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学案: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
展开
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科学思维
①通过归纳比较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异同,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
科学探究
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及“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社会责任
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类健康的态度
考点一 人体主要的激素及作用[重难深化类]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
(2)发现该过程的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来并研磨,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
(3)结论: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②胰液。
2.激素调节
(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理清人体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功能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2017·全国卷Ⅱ,T5D)(√)
(2)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013·江苏卷,T19A)(×)
(3)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调节生命活动(×)
(4)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5)激素只有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连线:
(2)上述激素①~⑨中哪些可经消化道补充,哪些只能注射,不能经消化道补充?
提示:③⑥属氨基酸衍生物类,④⑤属固醇类,它们可经消化道补充,①②⑦⑧⑨均属蛋白质类或多肽类,只能注射,不能经消化道补充。
3.分析材料完善表格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名称。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胰岛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4.学透教材、理清原因、规范答题用语专练
(1)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与激素有关,激素要经过体液运输
(2)为什么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失活,因此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的动态平衡
(3)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控制相应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
1.明确几种激素的化学本质
(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巧记激素作用的“五”和“三”
(1)五个特点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特点五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2)三个“不”
[对点落实]
1.(2018·海南高考)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解析:选C 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加快;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强;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减少。
2.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
B.雄性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C.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变鲜艳
D.肾上腺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
解析:选B 雌鸡出现的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是其体内的雄性激素增多导致的。雄性激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3.下列关于激素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具有专一性,激素对靶器官、靶细胞具有选择性
B.酶具有高效性,微量的激素也能对代谢和生殖等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C.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
D.酶只对细胞内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激素能使靶细胞内生理活动加强或减弱
解析:选D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激素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酶具有高效性,激素也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酶与化学催化剂一样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而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甚至体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归纳拓展]
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区别
比较项目
酶
激素
抗体
神经递质
化学
本质
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
球蛋白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NO等
产生
细胞
活细胞
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
浆细胞
神经细胞
作用部位
细胞内外
靶细胞或靶器官
内环境
突触后膜
作用后
变化
不发生改变
被灭活
被降解
被降解或移走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一般思路
⇒⇒⇒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
空白
对照组
不摘除内分泌腺
不饲喂动物激素
不注射动物激素(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补充激素(或植入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抑制剂
—
实验目的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举例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3.注意事项
(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
(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4)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采用饲喂法;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以饲喂,也可以注射。
(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
(6)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对点落实]
4.(2019·茂名模拟)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④⑤
B.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
C.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⑥③
D.实验组:④⑤;对照组:①⑤
解析:选B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白鼠均应切除性腺,以排除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为遵循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实验组注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
5.某研究小组研究雄性家兔中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切口不影响本实验)
项目
甲组
乙组
ST浓度(μg/mL)
m
<m
GH浓度(μg/mL)
n
>n
由表中数据可推测ST与GH的含量变化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给实验材料,验证你的结论。
实验材料: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12只,ST、GH测定试剂盒,手术器械用具等。
(1)实验步骤:
①将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②对两组家兔进行处理:A组切除性腺,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讨论:
①要使实验更严谨,应做进一步处理:给A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__,B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__,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求两组的平均值。
②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A组GH浓度________,B组GH浓度________。
③根据预测结果,请举出能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可知,ST与GH的关系为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B组作为对照组,不切除性腺,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可以给A组注射适量ST溶液(高于正常值),按照等量原则,B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根据实验假设“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来推测,A组GH浓度会下降,B组GH浓度不变。GH浓度升高会增加体重,由此可以想到增加体重的方法是切除性腺。
答案: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 (1)②不切除性腺(不做处理) ③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2)①适量ST溶液 等量生理盐水 ②下降 不变 ③切除性腺(或阉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二 激素调节的实例[重难深化类]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
(1)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017·全国卷Ⅱ,T5A)
(2)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
(2015·天津卷,T3D)
(3)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014·海南卷,T12D)
(4)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2014·江苏卷,T9C)
(6)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7)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8)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2014·江苏卷,T9A)
2.据血糖调节模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①胰岛素,②降低,③胰高血糖素。
(2)促进肝糖原分解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它与胰岛素的关系是拮抗作用,与肾上腺素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3.学透教材、理清原因、规范答题用语专练
下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据图回答:
(1)如果激素是胰岛素,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提示:①激素角度: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②受体角度: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
(2)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能否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这种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是由于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4.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如果注射过量激素b,则激素a分泌量减少,激素c分泌量增加。
(3)如果将上图中的甲状腺改为性腺,则激素a、b、c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4)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提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失去生殖能力。
1.掌握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正确区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如下丘脑分泌激素控制垂体活动,再通过垂体分泌激素控制相关腺体活动。
(2)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①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如图:
②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如图:
[对点落实]
1.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胰岛素
解析:选D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题图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了血糖调节;甲表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乙表示胰岛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甲可作为效应器,可接受传出神经释放的递质,做出相应的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
2.(2016·天津高考)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作用于松果体,所以效应器是松果体。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促使其释放的是从传出神经纤维传来的电信号,释放过程中变成化学信号,所以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是由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其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在HPG轴中,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LH作用于睾丸,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3)LH能够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过量的雄激素会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因此血液中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会降低。
答案:(1)松果体 电 化学 (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激素分泌调节的类型
[典型图示]
解答此类图示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各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可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此基础上分析图示进行作答。
[问题设计]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调节属于类型,即:
(2)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的调节属于类型,即:
[对点落实]
3.(2019·镇江一模)如图①~③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
C.③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肌细胞
D.三种方式中,②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解析:选C ①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③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故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不是肌细胞;图示三种方式中,①是神经—体液调节,②是神经调节,③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最快。
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解析:选B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糖尿病是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症状及其治疗的有关知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体现了高考命题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的主导思想。
[对点落实]
5.(2016·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解析:选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但不影响胰岛素的排出,激素是弥散到体液中的;血糖水平的高低能直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抗体把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抗原进行攻击,使胰岛B细胞受损而数量减少,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低,血糖浓度高。
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
解析:选B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
7.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类细胞是________,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病。其中,________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
解析:能产生抗体Y1、Y2、Y3的细胞为浆细胞。其中,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其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使血糖浓度升高;抗体Y1与胰岛B细胞膜上识别葡萄糖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抗体Y3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之不能识别胰岛素,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这三种情况,都属于自身免疫病,其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保持血浆中胰岛素的正常浓度,如果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③。
答案:(1)浆细胞 葡萄糖 (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自身免疫 ①② ③
[归纳拓展]
有关糖尿病的四点归纳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检测原理如下图:
(2)实验后试纸的颜色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高低,葡萄糖含量由低到高的颜色依次是浅蓝、浅绿、棕色、深棕色。
2.实验流程
3.注意事项
(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
(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是否患糖尿病,因为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的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的糖。在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结合病人的饮食来综合判断。
(3)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时,不仅可以用葡萄糖试纸,还可以向尿液中加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4)模拟尿糖实验中,水、葡萄糖溶液样本起对照作用。
[对点落实]
8.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
葡萄糖b+c c+d―→e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
C.表达式中,c为题干中所述的无色化合物
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
解析:选C 结合题干进行分析,a为葡萄糖氧化酶,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为过氧化氢、b为葡萄糖酸、d为无色化合物、e为有色化合物。
9.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尿糖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
C.步骤③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
D.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解析:选B 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应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试纸上,才能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步骤③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深棕色。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如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也会使尿糖增多,若需确诊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课堂一刻钟
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
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
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易错探因——辨识不清
若对激素作用的特点辨识不清就会造成错答。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只是调节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
解析:选D 激素既不提供能量又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也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其功能只是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随体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机体发育。
2.(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
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
易错探因——张冠李戴
睾酮是雄性激素,卵细胞的形成受雌激素调控,命题者有意混淆两者的作用,以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
解析:选A 雄激素的主要成分是睾酮,睾酮不仅能促进精子的发生,还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雌激素能促进卵巢中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还引发女性的第二性征,如皮下脂肪的积聚和盆骨变宽。
3.(2017·海南高考)。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
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解题关键——准确记忆
此题要求考生准确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轻,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放入密闭室中更容易窒息死亡。
4.(2017·北京高考)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破题障碍——不明图意
解答本题的最大障碍是不能正确获取图中表达的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读懂图中蕴含信息,再逐项分析即可获得答案。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解析:选C 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贮存在ATP中,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由图可知,Ca2+内流促进了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促进胰岛素释放;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细胞外血糖浓度,属于负反馈调节。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
失分原因——知识不全
此项考查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解析:选D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多;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且胰岛素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6.(2017·全国卷Ⅲ)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关键——掌握原理,规范解答
本题是血糖调节的探究实验。解答本题一是要求考生能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二是要求考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如本题中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的应用;三是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规范解答。
解析:(1)腹腔注射胰岛素降低了血糖浓度,致使小鼠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根据题干信息,为尽快缓解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需要提高小鼠血糖含量,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应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应是葡萄糖。(3)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后,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加快,使血糖浓度升高,达到正常值后,症状缓解。D组通过直接注射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达到正常值后,症状缓解。
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学情考情·了然于胸]
一、明考情·知能力——找准努力方向
考查知识
1.人体内主要激素的功能及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高频考点,难度较低。
2.血糖调节的机理、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难度较高,也是易错点。
考查能力
1.识记能力:主要考查对人体主要激素的生理功能、激素调节特点的记忆。
2.分析与综合能力:如考查血糖调节的机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酶、激素、神经递质的特点等。
3.推理与探究能力:如第6题,考查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探究。
二、记要点·背术语——汇总本节重点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图示
5.糖尿病病人出现“多尿”的原因: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糖,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困难,导致尿液增多。
[课下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 )
A.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
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解析:选C 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均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而动物激素不能;动物激素需要依靠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动物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需要依靠组织液,才能作用于靶细胞;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
2.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
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
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解析:选D 盐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促胰液素),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3.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降低
B.开始刺激后,大鼠肝糖原分解将加快
C.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
D.该图示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
解析:选B 题图显示:开始刺激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将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将使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速度加快,因此血糖浓度将降低;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根据题干信息,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会引起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
4.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患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C.患糖尿病模型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自变量是是否注射桑叶提取液,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将患糖尿病的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注射桑叶提取液的患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溶剂的患糖尿病小鼠为对照组;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的溶剂。
5.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
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
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
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
解析:选B 胰腺切除,动物无胰岛A细胞,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由此可推知: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减少的现象;保留胰腺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可能会发生血糖水平降低的现象。
6.(2019·湖州模拟)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
B.器官乙分泌的激素b浓度高时,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
C.器官丙分泌的激素c浓度高时,对器官甲有抑制作用
D.器官丙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b的关系为协同作用
解析:选B 由图示关系可推知甲、乙、丙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丙)分泌的;器官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浓度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器官丙分泌的激素c对器官甲有促进作用;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甲)分泌的。
7.人在不同状态下,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人体内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
B.引起曲线bc段变化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等
C.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D.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选B 曲线ab段是吃饭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引起曲线bc段变化(血糖降低)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会;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
8.(2019·佛山模拟)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
乙
2
29
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
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
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
9.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解析:选D 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降低;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浓度升高;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故甲处胰岛素含量应低于乙处。
10.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甲、乙、丙为三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
B.Graves病患者的激素甲和激素乙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
C.激素甲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进入靶细胞从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D.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
解析:选A 从图中可看出,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Graves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Graves病人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含量比健康人的低;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会进入细胞;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因此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似。
11.(2019·西安一模)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D.激素都是依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效应
解析:选C 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一般来说,蛋白质类的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代谢的信息,但脂质类的激素则是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代谢的信息。
12.如图所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调节的两条途径,图中a、b、c、d代表具体的结构。a表示胰岛内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含量降低刺激b导致其膜电位改变,由b到c信号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b→a过程中,信号的传递是双向的,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形式
C.a代表的是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加强
D.a释放的物质是胰高血糖素,若发生效应后不能被降解将导致血糖升高
解析:选B b→a过程中,兴奋的传递形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但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二、非选择题
13. 血糖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枢位于________。
(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①________、②________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作用的机理:一方面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转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过程⑤________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血浆中的________下降,血糖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____________病。
(5)临床上,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采取注射胰岛素而不是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下丘脑。(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①神经递质、②胰高血糖素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3)胰岛素作用的机理:一方面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转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过程⑤氧化分解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胰岛B细胞感受葡萄糖的敏感程度降低,则血浆中的胰岛素下降,血糖浓度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自身免疫病。(5)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产生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胰岛素不能口服。
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2)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内质网、高尔基体 (3)氧化分解 (4)胰岛素 自身免疫 (5)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产生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
14.(2019·益阳模拟)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可作用于褐色脂肪细胞(BAT)和肝脏细胞。但BAT细胞的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条件下BAT细胞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①~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表示分级调节的是________(填序号);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内”或“细胞膜上和细胞内”);④为______________的过程,UCP1可能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阶段增加产热。
(3)BAT细胞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②)→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这一过程为分级调节。图中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故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2)图中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图中④表示基因表达过程。UCP1可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促进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从而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3)BAT细胞产热能力强的原因是肝脏细胞主要氧化分解糖类,BAT细胞主要氧化分解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1)①② 神经递质 (2)细胞膜上和细胞内 基因的表达(或“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 (3)肝脏细胞主要氧化分解糖类,BAT细胞主要氧化分解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15.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相关内容:
材料和用具:同种、发育状态相近的健康兔子若干,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蒸馏水,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注射器若干等。
(1)实验原理:碘是合成________激素的原料;________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2)在材料和用具的选择上存在一个明显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步骤中,应先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并测定各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再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2 d后,分别测定不同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与对照组相比,应该是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
解析:(1)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2)对动物不能注射蒸馏水,而应注射生理盐水。(3)在实验过程中,应先用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处理,使各组兔子的甲状腺均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然后进行不同处理(自变量),即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最后检测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
答案:(1)甲状腺 促甲状腺 (2)“蒸馏水”不妥,应改为“生理盐水” (3)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 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 (4)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 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科学思维
①通过归纳比较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异同,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
科学探究
通过“动物激素的实验探究”及“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社会责任
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形成关注人类健康的态度
考点一 人体主要的激素及作用[重难深化类]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
(2)发现该过程的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来并研磨,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
(3)结论: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②胰液。
2.激素调节
(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理清人体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功能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2017·全国卷Ⅱ,T5D)(√)
(2)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013·江苏卷,T19A)(×)
(3)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调节生命活动(×)
(4)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5)激素只有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连线:
(2)上述激素①~⑨中哪些可经消化道补充,哪些只能注射,不能经消化道补充?
提示:③⑥属氨基酸衍生物类,④⑤属固醇类,它们可经消化道补充,①②⑦⑧⑨均属蛋白质类或多肽类,只能注射,不能经消化道补充。
3.分析材料完善表格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名称。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胰岛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4.学透教材、理清原因、规范答题用语专练
(1)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与激素有关,激素要经过体液运输
(2)为什么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失活,因此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的动态平衡
(3)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控制相应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
1.明确几种激素的化学本质
(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巧记激素作用的“五”和“三”
(1)五个特点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特点五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2)三个“不”
[对点落实]
1.(2018·海南高考)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解析:选C 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加快;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强;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减少。
2.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
B.雄性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C.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变鲜艳
D.肾上腺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
解析:选B 雌鸡出现的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是其体内的雄性激素增多导致的。雄性激素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3.下列关于激素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具有专一性,激素对靶器官、靶细胞具有选择性
B.酶具有高效性,微量的激素也能对代谢和生殖等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C.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
D.酶只对细胞内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激素能使靶细胞内生理活动加强或减弱
解析:选D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激素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酶具有高效性,激素也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酶与化学催化剂一样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而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甚至体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归纳拓展]
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区别
比较项目
酶
激素
抗体
神经递质
化学
本质
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
球蛋白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NO等
产生
细胞
活细胞
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
浆细胞
神经细胞
作用部位
细胞内外
靶细胞或靶器官
内环境
突触后膜
作用后
变化
不发生改变
被灭活
被降解
被降解或移走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一般思路
⇒⇒⇒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
空白
对照组
不摘除内分泌腺
不饲喂动物激素
不注射动物激素(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补充激素(或植入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抑制剂
—
实验目的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举例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3.注意事项
(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
(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4)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采用饲喂法;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以饲喂,也可以注射。
(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
(6)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对点落实]
4.(2019·茂名模拟)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④⑤
B.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
C.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⑥③
D.实验组:④⑤;对照组:①⑤
解析:选B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白鼠均应切除性腺,以排除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为遵循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实验组注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
5.某研究小组研究雄性家兔中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切口不影响本实验)
项目
甲组
乙组
ST浓度(μg/mL)
m
<m
GH浓度(μg/mL)
n
>n
由表中数据可推测ST与GH的含量变化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给实验材料,验证你的结论。
实验材料: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12只,ST、GH测定试剂盒,手术器械用具等。
(1)实验步骤:
①将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②对两组家兔进行处理:A组切除性腺,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讨论:
①要使实验更严谨,应做进一步处理:给A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__,B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__,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求两组的平均值。
②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A组GH浓度________,B组GH浓度________。
③根据预测结果,请举出能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资料可知,ST与GH的关系为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B组作为对照组,不切除性腺,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可以给A组注射适量ST溶液(高于正常值),按照等量原则,B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根据实验假设“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来推测,A组GH浓度会下降,B组GH浓度不变。GH浓度升高会增加体重,由此可以想到增加体重的方法是切除性腺。
答案: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 (1)②不切除性腺(不做处理) ③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2)①适量ST溶液 等量生理盐水 ②下降 不变 ③切除性腺(或阉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二 激素调节的实例[重难深化类]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
(1)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017·全国卷Ⅱ,T5A)
(2)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
(2015·天津卷,T3D)
(3)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014·海南卷,T12D)
(4)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2014·江苏卷,T9C)
(6)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7)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8)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2014·江苏卷,T9A)
2.据血糖调节模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①胰岛素,②降低,③胰高血糖素。
(2)促进肝糖原分解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它与胰岛素的关系是拮抗作用,与肾上腺素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3.学透教材、理清原因、规范答题用语专练
下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据图回答:
(1)如果激素是胰岛素,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提示:①激素角度: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②受体角度: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
(2)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能否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这种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是由于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4.据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如果注射过量激素b,则激素a分泌量减少,激素c分泌量增加。
(3)如果将上图中的甲状腺改为性腺,则激素a、b、c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4)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提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失去生殖能力。
1.掌握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正确区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如下丘脑分泌激素控制垂体活动,再通过垂体分泌激素控制相关腺体活动。
(2)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①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如图:
②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如图:
[对点落实]
1.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胰岛素
解析:选D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题图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了血糖调节;甲表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乙表示胰岛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甲可作为效应器,可接受传出神经释放的递质,做出相应的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
2.(2016·天津高考)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作用于松果体,所以效应器是松果体。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促使其释放的是从传出神经纤维传来的电信号,释放过程中变成化学信号,所以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是由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其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在HPG轴中,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LH作用于睾丸,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3)LH能够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过量的雄激素会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因此血液中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会降低。
答案:(1)松果体 电 化学 (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激素分泌调节的类型
[典型图示]
解答此类图示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各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可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此基础上分析图示进行作答。
[问题设计]
(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调节属于类型,即:
(2)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的调节属于类型,即:
[对点落实]
3.(2019·镇江一模)如图①~③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
C.③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肌细胞
D.三种方式中,②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解析:选C ①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③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故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不是肌细胞;图示三种方式中,①是神经—体液调节,②是神经调节,③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最快。
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解析:选B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糖尿病是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症状及其治疗的有关知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体现了高考命题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的主导思想。
[对点落实]
5.(2016·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解析:选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但不影响胰岛素的排出,激素是弥散到体液中的;血糖水平的高低能直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抗体把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抗原进行攻击,使胰岛B细胞受损而数量减少,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低,血糖浓度高。
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
解析:选B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
7.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类细胞是________,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病。其中,________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
解析:能产生抗体Y1、Y2、Y3的细胞为浆细胞。其中,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其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使血糖浓度升高;抗体Y1与胰岛B细胞膜上识别葡萄糖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抗体Y3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之不能识别胰岛素,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这三种情况,都属于自身免疫病,其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保持血浆中胰岛素的正常浓度,如果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③。
答案:(1)浆细胞 葡萄糖 (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自身免疫 ①② ③
[归纳拓展]
有关糖尿病的四点归纳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检测原理如下图:
(2)实验后试纸的颜色可表示葡萄糖含量的高低,葡萄糖含量由低到高的颜色依次是浅蓝、浅绿、棕色、深棕色。
2.实验流程
3.注意事项
(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
(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是否患糖尿病,因为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的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的糖。在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结合病人的饮食来综合判断。
(3)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时,不仅可以用葡萄糖试纸,还可以向尿液中加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4)模拟尿糖实验中,水、葡萄糖溶液样本起对照作用。
[对点落实]
8.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
葡萄糖b+c c+d―→e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
C.表达式中,c为题干中所述的无色化合物
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
解析:选C 结合题干进行分析,a为葡萄糖氧化酶,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为过氧化氢、b为葡萄糖酸、d为无色化合物、e为有色化合物。
9.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尿糖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
C.步骤③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
D.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解析:选B 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应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试纸上,才能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步骤③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深棕色。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如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也会使尿糖增多,若需确诊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课堂一刻钟
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
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
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易错探因——辨识不清
若对激素作用的特点辨识不清就会造成错答。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只是调节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
解析:选D 激素既不提供能量又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也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其功能只是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随体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机体发育。
2.(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
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
易错探因——张冠李戴
睾酮是雄性激素,卵细胞的形成受雌激素调控,命题者有意混淆两者的作用,以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
解析:选A 雄激素的主要成分是睾酮,睾酮不仅能促进精子的发生,还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雌激素能促进卵巢中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还引发女性的第二性征,如皮下脂肪的积聚和盆骨变宽。
3.(2017·海南高考)。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
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解题关键——准确记忆
此题要求考生准确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轻,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放入密闭室中更容易窒息死亡。
4.(2017·北京高考)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破题障碍——不明图意
解答本题的最大障碍是不能正确获取图中表达的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读懂图中蕴含信息,再逐项分析即可获得答案。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解析:选C 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贮存在ATP中,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由图可知,Ca2+内流促进了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促进胰岛素释放;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细胞外血糖浓度,属于负反馈调节。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
失分原因——知识不全
此项考查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解析:选D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多;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且胰岛素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6.(2017·全国卷Ⅲ)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关键——掌握原理,规范解答
本题是血糖调节的探究实验。解答本题一是要求考生能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二是要求考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如本题中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的应用;三是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规范解答。
解析:(1)腹腔注射胰岛素降低了血糖浓度,致使小鼠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当血糖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根据题干信息,为尽快缓解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需要提高小鼠血糖含量,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应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应是葡萄糖。(3)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后,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加快,使血糖浓度升高,达到正常值后,症状缓解。D组通过直接注射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达到正常值后,症状缓解。
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学情考情·了然于胸]
一、明考情·知能力——找准努力方向
考查知识
1.人体内主要激素的功能及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高频考点,难度较低。
2.血糖调节的机理、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难度较高,也是易错点。
考查能力
1.识记能力:主要考查对人体主要激素的生理功能、激素调节特点的记忆。
2.分析与综合能力:如考查血糖调节的机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酶、激素、神经递质的特点等。
3.推理与探究能力:如第6题,考查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探究。
二、记要点·背术语——汇总本节重点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图示
5.糖尿病病人出现“多尿”的原因: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糖,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困难,导致尿液增多。
[课下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 )
A.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
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解析:选C 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均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而动物激素不能;动物激素需要依靠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动物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需要依靠组织液,才能作用于靶细胞;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
2.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
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
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解析:选D 盐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促胰液素),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3.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降低
B.开始刺激后,大鼠肝糖原分解将加快
C.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
D.该图示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
解析:选B 题图显示:开始刺激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将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将使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速度加快,因此血糖浓度将降低;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根据题干信息,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会引起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
4.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患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C.患糖尿病模型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D.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自变量是是否注射桑叶提取液,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该将患糖尿病的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小鼠的血糖浓度,因此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注射桑叶提取液的患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溶剂的患糖尿病小鼠为对照组;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注射桑叶提取液,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的溶剂。
5.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
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
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
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
解析:选B 胰腺切除,动物无胰岛A细胞,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由此可推知: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减少的现象;保留胰腺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可能会发生血糖水平降低的现象。
6.(2019·湖州模拟)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
B.器官乙分泌的激素b浓度高时,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
C.器官丙分泌的激素c浓度高时,对器官甲有抑制作用
D.器官丙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b的关系为协同作用
解析:选B 由图示关系可推知甲、乙、丙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丙)分泌的;器官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浓度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器官丙分泌的激素c对器官甲有促进作用;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甲)分泌的。
7.人在不同状态下,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人体内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
B.引起曲线bc段变化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等
C.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D.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选B 曲线ab段是吃饭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引起曲线bc段变化(血糖降低)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会;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
8.(2019·佛山模拟)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
乙
2
29
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
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
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
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
9.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解析:选D 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降低;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浓度升高;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故甲处胰岛素含量应低于乙处。
10.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甲、乙、丙为三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
B.Graves病患者的激素甲和激素乙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
C.激素甲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进入靶细胞从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D.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
解析:选A 从图中可看出,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Graves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Graves病人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含量比健康人的低;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会进入细胞;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因此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似。
11.(2019·西安一模)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D.激素都是依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效应
解析:选C 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一般来说,蛋白质类的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代谢的信息,但脂质类的激素则是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代谢的信息。
12.如图所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调节的两条途径,图中a、b、c、d代表具体的结构。a表示胰岛内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含量降低刺激b导致其膜电位改变,由b到c信号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b→a过程中,信号的传递是双向的,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形式
C.a代表的是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加强
D.a释放的物质是胰高血糖素,若发生效应后不能被降解将导致血糖升高
解析:选B b→a过程中,兴奋的传递形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但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二、非选择题
13. 血糖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枢位于________。
(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①________、②________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作用的机理:一方面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转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过程⑤________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血浆中的________下降,血糖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____________病。
(5)临床上,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采取注射胰岛素而不是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下丘脑。(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①神经递质、②胰高血糖素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3)胰岛素作用的机理:一方面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转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过程⑤氧化分解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胰岛B细胞感受葡萄糖的敏感程度降低,则血浆中的胰岛素下降,血糖浓度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自身免疫病。(5)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产生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胰岛素不能口服。
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2)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内质网、高尔基体 (3)氧化分解 (4)胰岛素 自身免疫 (5)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产生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
14.(2019·益阳模拟)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可作用于褐色脂肪细胞(BAT)和肝脏细胞。但BAT细胞的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条件下BAT细胞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①~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表示分级调节的是________(填序号);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内”或“细胞膜上和细胞内”);④为______________的过程,UCP1可能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阶段增加产热。
(3)BAT细胞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②)→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这一过程为分级调节。图中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故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2)图中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图中④表示基因表达过程。UCP1可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促进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从而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3)BAT细胞产热能力强的原因是肝脏细胞主要氧化分解糖类,BAT细胞主要氧化分解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1)①② 神经递质 (2)细胞膜上和细胞内 基因的表达(或“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 (3)肝脏细胞主要氧化分解糖类,BAT细胞主要氧化分解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15.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相关内容:
材料和用具:同种、发育状态相近的健康兔子若干,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蒸馏水,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注射器若干等。
(1)实验原理:碘是合成________激素的原料;________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2)在材料和用具的选择上存在一个明显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步骤中,应先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并测定各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再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2 d后,分别测定不同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与对照组相比,应该是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
解析:(1)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2)对动物不能注射蒸馏水,而应注射生理盐水。(3)在实验过程中,应先用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处理,使各组兔子的甲状腺均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然后进行不同处理(自变量),即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最后检测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
答案:(1)甲状腺 促甲状腺 (2)“蒸馏水”不妥,应改为“生理盐水” (3)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 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 (4)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 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