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8-2020年近两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物质分类及其变化(含解析)
展开
内蒙古2018-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物质分类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20•赤峰)下列过程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应用
2.(2020•鄂尔多斯)物质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工业制氧气 C.干冰制冷 D.工业炼铁
3.(2020•兴安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粮食酿酒 D.铁锅生锈
4.(2020•通辽)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稀释酒精 C.碘溶于酒精 D.酒精消毒
5.(2019•兴安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水结成冰
6.(2019•兴安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水结成冰 C.石蜡融化 D.纸张燃烧
7.(2019•鄂尔多斯)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 )
组别
变化内容
A
糖水稀释 酒精挥发 量体裁衣
B
水果榨汁 钢铁锈蚀 木已成舟
C
竹篾编框 海水晒盐 火上浇油
D
玻璃破碎 镁条燃烧 滴水成冰
A.A B.B C.C D.D
8.(2019•包头)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铁丝燃烧 C.石墨导电 D.干冰升华
9.(2019•赤峰)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大﹣﹣刻划玻璃
B.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C.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
10.(2019•通辽)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汽油除油污 B.用食醋除水垢
C.用西瓜榨汁 D.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11.(2018•鄂尔多斯)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菥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12.(2018•兴安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燃料燃烧 C.橙汁榨汁 D.品红扩散
13.(2018•巴彦淖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
B.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氢气作高能燃料
14.(2018•通辽)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燃放礼花
15.(2018•赤峰)下列古代工艺或技术应用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在甲骨上刻文字
C.用石块磨制石斧 D.指南针指引航海
16.(2018•包头)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氧(支持燃烧)
B.金属铜(制电线)
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不锈钢(做水壶)
17.(2018•呼和浩特)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18.(2020•赤峰)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 B.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煤
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
19.(2020•赤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H2O2→H2 B.NaCl→AgCl
C.Fe→Fe2(SO4)3 D.CuO→Cu(OH)2
20.(2020•兴安盟)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氯酸钾、氢气
B.氧化铁、锰酸钾、水
C.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D.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21.(2020•呼和浩特)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CO3、Na2SO4、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过滤,将白色沉淀A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C;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BaSO4和CaCO3
B.该固体粉末中乙一定有CaCO3、Na2SO4、Na2CO3和Ba(NO3)2
C.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
D.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可能有CaCO3和NaCl
22.(2020•通辽)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干冰、氧化铁
B.混合物:空气、牛奶、钛合金
C.溶液:盐酸、生理盐水、白酒
D.有机物:蔗糖、生物酶、碳酸
23.(2020•通辽)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D.酸雨中含有酸,所以引起酸雨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酸
24.(2018•通辽)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 B.液氧、氯化镁、粗盐
C.水、小苏打、海水 D.钢、氧化铜、碘酒
25.(2018•赤峰)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P2O5 C.KClO3 D.C2H5OH
26.(2018•包头)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生铁、黄金、金刚石﹣﹣合金
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
C.氮气、红磷、铝﹣﹣单质
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
27.(2018•呼和浩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28.(2018•呼和浩特)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9.(2018•巴彦淖尔)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因能致人发笑,故称“笑气”,它可由NH4N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水。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乙醇等,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它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在高温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机物。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 、 。
(2)写出由NH4NO3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方程式 。
(3)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B.常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C.室温下不稳定
D.是一种温室气体
30.(2020•呼和浩特)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1)试剂A为 。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⑤涉及的物质中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 。
(5)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31.(2019•包头)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1)取少量固体按图甲实验,根据步骤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通过观察现象即可确定。
32.(2019•呼和浩特)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Fe2O3和SiO2)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HCl=NH4Cl+H2O
(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
(2)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写出滤液A中加氨水生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 。
(4)滤液B中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X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3.(2020•兴安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要鉴别白酒与白醋,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 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方案3
试剂X
﹣﹣
①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完成方案3:
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 (填字母序号)。
a.酚酞溶液
b.铜
c.镁
d.氧化铜
e.氢氧化铜
f.硝酸钡溶液
③在做完此题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鉴别物质的一般规律: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 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四.推断题(共3小题)
34.(2020•赤峰)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B的固体叫干冰,C是制取玻璃的主要原料,D中含有人体骨骼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化学式:A ;D 。
(2)将B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pH (填“>7”、“<7”或“=7”)。
(3)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35.(2020•兴安盟)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C为一种红色固体单质,请写出一个符合该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若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水,请写出符合该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
36.(2019•呼和浩特)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A俗名为生石灰,C为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
(2)B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写一种)
(3)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内蒙古2018-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1)——物质分类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20•赤峰)下列过程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应用
【答案】A
【解答】解:A、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火药应用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2.(2020•鄂尔多斯)物质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工业制氧气 C.干冰制冷 D.工业炼铁
【答案】D
【解答】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B、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C、干冰制冷只是干冰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错;
D、工业炼铁生成铁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3.(2020•兴安盟)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粮食酿酒 D.铁锅生锈
【答案】B
【解答】解:A、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4.(2020•通辽)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稀释酒精 C.碘溶于酒精 D.酒精消毒
【答案】D
【解答】解:A、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稀释酒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酒精消毒是酒精与蛋白质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5.(2019•兴安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水结成冰
【答案】B
【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水结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B。
6.(2019•兴安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水结成冰 C.石蜡融化 D.纸张燃烧
【答案】D
【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水结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纸张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D。
7.(2019•鄂尔多斯)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 )
组别
变化内容
A
糖水稀释 酒精挥发 量体裁衣
B
水果榨汁 钢铁锈蚀 木已成舟
C
竹篾编框 海水晒盐 火上浇油
D
玻璃破碎 镁条燃烧 滴水成冰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糖水稀释、酒精挥发、量体裁衣都属于物理变化;
B、水果榨汁属于物理变化;钢铁锈蚀属于化学变化;木已成舟属于物理变化;
C、竹篾编框属于物理变化;海水晒盐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属于物理变化;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滴水成冰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8.(2019•包头)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铁丝燃烧 C.石墨导电 D.干冰升华
【答案】B
【解答】解:A、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石墨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2019•赤峰)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大﹣﹣刻划玻璃
B.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C.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
【答案】C
【解答】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氢气密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干冰能够制冷,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10.(2019•通辽)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汽油除油污 B.用食醋除水垢
C.用西瓜榨汁 D.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答案】B
【解答】解:A、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用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食醋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用西瓜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用玻璃刀切割玻璃只是将其割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11.(2018•鄂尔多斯)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菥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C
【解答】解: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大漠孤姻直,长河落日圆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伐菥烧炭南山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2.(2018•兴安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燃料燃烧 C.橙汁榨汁 D.品红扩散
【答案】B
【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燃料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橙汁榨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3.(2018•巴彦淖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
B.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氢气作高能燃料
【答案】B
【解答】解:A、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是因为氮气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B、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因为醋酸能和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因为氢气能够燃烧放热,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14.(2018•通辽)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燃放礼花
【答案】D
【解答】解: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燃放礼花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2018•赤峰)下列古代工艺或技术应用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在甲骨上刻文字
C.用石块磨制石斧 D.指南针指引航海
【答案】A
【解答】解:A、钻木取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石块磨制石斧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6.(2018•包头)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氧(支持燃烧)
B.金属铜(制电线)
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不锈钢(做水壶)
【答案】A
【解答】解:A.液氧支持燃烧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这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B.铜制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不锈钢做水壶是利用了不锈钢的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A。
17.(2018•呼和浩特)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答案】B
【解答】解: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2020•赤峰)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 B.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煤
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
【答案】B
【解答】解:A、水银属于单质,氧化镁属于化合物,液态氮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煤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水属于化合物,生理盐水、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氢气属于单质,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乙醇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9.(2020•赤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H2O2→H2 B.NaCl→AgCl
C.Fe→Fe2(SO4)3 D.CuO→Cu(OH)2
【答案】B
【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B符合题意。
C、铁与稀硫酸、某些硫酸盐等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不能生成了硫酸铁,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铜不能够与水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020•兴安盟)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氯酸钾、氢气
B.氧化铁、锰酸钾、水
C.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D.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答案】D
【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氢气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错;
B、氧化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错;
C、硫酸铜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C错;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21.(2020•呼和浩特)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CO3、Na2SO4、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过滤,将白色沉淀A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C;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BaSO4和CaCO3
B.该固体粉末中乙一定有CaCO3、Na2SO4、Na2CO3和Ba(NO3)2
C.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
D.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可能有CaCO3和NaCl
【答案】C
【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过滤,将白色沉淀A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C,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钙;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
A、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钡、碳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钙,故A错误;
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Na2CO3和Ba(NO3)2,可能含有CaCO3,故B错误;
C、硫酸钠、碳酸钠会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所以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故C正确;
D、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和NaCl,可能有CaCO3,故D错误。
故选:C。
22.(2020•通辽)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干冰、氧化铁
B.混合物:空气、牛奶、钛合金
C.溶液:盐酸、生理盐水、白酒
D.有机物:蔗糖、生物酶、碳酸
【答案】D
【解答】解:A.水、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氧化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牛奶、钛合金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均属于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组成与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作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3.(2020•通辽)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D.酸雨中含有酸,所以引起酸雨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酸
【答案】B
【解答】解: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e和H2O,A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N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C错误;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氧化物,不是酸,D错误;
故选:B。
24.(2018•通辽)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冰水混合物、生铁 B.液氧、氯化镁、粗盐
C.水、小苏打、海水 D.钢、氧化铜、碘酒
【答案】A
【解答】解:A、水银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生铁是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液氧属于单质,氯化镁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粗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水属于氧化物,小苏打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钢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碘酒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5.(2018•赤峰)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P2O5 C.KClO3 D.C2H5OH
【答案】B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P2O5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KClO3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C2H5OH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6.(2018•包头)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生铁、黄金、金刚石﹣﹣合金
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
C.氮气、红磷、铝﹣﹣单质
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
【答案】C
【解答】解:A.黄金、金刚石都不属于合金,故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C.氮气、红磷、铝都属于单质,故正确;
D.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C。
27.(2018•呼和浩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C
【解答】解:A、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是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错误,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8.(2018•呼和浩特)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答案】D
【解答】解: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均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应将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加入到水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9.(2018•巴彦淖尔)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因能致人发笑,故称“笑气”,它可由NH4N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水。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乙醇等,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它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在高温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机物。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 无色 、 有甜味,或气体,或溶于水,或溶于乙醇 。
(2)写出由NH4NO3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方程式 NH4NO3△¯N2O↑+2H2O 。
(3)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B.常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C.室温下不稳定
D.是一种温室气体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甜味,气体,溶于水,溶于乙醇;故答案为:无色,有甜味,或气体,或溶于水,或溶于乙醇(任写两条)
(2)NH4NO3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H4NO3△¯N2O↑+2H2O;
(3)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是一种温室气体;故答案为:A、D;
30.(2020•呼和浩特)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1)试剂A为 氢氧化钡溶液 。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3H2O通电¯NaClO3+3H2↑ 。
(4)步骤⑤涉及的物质中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 NaClO3 。
(5)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氯化钠、氯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试剂A为氢氧化钡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能够除去硫酸镁。
故填:氢氧化钡溶液。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故填: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
(3)步骤④中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酸钠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3H2O通电¯NaClO3+3H2↑。
故填:NaCl+3H2O通电¯NaClO3+3H2↑。
(4)步骤⑤涉及的物质中,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是+5,氯化钠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价是+4,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是0,因此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氯酸钠。
故填:NaClO3。
(5)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氯化钠、氯气。
故填:氯化钠、氯气。
31.(2019•包头)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1)取少量固体按图甲实验,根据步骤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氯化铁 。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Na+、OH﹣、NO3﹣、Ba2+
(填离子符号)。
(4)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取适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通过观察现象即可确定。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固体加入水得到无色溶液,所以固体中一定没有氯化铁;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钾;
(3)二氧化碳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在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Na+、OH﹣、NO3﹣、Ba2+;
(4)取适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化钾,否则不含。
故答案为:
(1)氯化铁;
(2)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3)Na+、OH﹣、NO3﹣、Ba2+;
(4)取适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32.(2019•呼和浩特)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Fe2O3和SiO2)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HCl=NH4Cl+H2O
(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
(2)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3)写出滤液A中加氨水生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 3NH3•H2O+FeCl3=Fe(OH)3↓+3NH4Cl 。
(4)滤液B中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X的化学式为 (NH4)2CO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操作a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所以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根据“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HCl=NH4Cl+H2O”,可知氨水显碱性,生成物中为铵根离子,所以滤液A中加氨水生成Fe(OH)3和氯化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3•H2O+FeCl3=Fe(OH)3↓+3NH4Cl。
(4)滤液B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NH3•H2O,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一定含有氨水,且还有氯化物,同时还要生成碳酸钙,所以加入的X的化学式为 (NH4)2CO3,所以溶质为氨水和氯化铵。
故答案为:
(1)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漏斗。
(3)3NH3•H2O+FeCl3=Fe(OH)3↓+3NH4Cl。
(4)(NH4)2CO3。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3.(2020•兴安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要鉴别白酒与白醋,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闻气味 。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 氢氧化钙 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有气泡产生
方案3
试剂X
﹣﹣
①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②完成方案3:
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 acde (填字母序号)。
a.酚酞溶液
b.铜
c.镁
d.氧化铜
e.氢氧化铜
f.硝酸钡溶液
③在做完此题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鉴别物质的一般规律: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 不同的实验现象 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答案】(1)闻气味;
(2)氢氧化钙;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有气泡产生;
①Ca(OH)2+CO2═CaCO3↓+H2O;
②acde;
③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答】解:(1)白酒与白醋的气味不同,鉴别白酒与白醋,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闻气味。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稀盐酸不反应,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则A是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有气泡产生。
①方案1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②a.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盐酸遇酚酞溶液不变色,可以鉴别。
b.铜与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
c.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
d.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
e.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
f.硝酸钡溶液与氢氧化钙、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鉴别。
③鉴别物质的一般规律: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故答案为:
(1)闻气味;
(2)氢氧化钙;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有气泡产生;①Ca(OH)2+CO2═CaCO3↓+H2O;②acde;③不同的实验现象。
四.推断题(共3小题)
34.(2020•赤峰)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B的固体叫干冰,C是制取玻璃的主要原料,D中含有人体骨骼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化学式:A C ;D CaCO3 。
(2)将B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pH < (填“>7”、“<7”或“=7”)。
(3)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的固体叫干冰,所以B为二氧化碳;C是制取玻璃的主要原料,C为碳酸钠;D中含有人体骨骼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D中含有钙,并且C可以生成D,D为碳酸钙;其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则A为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则A、D的化学式为C、CaCO3;
(2)B为二氧化碳,将B通入水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得溶液的pH<7;
(3)B为二氧化碳,C为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C;CaCO3;
(2)<;
(3)CO2+2NaOH=Na2CO3+H2O。
35.(2020•兴安盟)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C为一种红色固体单质,请写出一个符合该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C+2CuO高温¯2Cu+CO2↑(或H2+CuO△¯Cu+H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若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水,请写出符合该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点燃¯CO2+2H2O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初中学习的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有碳和氢气,所以A是碳或氢气;C为一种红色固体单质,可能是铜;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可能是二氧化碳或水,把以上物质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要求,故A是碳或氢气;B是氧化铜;C是铜;D是二氧化碳或水。
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高温¯2Cu+CO2↑;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反应符合“一换一”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2)若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D为水,B可能是氧气,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C是二氧化碳,代入框图验证,符合要求。
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故答案为:
(1)C+2CuO 高温¯2Cu+CO2↑(或H2+CuO△¯Cu+H2O);置换;
(2)CH4+2O2点燃¯CO2+2H2O。
36.(2019•呼和浩特)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A俗名为生石灰,C为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O2 。
(2)B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 (写一种)
(3)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名为生石灰,所以A是氧化钙,C为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所以C是水,E会生成水,水和F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氧化钙生成的B会转化成水,所以B是氢氧化钙,D会通过两个反应转化成氧化钙、水,所以D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F的化学式为O2;
(2)B在农业上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3)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水通电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O2;
(2)改良酸性土壤;
(3)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