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单元总复习 第21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含答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324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历史单元总复习 第21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含答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324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历史单元总复习 第21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含答案) 试卷
展开2021年中考历史单元总复习 第21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39年开始拟草稿,三年后写成了35页的提纲,五年后写成230页的论文,二十年后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他这几十年的努力主要是为了阐述( )
A.微积分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2.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3.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普及
4.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5.下列对近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表述准确的是( )
A.开始即对城市统一规划
B.城市的环境一直很差
C.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D.城市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6.荷兰人梵高是 19 世纪后期印象派画家。他提倡在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意识。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
7.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8.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9.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0.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可以:
①乘火车出门旅游
②乘公共汽车上学
③使用电灯照明
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
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
A.梵高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毕加索
12.下列属于近代促进人口迅速增长原因的是 (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工人阶级的斗争
13.工业化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疾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个发明及其发明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政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内容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14.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为:B;
2.答案为:A;
3.答案为: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内燃机,后研制出了汽车。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故本题选A项。
4.答案为:D;
5.答案为:D;
解析: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6.答案为:B;
7.答案为:B;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19世纪80年代”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是交通领域的革命,所以这种“新动力的发明”是内燃机。故本题选B项。
8.答案为:D;
9.答案为:D;
10.答案为:B;
解析:公共汽车和电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11.答案为:A;
12.答案为:A;
13.参考答案:
(1)碳丝灯泡:爱迪生;汽车:卡尔·本茨;飞机:莱特兄弟。
(2)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社会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社会趋于相对稳定。
(3)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工人相对贫困,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言之有理即可)
14.参考答案:
(1)事件:工业革命。特征: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不同:发展重工业。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能力等。
(3)说明: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改变:中国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国际品牌等。
(4)制度变革;科技创新;质量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