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01
    【生物】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02
    【生物】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展开

    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12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40小题,每小题1.5,60)       

    1.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

    A. 赤霉素和生长素 B.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 赤霉素和脱落酸 D. 生长素和乙烯

    2.假设科学家在太空实验室中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处理,则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浓度:a>cd>b生长最快

    B. 生长素浓度:a>d>cb生长最快

    C. 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鞘都出现生长现象

    D. 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3.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激素A是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

    B. 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 各类生物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分泌

    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最终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兴奋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

    D. 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5.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 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6.某人被蚊虫叮咬后,最终导致腹泻,该症状属于(  )

    A. 呼吸道过敏反应B. 皮肤过敏反应

    C. 消化道过敏反应D. 全身过敏反应

    7.高等动物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射 B. 反射弧 C. 神经冲动 D. 兴奋

    8.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9.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处理方式是:不加激素或加等量蒸馏水

    B. 据图推断IAAGA3混合使用后具有协同作用

    C. 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 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会减少

    10.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B. 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 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 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 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2.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向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B. 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

    C. 血浆组织液血浆淋巴 D. 血浆淋巴血浆组织液

    1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 代谢废物的排出只能通过肾脏

    C. 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间接的物质交换

    D. 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获得

    14.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与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甲状腺

    Ba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的激素的调节

    D. 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15.正常人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  )

    A. 下丘脑产生渴觉,并调节对水的摄入

    B. 调节垂体对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C. 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D. 下丘脑合成和释放的肾上腺素的量增加

    16.关于反射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高等动物的反射需要脑或脊髓的参与

    C.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有的反射活动不需要神经递质参与

    17.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 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 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2f

    D. 若某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测得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距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h

    1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e为各个刺激点,①②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刺激a①②都有电位变化,刺激e①②都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

    B. 若刺激c有两次相反的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C. 刺激b有电位变化,没有电位变化,是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上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而电流表对化学信号不反应

    Dd位于两个电极中间,刺激d位点①②指针都没有偏转,原因是相同的

    20.溶酶体能与进入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结合并使之分解,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过程与膜的某些糖蛋白功能有关

    C过程表示正在发生细胞免疫

    D. 正常条件下溶酶体内的酶不能透出膜外

    21.分析图示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B时期

    B. 影响BC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 该种群数量在D点达到K

    D. 如果人为地给此种群提供营养物质,达到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值B点的时间应延后

    2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

    CD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D. 碳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

    23.如图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请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示曲线为“J”型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不受任何限制

    B. 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 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D. 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

    24.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25.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一般以何种形式分布(  )

    A. 集群分布B. 随机分布C. 均匀分布D. 定向分布

    26.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块玉米田里的全部玉米、杂草、昆虫及其他生物

    B. 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2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 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

    D. 不论哪种演替,最先出现的都是地衣

    28.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 小于92  B. 大于92

    C. 小于161 D. 大于161

    29.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有关该地区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 该地区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30.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摄食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31.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腐生生物 消费者,自养生物 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32.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A. 种群和种群之间 B. 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

    C. 生物和环境之间 D. 以上三项都有

    33.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 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 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34.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 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 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35.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 若c的食物中d,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 kg,至少需要a 120 kg

    C. 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36.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

    B.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

    C.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

    D. 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高

    3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①④⑤

    38.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不能确定

    3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能量关系来看

    B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D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4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 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 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6小题,40)                                                                         

    41.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两种类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一种生理反应,e为抗体。

    (1)图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哪种类型?0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e的量会急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免疫;若细菌已入侵到人体细胞中,则必须依靠________细胞的作用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免疫系统除了具有上述的防卫功能外,还有________功能。

    (2)胃泌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

    (3)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_______

    (4)在该过程中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出神经传导,并在突触处完成了________的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3.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4组实验中,早餐后____________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____________

    (4)若餐后1小时取静脉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ABC ACB ABC ABC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______ (之前、之后、同时之中选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44.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体液中的水和无机盐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____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作用,调节水盐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3)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__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_______的分泌。

    45.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界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材料器具:干稻草、蒸馏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SO2溶液、盖玻片、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

    探究过程:

    a.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b.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并分别标号为AB。向A烧杯加入________B烧杯加入_______

    c.向AB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以后每隔3天,对原生动物的________进行观察并记录。

    d.分析数据。

    请分析并回答:

    (1)补充探究过程中的空缺部分。

    (2)干稻草加水煮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生物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加蒸馏水的烧杯,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培养液中有机物较多时,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然后随有机物减少而减少,最后,培养液中所有的动物种群终将灭亡。

    从演替方向来说,这种演替的群落结构是________

    4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

    (1)写出图中AE所代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中,箭头依次变细,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F表示____________E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逐级流动中传递效率为________。假若“A”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应是________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A3.C4.B5.C6.C7.A8.C9.D10.C11.B12.A13.C14.C15.C16.D17.C18.D19.A20.C21.B22.C

    23.C24.A25.C26.D27.A28.C29.B30.C31.C32.D33.B34.C35.B36.D37.A38.B39.D40.D

     

    41.I.(1)体液免疫 (2 )上升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自身抗原 效应T(淋巴) 记忆(B淋巴)细胞 浆细胞

     

    42.(1)非特异性 效应T 浆 监控和清除

    (2)体液 ()反馈调节

    (3)神经递质

    (4)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3.(1)血糖浓度降低,大脑能量供应不足

    (2)高糖早餐 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

    (5)之后 (胰岛素浓度升高)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4.(1)吸水膨胀 (2)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 神经体液

    (3)体温、血糖平衡

    (4)抗利尿激素

     

    45.(1)b.适量的SO2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c.相对密度 (2)灭菌 提供有机物 (3)空气和加入的池塘水 (4)滴虫 肾形虫 由复杂到简单

     

    46.(1)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 (2)生产者(A)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3)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4)各类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分解有机物 (5)10%20% 4% (6)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