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综合提升
展开专题综合提升
线索1 耕作技术的进步
1.发展历程
时代 | 知识定位 |
原始社会 | 农业起源 (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3)工具有石、木、骨器 (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
夏商西周 |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
春秋战国 | 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生产技术:注重精耕细作,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
从秦汉至宋元 |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 (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3)耕作技术:东汉出现一牛挽犁 (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 |
明清 |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
2.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
(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出版、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线索2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时代 | 知识定位 |
从先秦到秦汉 | 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
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 | 发展与繁荣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 (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
明清 | 辉煌与滞后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
线索3 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落伍
时代 | 知识定位 | |
重农抑商政策 | 战国 |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 |
西汉 |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 | |
中唐以来 | 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 | |
明清 |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固守 | |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 明朝 | “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
清朝 | 闭关锁国政策 (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