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四川省树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四川省树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5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酒精的实验中,用盐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来检测
B. 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元素组成大致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C. 各种生物体都有必需氨基酸,但不同生物体之间种类不同
D. 教材中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模型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种,概念模型是指用文字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物理模型是用实物或图画的形式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数学模型使用公式或曲线的形式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详解】检测酒精的实验中,用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来检测,A项错误;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元素组成和含量相差均较大,B项错误;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植物而言不存在必需氨基酸的问题,C项错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简约概括,属于物理模型,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理解不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均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而不是二者元素组成大致相同。
2.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即可用管状叶也可用鳞片叶
B.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即可用管状叶也可用鳞片叶
C. 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即可用管状叶也可用鳞片叶
D. 在“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且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紫色洋葱的管状叶为绿色,鳞片叶埋藏于地下,外表皮为紫色,管状叶和鳞片叶均属于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
【详解】紫色洋葱的鳞片叶中不含有叶绿体,A项错误;管状叶的叶绿体位于原生质层内,鳞片叶的大液泡为紫色,二者均可作为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标志,B项正确;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线粒体被健那绿染为蓝绿色,管状叶含有叶绿体,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C项错误;在“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前者盐酸的作用是增大膜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后者用于解离组织细胞,D项错误。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需用高倍镜
C.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苏丹Ⅲ染色后的橘黄色脂肪颗粒必须使用显微镜
D. 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脂肪的鉴定有两种方法:匀浆法和切片法。在花生匀浆中滴入检测试剂,可用肉眼直接观察颜色变化;切片法可用于观察细胞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转换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A项错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较大,在低倍镜下即可观察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B项错误;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苏丹Ⅲ染色后的橘黄色脂肪颗粒,属于细胞水平的观察,必须使用显微镜,C项正确;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的观察,但由于叶绿体是移动的,无法进行计数,D项错误。
4.以视野(1)到视野(2)的操作过程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A. ④一①一②一③ B. ⑤一④一①一②一③
C. ⑤一④一③一② D. ④一⑤一①一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提示可知,视野(1)中的黑点位于左侧,在视野(2)中被放大,并被移到了视野中央,应是高倍镜下看到的图像。
【详解】观察高倍镜下视野(1)中的黑点,应首先将装片向左移动,将黑点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使视野明亮,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选C。
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间化学成分不尽相同
B.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D. 细胞中的 RNA 只有 mRNA、tRNA、rRNA 三类,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其核遗传物质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特定的分子。
【详解】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间化学成分不尽相同,A项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不允许台盼蓝分子的进入,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项正确;脂质分子中多含有烃链,所以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C项正确;细胞中的 RNA 主要是 mRNA、tRNA、rRNA 三类,它们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有的RNA具有酶的催化作用,D项错误。
6.人体内磷脂的重要作用是()
A. 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B. 作为载体帮助脂溶性物质跨膜
C. 合成脂类激素和维生素 D 的原料
D. 构成细胞内各种膜的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三种,不同的脂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别被称为“储能脂质”、“结构脂质”、“功能脂质”。
【详解】脂肪可以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A项错误;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B项错误;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 D,C项错误;磷脂参与构成细胞内各种膜的骨架,D项正确。
7.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原因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B. 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C. 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功能也不变
D. 蛋白质均是由几条肽链盘曲和折叠而成,必须维持一定的空间结构才能有相应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于其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据图可知,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溶解性变低。
【详解】酒精、紫外线也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A项正确;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这属于盐析现象,不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改变,C项错误;蛋白质由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和折叠而成,D项错误。
8.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脂质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被
B. 淀粉、纤维素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都可水解成麦芽糖
C. 蔗糖、麦芽糖、乳糖彻底水解产物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水解情况,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种,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的结构组成。
【详解】糖类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A项错误;纤维素不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B项错误;蔗糖、麦芽糖、乳糖彻底水解产物均为单糖,单糖均具有还原性,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纤维素参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不参与能量供应,D项错误。
【点睛】纤维素中葡萄糖单元的连接与麦芽糖中葡萄糖单元的连接不同,所以纤维素不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
9.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是()
A. 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 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D.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属于显微结构,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属于亚显微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
【详解】人红细胞较大,且具有颜色,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A项不符合题意;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B项符合题意;根据叶绿体的流动可判断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C项不符合题意;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达到最大程度,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D项不符合题意。
10.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 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在细胞中呈球形或椭球形,若出现不同形态,则线粒体已经受损
B. 线粒体能在细胞中向着代谢旺盛耗能较多的部位移动
C. 线粒体蛋白 Mfn1 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D.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分别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动物的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是产生乳酸。
【详解】线粒体在细胞中呈线状或粒状,A项错误;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能在细胞中向着代谢旺盛耗能较多的部位移动,B项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项正确;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有氧呼吸,来自线粒体基质,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或D项,错因在于:
(1)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特点认识不清: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己的核糖体。
(2)对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认识不清。
11.如图为实验测得的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三类有机物的含量比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同等质量的种子中,大豆所含的 N 元素最多,小麦所含的最少
B. 三种种子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糖类转化为脂肪的情况
C. 萌发时,三种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都会增加
D. 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萌发需要 O2 的量不同,所以种植深度花生>大豆>小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少;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较多。
【详解】与淀粉、脂肪相比,蛋白质中特有N元素,所以同等质量的种子中,大豆所含的 N 元素最多,小麦所含的最少,A项正确;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以糖类的形式运到种子,三种种子中均含有脂肪,三种种子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糖类转化为脂肪的情况,B项正确;萌发时,三种种子中的储藏物均会分解,为细胞的分裂、分化提供原料,有机物的种类都会增加,C项正确;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较多,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萌发需要 O2 的量不同,所以种植深度小麦>大豆>花生,D项错误。
12.根据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下表对应I、II、III项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Ⅲ有一部分属于Ⅰ,也一部分属于Ⅱ,大多数既不属于Ⅰ,也不属于Ⅱ。基因不是DNA就是RNA,没有第三种可能,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目前尚未发现第三种可能,B错误;自养生物不是真核生物就是原核生物,也没有第三种可能,C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此外核糖体大多数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13.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则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
B. 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 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 6 层细胞膜
D. 将乙肝病毒中全部核酸彻底水解最多形成 6 种产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毛细血管壁为单层细胞围成,氧气分子出毛细血管,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
【详解】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共5个短肽,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A项正确;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把物质运到膜的另一侧,B项正确;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血管壁细胞的两层膜、组织细胞的1层细胞膜,共4 层细胞膜,C项错误;乙肝病毒中的核酸为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判断C项正确。错因在于审题不细。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但线粒体的两层膜不属于细胞膜。
1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硫氨酸的 R 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 C5H11O2NS
B. 不同肽链之间都通过二硫键链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C. 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 m-n
D. 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方式可分析肽链中的氨基和羧基数。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和肽链空间结构的不同。
【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还具有一个R基和一个氢原子,甲硫氨酸的 R 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 C5H11O2NS,A项正确;不同肽链之间通过氢键、二硫键等链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R基中含有m—n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肽链中的氨基数为 m-n+1,C项错误;氨基酸之间均通过肽键连接,D项错误。
【点睛】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环肽中的氨基数为 m-n。
15.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 Y 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 表示不同细胞,则在 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 b<d<c<a
B. 若 Y 表示生物体内 Hg 含量,a、b、c、d 表示四种不同生物,则 a最有可能是生产者
C. 若 Y 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 a 离子的载体少于 c 离子的载体
D. 若 Y 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 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 b 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a、b、c、d的大小关系数b>d>c>a,根据各选项纵坐标Y的对应内容,可判断各选项的叙述是否正确。
【详解】植物细胞在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时,会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越大,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越小,A项正确;重金属随食物链延长会出现富集现象,生产者体内Hg 含量应最小,B项正确;植物对离子吸收量的多少决定于细胞膜上与该离子结合的载体的数量,一段时间后a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最小,说明根细胞膜上 a 离子的载体多于 c 离子的载体,C项错误;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D项正确。
【点睛】关于化合物含量的辨析: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3)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蛋白质。
16.下图为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 图示细胞的细胞膜及囊泡膜是双层膜结构
B.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 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浓度降低会使胰岛细胞 K+外流增加
D. 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据图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会导致K+外流受阻,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Ca2+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降低。
【详解】图示细胞的细胞膜及囊泡膜均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但不是双层膜,A项错误;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据图可知,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项正确;据图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会导致K+外流受阻,则血糖浓度降低会使胰岛细胞 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从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C项正确,D项错误。
【点睛】双层膜≠磷脂双分子层:每一层生物膜均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
17.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都发生了碱基 A 与 T、C 与G 之间的互补配对
B. 线粒体内 DNA 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用龙胆紫染色观察
C. 核 DNA 与线粒体 DNA 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完成过程①所需要的 ATP、DNA 聚合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①为核DNA的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为线粒体DNA的转录过程,④为线粒体中的翻译过程。
【详解】翻译过程中不存在A 与 T 之间的互补配对,A项错误;线粒体内 的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B项错误;核 DNA 与线粒体 DNA 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可以控制一定蛋白质的合成,C项正确;转录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需要RNA聚合酶,D项错误。
【点睛】“列表法”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原则
A-T、G-C
T-A、A-U、G-C
A-U、G-C
结果
两个子代DNA分子
mRNA、tRNA、rRNA
蛋白质
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所需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18.如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 功能②表示对细胞有利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
C. 性激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 植物细胞都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可以保护细胞内部,如①所示;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如②所示;③表示信息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④表示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细胞膜的出现使细胞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开,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A项正确;功能②表示物质通过不同方式进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B项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与细胞内的受体蛋白结合,而不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C项错误;植物细胞也可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如精卵细胞的识别,D项错误。
19.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 A
67
20
微量
细胞器 B
59
40
0
细胞器 C
61
0
39
A. 如果细胞器 A 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C6H12O6+6H2O+6O6CO2+12H2O+能量
B. 细胞器 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
C. 细胞器 C 中的唯一功能是按照 mRNA 的指令把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肽链
D. 蓝藻细胞和该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器 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磷脂是脂质的一种,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
【详解】如果细胞器 A 是线粒体,它不能完成有氧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A项错误;细胞器 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应具有膜结构,B项正确;细胞器C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应为核糖体,其功能是按照 mRNA 的指令把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肽链,C项正确;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具备膜结构细胞器,D项正确。
20.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和绿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 支原体与黑藻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
C. 颤藻与硝化细菌的共同点是都属自养型,都含光合色素,但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分布场所不同
D. 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菌、支原体、颤藻、硝化细菌均属于原核细胞,支原体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绿藻、黑藻均属于真核细胞。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两类。
【详解】细菌和绿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均以DNA为遗传物质,A项正确;支原体与黑藻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项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没有光合色素,C项错误;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情况不同,D项错误。
【点睛】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1)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
(3)不同生物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21.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 图中 c 是指细胞膜,e 是指细胞质
C. 图中 b 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 图中 g 可以利用 h 产生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b为细胞核,故A 错误。e是指细胞质基质,故B错误。图中d是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C错误。g 是叶绿体h 是线粒体 故D正确。
考点:细胞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需要学生重视。
22.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主要利用的微生物的共同特征不相符的是()
A. 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 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
C.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D. 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腐乳利用的微生物是毛霉。
【详解】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醋酸菌和霉菌属于好氧菌,三者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A项正确;三者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B项、D项正确;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增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项错误。
【点睛】传统发酵技术中四种常用菌种的比较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发酵条件
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
一直需氧
无氧
生长适宜
温度
18~25 °C
30~35 °C
15~18 °C
室温
生产应用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酸奶、泡菜
23.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 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 ③过程发酵所用菌种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 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酿制苹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酿制苹果醋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好氧菌。
【详解】①过程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A项错误;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破坏细胞壁,提高苹果的出汁率,B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有膜结构细胞器,C项错误;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打开,D项错误。
24.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无废弃物农业”能改善土壤结构,①正确;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等措施能培育土壤微生物,②正确; “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的循环利用,③正确;“无废弃物农业”不会改变土壤酸碱性,④错误。
故选:B。
25.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溶解
B. 可用手触摸来确定培养基是否冷却至 50℃左右,再进行倒平板
C. 待平板冷却凝固 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 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但需将 pH 调至酸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配置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灭菌、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详解】称量时牛肉膏易粘附在称量纸上,应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溶解,A项正确;用手触摸锥形瓶,当锥形瓶刚刚不烫手时,培养基约为 50℃左右,此时倒平板可防止培养基凝固,B项正确;待平板冷却凝固 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以防止培养皿盖凝结的水珠滴落,污染培养基,C项正确;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应将pH调至近中性,D项错误。
【点睛】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的pH不同。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真菌为5.0~6.0。
26.下列关于家庭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泡菜质量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来评定
B. 乳酸菌产生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 制作过程不必严格无菌操作
D. 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由于pH的不适,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详解】泡菜质量可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评定,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来评定,A项正确;乳酸菌耐酸性环境,其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因此制作过程不必严格无菌操作,B项错误,C项正确;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D项正确。
27.下列有关细菌纯化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 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B. 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C. 培养基上的每个单菌落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分裂而来
D. 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纯化培养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前者只能用于分离细菌,不能用于计数,后者可用于分离,也可用于计数。
【详解】70%的酒精可以消灭细菌,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 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A项正确;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B项正确;培养基上的单菌落也可能由两个连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裂而来,C项错误;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可用于计数,D项正确。
【点睛】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
第一次操作
每次划线之前
划线结束
目的
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
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
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8.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培养肺炎双球菌时,需提供有氧的环境
C. 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
D. 硝化细菌可以直接利用其氮源中的能量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不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方式不同;从同化的角度看,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两类。
【详解】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肺炎双球菌为好氧菌,培养肺炎双球菌时,需提供有氧的环境,B项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可以使面包松软多孔,C项正确;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项错误。
29.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可将新鲜的胡萝卜自然放干后粉碎,以免高温干燥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B. 浓缩前还需进行过滤,为除去滤液中的水分,应加入无水硫酸钠
C. 鉴定时,标准样品与提取样品需用石油醚溶解
D. 用蒸馏装置蒸馏滤液时,蒸出的是胡萝卜素,要注意冷却收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高温下容易分解,据此可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
【详解】将新鲜的胡萝卜粉碎后干燥,可加快干燥的速度,A项错误;胡萝卜素是用有机溶剂萃取的,应用蒸馏装置浓缩,获得胡萝卜素,B项错误;采用纸层析法鉴定,标准样品与提取样品需用石油醚作为层析液溶解,C项正确;用蒸馏装置蒸馏滤液时,蒸发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混淆了玫瑰精油和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可加入无水Na2SO4吸收水分,再过滤除去。
30.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红细胞洗涤是为了除去细胞膜表面的杂蛋白
B.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用滤纸过滤是为了去除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C. 凝胶装填入色谱柱时,可轻轻敲打柱体消除气泡
D.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凝胶色谱法纯化蛋白质的原理与方法: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直径小于凝胶网孔,可以自由地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流程增长,最后流出层析柱。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首先流出层析柱。
【详解】红细胞洗涤是为了除去细胞表面的血浆蛋白等杂蛋白,A项错误;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用滤纸过滤是为了去除脂溶性物质,B项错误;凝胶装填入色谱柱时,可轻轻敲打柱体消除气泡,C项正确;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不会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快,D项错误。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支原体细胞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
②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病毒属于种群
③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O、H、N 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④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⑤生物体总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
⑥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就贮存在 DNA 分子中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全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以DNA为遗传物质;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之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详解】细胞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遗传信息贮存在 DNA 分子中,①⑥正确;病毒具有多种,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病毒不属于同一种群,②错误;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O、H、N 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被称为基本元素,③正确;细胞中的一种元素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④错误;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总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⑤正确。选B。
32.核孔的结构非常复杂,核孔的运输障碍会导致多种疾病,下列有关核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孔将细胞核与细胞质直接相连,可保证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内部环境相同
B. 比核孔小的分子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
C. 核孔运输发生障碍对细胞核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对细胞质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小
D. 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出核孔需蛋白质“协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相对隔离开,可选择性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核孔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详解】细胞核与细胞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功能,二者的内部环境不相同,A项错误;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比核孔小的分子不一定能自由进出细胞核,B项错误;核孔运输发生障碍对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命活动影响均较大,C项错误;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该特定决定于核孔处的蛋白质,D项正确。
33.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 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形:从横坐标分析,9~12月温度降低,而细胞中含水量曲线呈逐渐下降趋势,自由水的含量下降,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新陈代谢减弱,植物的抗逆性增强;冬季来临过程中,由于温度过低导致酶活性降低,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A错误;结合水比值升高时,植物抗寒性增强。所以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上升,与植物的抗寒性呈正相关,B正确;结合水含量上升,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C正确;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自由水与结合水相对含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多,结合水含量越少。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越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速率降低。
34.Ⅲ型分泌系统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包括植物病原菌和动物病原菌)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是由蛋白复合体构成的跨膜分子装置。病原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将一系列效应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内,从而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并建立感染。Ⅲ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受各种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的影响,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以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对所有细菌来说,能否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是其能否正常生存繁衍的关键
B. 该类细菌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并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合成其所需蛋白质
C. 构成Ⅲ型分泌系统的蛋白质属于膜蛋白,其形成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
D. Ⅲ型分泌系统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包括:Ⅲ型分泌系统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包括植物病原菌和动物病原菌)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
【详解】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是寄生的,A项错误;寄生菌并不一定是胞内寄生菌,不一定需要用活细胞来培养,B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C项错误;Ⅲ型分泌系统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说明其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结构,D项正确。
35.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腐乳的“皮”是因盐的作用下,毛霉菌丝死亡附着在表面形成
B. 豆腐中的蛋白质在毛霉细胞中被蛋白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 装瓶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D. 加盐腌制主要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时发酵停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腐乳的制作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把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在长出毛霉后,可用加盐、加卤汤的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详解】腐乳的“皮”是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A项错误;豆腐中的蛋白质在毛霉细胞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B项错误;装瓶阶段加入料酒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项正确;加盐腌制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时毛霉产生的酶可继续发挥作用,发酵仍在进行,D项错误。
36.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安装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定蒸馏瓶②固定热源③固定温度计④连接接液管及接收瓶⑤连接冷凝管
A. ④-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①-③-⑤-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应按照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安装。
【详解】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首先应固定酒精灯的位置,然后在其上方固定蒸馏瓶;再向右依次连接冷凝管、接液管及接收瓶,最后在蒸馏瓶上固定温度计。选C。
37.利用不同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经常拧松放气
B. 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而葡萄酒的口味与所用原料有关
C. 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D. 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主要产物是乙醇、二氧化碳;酒精是含碳有机物,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毛霉属于需氧型生物。
【详解】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制作泡菜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拧松放气,A项错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和其他副产物,B项错误;在没有糖原情况下,醋酸菌可以把酒精转化为醋酸,C项正确;腐乳发酵后期,加盐、加卤汤、密封处理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不利于毛霉繁殖,D项错误。
38.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
B. 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 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 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
【答案】D
【解析】
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A正确;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正确;如果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C正确;B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也有对照实验,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微生物实验操作遵循的原则及其运用,生物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39.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磷酸缓冲液可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B. 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
C. 为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集好的血样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
D. 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打开状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大步,包括: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首先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的处理;再经过透析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最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详解】磷酸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可保证血红蛋白正常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蒸馏水使红细胞涨破,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B项正确;血液凝固后无法分离出红细胞,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C项错误;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关闭状态,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理解不正确。血液流出后会很快凝固,因此应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40.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利用酵母菌分泌的酶起作用,而酵母细胞可以重复使用
B. 配制 CaCl2 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
C. 固定后的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
D.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详解】该实验利用酵母细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不是利用酵母细胞分泌的酶,A项错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以防止焦糊,B项错误;固定后的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C项正确;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很难形成凝胶珠,过低时所形成的凝胶珠包埋的酵母细胞少,D项错误。
41.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 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 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D. 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先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在高浓度废水中失水过多死亡,A 项正确。适当减缓废水的流速,延长废水与微生物、水生植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和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的吸收,降低污染物含量,B项正确。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流入的废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有机物含量较高,需氧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故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低,C项错。挺水植物能适当遮光,不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藻类的数量,D项正确。
42.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 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进行诱变
B. 制备培养基时,将各种营养成分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化后调pH 值,再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C. 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立即放入 4℃冰箱保藏
D. 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制备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培养基成分,并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详解】滤纸的化学成分为纤维素,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的菌株能产生较多纤维素酶,A项错误;培养基中各种化学成分包括水的比例是一定的,B项错误;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当菌落长成以后,放入 4℃冰箱保藏,C项错误;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可能是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自养型细菌,或借助于其他细菌产生的淀粉酶,D项正确。
43.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无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①紫外线只适用于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
②食醋、甲醛都可用于熏蒸消毒
③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④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⑤从土壤中筛选目的菌,需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⑥吸管、培养皿、信封以及铁铲都用干热灭菌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全对
【答案】A
【解析】
【分析】
灭菌方法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金属适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培养器皿和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
【详解】紫外线只能消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①正确;食醋、甲醛价格低、无腐蚀性,对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包括芽孢和真菌)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都可用于熏蒸消毒,②正确;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让其自然冷后(50℃以下)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③错误;倒平板时,将培养皿盖稍微打开即可,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容易导致污染,④错误;从土壤中筛选目的菌,将土壤稀释液灭菌会消灭其中所有的微生物,⑤错误;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信封、铁铲等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⑥正确。选A。
【点睛】消毒和灭菌的辨析
项目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
日常用品
巴氏消毒法
不耐高温的液体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灭菌
强烈的理
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法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法
玻璃器皿、金属工具
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44.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培养基中化合物 A 可能即作碳源又作氮源
B. 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目的菌的浓度
C.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D. 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种“纯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9种,根据研究人员配置的培养基成分可推测化合物 A含有的元素。
【详解】磷酸盐、镁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中不含有N元素,推测该培养基中有机化合物 A 可能即作碳源又作氮源,A项正确;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B项错误;筛选微生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外来杂菌污染,C项正确;在以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A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种“纯化”,D项正确。
45.下图为植物不同细胞间糖类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运载体具有特异性,图示转运过程需消耗 ATP
B. 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转移
C. ATP 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 动植物细胞都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图示筛管细胞中单糖浓度高于薄壁细胞,单糖进入薄壁细胞需要单糖转运载体的参与,据此可判断单糖转运过程的运输方式。
【详解】单糖顺浓度进入薄壁细胞,且需要单糖转运载体,该过程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项错误;蔗糖的水解使筛管中蔗糖浓度降低,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转移,B项正确;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进筛管,该过程不消耗能量,ATP 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项错误;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特殊结构,D项错误。
【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46.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是甘氨酸。
②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中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③蛋白质的水解和变性结果都会引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④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⑤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⑥绿色植物的细胞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分裂和包装。
【详解】甘氨酸的R基为氢原子,是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①正确;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中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②正确;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变性也会引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③正确;胰岛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高尔基体参与胰岛素的分泌,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④正确;脱氧核苷酸含有N元素,⑤错误;绿色植物的细胞不一定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根细胞,⑥错误,选B。
4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
③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④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⑤属于一个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
⑥含蛋白质的细胞一定有核糖体
A. 全错 B. 四项 C. 五项 D. 全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均有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真核生物不一定含有细胞核、核糖体,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①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②错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③错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含有两个以上的肽键,不一定是蛋白质,④错误;分子、原子也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⑤错误;含蛋白质的细胞不一定有核糖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⑥错误。选C。
【点睛】本题易判断④⑤正确。错因在于:
(1)对双缩脲试剂的检测原理理解不正确:双缩脲是两分子尿素缩合而成的产物,含有两个肽键,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混淆了系统与生命系统: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系统包括生命系统。
48.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内的类囊体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②被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仍能进行物质的氧化分解
③放在清水中进行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④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⑤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⑥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
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植物细胞的吸水不仅决定于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还会受到细胞壁的限制。
【详解】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属于生物膜系统,①错误;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被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仍能进行物质的氧化分解,②正确;放在清水中进行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受细胞壁限制,不能在继续吸水,此时细胞内外渗透压不相等,③错误;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等溶质,细胞液浓度较大,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④正确;内质网参与脂质等物质合成,也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⑤正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消耗能量较多的细胞和细胞中消耗能量较多的部位分布有较多的线粒体,⑥正确。选B。
49.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B. 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酸性蛋白酶和酸性脂肪酶
C. 加酶洗衣粉是将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酶直接加入洗衣粉中
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详解】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A项正确;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项错误;加酶洗衣粉是将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酶通过特殊物质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C项错误;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衣物上的污渍发挥作用,D项错误。
50.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下列正确的是()
A. 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
B. 对筛选得到的酸性脲酶生产菌进行计数可用平板划线法
C. 用酚红指示剂鉴定,若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很强
D. 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 3 个平板的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筛选微生物应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特点确定培养成分,配置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应配置以尿素为唯一N源的固体培养基,A项正确;平板划线法只能用于分离微生物,不能用于计数,B项错误;用酚红指示剂鉴定,若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分解尿素,但不能确定其分解尿素的能力很强,C项错误;设置对照组(未接种的平板)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其中的 pH 维持在 5 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 pH 在 7 左右。下图 1 表示某内分泌细胞亚显微结构(部分),图 2 为溶酶体的自噬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分子存在于图 1 中的______(填标号)中,该结构是由______的一定区域缢裂形成的。
(2)根据图 2 可知,与溶酶体相比,自噬体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
(3)溶酶体能消化多种病原体的原因是_____。
(4)图 1 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______。
(5)留在细胞内的残质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着个体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具备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②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③细胞内水分减少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6)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7)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_______。
【答案】 (1). ⑤ (2). ⑥高尔基体 (3). 具有双层膜 (4). 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5). 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6). ①③④ (7). 细胞质基质的 pH 高于溶酶体 (8). 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解析】
【分析】
图1中②为细胞膜,③为内质网,④为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⑤为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⑥为高尔基体。据图2可知,自噬前体是由部分内质网形成。
【详解】(1)胰岛素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⑥高尔基体一定区域缢裂形成的⑤囊泡中含有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分子。
(2)根据图 2 可知,自噬前体是内质网的一部分形成的,形成的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
(3)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所以能消化多种病原体。
(4)图 1 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5)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为衰老细胞,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细胞运输功能降低,导致细胞代谢速率降低。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是癌细胞的特征。选①③④。
(6) 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溶酶体中的 pH 维持在 5 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 pH 在 7 左右,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会由于pH的改变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所以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7)酶具有专一性,可以和特定的反应物结合,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所以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题干关键词:溶酶体中的 pH 维持在 5 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 pH 在 7 左右。
(2)明确酶的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酶具有专一性,其活性受到温度、pH的影响。
52.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分析回答:
蔗糖浓度/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
+++
+++
气孔张开程度
+++
+++
+++
++
+
-
-
-
(1)选用小蚌兰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_______(结构)。
(2)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
(3)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应转动______进行调焦。
(4)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_______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5)结果表明,细胞___________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对植物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2). 细胞膜和液泡膜 (3).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 (4). 细准焦螺旋 (5). 0.35~0.40 g·mL-1 (6). 失水 (7). 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在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质壁分离。植物气孔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
【详解】(1)小蚌兰下表皮呈紫红色,原因是具有紫色大液泡,适于观察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和液泡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决定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2) 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即可。
(3)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应转动细准焦进行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可能会压破装片。
(4)据表可知,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在0.35/g·mL-1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在0.40/g·mL-1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则其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0.35~0.40 g·mL-1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5)据表可知,随着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增大,气孔张开程度降低,说明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防止干旱环境中细胞过度失水。
【点睛】小蚌兰叶肉细胞适于观察质壁分离:正面为绿色,叶绿体存在于原生质层中,可作为质壁分离观察的参考;背面为紫红色,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的参考。
53.胡萝卜素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工业上常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胡萝卜素,但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 TTC 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丝并处理→萃取→鉴定
(1)β-胡萝卜素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的原因:______,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具有____特性。
(2)将菌液涂布到含 TTC 的培养基上,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________。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_____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
从图中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为β-胡萝卜素。出现样品 2 的结果,可能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
(A.萃取温度高,时间长 B.干燥温度高,时间长 C.未经浓缩蒸馏 D.点样太快,未挥发干)
【答案】 (1). 夜盲症、干皮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A,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中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 (2). 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3).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 (4). 红色较深 (5). 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为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更多营养和空间 (6). Ⅰ (7). BC
【解析】
【分析】
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据此可确定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详解】(1) 夜盲症、干皮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A,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中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所以β-胡萝卜素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根据胡萝卜素的性质,可萃取、过滤后通过蒸馏浓缩获得胡萝卜素,因此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2)涂布平板前,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使计数数据较为准确。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因此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红色较深,说明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 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为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更多营养和空间,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所以扩大培养时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4)标准样只含有β-胡萝卜素,层析后只出现一条色素带,则色素带Ⅰ为β-胡萝卜素,样品 2 层析后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可能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干燥温度高,时间长,导致β-胡萝卜素被破坏;或未经浓缩蒸馏,样品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较低。萃取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β-胡萝卜素溶解于萃取液。点样快慢不影响色素带的含量。
【点睛】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及关键:
实验流程
关键点
①
选取胡萝卜
胡萝卜要新鲜,用清水洗净,沥干
②
粉碎
粉碎要彻底并过筛,有利于材料中胡萝卜素的充分溶解
③
干燥
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④
萃取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要高、时间要长,保证萃取的效果
⑤
过滤
除去固体残渣
⑥
浓缩
使用蒸馏装置浓缩,获得胡萝卜素
54.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 O2 或 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b 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若选用 Sephadex G—100,则 G 表示__________。
(3)红细胞的洗涤过程中,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_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
(4)有同学利用凝胶色谱法进行血红蛋白的分离(图一),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5)图二、图三分别是不同的两位同学利用同一种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图三中与图二中蛋白质 P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a 相对分子质量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3). 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 (4).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5). 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袋(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 (6). ④①②③ (7). 丙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蛋白质a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b;琼脂糖凝胶电泳过程中,蛋白质由阴极向阳极运动,蛋白质的移动速率与其所带的电荷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关。
【详解】(1)图一代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a不会进入凝胶内部,在凝胶颗粒之间快速通过,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最先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
(2)Sephadex G—100中,G 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G后面的阿拉伯数为凝胶得水值的10倍。
(3)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中不含有血红蛋白,红细胞洗涤过程中,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透析时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袋(半透膜),而血红蛋白不能通过,从而达到去除小分子蛋白质的目的
(4)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用吸管小心地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图5-22),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小心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到适当高度,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顺序为④①②③。
(5)琼脂糖凝胶电泳过程中,在不考虑电荷差别的情况下,蛋白质的迁移的速率决定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据图二可知,蛋白质P运动速度最快,说明其分子量最小,凝胶色谱分析过程中,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运动速度最慢,洗脱时间最长,则图三中的丙与图二中蛋白质 P对应。
【点睛】在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不能发生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
5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酒精的实验中,用盐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来检测
B. 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元素组成大致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C. 各种生物体都有必需氨基酸,但不同生物体之间种类不同
D. 教材中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模型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种,概念模型是指用文字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物理模型是用实物或图画的形式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数学模型使用公式或曲线的形式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详解】检测酒精的实验中,用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来检测,A项错误;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元素组成和含量相差均较大,B项错误;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植物而言不存在必需氨基酸的问题,C项错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简约概括,属于物理模型,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理解不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均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而不是二者元素组成大致相同。
2.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即可用管状叶也可用鳞片叶
B.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即可用管状叶也可用鳞片叶
C. 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即可用管状叶也可用鳞片叶
D. 在“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且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紫色洋葱的管状叶为绿色,鳞片叶埋藏于地下,外表皮为紫色,管状叶和鳞片叶均属于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
【详解】紫色洋葱的鳞片叶中不含有叶绿体,A项错误;管状叶的叶绿体位于原生质层内,鳞片叶的大液泡为紫色,二者均可作为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标志,B项正确;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线粒体被健那绿染为蓝绿色,管状叶含有叶绿体,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C项错误;在“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前者盐酸的作用是增大膜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后者用于解离组织细胞,D项错误。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需用高倍镜
C.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苏丹Ⅲ染色后的橘黄色脂肪颗粒必须使用显微镜
D. 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脂肪的鉴定有两种方法:匀浆法和切片法。在花生匀浆中滴入检测试剂,可用肉眼直接观察颜色变化;切片法可用于观察细胞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转换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A项错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较大,在低倍镜下即可观察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B项错误;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苏丹Ⅲ染色后的橘黄色脂肪颗粒,属于细胞水平的观察,必须使用显微镜,C项正确;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的观察,但由于叶绿体是移动的,无法进行计数,D项错误。
4.以视野(1)到视野(2)的操作过程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A. ④一①一②一③ B. ⑤一④一①一②一③
C. ⑤一④一③一② D. ④一⑤一①一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提示可知,视野(1)中的黑点位于左侧,在视野(2)中被放大,并被移到了视野中央,应是高倍镜下看到的图像。
【详解】观察高倍镜下视野(1)中的黑点,应首先将装片向左移动,将黑点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使视野明亮,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选C。
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间化学成分不尽相同
B.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D. 细胞中的 RNA 只有 mRNA、tRNA、rRNA 三类,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其核遗传物质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特定的分子。
【详解】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间化学成分不尽相同,A项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不允许台盼蓝分子的进入,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项正确;脂质分子中多含有烃链,所以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C项正确;细胞中的 RNA 主要是 mRNA、tRNA、rRNA 三类,它们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有的RNA具有酶的催化作用,D项错误。
6.人体内磷脂的重要作用是()
A. 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B. 作为载体帮助脂溶性物质跨膜
C. 合成脂类激素和维生素 D 的原料
D. 构成细胞内各种膜的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三种,不同的脂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别被称为“储能脂质”、“结构脂质”、“功能脂质”。
【详解】脂肪可以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A项错误;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B项错误;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 D,C项错误;磷脂参与构成细胞内各种膜的骨架,D项正确。
7.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降低,原因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经酒精、紫外线处理后的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B. 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原因与图示相同
C. 变性后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变,功能也不变
D. 蛋白质均是由几条肽链盘曲和折叠而成,必须维持一定的空间结构才能有相应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于其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据图可知,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溶解性变低。
【详解】酒精、紫外线也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A项正确;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也会降低,这属于盐析现象,不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改变,C项错误;蛋白质由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和折叠而成,D项错误。
8.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脂质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被
B. 淀粉、纤维素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都可水解成麦芽糖
C. 蔗糖、麦芽糖、乳糖彻底水解产物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水解情况,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种,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细胞的结构组成。
【详解】糖类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A项错误;纤维素不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B项错误;蔗糖、麦芽糖、乳糖彻底水解产物均为单糖,单糖均具有还原性,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纤维素参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不参与能量供应,D项错误。
【点睛】纤维素中葡萄糖单元的连接与麦芽糖中葡萄糖单元的连接不同,所以纤维素不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
9.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是()
A. 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 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D.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属于显微结构,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属于亚显微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
【详解】人红细胞较大,且具有颜色,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A项不符合题意;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B项符合题意;根据叶绿体的流动可判断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C项不符合题意;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达到最大程度,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D项不符合题意。
10.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 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在细胞中呈球形或椭球形,若出现不同形态,则线粒体已经受损
B. 线粒体能在细胞中向着代谢旺盛耗能较多的部位移动
C. 线粒体蛋白 Mfn1 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D.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分别发生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动物的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是产生乳酸。
【详解】线粒体在细胞中呈线状或粒状,A项错误;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能在细胞中向着代谢旺盛耗能较多的部位移动,B项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项正确;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有氧呼吸,来自线粒体基质,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或D项,错因在于:
(1)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特点认识不清: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己的核糖体。
(2)对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认识不清。
11.如图为实验测得的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三类有机物的含量比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同等质量的种子中,大豆所含的 N 元素最多,小麦所含的最少
B. 三种种子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糖类转化为脂肪的情况
C. 萌发时,三种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都会增加
D. 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萌发需要 O2 的量不同,所以种植深度花生>大豆>小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少;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较多。
【详解】与淀粉、脂肪相比,蛋白质中特有N元素,所以同等质量的种子中,大豆所含的 N 元素最多,小麦所含的最少,A项正确;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以糖类的形式运到种子,三种种子中均含有脂肪,三种种子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糖类转化为脂肪的情况,B项正确;萌发时,三种种子中的储藏物均会分解,为细胞的分裂、分化提供原料,有机物的种类都会增加,C项正确;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较多,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萌发需要 O2 的量不同,所以种植深度小麦>大豆>花生,D项错误。
12.根据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下表对应I、II、III项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Ⅲ有一部分属于Ⅰ,也一部分属于Ⅱ,大多数既不属于Ⅰ,也不属于Ⅱ。基因不是DNA就是RNA,没有第三种可能,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目前尚未发现第三种可能,B错误;自养生物不是真核生物就是原核生物,也没有第三种可能,C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此外核糖体大多数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13.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则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
B. 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 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 6 层细胞膜
D. 将乙肝病毒中全部核酸彻底水解最多形成 6 种产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毛细血管壁为单层细胞围成,氧气分子出毛细血管,需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
【详解】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共5个短肽,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A项正确;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把物质运到膜的另一侧,B项正确;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血管壁细胞的两层膜、组织细胞的1层细胞膜,共4 层细胞膜,C项错误;乙肝病毒中的核酸为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判断C项正确。错因在于审题不细。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但线粒体的两层膜不属于细胞膜。
1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硫氨酸的 R 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 C5H11O2NS
B. 不同肽链之间都通过二硫键链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C. 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 m-n
D. 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方式可分析肽链中的氨基和羧基数。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和肽链空间结构的不同。
【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还具有一个R基和一个氢原子,甲硫氨酸的 R 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 C5H11O2NS,A项正确;不同肽链之间通过氢键、二硫键等链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R基中含有m—n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肽链中的氨基数为 m-n+1,C项错误;氨基酸之间均通过肽键连接,D项错误。
【点睛】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环肽中的氨基数为 m-n。
15.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 Y 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 表示不同细胞,则在 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 b<d<c<a
B. 若 Y 表示生物体内 Hg 含量,a、b、c、d 表示四种不同生物,则 a最有可能是生产者
C. 若 Y 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 a 离子的载体少于 c 离子的载体
D. 若 Y 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 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 b 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a、b、c、d的大小关系数b>d>c>a,根据各选项纵坐标Y的对应内容,可判断各选项的叙述是否正确。
【详解】植物细胞在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时,会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越大,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越小,A项正确;重金属随食物链延长会出现富集现象,生产者体内Hg 含量应最小,B项正确;植物对离子吸收量的多少决定于细胞膜上与该离子结合的载体的数量,一段时间后a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最小,说明根细胞膜上 a 离子的载体多于 c 离子的载体,C项错误;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D项正确。
【点睛】关于化合物含量的辨析: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3)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蛋白质。
16.下图为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 图示细胞的细胞膜及囊泡膜是双层膜结构
B.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 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浓度降低会使胰岛细胞 K+外流增加
D. 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据图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会导致K+外流受阻,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Ca2+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降低。
【详解】图示细胞的细胞膜及囊泡膜均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但不是双层膜,A项错误;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据图可知,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项正确;据图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会导致K+外流受阻,则血糖浓度降低会使胰岛细胞 K+外流增加,Ca2+内流减少,从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C项正确,D项错误。
【点睛】双层膜≠磷脂双分子层:每一层生物膜均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
17.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都发生了碱基 A 与 T、C 与G 之间的互补配对
B. 线粒体内 DNA 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用龙胆紫染色观察
C. 核 DNA 与线粒体 DNA 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完成过程①所需要的 ATP、DNA 聚合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①为核DNA的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为线粒体DNA的转录过程,④为线粒体中的翻译过程。
【详解】翻译过程中不存在A 与 T 之间的互补配对,A项错误;线粒体内 的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B项错误;核 DNA 与线粒体 DNA 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可以控制一定蛋白质的合成,C项正确;转录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需要RNA聚合酶,D项错误。
【点睛】“列表法”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原则
A-T、G-C
T-A、A-U、G-C
A-U、G-C
结果
两个子代DNA分子
mRNA、tRNA、rRNA
蛋白质
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所需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18.如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 功能②表示对细胞有利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
C. 性激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 植物细胞都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可以保护细胞内部,如①所示;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如②所示;③表示信息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④表示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细胞膜的出现使细胞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开,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A项正确;功能②表示物质通过不同方式进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B项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与细胞内的受体蛋白结合,而不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C项错误;植物细胞也可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如精卵细胞的识别,D项错误。
19.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 A
67
20
微量
细胞器 B
59
40
0
细胞器 C
61
0
39
A. 如果细胞器 A 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C6H12O6+6H2O+6O6CO2+12H2O+能量
B. 细胞器 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
C. 细胞器 C 中的唯一功能是按照 mRNA 的指令把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肽链
D. 蓝藻细胞和该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器 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磷脂是脂质的一种,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
【详解】如果细胞器 A 是线粒体,它不能完成有氧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A项错误;细胞器 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应具有膜结构,B项正确;细胞器C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应为核糖体,其功能是按照 mRNA 的指令把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肽链,C项正确;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具备膜结构细胞器,D项正确。
20.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和绿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 支原体与黑藻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
C. 颤藻与硝化细菌的共同点是都属自养型,都含光合色素,但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分布场所不同
D. 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菌、支原体、颤藻、硝化细菌均属于原核细胞,支原体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绿藻、黑藻均属于真核细胞。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两类。
【详解】细菌和绿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均以DNA为遗传物质,A项正确;支原体与黑藻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项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没有光合色素,C项错误;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情况不同,D项错误。
【点睛】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1)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
(3)不同生物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21.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 图中 c 是指细胞膜,e 是指细胞质
C. 图中 b 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 图中 g 可以利用 h 产生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b为细胞核,故A 错误。e是指细胞质基质,故B错误。图中d是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C错误。g 是叶绿体h 是线粒体 故D正确。
考点:细胞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需要学生重视。
22.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主要利用的微生物的共同特征不相符的是()
A. 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 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
C.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D. 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腐乳利用的微生物是毛霉。
【详解】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醋酸菌和霉菌属于好氧菌,三者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A项正确;三者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B项、D项正确;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增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项错误。
【点睛】传统发酵技术中四种常用菌种的比较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发酵条件
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
一直需氧
无氧
生长适宜
温度
18~25 °C
30~35 °C
15~18 °C
室温
生产应用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酸奶、泡菜
23.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 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 ③过程发酵所用菌种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 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酿制苹果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酿制苹果醋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好氧菌。
【详解】①过程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A项错误;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破坏细胞壁,提高苹果的出汁率,B项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有膜结构细胞器,C项错误;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打开,D项错误。
24.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无废弃物农业”能改善土壤结构,①正确;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等措施能培育土壤微生物,②正确; “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的循环利用,③正确;“无废弃物农业”不会改变土壤酸碱性,④错误。
故选:B。
25.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溶解
B. 可用手触摸来确定培养基是否冷却至 50℃左右,再进行倒平板
C. 待平板冷却凝固 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 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但需将 pH 调至酸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配置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灭菌、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详解】称量时牛肉膏易粘附在称量纸上,应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溶解,A项正确;用手触摸锥形瓶,当锥形瓶刚刚不烫手时,培养基约为 50℃左右,此时倒平板可防止培养基凝固,B项正确;待平板冷却凝固 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以防止培养皿盖凝结的水珠滴落,污染培养基,C项正确;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应将pH调至近中性,D项错误。
【点睛】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的pH不同。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真菌为5.0~6.0。
26.下列关于家庭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泡菜质量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来评定
B. 乳酸菌产生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 制作过程不必严格无菌操作
D. 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由于pH的不适,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详解】泡菜质量可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评定,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来评定,A项正确;乳酸菌耐酸性环境,其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因此制作过程不必严格无菌操作,B项错误,C项正确;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D项正确。
27.下列有关细菌纯化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 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B. 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C. 培养基上的每个单菌落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分裂而来
D. 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纯化培养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前者只能用于分离细菌,不能用于计数,后者可用于分离,也可用于计数。
【详解】70%的酒精可以消灭细菌,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 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A项正确;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B项正确;培养基上的单菌落也可能由两个连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裂而来,C项错误;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可用于计数,D项正确。
【点睛】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
第一次操作
每次划线之前
划线结束
目的
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
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
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8.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培养肺炎双球菌时,需提供有氧的环境
C. 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
D. 硝化细菌可以直接利用其氮源中的能量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不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方式不同;从同化的角度看,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两类。
【详解】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肺炎双球菌为好氧菌,培养肺炎双球菌时,需提供有氧的环境,B项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CO2,可以使面包松软多孔,C项正确;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项错误。
29.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可将新鲜的胡萝卜自然放干后粉碎,以免高温干燥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B. 浓缩前还需进行过滤,为除去滤液中的水分,应加入无水硫酸钠
C. 鉴定时,标准样品与提取样品需用石油醚溶解
D. 用蒸馏装置蒸馏滤液时,蒸出的是胡萝卜素,要注意冷却收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高温下容易分解,据此可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
【详解】将新鲜的胡萝卜粉碎后干燥,可加快干燥的速度,A项错误;胡萝卜素是用有机溶剂萃取的,应用蒸馏装置浓缩,获得胡萝卜素,B项错误;采用纸层析法鉴定,标准样品与提取样品需用石油醚作为层析液溶解,C项正确;用蒸馏装置蒸馏滤液时,蒸发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混淆了玫瑰精油和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可加入无水Na2SO4吸收水分,再过滤除去。
30.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红细胞洗涤是为了除去细胞膜表面的杂蛋白
B.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用滤纸过滤是为了去除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C. 凝胶装填入色谱柱时,可轻轻敲打柱体消除气泡
D. 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凝胶色谱法纯化蛋白质的原理与方法: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直径小于凝胶网孔,可以自由地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流程增长,最后流出层析柱。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首先流出层析柱。
【详解】红细胞洗涤是为了除去细胞表面的血浆蛋白等杂蛋白,A项错误;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用滤纸过滤是为了去除脂溶性物质,B项错误;凝胶装填入色谱柱时,可轻轻敲打柱体消除气泡,C项正确;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不会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快,D项错误。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支原体细胞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
②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病毒属于种群
③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O、H、N 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④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⑤生物体总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
⑥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就贮存在 DNA 分子中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全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以DNA为遗传物质;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之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详解】细胞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遗传信息贮存在 DNA 分子中,①⑥正确;病毒具有多种,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病毒不属于同一种群,②错误;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O、H、N 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被称为基本元素,③正确;细胞中的一种元素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④错误;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总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⑤正确。选B。
32.核孔的结构非常复杂,核孔的运输障碍会导致多种疾病,下列有关核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孔将细胞核与细胞质直接相连,可保证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内部环境相同
B. 比核孔小的分子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核
C. 核孔运输发生障碍对细胞核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对细胞质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小
D. 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出核孔需蛋白质“协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相对隔离开,可选择性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核孔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详解】细胞核与细胞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功能,二者的内部环境不相同,A项错误;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比核孔小的分子不一定能自由进出细胞核,B项错误;核孔运输发生障碍对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命活动影响均较大,C项错误;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该特定决定于核孔处的蛋白质,D项正确。
33.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 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形:从横坐标分析,9~12月温度降低,而细胞中含水量曲线呈逐渐下降趋势,自由水的含量下降,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新陈代谢减弱,植物的抗逆性增强;冬季来临过程中,由于温度过低导致酶活性降低,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A错误;结合水比值升高时,植物抗寒性增强。所以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上升,与植物的抗寒性呈正相关,B正确;结合水含量上升,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C正确;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自由水与结合水相对含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新陈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多,结合水含量越少。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越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速率降低。
34.Ⅲ型分泌系统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包括植物病原菌和动物病原菌)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是由蛋白复合体构成的跨膜分子装置。病原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将一系列效应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内,从而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并建立感染。Ⅲ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受各种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的影响,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以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对所有细菌来说,能否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是其能否正常生存繁衍的关键
B. 该类细菌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并利用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合成其所需蛋白质
C. 构成Ⅲ型分泌系统的蛋白质属于膜蛋白,其形成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
D. Ⅲ型分泌系统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包括:Ⅲ型分泌系统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包括植物病原菌和动物病原菌)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
【详解】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是寄生的,A项错误;寄生菌并不一定是胞内寄生菌,不一定需要用活细胞来培养,B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C项错误;Ⅲ型分泌系统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说明其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结构,D项正确。
35.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腐乳的“皮”是因盐的作用下,毛霉菌丝死亡附着在表面形成
B. 豆腐中的蛋白质在毛霉细胞中被蛋白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 装瓶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D. 加盐腌制主要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时发酵停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腐乳的制作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把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在长出毛霉后,可用加盐、加卤汤的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详解】腐乳的“皮”是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A项错误;豆腐中的蛋白质在毛霉细胞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B项错误;装瓶阶段加入料酒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项正确;加盐腌制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时毛霉产生的酶可继续发挥作用,发酵仍在进行,D项错误。
36.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安装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定蒸馏瓶②固定热源③固定温度计④连接接液管及接收瓶⑤连接冷凝管
A. ④-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①-③-⑤-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应按照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安装。
【详解】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首先应固定酒精灯的位置,然后在其上方固定蒸馏瓶;再向右依次连接冷凝管、接液管及接收瓶,最后在蒸馏瓶上固定温度计。选C。
37.利用不同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经常拧松放气
B. 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而葡萄酒的口味与所用原料有关
C. 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D. 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主要产物是乙醇、二氧化碳;酒精是含碳有机物,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毛霉属于需氧型生物。
【详解】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制作泡菜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拧松放气,A项错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乙醇、二氧化碳和其他副产物,B项错误;在没有糖原情况下,醋酸菌可以把酒精转化为醋酸,C项正确;腐乳发酵后期,加盐、加卤汤、密封处理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不利于毛霉繁殖,D项错误。
38.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
B. 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 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 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
【答案】D
【解析】
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A正确;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正确;如果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C正确;B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也有对照实验,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微生物实验操作遵循的原则及其运用,生物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39.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磷酸缓冲液可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B. 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
C. 为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集好的血样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
D. 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打开状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大步,包括: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首先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的处理;再经过透析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最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详解】磷酸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可保证血红蛋白正常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样品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蒸馏水使红细胞涨破,不需使用磷酸缓冲液,B项正确;血液凝固后无法分离出红细胞,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C项错误;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关闭状态,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理解不正确。血液流出后会很快凝固,因此应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40.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利用酵母菌分泌的酶起作用,而酵母细胞可以重复使用
B. 配制 CaCl2 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
C. 固定后的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
D.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详解】该实验利用酵母细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不是利用酵母细胞分泌的酶,A项错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以防止焦糊,B项错误;固定后的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C项正确;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很难形成凝胶珠,过低时所形成的凝胶珠包埋的酵母细胞少,D项错误。
41.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B. 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C. 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D. 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先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在高浓度废水中失水过多死亡,A 项正确。适当减缓废水的流速,延长废水与微生物、水生植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和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的吸收,降低污染物含量,B项正确。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流入的废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有机物含量较高,需氧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故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低,C项错。挺水植物能适当遮光,不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藻类的数量,D项正确。
42.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 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进行诱变
B. 制备培养基时,将各种营养成分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化后调pH 值,再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C. 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立即放入 4℃冰箱保藏
D. 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制备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培养基成分,并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详解】滤纸的化学成分为纤维素,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的菌株能产生较多纤维素酶,A项错误;培养基中各种化学成分包括水的比例是一定的,B项错误;筛选出的菌种,若需频繁使用,可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上,当菌落长成以后,放入 4℃冰箱保藏,C项错误;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中的细菌不一定都能产生淀粉酶,可能是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自养型细菌,或借助于其他细菌产生的淀粉酶,D项正确。
43.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无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①紫外线只适用于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
②食醋、甲醛都可用于熏蒸消毒
③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④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⑤从土壤中筛选目的菌,需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⑥吸管、培养皿、信封以及铁铲都用干热灭菌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全对
【答案】A
【解析】
【分析】
灭菌方法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金属适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培养器皿和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
【详解】紫外线只能消灭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①正确;食醋、甲醛价格低、无腐蚀性,对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包括芽孢和真菌)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都可用于熏蒸消毒,②正确;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让其自然冷后(50℃以下)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③错误;倒平板时,将培养皿盖稍微打开即可,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容易导致污染,④错误;从土壤中筛选目的菌,将土壤稀释液灭菌会消灭其中所有的微生物,⑤错误;吸管、培养皿等玻璃器皿、信封、铁铲等金属用具可用干热灭菌,⑥正确。选A。
【点睛】消毒和灭菌的辨析
项目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
日常用品
巴氏消毒法
不耐高温的液体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灭菌
强烈的理
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法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法
玻璃器皿、金属工具
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44.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 A、磷酸盐、镁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 A 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培养基中化合物 A 可能即作碳源又作氮源
B. 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目的菌的浓度
C.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D. 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种“纯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9种,根据研究人员配置的培养基成分可推测化合物 A含有的元素。
【详解】磷酸盐、镁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中不含有N元素,推测该培养基中有机化合物 A 可能即作碳源又作氮源,A项正确;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B项错误;筛选微生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外来杂菌污染,C项正确;在以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A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种“纯化”,D项正确。
45.下图为植物不同细胞间糖类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运载体具有特异性,图示转运过程需消耗 ATP
B. 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转移
C. ATP 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 动植物细胞都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图示筛管细胞中单糖浓度高于薄壁细胞,单糖进入薄壁细胞需要单糖转运载体的参与,据此可判断单糖转运过程的运输方式。
【详解】单糖顺浓度进入薄壁细胞,且需要单糖转运载体,该过程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项错误;蔗糖的水解使筛管中蔗糖浓度降低,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转移,B项正确;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进筛管,该过程不消耗能量,ATP 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项错误;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特殊结构,D项错误。
【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46.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是甘氨酸。
②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中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③蛋白质的水解和变性结果都会引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④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⑤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⑥绿色植物的细胞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分裂和包装。
【详解】甘氨酸的R基为氢原子,是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①正确;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中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②正确;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变性也会引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③正确;胰岛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高尔基体参与胰岛素的分泌,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④正确;脱氧核苷酸含有N元素,⑤错误;绿色植物的细胞不一定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根细胞,⑥错误,选B。
4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
③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④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⑤属于一个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
⑥含蛋白质的细胞一定有核糖体
A. 全错 B. 四项 C. 五项 D. 全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均有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真核生物不一定含有细胞核、核糖体,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①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②错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③错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含有两个以上的肽键,不一定是蛋白质,④错误;分子、原子也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⑤错误;含蛋白质的细胞不一定有核糖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⑥错误。选C。
【点睛】本题易判断④⑤正确。错因在于:
(1)对双缩脲试剂的检测原理理解不正确:双缩脲是两分子尿素缩合而成的产物,含有两个肽键,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混淆了系统与生命系统: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系统包括生命系统。
48.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内的类囊体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②被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仍能进行物质的氧化分解
③放在清水中进行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④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⑤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⑥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
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植物细胞的吸水不仅决定于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还会受到细胞壁的限制。
【详解】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属于生物膜系统,①错误;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被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仍能进行物质的氧化分解,②正确;放在清水中进行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受细胞壁限制,不能在继续吸水,此时细胞内外渗透压不相等,③错误;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等溶质,细胞液浓度较大,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④正确;内质网参与脂质等物质合成,也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⑤正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消耗能量较多的细胞和细胞中消耗能量较多的部位分布有较多的线粒体,⑥正确。选B。
49.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B. 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酸性蛋白酶和酸性脂肪酶
C. 加酶洗衣粉是将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酶直接加入洗衣粉中
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详解】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A项正确;加酶洗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项错误;加酶洗衣粉是将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酶通过特殊物质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C项错误;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衣物上的污渍发挥作用,D项错误。
50.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下列正确的是()
A. 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
B. 对筛选得到的酸性脲酶生产菌进行计数可用平板划线法
C. 用酚红指示剂鉴定,若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很强
D. 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 3 个平板的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筛选微生物应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特点确定培养成分,配置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应配置以尿素为唯一N源的固体培养基,A项正确;平板划线法只能用于分离微生物,不能用于计数,B项错误;用酚红指示剂鉴定,若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分解尿素,但不能确定其分解尿素的能力很强,C项错误;设置对照组(未接种的平板)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其中的 pH 维持在 5 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 pH 在 7 左右。下图 1 表示某内分泌细胞亚显微结构(部分),图 2 为溶酶体的自噬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分子存在于图 1 中的______(填标号)中,该结构是由______的一定区域缢裂形成的。
(2)根据图 2 可知,与溶酶体相比,自噬体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
(3)溶酶体能消化多种病原体的原因是_____。
(4)图 1 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______。
(5)留在细胞内的残质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着个体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具备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②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③细胞内水分减少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6)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7)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_______。
【答案】 (1). ⑤ (2). ⑥高尔基体 (3). 具有双层膜 (4). 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5). 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6). ①③④ (7). 细胞质基质的 pH 高于溶酶体 (8). 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解析】
【分析】
图1中②为细胞膜,③为内质网,④为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⑤为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⑥为高尔基体。据图2可知,自噬前体是由部分内质网形成。
【详解】(1)胰岛素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⑥高尔基体一定区域缢裂形成的⑤囊泡中含有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分子。
(2)根据图 2 可知,自噬前体是内质网的一部分形成的,形成的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
(3)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所以能消化多种病原体。
(4)图 1 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5)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为衰老细胞,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细胞运输功能降低,导致细胞代谢速率降低。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是癌细胞的特征。选①③④。
(6) 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溶酶体中的 pH 维持在 5 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 pH 在 7 左右,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会由于pH的改变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所以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7)酶具有专一性,可以和特定的反应物结合,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所以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题干关键词:溶酶体中的 pH 维持在 5 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 pH 在 7 左右。
(2)明确酶的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酶具有专一性,其活性受到温度、pH的影响。
52.小蚌兰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紫红色,常用作盆栽观赏。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气孔开闭与细胞吸水失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及气孔张开程度;④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表示不能发生,“+”表示能发生,“+”越多表示程度越大),分析回答:
蔗糖浓度/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
+++
+++
气孔张开程度
+++
+++
+++
++
+
-
-
-
(1)选用小蚌兰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_______(结构)。
(2)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
(3)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应转动______进行调焦。
(4)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_______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5)结果表明,细胞___________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对植物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其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2). 细胞膜和液泡膜 (3).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 (4). 细准焦螺旋 (5). 0.35~0.40 g·mL-1 (6). 失水 (7). 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在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质壁分离。植物气孔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
【详解】(1)小蚌兰下表皮呈紫红色,原因是具有紫色大液泡,适于观察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和液泡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决定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2) 将小蚌兰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即可。
(3)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应转动细准焦进行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可能会压破装片。
(4)据表可知,小蚌兰叶片下表皮细胞在0.35/g·mL-1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在0.40/g·mL-1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则其细胞液渗透压与浓度在0.35~0.40 g·mL-1之间的蔗糖溶液相当。
(5)据表可知,随着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增大,气孔张开程度降低,说明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这种现象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防止干旱环境中细胞过度失水。
【点睛】小蚌兰叶肉细胞适于观察质壁分离:正面为绿色,叶绿体存在于原生质层中,可作为质壁分离观察的参考;背面为紫红色,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的参考。
53.胡萝卜素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工业上常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胡萝卜素,但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 TTC 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丝并处理→萃取→鉴定
(1)β-胡萝卜素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的原因:______,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具有____特性。
(2)将菌液涂布到含 TTC 的培养基上,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________。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_____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时选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
从图中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为β-胡萝卜素。出现样品 2 的结果,可能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
(A.萃取温度高,时间长 B.干燥温度高,时间长 C.未经浓缩蒸馏 D.点样太快,未挥发干)
【答案】 (1). 夜盲症、干皮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A,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中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 (2). 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3).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 (4). 红色较深 (5). 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为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更多营养和空间 (6). Ⅰ (7). BC
【解析】
【分析】
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据此可确定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详解】(1) 夜盲症、干皮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A,一分子的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中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 A,所以β-胡萝卜素常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根据胡萝卜素的性质,可萃取、过滤后通过蒸馏浓缩获得胡萝卜素,因此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2)涂布平板前,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易于分散成单个细胞,可以使计数数据较为准确。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因此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红色较深,说明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 液体培养基能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为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更多营养和空间,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所以扩大培养时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4)标准样只含有β-胡萝卜素,层析后只出现一条色素带,则色素带Ⅰ为β-胡萝卜素,样品 2 层析后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可能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干燥温度高,时间长,导致β-胡萝卜素被破坏;或未经浓缩蒸馏,样品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较低。萃取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β-胡萝卜素溶解于萃取液。点样快慢不影响色素带的含量。
【点睛】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及关键:
实验流程
关键点
①
选取胡萝卜
胡萝卜要新鲜,用清水洗净,沥干
②
粉碎
粉碎要彻底并过筛,有利于材料中胡萝卜素的充分溶解
③
干燥
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④
萃取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要高、时间要长,保证萃取的效果
⑤
过滤
除去固体残渣
⑥
浓缩
使用蒸馏装置浓缩,获得胡萝卜素
54.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 O2 或 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b 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若选用 Sephadex G—100,则 G 表示__________。
(3)红细胞的洗涤过程中,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_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
(4)有同学利用凝胶色谱法进行血红蛋白的分离(图一),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5)图二、图三分别是不同的两位同学利用同一种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图三中与图二中蛋白质 P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a 相对分子质量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3). 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 (4).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5). 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袋(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 (6). ④①②③ (7). 丙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蛋白质a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b;琼脂糖凝胶电泳过程中,蛋白质由阴极向阳极运动,蛋白质的移动速率与其所带的电荷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关。
【详解】(1)图一代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a不会进入凝胶内部,在凝胶颗粒之间快速通过,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最先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
(2)Sephadex G—100中,G 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G后面的阿拉伯数为凝胶得水值的10倍。
(3)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中不含有血红蛋白,红细胞洗涤过程中,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透析时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透析袋(半透膜),而血红蛋白不能通过,从而达到去除小分子蛋白质的目的
(4)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用吸管小心地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图5-22),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小心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到适当高度,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顺序为④①②③。
(5)琼脂糖凝胶电泳过程中,在不考虑电荷差别的情况下,蛋白质的迁移的速率决定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据图二可知,蛋白质P运动速度最快,说明其分子量最小,凝胶色谱分析过程中,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运动速度最慢,洗脱时间最长,则图三中的丙与图二中蛋白质 P对应。
【点睛】在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不能发生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