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模块三世界近代史第19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323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模块三世界近代史第19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本讲知识脉络
一个新时代:“电气时代”
两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
三项发明:电灯泡、汽车、飞机
四大发明家: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诺贝尔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使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在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巨变的特点,涌现出许多反映社会题材的作品。
中考考点清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纲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电的应用 | 背景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特点及 成就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 |
应用 | 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等。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 |
影响 |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 |
内燃机 和新的 交通工具 | 内燃机 |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
应用 |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
化学工业 和新材料 |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 |
影响 | 经济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 |
政治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考纲要求: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和 大众教育 |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 |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 |
城市化 |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 |
环境污染 和贫富分 化加剧 |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
近代科学与文化
考纲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 | 牛顿 | 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
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
达尔文 | 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 |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 ||
文学巨匠 | 巴尔扎克 | 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 |
他的经典之作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 ||
列夫· 托尔斯泰 | 俄国伟大的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 |
音乐美 术大师 | 贝多芬 | 18世纪,德国天才的作曲家 |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 ||
梵高 | 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荷兰的梵高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 |
梵高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中考重点突破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
(1)欧美:①经济:生产力迅速提高,进入“电气时代”;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集中,出现垄断组织;③产业结构: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④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⑤社会生活: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差距减小。
(2)世界:①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差距进一步拉大。
(3)中国:①列强侵略加剧,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运动高涨;②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③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4)消极:①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②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主要特征 | 瓦特改进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 电力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发明者 | 有经验的工人,技师 | 科学家发挥重要作用,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技含量高 |
国家 | 始于英国,一国向多国扩展(英国一枝独秀)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俄、日、德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
开始部门 | 始于轻工业 | 始于重工业 |
社会结构 |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 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工业化社会建立 |
生产组织 | 大工厂制度建立 | 出现垄断组织 |
3.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其得以发展的前提。
(2)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促使人们去思考探索。
(3)科学及不断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