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十二单元 知识点二12.28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十三单元 知识点一13.30 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十三单元 知识点二13.30 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十三单元 知识点二13.31 工业革命及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十四单元 知识点一14.34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学案 0 次下载
2021版高考历史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十三单元 知识点一13.31 工业革命及第二次工业革命
展开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析·史论阐释
一、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具体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上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向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立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推动欧美国家迅速适应并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2)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3)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消极作用:加深了被侵略国家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破坏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经济的独立发展,必然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陷入更加落后的状态。
1.(2019·全国卷Ⅰ·T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解析】选A。瓦特修理过蒸汽唧筒,进而改良了蒸汽机,正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来自实践经验总结这一特点,故A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错。资金保障并非是决定性因素,C错。“各阶层广泛参与”的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D错。
2.(2018·全国卷Ⅰ·T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解析】选B。据题意,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出现了经济条件论、政治条件论、自然条件论等多种解释,研究趋于全面和深化,故B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与题干主旨不符,亦可排除;D说法本身错误。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 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 | 判断理由 |
A | 干扰选项 |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表达过于绝对 |
B | 正确选项 | 材料分别从经济条件论、政治条件论、自然条件论等多方面解释,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拓展”,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趋于全面 |
C | 干扰选项 | 材料主旨是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和主旨不一致 |
D | 本身错误的选项 | 材料没有表达对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的比较,只是对各种观点的叙述 |
3.(2017·全国卷Ⅰ·T3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 |||
年份 | 约1770 | 约1790-1793 | 约1830-1835 |
数额(百万英镑) | 140 | 175 | 360 |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
年份 | 1755 | 1797 | 1835 |
指数 | 42.74 | 42.48 | 78.69 |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解析】选D。材料给出的数据,国民收入,特别是“约1790-1793”到“约1830-1835”,增长幅度为106%左右,而同一时期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幅度为85%左右,两个增长幅度相差20%,不能得出“同步增长”的结论,故A不正确;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幅度为85%左右,不能说明“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错误; 由表中数据可知,工业革命期间工人实际工资有较大增长,故C错误;由图中数据分析,国民总收入增长幅度大,而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幅度相对小,这说明资本家攫取了高额的利润,工人相对贫困,因此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