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01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02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03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

    展开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
    ★考点归纳
    归纳1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 盐和水 的反应。
    2.通式:酸+碱―→盐+水
    3.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分子(即H++OH-===H2O)。
    易错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必须要根据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才能确定。
    4.实际生活中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良酸性土壤:可以加熟石灰[Ca(OH)2]来改良。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 CaSO4+2H2O 。
    (2)处理废水:工业排出的酸性废水,可以加碱溶液中和,达标后再排放,工业排出的碱性废水,可以加酸溶液中和,达标后再排放。
    (3)用于医疗: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服用碱性的药物,如Al(OH)3,来中和胃酸过多,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归纳2 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与pH:溶液的 酸碱度 (即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 pH 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 0-14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 使用pH试纸 。

    pH<7 溶液 呈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强。
    pH=7 溶液 呈中性 。
    pH>7 溶液 呈碱性 ,pH越大,碱性越强。
    2.测定方法:使用pH试纸,将pH试纸放在白瓷片上(或玻璃片上),用 胶头滴管 吸取(或用 玻璃棒 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特别提醒:
    (1)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能取整数。(精确到整数)
    (3)pH<5.6的雨水是酸雨。

    ★三年真题
    2020年中考真题
    一、单选题
    1.(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 ) B.牙膏(pH≈9) C.肥皂(pH≈10 ) D.米醋(pH≈3)
    【答案】D
    【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选D。
    2.(2020·甘肃金昌�中考真题)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13和H2,所以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FeCl3和H2
    D.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13和H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不符合题意;
    D、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也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0·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此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利用此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
    C.利用此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D.利用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A、碘和蔗糖属于不同种物质,溶剂均是水,实验中发现碘几乎不溶于水,而蔗糖溶于水,利用此实验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选项A正确;
    B、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属于可燃物,均在空气中,均用酒精灯加热,但二者着火点不同,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碎片。利用此实验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选项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则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可以利用此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此实验中饮料瓶变瘪,只能说明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减少,至于是否与水反应还必须证明生成物,利用此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D。
    4.(2020·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答案】A
    【解析】
    A、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来源广泛,可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B、硫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烧碱是一种碱,但具有强腐蚀性,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显中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19·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H2O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反应是将稀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X是稀硫酸,不符合题意;
    B、a点,pH>7,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不符合题意;
    C、c点,pH<7,说明这时稀硫酸过量,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0·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良酸性土壤可用烧碱
    B.回收废旧金属不仅节约金属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
    C.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
    D.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答案】A
    【解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B、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节约金属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C、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不符合题意;
    D、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0·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纵向做切线,表示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只观察T1线,发现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甲烷属于气体,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图示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部分水,且该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逐渐减小,待温度逐渐冷却至室温时,溶解度逐渐增加,溶质质量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消耗了部分水,故最后溶质的质量小于原来的质量,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先完成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由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大,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设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都是m,mg氢氧化钡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是x,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钡与硫酸的质量比为:171:98=m:x,x=,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导电能力不会减小至零,图示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②③。
    故选A。
    8.(2020·山西阳泉�中考真题)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经分析推理可知,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B.证明酸碱发生反应
    C.白磷在水中燃烧
    D.实验室制取氧气
    【答案】C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水平面上升约五分之一,图中缺少弹簧夹,故A不正确;
    B、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反应,故B不正确;
    C、水压入锥形瓶中,氧气会进入烧杯中,白磷着火点较低,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以上,会燃烧,则白磷在水中燃烧,故C正确;
    D、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D不正确。故选C。
    9.(2020·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某工厂排出的废水pH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环境污染严重。从环保及回收利用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应适量加入( )
    A.烧碱和纯碱 B.盐酸和铁粉
    C.生石灰和铁粉 D.熟石灰和金属银
    【答案】C
    【解析】
    A、烧碱和纯碱都只能调节pH,但不能回收铜,A选项错误;
    B、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可以置换铜,但废水已显酸性,加盐酸会使酸性加强,B选项错误;
    C、生石灰可以调节pH,且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可以置换铜,C选项正确;
    D、熟石灰可以调节pH,但银活动性小于铜,因此不能回收废水中的铜,D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20·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配制波尔多液
    D.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属于碱,能与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钙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0·湖北孝感�中考真题)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节约资源
    B.物质分类
    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
    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①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
    ②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
    C.物质构成
    D.性质用途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
    ②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因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B、①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②甲烷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C、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选项错误;
    D、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选项错误。
    故选A。
    12.(2020·湖北咸宁�中考真题)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所以酸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答案】B
    【解析】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是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A错。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正确。
    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C错。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就不属于燃烧,D错。
    故选:B。
    13.(2020·宁夏中考真题)学化学、用化学。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C.室内着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D.炒菜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可调大燃气灶的进风口
    【答案】B
    【解析】
    A、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应先用略显碱性的洗发剂,再用略显酸性的护发剂,选项正确;
    B、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选项错误;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选项正确
    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选项正确。
    故选B。
    14.(2020·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1
    X
    7
    6
    反应后的质量(g)
    1
    2
    29
    24
    A.x的数值为32
    B.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D.若丁为水,则甲或乙必定为酸或碱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x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31+x+7+6=1+2+29+24,因此x=12;反应后甲、乙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反应后丙、丁质量都增加,是生成物。
    A、根据分析,x的数值为12,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分析,甲、乙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是:丙,29g-7g=22g,丁,24g-6g=18g,则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2g:18g=11:9,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甲、乙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若丁为水,甲或乙不一定为酸或碱,如,反应物中没有酸或碱,产物中有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0·福建中考真题)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
    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答案】C
    【解析】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少,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7.8amL-2.8amL= 5amL,则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 2.2amL,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6.(2020·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属于碱,但二氧化碳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就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
    17.(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A
    【解析】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说法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均一、稳定,不是溶液,说法错误;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A。
    18.(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表中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鉴别
    B 化学与生产
    ①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②用稀盐酸可以鉴别氧化铜和铁粉
    ①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②碳酸钠俗称火碱,应用于制取肥皂
    C 物质的变化
    D 实验操作
    ①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②电解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①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②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正确;②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和水,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和氢气,用稀盐酸可以鉴别氧化铜和铁粉,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氢氧化钙)来配制成农药波尔多液,错误;②碳酸钠俗称纯碱,应用于制取肥皂,错误;符合题意;
    C、①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正确;②电解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②过滤时,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0·贵州铜仁�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及变化中叙述正确的是(  )
    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
    A、在化合物NO2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0,则=+4价,所以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常温下氧气与木炭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选项正确。故选D。
    20.(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答案】B
    【解析】
    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并不是燃烧,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而是酸性溶液,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例:氧气、臭氧在一起,是混合物,但不是溶液,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2020·黑龙江鹤岗�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冻伤
    B.当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C.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量不足,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会少于瓶内气体体积的1/5
    D.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热量变化,如硝酸铵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答案】B
    【解析】
    A、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涂抹在树木上,可以防止害虫生卵,而且涂抹适量的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冻伤。A正确;
    B、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是因为人体胃部的温度比汽水的温度高,而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所以喝冰镇汽水后会打嗝。B错误;
    C、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红磷不足,则消耗氧气的含量就会减少,则回流的水的体积也会减少,从而导致回流的水的体积小于1/5。C正确;
    D、硝酸铵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正确。
    故选B。
    二、科学探究题
    22.(2020·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蚊虫叮咬时能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蚁酸化学名称为甲酸( HCOOH),熔点为8.6℃,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2)常温下,氯化钯(PdCl2)溶液常用于检验CO的存在:。
    探究Ⅰ:蚁酸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色,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当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你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肥皂水 b 食醋 c 食盐水
    探究Ⅱ:蚁酸的分解产物

    (设计实验)常温下,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蚁酸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填“A”或“B”);
    (进行实验)将分解产物通入C处空瓶,实验中观察到D处瓶内出现灰色沉淀,结论: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同时可观察到C处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写出蚁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探究Ⅲ:产物的性质

    (拓展实验)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K2,打开K1,点燃酒精喷灯,F处玻璃管内的现象:________,结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此时H处瓶内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在G处被完全吸收,分析该装置存在的缺陷:___________;然后打开K2,关闭K1,Ⅰ处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探究Ⅰ:蚁酸溶液显酸性 a B
    探究Ⅱ: CO 有大量水珠出现
    探究Ⅲ: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合理即可) 收集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合理即可)
    【解析】
    探究Ⅰ:蚁酸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链接:蚁酸显酸性,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减轻痛痒,肥皂水显碱性,故选a;
    探究Ⅱ:蚁酸的分解产物
    设计实验:蚁酸的熔点是8.6℃,故常温下,蚁酸是液体,故常温下,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蚁酸应选择装置B;
    进行实验:,故将分解产物通入C处空瓶,实验中观察到D处瓶内出现灰色沉淀,结论:分解产物中有CO;
    甲酸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O,故生成物中也应含C、H、O,故还有水生成,C处水蒸气遇冷形成水珠,故C处瓶内的现象是:出现大量水珠;
    由此可知,蚁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Ⅲ:产物的性质
    拓展实验: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实验现象为: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因为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通过Ⅰ装置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故填:收集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
    23.(2020·湖北仙桃�中考真题)“如何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水”是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研究主题,请完成以下相关问题。

    (知识回顾)实验证明酸与碱可发生中和反应,右图从微观角度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
    是 。
    (提出问题)盐酸、硫酸等酸以酸溶液的形式存在,酸溶液与碱反应时,无法判断生成物中有“水”生成。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酸与碱发生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冰醋酸即无水醋酸,蓝色硅胶遇水变红
    (实验原理),是冰醋酸与NaOH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自由移动的CH3COO-和Na+。
    (进行实验)将适量的冰醋酸(CH3COOH)、NaOH固体及几粒蓝色硅胶置于试管中,塞上橡皮塞,轻轻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提出质疑)上述实验及实验现象,能说明“水”是化学反应生成的吗?该结论不严谨!
    (解决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思考,应在下列2个实验的基础上,再做上述实验。

    实验方案(写出所用试剂即可)、实验现象
    实验一
    试剂与现象:_____
    实验二
    试剂与现象:_______
    (交流讨论)(1)上述设计采用了____的实验方法。
    (2)冰醋酸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后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能够导电,是因为_____。
    【答案】(知识回顾)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进行实验)蓝色硅胶变红 (解决方案)冰醋酸,蓝色硅胶不变色 氢氧化钠固体,蓝色硅胶不变色 (交流讨论)(1)对比 (2) CH 3COONa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自由移动的 CH3COO-和Na+
    【解析】
    知识回顾:从微观角度说明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进行实验:将适量的冰醋酸( CH3COOH)、NaOH固体及几粒蓝色硅胶置于试管中,塞上橡皮塞,轻轻振荡试管,,蓝色硅胶遇水变红,故实验现象为:蓝色硅胶变红;
    解决方案:“水”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的,还可能冰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本身含水,故应验证冰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不含水;
    故实验一:冰醋酸,蓝色硅胶不变色;
    实验二:固体氢氧化钠:蓝色硅胶不变色;
    交流讨论:(1)上述设计采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
    (2)冰醋酸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后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能够导电,是因为冰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CH3COONa在水溶液中可解离出自由移动的 CH3COO-和Na+。
    24.(2020·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Ⅰ、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猜想③:NaCl和HCl
    (进行实验)不变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 AC
    【解析】
    Ⅰ、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从微观角度分析,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猜想]
    猜想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当盐酸过量时,则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
    方案一:若猜想①不正确,则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含氢氧化钠;
    方案二:若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则溶液中存在盐酸和氯化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如果溶液pH小于7 ,溶液中含有HC1,符合题意;
    B、铜不与稀酸反应,无法检验溶液是否含有HC1,不符合题意;
    C、把紫色石蕊溶液滴到溶液中,如果变红色,则溶液中含有HC1,符合题意。故选AC。
    【点睛】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既要考滤生成物,也要考滤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5.(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_________。

    (2)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i)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ⅱ)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_____。
    (3)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___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继续探究)
    (4)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ⅲ)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ⅳ)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如图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____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思考拓展)(1)胶头滴管 (ⅱ)用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稀盐酸进行步骤二实验,如红色不消失,则可排除水的影响 (3)蓝 NaCl+AgNO3=AgCl↓+NaNO3 (4)H+和OH-结合生成H2O (5)放出 CH3COOH+NaOH=CH3COONa+H2O
    【解析】
    (1)步骤二中,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所以A是胶头滴管;
    (2)稀盐酸中含有水,水对实验有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该对比实验方案是用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稀盐酸进行步骤二实验,如红色不消失,则可排除水的影响。
    (3)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因此无蓝色沉淀可说明白色固体不是NaOH;
    ②根据题意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氢氧化钠溶液是碱,盐酸溶液是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就是酸碱中和的实质即H+和OH-结合生成H2O。
    (5)①反应放热使得空气膨胀,从而使该反应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因此是放出热量;
    ②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成红色是因为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为。

    三、计算题
    26.(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常温下,向盛有100.0g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60.0
    80.0
    100.0
    120.0
    烧杯中溶液的pH
    13.7
    13.3
    7.0
    0.7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求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00.0;(2)11.2%
    【解析】
    (1)pH=7,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0.0g,故填:100.0。
    (2)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设反应消耗KOH的质量为x

    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2%。
    27.(2020·湖北咸宁�中考真题)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Na2SO4;(2)7.84%(详见解析)
    【解析】
    根据给出的图分析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1)当滴加NaOH溶液至A点时,由于溶液此时pH=7,显中性,此时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
    (2)设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x=7.84%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84%。(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
    28.(2020·宁夏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后,测得实验产生的废液pH<6.5(已知:酸、碱废液pH在6.5-85之间达到排放标准)。为准确测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取了200g废液,当加入1.48g熟石灰时,测得溶液pH=7。
    (1)计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的这类废液不要倒入下水道,应该 (写一条)。
    【答案】(1)0.73%;(2)倒入指定容器,集中处理
    【解析】
    (1)解:设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x


    x=0.73%
    答: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73%。
    (2)这类废液中含有酸,倒入下水道会腐蚀管道,应该倒入指定容器,集中处理。
    29.(2020·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现有盛88.4g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的大烧杯,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C段可以观察到大烧杯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3)B点时,大烧杯中的溶液pH 7(填”>”、“=”或“<”)。
    (4)C点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过程)
    【答案】(1)2NaOH+H2SO4=Na2SO4+2H2O (2)4.4 (3)> (4)10%。
    【解析】
    (1)烧杯中滴加H2SO4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优先反应,碳酸钠再和硫酸反应,AB段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
    (2)生成气体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质量为y。

    故填:4.4。
    (3)B点时,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和水,大烧杯中的溶液溶质为硫酸钠和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pH>7,故填:>。
    (4)设: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硫酸钠的质量为z。

    反应后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14.2g=28.4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88.4g+200g-4.4g=284g故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溶质质量分数10%。

    四、填空题
    30.(2020·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
    A 取样,加入CuO粉末
    B 取样,滴加NaOH溶液
    C 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 取样,滴加AgNO3溶液
    【答案】(1)溶解由红色变为无色 (2)H+、OH- (3) ABC
    【解析】
    (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因此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先呈碱性,使酚酞变红,而后变为中性至酸性,酚酞变为无色,因此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发生中和反应,H+、OH-反应生成水,因此数目减少的离子是H+、OH-;
    (3)A 取样,加入CuO粉末,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为蓝色则说明有稀盐酸,正确;B 取样,滴加NaOH溶液立即变红色说明没有稀盐酸,过一会变红色说明有稀盐酸,正确;C 取样,加入CaCO3粉末有气泡生成说明有稀盐酸,正确;D 取样,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氯离子不能说明有稀盐酸剩余,因此选择ABC。
    31.(2020·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远处就能闻到栀子花香体现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炒菜时油锅起火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生活中使用洗发剂后需用护发剂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4)实验室配制酚酞溶液常选用酒精作溶剂而不选用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答到分子运动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用锅盖盖灭、迅速加入待炒食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酸碱中和反应(有关键词“中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酚酞易溶于酒精(在酒精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远处能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从花开之处运动到人所立之处,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油锅起火可以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迅速加入待炒食材(降低有过的温度);
    (3)洗发时,洗发剂为碱性物质,洗去头发上的油污和灰尘,之后用的护发素为酸性,可以反应掉过量的洗发剂留在头上对头皮造成刺激;因此用酸性物质反应碱性物质,该原理是酸碱中和;
    (4)配置酚酞溶液不用水作溶剂说明酚酞不易或难溶于水,而用酒精说明酚酞易溶于酒精;
    32.(2020·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2)制备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5)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答案】(1)压强 (2)+4 (3) NaCl (4)醋酸 (5) SO2
    【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打开可乐瓶盖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从而大量溢出,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反应后有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Cl。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显碱性,可以涂抹酸性物质中和,故可涂厨房中的醋酸来止痒。
    (5)煤中含有硫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则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五、实验题
    33.(2020·云南中考真题)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趣味实验。实验时,打开止水夹,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B试管内气压减小,B中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①在A处烧杯内放置燃烧的蜡烛,打开止水夹,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

    ②在A处烧杯内放置某溶液,打开止水夹。若B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红色溶液变无色。则A处烧杯内的溶液是_____,B中红色溶液可能是 。
    【答案】 ①澄清石灰水 ②浓盐酸(合理即可) 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解析】实验时,打开止水夹,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B试管内气压减小,B中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进入B试管内的气体是通过A处烧杯上方倒置的漏斗吸入的。因为倒置的漏斗处于A处烧杯的上方,所以A处烧杯内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就进入B试管内。
    ①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通过烧杯上方倒置的漏斗,二氧化碳进入B试管内的溶液中,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B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
    ②在A处烧杯内放置某溶液,打开止水夹。若B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色,因为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A中可能是浓盐酸(也可能是浓硝酸、醋酸,它们也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合理即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通过倒置的漏斗被吸入到B试管内的溶液中,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为A中是具有挥发性的酸溶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A中挥发出来的气体溶于水能使红色溶液变无色,则B中一定含有能跟酸反应的物质,而且溶液中还存在一种遇酸会由红色变为无色的指示剂,根据初中阶段所学知识,可以判断B中含有的指示剂是酚酞溶液,而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时显无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结合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且盐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故B中含有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合理即可)。根据分析,A处烧杯内的溶液是:浓盐酸(合理即可),B中红色溶液可能是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34.(2020·福建中考真题)请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现象
    说明、解释或结论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用____(填仪器名称)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固定好装置,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O2。
    当观察到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收集O2之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___。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i.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
    ii.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观察现象。
    步骤ⅱ中观察到___。
    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____。
    【答案】(1)药匙 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气泡冒出 将集气瓶装满水 (2)溶液变红色 使反应充分(或“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高锰酸钾是粉末状固体,所以用药匙取用;现象:试管中原有空气,刚开始冒出的气体是空气,则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的冒出时,这时空气已经排出完,是氧气冒出来了;说明、解释或结论: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将集气瓶装满水,就把空气排完了;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象:NaOH溶液(碱性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溶液又变成碱性的,溶液中的酚酞试液又会变红;说明、解释或结论: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充分反应或“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

    六、推断题
    35.(2020·四川德阳�中考真题)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框图中A、B、C、D、E均为氧化物,甲、乙为单质,3%的A溶液常用于清洗伤口杀菌,C是生活中常见液体,E可用于温室中的气体肥料,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乙为黑色固体。各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物、生成物均已标出,反应条件未标出。

    (1)反应①中B的作用是_______。
    (2)反应②的过程中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化合反应③发生的条件为_______。
    (4)反应④常用于检验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度) (2) 放出 (3)点燃
    (4)
    【解析】
    A、B、C、D、E均为氧化物,甲、乙为单质,3%的A溶液常用于清洗伤口杀菌,可推出A为过氧化氢,C是生活中常见液体,B、乙为黑色固体,且过氧化氢能与B转化为C、B、甲,可推出B为二氧化锰、C为水,甲为氧气。E可用于温室中的气体肥料,可推出E为二氧化碳,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可推出丙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可推出丁为碳酸钙,氧气能与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推出乙为碳,水能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推出D为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B为二氧化锰,反应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反应①中B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反应②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3)反应③为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条件是点燃;
    (4)反应④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9年中考真题
    1.【2019年北京市】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答案】D
    【解析】A、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番茄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
    2.【2019年云南省】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胃液0.9~1.5
    C.胆汁7.1~7.3 D.胰液7.5~8.0
    【答案】B
    【解析】A、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故选B。
    3.【2019年云南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药品 B.测定溶液的pH
    C.过滤 D.仪器的连接
    【答案】C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4.【2019年天津市】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
    【答案】D
    【解析】A、苹果汁的pH比纯鲜牛奶的小,因此苹果汁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强,故说法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pH比肥皂水的大,因此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弱,故说法错误;C、厕所清洁剂显酸性,炉具清洁剂显碱性,因此厕所清洁剂不能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故说法错误;D、蚊虫分泌的蚁酸显酸性,因此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显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故说法正确。故选D。
    5.【2019年重庆市B】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
    A.8 B.7 C.6 D.4
    【答案】A
    【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8。故选A。
    6.【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鸡蛋清7.6~8.0 B.葡萄汁3.5~4.5
    C.番茄汁4.0~4.4 D.苹果汁2.9~3.3
    【答案】A
    【解析】A、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B、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番茄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
    7.【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常温下,我们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范围如下:
    物质
    牙膏
    鸡蛋清
    酱油
    食醋
    pH
    8~9
    7~8
    4~5
    2~3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牙膏 B.鸡蛋清 C.酱油 D.食醋
    【答案】D
    【解析】A、牙膏的pH为8~9,显碱性;B、鸡蛋清的pH为7~8,显碱性;C、酱油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D、食醋的pH为2~3,小于7,显酸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食醋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D。
    8.【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答案】C
    【解析】A、酸性物质的废液会腐蚀下水道,不能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9.【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答案】C
    【解析】A、pH试纸不能直接进入待测液中,以防污染试剂,错误;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应,错误;C、蚊虫的汁液显酸性,牙膏显碱性,因此蚊虫叮咬后,可涂牙膏减轻疼痛,正确;D、橘子的pH大于柠檬的pH,因此橘子酸性弱于柠檬,错误。故选C。
    10.【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中子,故选项推理正确;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a(OH)2+Na2CO3CaCO3↓+2NaOH,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B。
    11.【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由此可知:A、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酸根离子数目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据不变,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2.【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pH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pH小于7的降雨不一定是酸雨,pH小于5.6的降雨属于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故选项说法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3.【2019年陕西省】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答案】D
    【解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A、a点后,沉淀质量逐渐减少,所以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故A正确;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沉淀质量达到了最大值,所以溶液中不存在NaOH,故B正确;C、c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铜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故C正确;D、硫酸铜过量的话,a点时溶液中存在Cu2+,a点沉淀达到了最大值,只能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可能存在硫酸铜,故D错误。故选D。
    14.【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答案】D
    【解析】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该溶液显酸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若该溶液显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若该溶液显中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仍呈中性,测得的pH结果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
    15.【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这一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酸碱恰好中和
    (2)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7.35 g
    【解析】(1)图中A点时pH=7,表示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 g×15%=6 g;设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6 g

    x=7.35 g
    16.【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___________种情况。
    【答案】(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滤纸破损
    (3)过氧化氢的浓度
    (4)2
    【解析】(1)A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过氧化氢的浓度。
    (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2种情况,即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氯化钠、盐酸过量时的氯化钠和氯化氢。
    17.【2019年陕西省】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的烧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为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称取m g烧碱样品测定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方案二:称取m g烧碱样品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
    请回答:
    (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为减少误差,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A.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
    B.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pH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pH
    C.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
    (3)判断方案二中FeCl3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可将方案二中的FeCl3溶液换成稀硝酸和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1)NaOH+HClNaCl+H2O
    (2)A
    (3)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AgNO3
    【解析】(1)方案一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A、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当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B、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pH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pH,恰好完全反应或盐酸过量时溶液都是无色;C、向样品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成紫色,颜色变化不明显;由以上分析可知,方案一中,为减少误差,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A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故选A。
    (3)判断方案二中FeCl3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可将方案二中的FeCl3溶液换成稀硝酸和AgNO3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这是因为硝酸银能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根据沉淀质量可以计算氯化钠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及其质量分数。
    18.【2019年河南省】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
    (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钠离子和氯离子
    (2)H++OH−H2O
    【解析】(1)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19.【2019年吉林省】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上___________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种溶质。
    【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B
    (3)二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所以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3)在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盐和碱两种溶质。
    20.【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梧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检测某硫酸厂排放的废液中硫酸的含量,取废液样品100 g,逐滴加入4%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液中其它成分均为中性,且不和NaOH反应)。

    请计算:
    (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98
    (2)0.98%
    【解析】(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2)设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20.0g×4% 100gx

    x=0.98%
    答:(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8。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
    21.【2019年海南省】现有如下药品:NaOH溶液、浓H2SO4、Na2CO3溶液、Fe、Mg、酚酞试液、蒸馏水,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请回答:
    (1)实验时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小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①若硫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②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解析】(1)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2)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故无法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②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判断酸是否有剩余,可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则硫酸过量;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2018年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8•益阳)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答案】B
    【解析】解: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示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2018•苏州)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
    【答案】B
    【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显红色,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紫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显碱性,溶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2018•青岛)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答案】B
    【解析】解: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利用了洗涤剂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与蛋中所含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因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2018•河北)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B
    【解析】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5.(2018•宁波)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A、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g×10% x×7.3%
    =,
    x=25g,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为:20g+25g=45g,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由A中计算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溶液质量是45g,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由A中计算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此时pH=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时,溶液pH应该是由大于7逐渐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6.(2018•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7.(2018•雅安)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答案】C
    【解析】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8.(2018•梧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解:A、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质是NaCl,正确;
    B、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C、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正确;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正确。
    故选:B。
    9.(2018•荆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2018•无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品红在热水中的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变为软水
    【答案】C
    【解析】解: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品红在热水中的扩散比在冷水中快,该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吸附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不能软化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1.(2018•乐山)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答案】D
    【解析】解:A、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不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b、c所示的溶液中均含有氯化钠,都含有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 多选题
    12.(2018•扬州)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BC
    【解析】解: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过量的HCl和反应生成的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完全反应前,溶液是无色的,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三. 填空题
    13.(2018•临沂)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Cl+NaOH═NaCl+H2O 。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是 ① (填序号)。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答案】(1)OH﹣、Na+;(2)HCl+NaOH═NaCl+H2O;(3)①。
    【解析】解:(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故横线上图形表示的离子从左到右分别是氢氧根离子(OH﹣)、钠离子(Na+)。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硝酸属于酸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
    (1)OH﹣、Na+;(2)HCl+NaOH═NaCl+H2O;(3)①。
    14.(2018•黄冈)化学基础与常识
    (1)图1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与“”反应生成了  (填物质名称)。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B;
    (2)水;
    (3)CaF2;
    (4)SO2+I2+2H2O=H2SO4+2HI。
    【解析】解:(1)A.金属制成电缆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B.电热壶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丝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金属乐器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耐腐性和特殊光泽;
    故选:B;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由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图,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水;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1个钙原子、1个硅原子、3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氟原子;反应后:1个硅原子、4个氟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钙原子和2个氟原子,其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4)由图可知,反应I为二氧化硫、水与碘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I,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故填:SO2+I2+2H2O=H2SO4+2HI。
    15.(2018•德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对下列错误观点举出相应的否定例证(填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举例:CuO+CO Cu+CO2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②C2H5OH(合理即可);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④H2SO4+CuO═CuSO4+H2O(合理即可)。
    【解析】解:②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合理即可)。
    ③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④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②C2H5OH(合理即可);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④H2SO4+CuO═CuSO4+H2O(合理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16.(2018•黑龙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答一条);
    (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
    (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   ;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   。
    【答案】(1)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
    (2)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偏小;
    (5)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解析】解:(1)选择装置A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原 气体体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故填: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
    (2)碘在水中几乎不溶解;高锰酸钾可以溶于水,这说明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故填: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4)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故填:偏小;
    (5)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故填: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17.(2018•新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答案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反应的实质是   。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显酸性
    【答案】(1)钠离子 氯离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解:(1)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填: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显酸性
    五、解析题
    18.(2018•湘西州)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能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下表列出生活中部分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生活中常见问题
    (1)冰箱、汽车内有异味
    (2)洗涤油污
    (3)被蚂蚁、蚊子叮咬
    解决方法
    在冰箱、汽车内放活性炭
    使用洗洁精清洗
    涂上肥皂水
    请你用化学知识分别叙述上表中三种解决方法的原理
    (1)   
    (2)   
    (3)   
    【答案】(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
    (3)酸碱中和反应。
    【解析】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汽车中的异味;故填: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所以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填: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
    (3)蚂蚁、蚊子的毒液显酸性,而肥皂水显碱性,肥皂水能中和毒液中的酸性物质,起到了缓解症状的目的;故填:酸碱中和反应。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6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