、乙图处于②状态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错误。
故选C。
【点睛】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22.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
B.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 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 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如图所示,“相应激素”的含量变化,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
【详解】A、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正确;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错误;
C、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正确;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正确。
故选B。
【点睛】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的基本模型如下:
23.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体外模拟不同pH环境验证花色变化的机理
B. 图中a、b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 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下午则可能为红花蓝色
D. 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为蛋白质R表达的中心法则,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生成的蛋白质R作为载体,可以协助H+进入液泡,进而使花青素显现不同的颜色。
【详解】A、花青素为水溶性色素,不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错误;
B、a表示转录,b表示翻译,在真核细胞中它们不是同时进行的,错误;
C、清晨,牵牛花经历了一个晚上,因为没有光,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清晨的牵牛花含二氧化碳较多,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牵牛花中的花青素显红色,错误;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法则、花青素的提取和光合-呼吸作用综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题文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4.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 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C
【解析】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5.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 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细胞外液中,B项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C项错误;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6.图中三条曲线分別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抗利尿激素、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正确的序号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③③
C. ③①②②
D. ①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增加代谢速率,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对应曲线①;
温度降低,则汗腺分泌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对应曲线③;
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细胞耗氧量增加,对应曲线①.
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因为人为恒温动物,所以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内温度基本不变,因此人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用②表示.
故选:D.
27.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
B. 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
C. 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
D. 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添加BAP的实验组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浓度相对值均升高,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添加est的实验组成熟叶片中生长素浓度相对值略有减少,说明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B正确;图形表明,成熟叶片中BAP含量明显高于幼叶和根系,但与对照组相比,成熟叶片中生长素浓度相对值增加的最少,说明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C正确;根据C项的分析可知,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逐渐降低,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8.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的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方式
不做处理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用赤霉素处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情况
生长受抑制
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
抑制作用加强
快速生长
A. 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B. 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C. 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D. 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详解】A、据表格信息可知,赤霉素使侧芽的抑制作用加强,说明赤霉素可能与生长素有类似作用,可使顶芽快速生长,正确;
B、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生长素浓度低而促进其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其生长的现象,错误;
C、比较甲、乙组只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现象,但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错误;
D、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可从顶芽运输到侧芽,促进或抑制侧芽的生长,错误。
故选A。
【点睛】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
2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 S 处理水仙茎切段,48 小时后测得水 仙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
A. 不添加 IAA 和 GA 时茎段仍能生长
B. IAA 和 GA 均能促进茎伸长,IAA 的作用效果更好
C. IAA 和 GA 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D. 植物激素抑制剂 S 能抑制 IAA 和 GA 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据图可知,①组不添加IAA和GA,茎段伸长率为20%,说明茎段仍能生长,A项正确;比较①②④三组,可知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且IAA的作用效果更好,B项正确;比较②③④组,可知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C项正确;比较②⑤两组,可知植物激素抑制剂S不能抑制IAA的作用,D项错误。
30.下表为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研究表明:该种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 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志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 如果该鱼群的出生率增加,其种群密度也会随之增加。
D. 该鱼种群的存在能够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400:420:400≈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错误;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的种群密度时,根据种群密度估算公式,种群的数量=(重捕前标志的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志数个别标志物脱落,导致重捕标志个体数量减少,如果标志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正确;
C、如果该鱼群的出生率增加,其种群密度还受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错误;
D、鱼作为消费者能够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而能量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错误。
故选B。
【点睛】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可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2.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1.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 兔的K值接近A点对应的数值,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 上图表示的捕食关系。
D. 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食物缺乏而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图形代表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借助图形考查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和环境容纳量的含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够识图,根据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其次是正确理解环境容纳量的定义。
【详解】A、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正确;
B、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兔的K值接近C、D点对应的数值,狼的K值接近B点和最低点之间一半对应的数值,错误;
C、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代表的是捕食关系,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正确。
故选B。
【点睛】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32.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B.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
C. 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D. 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灭菌),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利用了昆虫趋光性特点,取样器取样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
【详解】A、制作的生态缸应避免阳光直射,错误;
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正确;
C、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错误;
D、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利用了昆虫趋光性特点,取样器取样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错误。
故选B。
【点睛】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观测。在野外可以发现所有的生态学现象和生态过程。包括野外考察和定位观测两种。当代的遥感手段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观察手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感知范围。
2、实验方法。来源于生态学的生理学传统。实验方法根据其对实验检验因子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就地实验和控制实验两类。
3、数学模型。从50年代起,系统概念和计算数学的方法渗入生态学研究领域。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生态现象,预测未来趋势。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互印证,这有助于检验理论的有效性。人们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计算机模拟在性质和规模上都摆脱了原地实验的局限性,很容易利用改变有关参数的方法来分析系统中的因果关系,计算结果可以再拿到现场检验。这不仅大大加快了研究进度,而且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3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A.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 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 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 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乙)的增加而导致其数量下降,丙因天敌(甲)的减少而导致其数量增加,A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则会降低甲种群的个体数量,而不是降低丰富度,B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丁的数量发生变化,说明乙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C错误;甲的数量增加会引起乙的数量增加,而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说明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34.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 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 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 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碳循环过程中,只有生产者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沿着生物链(网)传递,图1、2中A表示生产者,图3中A代表二氧化碳库,故A错;图1中的C是消费者,能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故B正确;群落是指某一地域的所有生物,因此图2中的A、B、D、E能组成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C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除了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
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基因库、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 可持续发展可以只追求经济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详解】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多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
D、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错误。
故选C。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3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甲、乙、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2)B过程表示:____________Ⅰ表示________系统
(3)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直按生活的___________,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_________(症状)
(4)大多数情况下物质②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过程维持相对稳态状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淋巴 (2). 血浆 (3). 组织液 (4). 水的重吸收(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 (5). 循环(血液循环) (6). 内环境 (7). 组织水肿 (8). 11 (9).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0).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依次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依次是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依次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详解】(1)甲、乙、丙的名称:淋巴、血浆和组织液。
(2)B过程表示: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Ⅰ表示循环系统。
(3)图中三种液体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A过程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
(4)物质②氧气从体外最终进入肝细胞并被利用的过程:血浆中的氧气进入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肺泡性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出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肝细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上述过程维持相对稳态状态的意义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血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37.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 mmol/L、145 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答案】 (1). 电信号(局部电脑)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3). 神经递质 (4).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必泌细胞 (5). Na+ (6). 分级 (7). 促甲状腺激素 (8). 淋巴因子 (9). 增殖分化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
【详解】(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等,从而减少散热。该神经冲动跨越了多个神经细胞,因此需要神经递质传递神经信号。在静息的神经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低于膜外,而钾离子的浓度明显高于膜外,由题可知,兴奋前该离子在膜内的浓度低于膜外,从而可判断该离子为钠离子。
(2)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的功能衰退,由此可知下丘脑和垂体与甲状腺不再同一级上,甲状腺的功能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分级调节。
(3)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导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垂体被促使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由题可知抗体A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即该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相同。甲状腺激素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即负反馈调节。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由图可知,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减少浆细胞数量,从而减少抗体A的产生。
【点睛】免疫物质生理作用:
38.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为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某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方案如图2。
实验材料: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四个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③选取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向1号、3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去胚芽鞘下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A、B 的两侧(如图2),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号与3号幼苗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如图2中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答案】 (1). 细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 生长状况相同 (3). 培养液的种类及喷洒物的不同 (4). 胚芽鞘A、B的生长情况 (5). 不能 (6). 2号与3号幼苗存在两个变量(自变量) (7). 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向左弯曲生长 (8). 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直立生长
【解析】
【分析】
题干中的实验是验证实验,单一变量是否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如果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1,则取自该幼苗的胚芽鞘中生长素含量高,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情况类似于向光生长),图1表示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若继续进行赤霉素影响植物生长的实验,可以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
【详解】(1)植物体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细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实验材料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生长状况相同。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的种类及喷洒物的不同:培养液的成分、所加蒸馏水还是赤霉素,因变量是胚芽鞘A、B的生长情况。
(4)2号与3号幼苗存在两个变量:培养液的成分、所加蒸馏水还是赤霉素,故2号与3号幼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
(5)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如图2中实验结果:
①若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向左弯曲生长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②若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B直立生长则说明刺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控制实验变量、预期实验结果的能力及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实验假设的能力。
39.Ⅰ、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___________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
Ⅱ、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其在不同入侵生境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入侵生境
幼苗密度(株/m2)
成熟植株密度(株/m2)
成熟植株高度(cm)
草地
468
123
120
人工林
548
95
115
自然林
688
64
84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____________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_型增长。
(2)从不同生态环境的幼苗密度来看,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态环境是____________。从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茎尖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
【答案】 (1). 丰富度 (2). 竞争和捕食 (3). 阳光 (4). 次生 (5). 水平 (6). 样方 (7). “J” (8). 自然林 (9). 抵抗力 (10). 寄生
【解析】
【分析】
区分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分层分布现象。譬如:麻雀分布在乔木的较低处(高度较低的树丫)或灌木林中,而白鸽则分布在乔木林的最上层。这样,想象一下:较低处分布的全部都是麻雀,较高处分布的全部都是白鸽;上面是白鸽层,下面是麻雀层,这就是分层现象,是竖直方向上的;
(2)水平结构则是指群落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镶嵌分布或方块分布。例如:在一块荒地上,这边长着一堆狼尾草,那边长了一堆车前草。这样,整块土地看上去就被不同种类的草“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方块,或者是一块一块的草堆镶嵌在了土地上,于是称为方块分布或镶嵌分布,是水平方向上的。
【详解】Ⅰ、
(1)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核心区哺乳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说明该演替过程不是从没有开始的,为次生演替。
(4)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主要是地形起伏引起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Ⅱ、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群众数量将呈“J”型增长。
(2)从不同生境的幼苗密度来看,自然林的幼苗密度最大,故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境是自然林;从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来看,草地中紫茎泽兰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最大,故最容易受紫茎泽兰入侵的生境是草地。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茎尖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
【点睛】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对于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等,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是样方法。
40.下图中甲图为某河流中的食物网及其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乙图表示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甲图中含有的成分,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大鱼f处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2)流经甲图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J·m-2·a-1,其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游植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4)乙中的字母C表示该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字母____________(b、c、d、e、f、g)。
(5)现有生产者A(总量不变),B取食A,C取食A和B,如果C取食A的比例由2/5调整为2/3,则C的量可增加到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分解者 (3). 四、五 (4). 31920 (5). 大于 (6). 输入浮游植物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7). 29.2 (8).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9). c (10). 1.6
【解析】
【分析】
图甲代表河流中的某条食物网及其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代表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某一个营养级的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详解】(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除了图中含有的成分,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大鱼f处于两条食物链中,第一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小鱼c-中鱼d-大鱼f,第二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中鱼d-大鱼f,第三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b-中鱼d-大鱼f,大鱼f处在第四、五营养级
(2) 流经甲图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920J·m-2·a-1,浮游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其作用是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同时固定太阳能。因为输入浮游植物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其体内的能量小于输入该营养级的能量。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该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700+4200)J·m-2·a-1,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840+210+1260) J·m-2·a-1,再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公式可以知道,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310÷7900=29.2%。
(4)乙中的字母C表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字母c。
(5)原来C取食A占2/5 ,由食物链可知原来C取食B占 3/5,假设最终C同化1 Kg物质,由能量传递效率10%,可知要进食10 Kg,其中有A 4 Kg,B 6 Kg.而B的6 Kg需要A 60Kg.所以A总共64 Kg.
现在C取食A的比例为 2/3 ,取食B占 1/3,设最终C同化x Kg物质,则要进食10x,其中有A 10×2/3x,B 10×1/3x,B的B 10×1/3x需要A 100×1/3x,所以A共100×1/3x+10×2/3x,由于100×1/3x+10×2/3x=64,所以x=1.6,所以现在C的同化量为原来的1.6倍。
【点睛】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的相关知识:
①概念: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②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③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④能量传递效率:10%-20%。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