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201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202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2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2

    展开
    课时2 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

    考纲考点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1)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繁荣。
    (2)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与市镇的兴起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及“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素养解读
    时空观念
    梳理明至清经济发展的表现,综合链接明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综合认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趋势。
    历史解释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繁荣,特别是工商业市镇经济的兴起,推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及“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发展,延缓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史料实证
    运用史料及考古遗存,解读印证明清社会经济的特点及影响;从经济角度理解明清社会经济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
    唯物史观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明清社会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根源。



    考点一 农耕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租佃关系
    (2)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3)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4)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2.手工业
    (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私(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
    (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
    (3)工商业市镇兴起
    ①明代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②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名镇有松江镇、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等。
    ③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
    (3)特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    
    考点二 农耕经济的迟滞
    1.“重农抑商”政策:明清继续推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沿革
    (3)影响

    广州十三行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十三行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史料观点] 美洲农作物传入的影响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研究成果
    核心论点:(1)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受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美洲农作物传入对明清经济的影响;清代的人口、环境问题与外来农作物的内在联系。
    [史料观点] 明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核心论点:(1)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2)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
    [史料观点] 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虽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之前,中国的君主和官、绅、商都不会觉察到其中的毛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核心论点:(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十三行对外进行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虽然维护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是遮断了西方商人与“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引起西方人的不满。
    (3)对于“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最终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史学争鸣]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观点一:认为明朝后期开始,中国社会开始了社会转型,已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进步思想的产生等,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特点。
    观点二:认为中国明清社会虽然经济繁荣,但并不具备向近代“经济社会”过渡的条件,因为从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与政策是阻碍资本主义成长的。
    探究1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1】 (2017·课标全国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 B

    点评
    本题借助明代中期至明后期玉器使用范围的变化,考查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审题
    解答此题关键是从商品经济发展与政治关系角度思考,认识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题
    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至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史论链接』
    角度1 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农业经济高度发展,大量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
    (2)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大量经济作物进入了市场。
    (4)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江南经济发达,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
    (5)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角度2 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2)统治者为压制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强化君主专制,强调僵化的理学统治,导致科技文化无法创新发展。
    (3)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下,轻商、歧视商人、压制商人的思想观念盛行,但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农商皆本思想,商人地位有所改变,也冲击着封建等级秩序。
    (4)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等。
    『即时体验』
    1.(2018·山东泰安模拟)明末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
    A.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B.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该设计方案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体现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故选B项。
    答案 B
    2.(2018·甘肃天水模拟)下图是清中期主要商业城市和互市点示意图。图中所示现象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自然经济渐趋解体
    C.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D.政治体制制约城市发展
    解析 观察图表中城市的类型,大多是政治中心或军事要地,经济功能为主的四大镇和互市点,也受政治的影响,据此可知,政治体制制约城市的发展,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小农经济社会,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经济城市较少,故选D项。
    答案 D
    探究2 明清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典例2】 (2018·课标全国Ⅰ,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 B

    点评
    本题运用图文材料考查明朝朝贡贸易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题
    解答此题关键,要从题干君臣对贡品的解读理解其反映的本质特点。
    解题
    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排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D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
    『史论链接』
    角度1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表现
    (1)统治者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价值取向。
    (2)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来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角度2 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同点
    时间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
    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
    目的
    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作用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
    相同点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
    『即时体验』
    1.(2018·青海西宁模拟)在中国古代,作为股份公司制雏形的合伙经营形式相当普遍,且常常采取家族合伙的方式,如在明代徽商中有“伯兄同钱”“昆季(兄弟)同财”等记载。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
    A.宗族关系成为经济的基础
    B.宗法社会结构对经济影响深刻
    C.股份公司制度已开始确立
    D.商帮主要采用合伙经营的模式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家族合伙的方式”在明代相当普遍,徽商中有“伯兄同钱”“昆季(兄弟)同财”信息,说明古代宗法观念影响了商业发展的模式变化,故选B项。
    答案 B
    2.(2018·河南郑州模拟)1712年,康熙颁发了一份谕旨称:国朝承平已久,滋生日繁……令诸省督抚,将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征收丁税)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由此可知,清朝初期(  )
    A.农业生产渐趋衰落
    B.商业税成为政府税收主体
    C.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D.赋税征收方式的重大改变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主要讲的是清朝的“摊丁入亩”政策,实际上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人头税,这是赋税征收的重大转变,故选D项。
    答案 D
    探究3 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史论链接』
    角度1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政治统治: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
    (2)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使了农耕经济的繁荣。
    (3)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客观上促进经济向近代化转型。
    (4)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如商人地位一定程度的改变、轻商思想的改变、明清小说艺术的世俗化等。
    角度2 明清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制约因素
    (1)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重农抑商与“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及资本转化的进程。
    (3)经济结构因素: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因素: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史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史料三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1)史料一从市镇发展与商品经济关系、城市职能的转变、分布及与农村经济的联系等方面思考。
    (2)史料二从明代经济立法与海外贸易政策等方面评价。
    (3)史料三从“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影响角度理解。

    1.根据史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市镇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2.根据史料二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提示: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依据史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潜在危机。
    提示:①从外部来说,西方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疯狂地对外侵略,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从内部来说,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即时体验』
    1.(2018·福建宁德模拟)明代某士人指出:“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这一言论意在说明(  )
    A.闽省之民皆以海为生 B.闽省渔业发达的原因
    C.沿海贸易网络的形成 D.海禁政策的弊端所在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以海为田……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信息,表明是海禁政策,“勾连入寇”反映了弊端,故选D项。
    答案 D
    2.(2018·湖南郴州模拟)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对运载杂货和粮食的商船减免税,运送珍奇的船只不在此列,可知清代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故选B项。“闭关锁国”是限制对外贸易,故材料不能反映“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A项错误;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由官府控制,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项错误。
    答案 B

    [命题素材]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明清时期中西方经济的比较
    反观中国,直到15世纪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最先进的行列之中,但是从16世纪起却逐渐落后下来。中国游离于世界经济圈之外,闭关自守,以天朝大国自居,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文明。如果从绝对数字上看,明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康乾盛世”,其繁荣程度仍然远逾西方。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其发展势头之兴旺是难以估量的;而中国依旧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依靠的是农本经济,已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大发展。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刘宗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国家教委(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等,把毕生献给了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和历史教育事业。擅长宏观理论思考,主编和参编了多部世界近代史教材,影响巨大。

    (1)明清中西经济的数量比较:中国固守自然经济传统,农耕经济绝对数量大,“康乾盛世”繁荣程度远超西方。
    (2)明清中西经济的实质比较:中国游离于世界经济圈之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农本经济缺乏发展势头,无法实现质的突破和发展。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中西经济发展的差异。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别就中西经济类型和发展前景进行梳理和阐述。
    答案 差异:①经济模式:中国是自然经济模式,西方是商品经济模式。②发展前景:中国经济封闭保守,缺乏强劲发展势头,不能实现质的突破。西方经济竞争开放,发展势头兴旺,前景难以估量。

    『高考题组』
    1.(2018·海南单科,5)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
    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
    解析 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农本思想没有被否定,故A项错误;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重商主义并未盛行,故B项错误;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废弛,故C项错误;据材料“商亦无害”,可得出传统抑商观念有所削弱,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海南单科,6)下表为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表中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时间
    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解析 材料反映出17~19世纪的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故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5·课标全国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 据题干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的政治统治,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治中心的转移,客观上必然带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选B项;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排除;迁都北京与区域性商帮的形成无关,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模拟题组』
    1.(2018·百校联盟届全国Ⅱ卷联考)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尽管冀鲁豫省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展,但三省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了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冀鲁豫三省”的这一状况(  )
    A.促使土地所有和经营更加分散
    B.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C.导致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D.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解析 据题干材料“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了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可知,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现象,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劳动力充足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故选D项。
    答案 D
    2.(2019·广东广州模拟)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白银大量外流
    C.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市民阶层兴起
    解析 据题干材料“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说明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儒家传统的义利观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C项。
    答案 C
    3.(2018·河北衡水中学联考)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责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材料表明当时(  )
    A.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
    C.“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
    解析 据题干材料“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说明朝贡贸易中的欺诈行为其结果是“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说明对外贸易的弊端显露,故选D项。
    答案 D
    4.(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
    A.法律带有野蛮特征 B.钱庄、票号已较普遍
    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解析 根据材料“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可知,这是政府在通过法律手段来重视和规范正常的商业行为,故选D项。
    答案 D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模拟)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A.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
    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
    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
    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明朝统一赋税征收制度,减少征收环节,防止官吏苛扰,以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业发展,政府统一赋税征收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2.(2018·云南统测一)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描述了浙江嘉兴一带植桑的情况:“一亩可养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
    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
    C.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
    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
    答案 C
    3.(2018·广东深圳调研)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这反映出了清代(  )
    A.土地兼并日趋合法化
    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
    D.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解析 据题干可知,土地易主、买卖频繁,说明清代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故选C项。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就是合法的,并不是从清代开始趋向合法化,A项错误;土地的易主、失去和获得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衰退,且清代农业生产继续发展,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土地兼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D项错误。
    答案 C
    4.(2018·四川乐山调研)熊人霖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解析 据题干可知,由于政府对人身的控制有所减弱,才有众多的“菁民”去依附“寮主”,故选C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纺织业,而题干论述的是农业,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明代闽浙地区“寮主经济”的发展,即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B项错误;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重庆模拟)考据之学致力于整理、校注、辑佚古籍,清代前期尤为兴盛。有学者对清朝180种重要的考据学著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近90%的作者是江南人,有92%的作者得过科举功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进士。这主要是由于(  )
    A.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兴盛
    B.八股取士制度的推行
    C.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D.思想界经世之风盛行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有学者对清朝180种重要的考据学著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近90%的作者是江南人,有92%的作者得过科举功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进士”的现象,结合所学,南宋以后,随着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彻底转移至南方,中国的文化重心也随之转移至南方,故选A项。
    答案 A
    6.(2018·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范围扩大
    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
    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
    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
    解析 根据题干“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可知明中后期不同地区手工业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故选B项。
    答案 B
    7.(2019·安徽芜湖模拟)从1550年到1645年明朝灭亡前的近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14 000吨。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一,用银交纳,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明朝(  )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突破了朝贡贸易体系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一条鞭法,赋役合一,用银交纳,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白银货币化,故选B项。
    答案 B
    8.(2019·江西上饶模拟)明代赋税包含田赋、盐课和杂色收入,国际贸易税归类于杂色收入。据统计,1570~1590年前后明朝国际贸易税收仅为7万两白银,仅占杂色收入378万两白银的1.86%;占田赋、盐课等在内的收入的0.22%。这一情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朝贡贸易不能持久进行
    B.中国逐渐放弃对海洋的经营
    C.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
    D.民间海外文化交流受到抑制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国际贸易税归类于杂色收入”、“明朝国际贸易税收仅为7万两白银,仅占杂色收入378万两白银的1.86%”,说明明廷忽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萎缩,故选B项。
    答案 B
    9.(2018·北京朝阳综练一)明代冯梦龙和凌濛初在“三言”、“二拍”中描述的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也不再是为富不仁的不义之徒,而是表现出了善良、正直、慷慨、讲义气,是一群有道德、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这反映出(  )
    A.文学叙事方式出现创新
    B.文学创作摆脱了理学的束缚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观念变化
    解析 据材料“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信息,结合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对商人的认识的变化,故选D项。
    答案 D
    10.(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联考)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徽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兴奋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  )
    A.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
    C.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
    解析 据题干可知,这一措施使得一部分“贱民”变为编入正册的户民,不仅提高了这部分人的地位,也有利于这部分人的后代向上层流动,也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选B项。
    答案 B
    11.(2019·湖南怀化模拟)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区域从沿海扩大到东南,从江浙扩大到内地。从此,一个新的货币量词进入汉语体系,那就是“圆”(后又写成“元”)。这反映了(  )
    A.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
    C.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在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地域范围扩大,说明康熙皇帝调整了以前闭关锁国政策,故选B项。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入超,C项错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8·山东日照模拟)清政府长期实行“怀柔远人”政策。1764年,下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海商船,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该政策(  )
    A.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
    B.有利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
    C.导致中国农产品失去国外市场
    D.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
    解析 据题干材料“‘怀柔远人’政策,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在贸易中外国商船优势大,容易垄断中外贸易,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9·广东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2年来华,此后三十年一直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作为来中国的第一个西学代表人,他不但第一次正式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宗教和科学技术知识,并且也把有关中国的知识及其历史文化第一次正式介绍给了西方。
    ——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者序言
    材料二 下图为《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绘制)局部

    材料三 他(利玛窦)评论这一点说:“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很骄傲,但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
    ——利玛窦(意)金尼阁(比)著《利玛窦中国札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背景与在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当时国人这种世界观出现的原因,这对后续的历史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思想、科学(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作用,可以从对中国人的视野、自然科学、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中国的地位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中国的世界观、对世界潮流的把握、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宗教改革后天主教积极向海外传教;西欧国家开始对外扩张;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作用: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算术、舆地、水利和火器等知识,如几何知识、地圆学说、日食月食观念等,开阔中国的视野;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西学东渐”。
    (2)原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先进地位;中国一直都是区域内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都不及中国;长期专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长期小农经济的存在;受传统的“天下”世界观及“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明朝相对封闭,时有“海禁”,对世界其它地区相当无知,夜郎自大。
    影响: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导致晚清对世界的无知。
    14.(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联考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其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
    ——据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没有
    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明清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拟定论题,如可以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隐含的问题、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以及新航路开辟后中外贸易的相关知识等角度拟定论题,也可以分析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还可以从中西对比的角度分析中西商业发展的不同背景等等;其次进行论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阐述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论题。
    答案 示例 论题: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市场巨大和长期政治稳定。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的商品生产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对外贸易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之一。
    明清时期,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到了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又不断加强并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和民族总体上和平交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没有撼动明清政权的统治根基。
    因此,明清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得益于巨大的市场和长期政治稳定。
    (论题从其他角度入手亦可,如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背景与欧洲不同,或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2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