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生物】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页
    【生物】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页
    【生物】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              B.细胞内液和血浆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2.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       C. pH       D.渗透压5.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素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6.下面不能构成人体的内环境的是(     A.淋巴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8.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0.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11.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      )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12.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13. 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 A.通过体液运输  B.微量和高效  C.作用于靶细胞   D.产生神经冲动14.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 A.              B. C.       D. 15.产生抗体的细胞(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16.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7.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18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肌糖原的分解补充19.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20.扦插时,保留有芽和有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21.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向光性      C.解除顶端优势        D.抑制细胞分裂2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23.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具有促进作用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2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2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26.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27.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顺序为: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28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9.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③④①②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30. 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31.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显现。这种现象主要有那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32.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A. 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B. 共生、寄生    C. 寄生                           D. 种内斗争3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3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3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36.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A. 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猫头鹰C.绿色植物猫头鹰       D.绿色植物猫头鹰37.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A.第二营养          B.三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初级消费者38.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B.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10%20%C.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39.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40.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以外,每空1分,共30分)41.(8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由A传到B的过程中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4)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处,肌肉_____________(”)收缩; 42.7分)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mgdL_________ 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_________________ ,以缓解症状。(2)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称为_________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 ,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43.(8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除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b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2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_______ ,通过轴突传导到 _______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3)从图中可见,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___  (升高或下降)。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c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当C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调节。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__(升高或下降)。44.(7分)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2)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___________ 3)图中的猫头鹰和蛇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4)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2分)5)狼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消耗绿色植物__________千克。(2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CBCDDBDCDBDCDCBDBC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CBDDABDCCDBACACDCDAA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以外,每空1分,共40分)41.11分)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B神经元持续兴奋 4)糖蛋白            5)不收缩 收缩 42.7分)( 1 )80-120  胰岛素   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2 )拮抗作用  b  c   ( 3 )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43.10分)1)促甲状腺激素  协同作用2)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突触小体(神经末梢\轴突末梢)3)下降;④⑤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反馈   升高44.12分)17    2)消费者  3捕食和竞争     4)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25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