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2单元 第1讲 课后真题精炼(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2单元 第1讲 课后真题精炼(含解析)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2单元 第1讲 课后真题精炼(含解析)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2单元 第1讲 课后真题精炼(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 第2单元 第1讲 课后真题精炼(含解析)

    展开

    必修1 单元 1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山西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红细胞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答案】A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故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C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实现,D错误。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 【解析】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3(2017年河南南阳期末)如图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显示红细胞在浓盐水中涨破B人的红细胞无核糖体因而无蛋白质C红细胞涨破后需经离心才能获得细胞膜D红细胞涨破后无法用光镜观察到【答案】C 【解析】红细胞在浓盐水中会渗透失水而皱缩,A错误。人的红细胞有血红蛋白,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没有膜内结构的干扰,适于制备细胞膜;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内容物,通过离心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C正确。红细胞涨破后,可以用光镜观察到,D错误。4(2017年福建南平一模)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C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D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答案】C 【解析】图中是糖蛋白,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A错误;是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是磷脂分子,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基本骨架也为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表示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D错误。5(2017年云南曲靖月考)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六项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蓝藻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代谢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A只有一项正确  B只有三项正确C只有四项正确  D全正确【答案】B 【解析】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错误;核膜上的核孔具有选择性,不能让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自由进出,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因此蓝藻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正确;真核细胞中有些细胞没有细胞核,如成熟的红细胞,错误;代谢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正确;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mRNAmRNA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正确。6(2017年福建漳州月考)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该图不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构成髓鞘、人红细胞膜、小鼠肝细胞膜和变形虫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糖类,说明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正确。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片层结构中,不含糖类,但蛋白质的含量显著高于脂质,这与这些膜结构上附有大量的酶有关,B正确。对于不同的细胞膜而言,功能不同,蛋白质含量也不同,髓鞘中蛋白质含量最低,其他膜结构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说明膜的蛋白质含量与功能复杂程度有关,功能越简单,蛋白质含量越少,反之,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越多,C正确,D错误。7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如图甲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如图乙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答案】B 【解析】图甲中表示多糖,表示蛋白质,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图乙中a是亲水性头部,b是疏水性尾部。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细胞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而磷脂分子无此功能。8(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如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对某动物细胞膜进行荧光标记,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9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甲中所示相同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乙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C图丙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但不能交换物质D图甲图乙中靶细胞表面上与信号分子结合的受体是脂蛋白【答案】B 【解析】图甲中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为体液调节的方式,体液免疫过程中无该信息交流方式,A错误;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方式与图乙中的方式相同,B正确;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既是信息通道又是物质通道,C错误;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是糖蛋白而不是脂蛋白,D错误。10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答案】C 【解析】核膜有内膜与外膜两层膜,共有四层磷脂分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核孔;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需要ATP供能的。11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答案】D 【解析】伞藻为大型的单细胞真核藻类,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B部分含有乙种伞藻细胞核中的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和mRNA,会表现出乙种伞藻的部分性状;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该实验能说明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受细胞核控制,但不能证明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12(2017年福建莆田月考)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图)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部分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B实验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C实验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D实验说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决定细胞功能的实现【答案】A 【解析】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没有涉及生物的性状,A错误;实验中,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B正确;实验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中的无核形成对照,C正确;实验说明细胞保持结构的完整性,细胞才能正常的分裂、分化,D正确。二、非选择题131是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2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             2(1)115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会消失重建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结构3的存在表明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常把在细胞质内合成然后运输到核内发挥功能作用的一类蛋白质称为亲核蛋白下列属于亲核蛋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选)A解旋酶  B组成结构3的化学成分CDNA聚合酶  DRNA水解酶(3)下列对图2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多选)A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细胞核与细胞质间交换通道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C蛋白质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间运输与信号的识别有关D亲核蛋白以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核(4)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可以检测组成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实验室提供现制并已稀释好的细胞核核膜样液和其他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描述不超过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构1是单层膜结构5是双层膜 45 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2)AC (3)AC (4)在试管内加入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然后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先加入2 mL5%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231%CuSO4溶液)摇匀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紫色【解析】(1)1中结构1是内质网,5是核膜,故其区别为结构1是单层膜,结构5是双层膜。在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会消失重建的结构有核仁和核膜,即图中的45。结构3为染色体,含有遗传物质DNA,它存在表明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2)解旋酶为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用于DNA复制,到细胞核起作用,A正确;组成结构3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和DNADNA在细胞核内合成,B错误;DNA聚合酶为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用于DNA复制,到细胞核起作用,C正确;RNA水解酶用于水解RNA,在细胞质中起作用,D错误。(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尾部以及含有尾部的亲核蛋白整体都可以进入细胞核,而单独的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可知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细胞核与细胞质间交换通道,如DNA不能通过,A正确;据分析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B错误;蛋白质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间运输与信号的识别有关,C正确;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错误。(4)蛋白质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均匀,会观察到出现紫色的现象,所以可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14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37 下保温40 min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________为使人鼠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________作用的糖蛋白(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蛋白质 识别(2)构成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能运动(3)构成膜结构的磷脂蛋白质分子几乎都是可以运动的 一定的流动性(4)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解析】(1)人和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蛋白质,为使人、鼠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须除去细胞膜表面起识别作用的糖蛋白。(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膜物质分子能运动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构成膜结构的磷脂、蛋白质分子几乎都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温度降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故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15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1)若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_由于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A组加入______________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的成熟红细胞 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2)蒸馏水(或清水) 渗透(3)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均分为AB两组 适量的蒸馏水 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变化及溶液的颜色变化【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是获取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磷脂分子由整齐地排列变得不整齐,可能是由磷脂分子运动造成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厚度才会改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液中的色素不会从细胞中渗出;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色素会从细胞中渗出。由题干信息可知,杀死细胞的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处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