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高考专题考点复习试题及答案(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展开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高考专题考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商周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这表明( )
A.原始历法诱导了远古农业的产生
B.古代中国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
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农时观念出现
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3.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农具生产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
D.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
4.下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壁画主要的史学价值在于反映了当时( )
A.战争对农业的破坏
B.农业耕作的场景
C.家庭手工业的兴盛
D.庄园经济的发展
5.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这主要说明( )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6.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宋人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备”。这反映了宋代( )
A.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B.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7.南宋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 )
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B.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8.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北方经济不断衰退
C.政治文化中心的北移
D.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9.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 | 户数 | 占有土地及比例 |
1亩以下 | 69 | 27.43亩,2.4% |
1—10亩 | 122 | 494.62亩,43.6% |
10—20亩 | 36 | 469.36亩,41.4% |
20亩以上 | 6 | 142.86亩,12.6% |
合计 | 233 | 1134.27亩,100% |
A.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B.自耕农经济盛行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10.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至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
B.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
C.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
D.铁犁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
11.《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
A.不利于小农经济的产生
B.推行抑商的经济政策
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是对井田制度的改革
1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按一定方式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C.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13.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屡见不鲜。这( )
A.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B.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
D.说明商品经济的繁荣
14.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
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
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
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
15.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
| 淮南道 | 浙西道 | 浙东道 | 宣歙道 | 总计 |
唐前期 | 8 | 12 | 9 | 0 | 29 |
唐后期 | 17 | 33 | 26 | 7 | 83 |
A.中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
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16.宋代立国后,不仅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还同时推行土地买卖的“官版契纸”(官方印制的土地所有权变更的证书和“标准契约”)。这些措施( )
A.强化了国家对土地的管理
B.阻碍了土地所有权流转
C.有利于当时农业的发展
D.导致农业经济的衰退
17.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
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
D.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18.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
A.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
C.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
19.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1661),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1753)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1811)又增至1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清代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0.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行了“均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税改革。这些改革( )
A.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
B.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成
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产生
21.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
数量(件)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
22.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
A.自耕农的大量破产
B.地方吏治较为清廉
C.国家重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豪强庄园经济从根本上被打击
23.两汉时期,西域的农牧业生产均曾取得较大发展,成为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形成了以农为主、以牧为辅、农牧兼营的区域经济总体特色。西域绿洲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耕作技术的提高
C.水利灌溉的发展
D.土地兼并的加剧
24.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
长江以北 | 长江以南 | ||
中唐以前 | 中唐以后 | 中唐以前 | 中唐以后 |
98 | 29 | 23 | 938 |
A.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
B.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
C.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D.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5.商代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从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D.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26.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断出( )
| 中唐 | 晚唐 | 宋 |
贡茶州 | 17 | 17 | 6 |
产茶州 | 43 | 69 | 582 |
贡茶州所占比重 | 39.35% | 24.64% | 1.03%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饮荼习惯日益平民化
C.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27.据统计,西汉、唐朝、北宋三个朝代中国南北方的人口数(单位:百万)如下图。从该图中可以得出( )
A.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B.南方人口数量整体呈现均匀增长
C.政治中心南移促进南方人口增加
D.北宋时南方人口数发展至最高峰
28.据南宋高斯得撰《宁国府劝农文》描述:“及来浙间,见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苗既茂矣。”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农业耕作技术相对发达
B.粮食产量迅速提高
C.经济中心地位稳定
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29.史载,明代江南地区嘉定县,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则是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据此可知,明代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重视区域分工
B.农本商末理念发生变化
C.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兴盛
D.农作物的品种显著增加
30.据某学者称:“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
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
31.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具有“安土重迁”的特征。但明清时期却出现了“自发性移民”,即移民现象的出现不是出于政府的强制,而是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自己决定到异乡去寻找生存空间。这一移民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B.政府的赋税改革使人身依附关系消失
C.人口的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D.土地兼并的严重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32.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地区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区,泉州、漳州和广州普遍种植甘蔗,浙江湖州一些人专以植桑为业。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商业发展的影响
B.重农抑商的影响
C.人口增长的需求
D.手工业技术变革
33.据学者统计,从南北朝到元末的近千年中,东南地区有记载的虎患仅6起,到明清时期,东南地区虎患记载则多达514起,几乎平均每年都有记录。这反映了明清时期东南地区( )
A.人口增长与耕地矛盾突出
B.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C.已逐步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D.文化教育水平提高
二、非选择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康乾时期农业高度发展。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耕地面积当在10亿亩以上。康熙帝亲自在宫中反复试种早熟的稻种“御稻米”,以此带动农业技术发展。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耕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这成为人口飞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防范水旱灾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乾隆皇帝就曾在谕旨中说:“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苟有裨益,虽费帑金一二千万,亦非所惜。”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制农产品蜂拥而至,中国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纺织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日渐失去竞争优势。1877年某报认为: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机器胜过手工。1895年,康有为建议清政府设农商局于京师。袁世凯也上书呼吁,效法西方创办农业学堂、培养农业人才。1897年,罗振玉主办《农学报》时,其中既有欧美、日本农业生产新技术,又有传统农书和我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农业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与历法。古代历法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原始历法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农业的产生,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从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历法制定也取得较大的成果,故答案为D项。A项因果倒置,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探讨的是历法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不是物候知识,排除B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C项。
2.B【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农业的发展。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当时的土地兼并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说的是操纵物价,而非操纵
税收,同时税收是由政府部门管理征收,而非富商,排除D项。
3.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铁农具的发展。材料强调的是汉代的铁农具种类而非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由材料“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可知农具生产系列化,由材料“规格统一”可知农具生产标准化,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汉代以后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错误;隋唐时期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故D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农业发展。壁画中描绘了唐代农民在雨中耕地的场景,故B项正确;题干壁画无法体现战争,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农业而非手工业,排除C项;庄园经济主要出现在东汉,强调集体劳作,题干反映的是个体农民在耕作,排除D项。
5.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工具的发展。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准地区农业迅速发展,但并不是强调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故A项错误;重农政策在唐朝一直被贯彻,故B项错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反映了农业耕作工具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
6.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土地政策。根据材料“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备”可知,宋朝时期土地交易频繁,需要用法令规范,这反映宋朝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税制的重大调整和自耕农的发展壮大,故B、C项错误;经济结构面临转型是在近代时期,不是宋朝,故D项错误。
7.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体现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并没提到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C顷错误;题干不涉及与农产品买卖相关的信息,故D项错误.
8.D【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到元代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这与材抖中“唐朝后期”“元代”不符,故A项错误;材抖中“仰给江南”不等于北方经济衰退,其实是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更快、经济所占比重更大,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经济现象,不是政治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中“江淮居多”到“仰给江南”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9.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农业。表格显示1—10亩的户数为122,在总数中占据一半以上,而且1-10亩的家庭主要是自耕农,说明该时期该地自耕农经济比较盛行,故B正确;材料中占有亩数为20亩以上的只有6户,说明土地兼并不严重,故A错误;表格体现不出农业
生产效率.故C错误;自耕农经济盛行,从侧面说明租佃经济相对不发达,故D错误。
10.C【解析】本题考查井田制。题干材料说浅耕农业时代才适合井田制,因为“不至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也就是说农民只要是在田里耕作就可以有收获,跟他们的积极性关系不大,言外之意是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是不适合精耕时代的,C中的“公田”就是指井田制下的土地,故选C。A、B本身都是正确的说法,但是和题意无关,故排除;D的说法错误,应该是铁犁牛耕促进了私田的开垦。
1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思想。题干所述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小农经济的产生,故A项错误;题干不涉及对商业的抑制措施,故B项错误;材料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题干所述并非对井田制的改革,故D项错误。
12.c【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土地政策。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公有演变成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按一定方式分配给每个儿子”有利于提高土地自由流转率,所以C符合题意;A、B材料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成,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瓦解。
13.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小农经济的发展。题干这种规定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田庄经济,排除A项;题干无法体现社会动荡不安,排除B项;“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中的征税对象是农业,而非商业,排除D项。
14.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经济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画面中既有射猎、捕鱼的场景,也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场景,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图中没有手工业生产的场景,故B项错误;图中看不出生产技术改进等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集体劳动,但看不出土地制度,故D项错误。
15.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表格显示唐朝后期和前期相比,水利工程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政府对农业管理的加强,导致农业生产呈良性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是在宋朝,故A项错误;当时的农业生产并没有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比较全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信息,无法体现江南地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16.C【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农业政策。材料体现的不是国家强化对土地的管理,而是土地买卖的规范化和法律化,A项错误;“不抑兼并”会加剧土地兼并,也就是加速土地所有权流转,B项错误;材料说明国家对土地私权的合法化作出规定,这顺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需要,C项正确;宋代农业持续发展,D项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7.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国的农业。材料提到“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圩田”“沙田”“架田”“山田”都是在适耕土地开发殆尽的情况下的产物,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矛盾凸显,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田地开发的多样性,无法体现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18.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化主要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人地矛盾激化,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C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未松动,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9.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农业发展的困境。题干只是反映清代耕地面积的增加与玉米种植的扩展,反映不出清代政府大力扶持垦荒,故排除A项;玉米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入我国的,但题干只是提及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展,非中西经济交流频繁,故排除B项;中国
古代主要经济形式是农耕经济,题干反映在清代耕地总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扩展,但这些仍都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并没有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动力,故C项正确;题干只是反映了玉米种植地区扩展,但不能反映出种植结构的根本变化,故排除D项。
20.B【解析】本题考查先秦赋税改革。“均地分力”“与民分货”说明春秋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变革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成,所以本题选B项。“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题干时间为春秋后期,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确立的,故排除C项;“铁犁牛耕技术产生”推动了“与民分货”现象的出现,D项因果关系错误,排除。
21.A【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柱状图体现出用于农业的工具多样化,有掘土工具、刨土工具等,体现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铁农具并非全部都是官营手工冶铁业所生产的,故B项错误;当时冶铁业产品应该是多样化,并不是以生产农具为主,故C项错误;D项中“全面”说法绝对。
22.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农业发展。根据题干可知,到外流浪的人想返乡,进行农耕的,地方郡县要根据实数赈济粮食,A所述现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无法根据材料判断地方吏治的情况,排除B;根据题干可知,汉章帝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流人”回乡从事农业生产,该做法有利于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正确;因错在“根本上”,排除。
23.C【解析】本题考查两汉时期西域农业的发展。结合材料中的描述,可以得知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农牧业,对于西域农业来说水资源是最重要的,所以水利灌溉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本题选择C项。A、B项确实对农业发展有利,但并不是对西域农业最重要的,因此排除这两项;D项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故排除。
24.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南北经济对比。从表格数据看,中唐以后,长江以北地区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减少,长江以南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后,战乱频繁,政局混乱,灌溉工程有的被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项时间不符,错误;材料没有其他地方的经济数据,无法进行比较,不能得出“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C项错误;南方灌溉工程数量多于北方的原因并非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项错误。
25.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耕作模式的变化。从甲骨文卜辞到《四时田园杂兴》反映了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D正确;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并没有出现,排除A、B;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与甲骨文卜辞的内容“协田”不符,排除C。
26.B【解析】本题考查唐宋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仅凭题干产茶信息无法推断出A项,排除;由表格来看,产茶州数量大幅增加,而贡茶州所占比例大幅减少,说明饮茶习俗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故选B项;材料无关区域分工,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奢侈品茶叶的信息,排除D项。
27.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口问题。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南方人口的增加,故A项正确;B项错在“均匀”,排除B项;西汉、唐朝、北宋时期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排除C项;D项错在“最高峰”,排除。
28.A【解析】本题考查南宋江南地区的农耕技术。“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突出江南农业耕作技术相对发达,故A项正确;“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苗既茂矣”没有涉及粮食总产量的内容,故排除B项;仅与蜀中地区农耕技术的对比无法得出当时江南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故排除D项。
29.C【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农业经营方式。从材料反映的情况来看,明代江南地区有种棉、种稻、养蚕缫丝等多种农业经营方式,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体现不同区域的分工合作,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农本商末理念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农作物品种增
加的史实,排除D项。
30.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对生活习俗的影响。从材料来看,婚姻往往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季节反映出的是对农业的重视,所以本题选A项。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通常情况,可能存在特例;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31.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口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过快,人们为谋得生存发展,出现了自发性移民,体现了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故C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是材料中强调的原因,排除A。政府的赋税改革使人身依附
关系逐渐减弱,并不是消失,排除B。土地兼并的严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32.A【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农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棉花、甘蔗、桑树等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影响了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人口的增长影响的主要是粮食作物的
种植,故B、C项错误;明代中后期手工业技术的变革主要影响的是植棉和植桑,而非种甘蔗,排除D项。
33.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地矛盾。明清时期东南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虎患频发,故A项正确;虎患频发体现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东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与虎患频发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东南地区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与虎患频发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
34.(1)表现:人口激增,耕地面积的增长;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作物推广。
原因: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或政府鼓励垦荒);赋税制度的变革;国家重视河工水利;传统农业科技的进步。
(2)变化:传统农业受外资冲击逐渐解体(西方工业化农产品冲击);主张农业生产技术转型;大众传媒、社会精英呼吁建立近代农业;建立农业管理机构和人才培训体系:出现农业专业报刊;出现兼采中西农学经验的主张。
影响:带动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资入侵;促进了西学(西方农业生产经验)的传播;革新了中国人的农业生产理念;促进中国融入近代世界;未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农业状况。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此时全国耕地面积当在10亿亩以上”结合所学得出人口激增,带来耕地面积的增长;据材料一“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耕作方法”得出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据材料一“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得出高产作物得到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得出政治上,国家巩固,社会稳定;由材料一“政府大力鼓励垦荒”得出国家推行重农政策;根据所学得出赋税制度的变革;由材料一“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得出国家重视河工水利;由材料一“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耕作方法”得出传统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2)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二“外国机制农产品蜂拥而至”得出传统农业受外资冲击逐渐解体;从1877年某报观点得出主张农业生产技术转型;从1877年某报、康有为、袁世钒的观点得出大众传媒、社会精英呼吁建立近代农业;据材料二“建议清政府设农商局于京师”“效法西方创办农业学堂”得出主张建立农业管理机构和人才培训体系;据材料二“罗振玉主办《农学报》”得出出现农业专业报刊,主张兼采中西农学经验。第二小问影响,对外抵御了外资入侵、促进中国融入近代世界;对内革新了中国人的农业理念,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农业转型和西学的传播,但未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农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