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保住基分66(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练02:25分的“语用+名句默写”一分都不能丢(含解析)
展开练(二) 25分的“语用+名句默写”一分都不能丢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雷锋热线”志愿者前来探望时,这位爱热闹的孤寡老人激动地坐了起来,在病床上振振有词,和志愿者们分享他的人生经验。②据统计,我国人均捐赠额远不如发达国家,也低于经济水平相类的国家,所以要促进我国的慈善捐赠,就应该细大不捐,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愿。③年轻画家毅然赴藏,深入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④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中国年度新锐榜”备受关注。在该评选活动中,“刷”字当选年度汉字,“诗与远方”“匠人精神”等入选年度关键词。⑤梳理以往案例,大额订单催生“妖股”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订单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之中,一些资本大鳄上下其手。⑥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旋律优美庄重,处理得哀而不伤,在略带伤感的曲调中,低音的弦乐旋律部分随着音乐的前进不断积蓄着力量。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⑤⑥ D.③⑤⑥解析:选B ①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②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使用正确。③不蔓不枝: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形容文章等简洁。此处使用错误。④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此处使用错误。⑤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此处使用正确。⑥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没有过与不及之处。此处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屠呦呦是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位女性获得此殊荣,也是首位非院士获此殊荣的专家,也就是说,27位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中,除屠呦呦外,其余26位均是院士。B.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知道有宇宙尘埃持续穿透大气层,但他们认为,宇宙尘埃不会藏身于数以百万计的地面灰尘颗粒中,只存在于几乎无尘的环境中,比如南极和深海。C.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要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扩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D.为增大全市商标品牌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市工商局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网”依法公开侵犯商标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开展相关宣传活动。解析:选B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屠呦呦是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女性”。C项,成分残缺,应改为“扩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D项,搭配不当,“增大……意识”改为“增强……意识”。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才能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得。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解析:选C A项,“承蒙”是客套话;“贵”是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鼎力”是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均使用得体。B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敬赠”是敬辞,指恭敬地赠送。均使用得体。C项,“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该词用在陈教授身上不得体。D项,“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使用得体。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石材建筑非常费时,特别是① ,比如,科隆大教堂的修建跨越了六个世纪,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也修建了一百多年。与石材建筑相比,木材建筑易坏易朽,整体寿命不长。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② ,石材质地坚硬,体现理性的追求和阳刚之美;中国人多选择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木质自然柔韧,③ 。解析:①处,由前文“石材建筑非常费时”,后文又以两个大教堂的修建均耗时日久为例证可知,①处强调的应该是“大教堂建筑工期很长”。②处,观察句式结构,由其所在句子与后一句呈并列的分句关系可知,②处应与“中国人多选择木质作为建筑材料”相对应,故可填“西方人多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之类的内容。同理,③处应与“体现理性的追求和阳刚之美”相对应,句意相反,故可填“富有感性的韵味和阴柔之美”之类的内容。参考答案:①大教堂建筑工期很长 ②西方人多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 ③富有感性的韵味和阴柔之美(每句2分,意思相近即可)5.下面是某地全民阅读活动的标志,请写出除汉字以外的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答: 解析:首先结合标志的主题观察汉字以外的主体图形,既然是要表现“全民阅读”,那主体图形很容易联想为一本书,书本打开意味着阅读。然后观察细节,书的封面、封底分别有窗户和阶梯,结合“阅读”想象阶梯和窗户的象征意义,很容易联想到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窗户则是人们在屋内得以观察外界的途径,象征着开放、眼界开阔。据此组织语言即可。参考答案:标志主体为一本竖立着的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封底上分别画有窗户和阶梯的图案。其寓意是:书籍是窗户,可以开阔眼界;书籍是阶梯,可以通向更远的未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不仅勾勒出阿房宫占地之广,还表现了建筑高耸的气势。(2)《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 , ”三句,是邹忌分析齐威王受到蒙蔽的三个原因。答案:(1)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7.请对下面一段话中的个别句子做必要修改,使其符合逻辑,明确表达主要意思。(5分)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因此,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答: 解析:首先查找问题,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应重点关注复句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通过关联词判断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段的第一句强调的是中国礼仪文化的糟粕部分,后句是从中挖掘精华部分,“因此”用得突兀,不合逻辑,然后进行修改。因为整个段落的重心在于挖掘中国礼仪文化合理内核,就显得第一句与后文不连贯,故应在第一句后面加上表示转折关系的分句,使第一句与后文衔接平顺,可将第一句强调的重心修改为中国礼仪文化的精华部分,即后文“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又因为段落强调的是“取其精华”,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原则的语序也要调换。参考答案:①在“印迹”后面加上“,但其合理内核是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3分。有转折意味、使第一句与“因此”后面的句子衔接平顺,1分;“合理内核”或类似表述1分;“合理内核”所指内容,也可以笼统表述,如“超越时空的有益价值观念”,1分)②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