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题(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7511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题(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7511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题(一)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57511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题(一)
展开2020年秋季期八年级道德与热治(上册)期中综合测试(一)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第1卷选择题(共34分)
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序号填在下表中。(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2020年9月,某中学组织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研学活动使同学们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通过参与研学社会实践活动()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学生不能很好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有的感受是()
①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②体验社会的美好
③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④体验到了责任与担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相继推出志愿者公众微信号,市民可以通过公众号注册成为志愿者,
并可报名参加照顾老人,扶贫帮困、环境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
①定能获得较高的荣誉称号 ②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③是为了博取他人的赞美和欣赏的表现 ④能够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我们想与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使网络交
往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网络交往,理解有误的是()
A.网络交往真正打开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B.网络交往突破时空限制,拓展了交往圈
C.网络交往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D.网络交往具有虚拟的特点
5.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遵守规则,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①小王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忽然自动弹出一个黄色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谭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笑话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下例行为体现自觉遵守规则的是()
①小丽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②小强在微信上任意发布他人私密信息
③小明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④小美孝敬父母,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这场重大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规则意识课。“防疫关键时期,还有人在公然贩卖野生动物”,“男子拒戴口罩,谩骂威胁志愿者”,“女手被要求戴口罩时速说16个我不戴”,“疫情当前,四川茶馆内仍有人聚众打麻将”,“患者隐瞒情况68名医务人员被隔离”。这些规则意识淡漠的人,使疫情防控十分困难。这些事件告诉我们()
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②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告诉我们
A.鹦鹉和猩猩都有它们的语言 B.每一种生命都有自身独特性
C.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之本 D.“礼”的主要表现是语言文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不仅仅会尊重自己的上司和父母,更会懂得尊重自己的下属和身边每一个自卑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从别人的优点中汲取精华,从别人的缺点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何尝不是一种领悟和提高的过程?以上感悟给我们的启示
①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②尊重他人要把所有精力都用来满足他人
③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④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对于以下古语,理解错误的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B.“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启发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C.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说明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D.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尊敬别人,别人就一定尊敬你
11.下图漫画《寸步难行》启示青少年应( )
A.营造社会诚信环境,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B.弘扬诚信文化,着力于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C.诚信经营,努力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和信誉
D.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守好个人诚信大门
12.对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B.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C.违法与犯罪都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D.违法与犯罪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A.都触犯了刑法 B.都对社会构成了危害
C.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都要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
14.刘某驾驶车辆经过某村设立的检查点时,拒不接受检查并强行闯卡,被公安部门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治安处罚:杨某以营利为目的销售假冒口罩,严重妨害疫情防控工作,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刘某和杨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15.“翻墙出去喝酒、抽烟→到附近的学校小偷小摸→到商店盗窃数万元”,中学生小峰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最终被法院判决。从这个事例,你得到的启示是( )
A.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B.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唯一途径
C.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D.只要我们加强道德与法治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一定不会违法犯罪
16.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明轩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人把本班同学赵波围住,准备对其进行殴打。面对这种情况,明轩的正确做法是( )
A. 迅速召集本班同学,与这几个青年人搏斗,不让赵波同学吃
B.及时报告给学校的老师或拨打110报警
C.不予理睬,赵波得罪了他人,他就应该自己承担责任
D.为了保护本班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独自同不法青年搏斗
17.诉讼是推护合法权益的最权威手段。下列属于诉讼手段的是( )
A.市民王某向环境监察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 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
C.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D.某企业因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接受劳动部门调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6分)
18.(6分)中角湾散户区有200多户居民,生活中一直使用蜂窝煤或雌装液化气,消防隐患大.2018年8月的一天,一名业主在微信群里提到为小区开通天然气,立即引起“中角湾散户居民群“群员的兴趣,纷纷在微信群发表意见和建议,微信群一时成为小区居民的“议事厅”。了解到大家的强烈望,社区很快与天然气公司进行衔接,并把进展情况及问题反馈通过微信群进行公开,需要召开协调会时,只要在群里发个通知,居民都很配合。2019年春节前夕,中角湾散户区实现了天然气入户。
根据材料,从新媒体的角度,谈一谈,微信对居民生活的影响。(6分)
1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凯、小磊、小涵三人发现前面一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小凯说:“快!歹徒。”小磊说:“你俩稳住歹徒,我去报警。”小涵说:“别管了,跟我们没关系。”歹徒被抓后,经审讯,他曾 次持刀抢夺9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300多元。
(1)歹徒的行为是什么行为?(1分)这种行为有哪些特征?(3分)
(2)结合材料,请你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说法进行评析。(3分)
(3)请你谈谈青少年如何与违法犯罪作平争?(3分)
2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躺着吸火烟,今日躺着玩手机,姿势有着惊人的类似!不知不觉中我们有了一种可怕的习气,早晨睁开眼首件事是摸摸手机在哪里,晚上睡之前最终一件事仍是玩手机,似乎离了手机就与世隔绝一般的孤单!
材料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便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问,可以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某八年级刘同学认为在网上发表言论,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自由,别人管不着。
材料三:云南省创建“文明网站”暨“文明创建网上行”主题活动7月6日在昆明启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吴贵荣表示,本次活动的主旨就是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要树立正确网络观,做文明网民。
(1)结合材料一谈谈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有哪些危害?(3分)
(2)请你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对材科二中刘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5分)
(3)为响应云南省委号召,争做中国好网民,请你为青少年该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提两条建议?(2分)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34分)
1-5ADDAD 6-10CCCBD 11-15DBBCC 16-17B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6分)
评分说明:评分时采点和采意相结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8.(1)微信改变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
(2)微信拓展了个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
(3)微信对个人的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微信加速了我国民主化进程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满分6分)
19.(1)是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1分)。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3分)
(2)①小凯的说法错误,面对歹徒,不考虑后果,过于冲动、盲目。(1分)②小磊的说法正确,他机智勇敢,掌握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机智方法。(1分)③小涵的说法不对,他冷漠,没有责任和担当,没有履行好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1分)
(3)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面对违法犯罪时,青少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和社会的力量,
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如设法稳住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记住歹徒的相貌、
去向,拨打“110”报警电话等。(3分)
20.(1)①网络成施会磨灭未成年人的意志,使其不思进取,荒废学业。②网络成瘾会使未成年人受到不良诱惑的侵害,影响其健康成长。③网络成瘾会产生高昂的上网费用,给家
庭带来经济负担。④网络成瘾还有可能使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诱发违法
犯罪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
(2)刘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
(3)①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信息节食”。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④传播网络正能量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