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版精品学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版讲义: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热点强化练十
展开热点强化练十 商品经济冲击下的市民生活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六市一模)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 )
A.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C.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中可以看出,宋代“侵街现象”的屡屡发生及屡禁不止,也就是商业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对城市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挑战,故B项正确;“草市”“墟市”都是在乡村地区,故A项排除;C项中的“欠缺和疏漏”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豪强地主,D项排除。
2.(2019·潍坊模拟,26)南宋末年,吴自牧创造了一句后来非常著名的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在南宋( )
A.茶叶的种植已经遍及全中国
B.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
C.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确定
D.商业发展促使饮食习惯趋同
答案 C
解析 茶叶的种植已经遍及全中国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现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饮食习惯,故D项错误。
3.(2018·洛阳期中)就整个宋代社会而言,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如大诗人陆游的妻子唐婉,在和陆游离婚后而改嫁;又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王安石的儿媳庞氏,岳飞的前妻刘氏等等。这从侧面反映出( )
A.理学尚未影响到社会生活
B.商品经济影响民众婚姻观念
C.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
D.宋代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
答案 D
解析 材料“就整个宋代社会而言,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说明宋代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故选D;宋代理学逐渐影响到社会生活,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商品经济的信息,排除B;宋代社会生活开放并非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所致,排除C。
4.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这表明宋代( )
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
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答案 C
解析 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错误,因为汉代就出现了官方契约,故B项错误;“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表明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干预,故C项正确;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5.(2018·云南一模,27)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描述了浙江嘉兴一带植桑的情况:“一亩可养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
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
C.植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
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
答案 C
解析 该地区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植桑养蚕收入超过种粮不符,故A项错误;该地区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植桑养蚕收入超过种粮不符,故B项错误;“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表明植桑养蚕收入超过种粮,故C项正确;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与史实不符,因为当时农民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故D项错误。
6.(2019·威海模拟)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当时出现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故A项正确;晚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当时清政府并未放弃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故D项错误。
7.(2018·菏泽市模拟)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
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说明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区别,“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说明体现了平等原则,故A项正确。
8.(2018·济宁一模)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
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
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
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
D.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
答案 D
解析 罗马法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掀起热潮,与材料中“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相符,故D项正确。
9.(2018·全国名校大联考)“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方之间的贸易 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瓷器……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的商品输入欧洲,改变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状态,故C项正确。
10.下表为1834~1878年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情况(%),可用来研究( )
年份 | 孩子 | 男性(13~18岁) | 女性(13+) | 男性(18+) |
1834 | 13.3 | 12.5 | 47.8 | 26.4 |
1847 | 5.8 | 11.8 | 55.5 | 26.9 |
1850 | 4.6 | 11.2 | 55.5 | 28.7 |
1861 | 8.8 | 9.1 | 55.7 | 26.4 |
1870 | 9.6 | 8.5 | 55.9 | 26.0 |
1878 | 12.8 | 7.2 | 54.7 | 25.3 |
A.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B.劳动就业率的增加
C.工人家庭收入的增长
D.非法雇佣童工的现象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在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该国女工在棉纺织业的比例始终稳定在55%左右,这就表明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故A项正确。
11.(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33)1815年英国议会制定《谷物法案》,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80先令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A.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
B.反映了英国谷物丰产
C.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D.符合亚当·斯密的思想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制定《谷物法案》,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80先令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推知《谷物法案》意在限制谷物进口,为英国国内土地贵族保持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
12.(2018·保定一模,35)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
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可知美国社会高消费、低储蓄,会直接引发供求矛盾激化的风险,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职业概念最初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类似于英语profession一词,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获得特定从业资格的专门职业,比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整理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中国近代最早的自由职业者是外国人,本土自由职业者是受西方影响逐渐出现的。不过初期阶段人数并不多,比如民国初期请领律师证书的律师共458人,1921年在上海获会计师资格开业者4人;随后自由职业者不断扩大,到全面抗战前,律师人数突破万人大关,全国登记的会计师人数总计有1 488人。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形成之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成立了自己的同业团体,如律师公会、医师公会、会计师公会等。
——整理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过去,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很多领域的问题或者是不在研究视野之内,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由此留下了不少历史空白……即使是研究较多的问题,也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者并不是以客观的研究态度得出合乎历史原貌的客观结论。——整理自朱英《更加完整与客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走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自由职业者出现后发展的趋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的意义。谈谈研究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或态度。
答案 (1)特点:新式(西式)知识分子、具有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生涯相对独立(自由)、享有较高经济及社会地位。原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西方思潮的影响、新式教育及留学教育发展、政治变革等。
(2)趋势:本土化、规模化、组织化。
(3)意义:弥补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研究的不足(填补近代史研究空白)、把握近代阶层及群体变动、丰富和完善中国近代史研究内容、促进行业史和社会团体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自由职业者群体的构建提供历史借鉴。方法:坚持唯物史观、新史料的挖掘、研究者客观的治史态度、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等。
14.(2018·西安模拟)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南京布”一度畅销海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京布”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是以松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南京布曾是中国重要的外销货物,在大宗出口商品中输出量居于前列。南京布的热销适逢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两者之间大致承接,堪称丝绸之路的续篇。只是材质从丝绸变为棉花,消费者从达官贵人改易为普通民众。1819年是南京布出口的高点,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南京布的衰退,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抱残守旧、缺乏进取,业者墨守成法,不知改良。——摘编自郭卫东《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
材料二 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织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曾经是主要的经济区域,它们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远超欧洲各地。然而,在1750年之后,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变:它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纺织行业率先进入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当中,它们也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摘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南京布”畅销海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布”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中西方经济地位的转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南京布”盛衰变化的认识。(4分)
答案 (1)原因:来华商人的积极贩运;填补了中西方贸易的空白;适用普通民众,市场需求旺盛;棉纺织技术世界领先。影响: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和纳税;丰富欧洲民众服饰与衣料。
(2)原因:思想守旧,缺乏技术创新;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转换:中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西方从全球手工棉纺织品的消费者转变成机械化生产者。
(3)认识:开放交流;服务民生;积极进取;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