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第2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56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第2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56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第2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256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部分缺失)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4章第2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展开
第二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掌握O3和H2O2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硫、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1.宏观辨识——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氧、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变化观念——从硫的化合价变化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3.科学探究——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
4.社会责任——关注与SO2有关的污染和环境保护,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考点一| 绿色氧化剂——O3和H2O2的性质及应用
1.臭氧(O3)
(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
②强氧化性
a.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KI、FeCl2等。
O3+2KI+H2O===I2+2KOH+O2
b.漂白性:因O3有强氧化性,所以它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并被用来杀菌消毒。
(3)用途:①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提醒:(1)O3的生成: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2可以转化为O3,3O22O3;(2)O3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人们感到清爽,但超过一定浓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2.过氧化氢——其水溶液称双氧水
(1)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H—O—O—H,含有的共价键有极性键、非极性键,为共价化合物,为无色液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
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速率加快。
2H2O22H2O+O2↑(实验室制O2)。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2O2H++HO,HOH++O。
③强氧化性
a.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漂白剂)。
b.氧化Fe2+等还原性粒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c.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d.杀菌、消毒。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提醒:(1)MnO2、Fe3+、Cu2+均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2)H2O2为绿色氧化剂,被还原为H2O不引入其他离子。
(3)BaO2与稀硫酸反应可制取H2O2:BaO2+H2SO4===BaSO4↓+H2O2。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O3与H2O2可以杀死细菌,是一种绿色消毒剂。 ( )
(2)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Ag、Hg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 )
(3)O3与O2的转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 )
(4)雷电天气的空气中O3的含量会增大。 ( )
(5)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 )
答案:(1)√ (2)√ (3)× (4)√ (5)×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2SO3溶液与双氧水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在酸性条件下与KMnO4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2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氧水中通入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H2O2===SO+H2O
(2)5H2O2+2MnO+6H+===2Mn2++8H2O+5O2↑
(3)H2O2+CN-+OH-===CO+NH3↑
(4)H2O2+SO2===2H++SO
⊙考法☆ O3、H2O2的性质及应用
1.(2019·张家界模拟)某商品的广告词是“臭氧,世界上最强大的消毒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与氧气是同分异构体,二者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B.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C.臭氧有毒,所以不能用于水的净化
D.因为臭氧分解生成氧气,所以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越高越好
B [A项,O3与O2是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O3可用于水的杀菌净化;D项,O3的含量很高时,对生物是有害的。]
2.下列有关双氧水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B.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C.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温度越高,分解速率越快
D.H2O2作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与SO2不同
C [酶在过高的温度下会失去活性,故C项错误。]
3.过氧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弱,它在受热或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2O和O2。
(1)双氧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________性(填“氧化”“还原”“酸”或“碱”,下同);双氧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______性。
(2)H2O2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于H2O2显弱酸性,写出它与足量Ba(OH)2作用形成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不与Cu反应,但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Cu溶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还原 氧化
(2)H2O2H++HO,HOH++O
(3)Ba(OH)2+H2O2===BaO2+2H2O
(4)Cu+H2SO4+H2O2===CuSO4+2H2O
考点二| 硫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1.硫的存在和性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S的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化合为低价硫化物
a.S与Fe、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S+FeFeS、S+2CuCu2S、S+Hg===HgS(此反应适用于除去室内洒落的Hg)。
b.S与H2化合反应为S+H2H2S。
②S的还原性
a.S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b.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
提醒:(1)除去试管内壁黏附的S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以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其反应为
3S+6NaOH===2Na2S+Na2SO3+3H2O;(2)S燃烧的产物是SO2,不会生成SO3。
2.硫的氧化物(SO2、SO3)的性质及应用
(1)SO2的性质及其应用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溶于水。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H2O反应:SO2+H2OH2SO3,
与少量NaOH:SO2+NaOH===NaHSO3,
与足量NaOH:SO2+2NaOH===Na2SO3+H2O。
②具有漂白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SO2+有色物质无色物质有色物质+SO2)。
③具有还原性
与Cl2+H2O、H2O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SO2+Cl2+2H2O===2HCl+H2SO4、SO2+H2O2===H2SO4、2SO2+O22SO3。
④具有氧化性
与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2)三氧化硫(SO3)
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深度归纳]
(1)SO2的漂白性的理解
①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SO2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
②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CO2与SO2的鉴别方法
①品红溶液法——SO2的漂白性
②高锰酸钾(或溴水或FeCl3)法——SO2的还原性
(3)三类漂白剂的比较
类型
原理
举例
特点
备注
氧化型
将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破坏掉
HClO、NaClO、Ca(ClO)2、Na2O2、H2O2、O3等
不可逆、持久
无选择性
加合型
与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化合成无色物质
SO2
可逆、不持久
有选择性
吸附型
将有色物质吸附而褪色
活性炭
物理变化
吸附色素
注意:①SO2、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均褪色,但加热通Cl2的溶液不恢复红色,而通SO2的溶液又恢复红色。②当SO2与Cl2按1∶1物质的量比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
3.硫化氢(H2S)——水溶液为氢硫酸、为二元弱酸
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1)与足量NaOH溶液,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2S+2OH-===S2-+2H2O,H2S+Cu2+===CuS↓+2H+。
(2)ZnS(或FeS)投入稀硫酸中能生成H2S气体:ZnS+2H+===Zn2++H2S↑。
(3)可燃性:2H2S+3O22SO2+2H2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为活泼非金属,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态。 ( )
(2)H2S、CuS、FeS、SO2均可以用单质化合生成。 ( )
(3)SO2、O3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原理相同。 ( )
(4)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似,均表现了SO2的还原性。 ( )
(5)二氧化硫作纸浆漂白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
(6)将SO2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答案:(1)× (2)× (3)× (4)√ (5)× (6)×
⊙考法1 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与H2、O2、Fe反应过程中S表现氧化性
B.硫、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分别为SO3、CO2
C.1 mol SO2通入足量的水中,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D.SO2与O2充分反应的混合物中含有SO2、O2和SO3
D [A项,S与O2反应,S表现还原性;B项,S的燃烧产物为SO2;C项,SO2与H2O反应为可逆反应;D项,SO2与O2反应为可逆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D [A项,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B项,SO2与Cl2遇H2O生成H2SO4和HCl,漂白效果减弱;C项,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其吸附作用;D项,SO2的漂白具有不稳定性。]
⊙考法2 SO2的制法及其性质探究
3.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B [A项,稀硫酸与Cu不能反应;C项,收集SO2应从长管进气;D项,SO2与NaHSO3不反应,SO2不能被饱和NaHSO3溶液吸收。]
4.(2019·辽宁五校联考)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F E A B C D
(1)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瓶中固体,写出C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消耗1 mol Na2O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为了证明SO2有还原性,并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则Z试剂可以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O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装置C中Na2O2和SO2发生反应:SO2+Na2O2===Na2SO4,反应中转移2e-,故每消耗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2)为了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可以加入氧化剂,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Z试剂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变浅或褪色。
答案:(1)SO2+Na2O2===Na2SO4 1.204×1024
(2)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变浅或褪色[或FeCl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考法3 SO2、CO2二者共存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5.(2019·贵阳模拟)将一定量的生铁(假设仅含Fe和C)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对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气体中含有SO2、CO2、H2,将以上装置进行连接以完成验证(填接口字母代号):c→( )→( )→( )→( )→( )→( )→( )→( )→( )→( )→( )→( )。
(3)实验中可以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取6.0 g生铁加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336 mL(标准状况下)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若在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双氧水至过量,溶液红色褪去,同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泡有多种可能,气泡可能是SCN-的反应产物N2、CO2、SO2或N2、CO2;还可能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 (2)由题给装置及试剂可知,检验CO2的试剂为氢氧化钡溶液,但SO2会对CO2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应先检验SO2并将SO2除去后再检验CO2,最后用装置J、F、G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有H2,其中干燥后的H2在J装置中与CuO反应生成Cu和水,用F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水,G装置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F装置产生干扰,因此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c→f→g→d→e→m→n→o→p(或p→o)→h→i→j→k(或k→j)。(3)氢气还原装置J中的氧化铜生成的水蒸气能使F装置中的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同时装置J中有红色的铜单质生成。(4)SO2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生成的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设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有:
SO2 ~ BaSO4
1 mol 233 g
n mol 2.33 g
解得n=0.01,n(混合气体)==0.015 mol,所以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100%≈66.7%。
H2O2在Fe3+的催化下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和H2O。
答案:(1)分液漏斗
(2)f g d e m n o p(或p o) h i j k(或k j)
(3)装置J中固体由黑变红,且装置F中固体由白变蓝
(4)66.7% O2 2H2O22H2O+O2↑
流程设计
检验SO2⇨除去SO2⇨⇨检验CO2
实验装置
所选试剂
品红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
预期现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变浑浊
考点三| 硫酸的性质和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硫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
(2)溶解性: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热,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硫酸是一种二元强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能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提醒:常见硫酸盐及俗名:KAl(SO4)2·12H2O(明矾);2CaSO4·H2O(熟石膏)、CaSO4·2H2O(生石膏)、FeSO4·7H2O(绿矾)、CuSO4·5H2O(蓝矾或胆矾)、BaSO4(重晶石)、Na2SO4·10H2O(芒硝)、ZnSO4·7H2O(硞矾)。
[深度归纳] 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
(1)“钝化”是浓硫酸将Fe、Al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与Fe、Al的继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加热时钝化膜被破坏能持续反应。
(2)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
(3)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Cu反应。
(4)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3.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
(2)相同价态硫的转化是通过酸、碱反应实现的。如:
(3)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
硫元素
提醒:(1)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或称邻近规则);(2)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
(2)浓硫酸可以使蔗糖膨胀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 )
(3)浓硫酸作干燥剂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 )
(4)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SO2、Cl2、HCl和HI。 ( )
(5)足量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H2。 ( )
(6)H2S+H2SO4(浓)===S↓+SO2↑+2H2O,反应中SO2为氧化产物。( )
答案:(1)√ (2)× (3)√ (4)× (5)√ (6)×
⊙考法1 浓硫酸的特性及应用
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硫酸完全反应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④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铁片,会有氢气生成 ⑤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⑥浓硫酸与铁加热反应后,铁片有剩余,生成的气体除水蒸气外只有SO2 ⑦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2 ⑨向5 mL 18 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Cu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被还原的H2SO4和生成的SO2气体均小于0.045 mol
A.①②⑤ B.①④⑨
C.⑥⑦⑧ D.③④⑨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能与铁反应放出H2,②⑥错误,④正确;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其脱水性;⑧浓硫酸中的硫为+6价,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价,无中间价态,二者不反应,浓硫酸可以干燥SO2;⑨浓硫酸反应变稀硫酸后与Cu不再反应,被还原的H2SO4和生成的SO2均小于0.045 mol。]
2.(2019·郑州模拟)下面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该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含有SO2、H2。
(1)若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流向,气体流经的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
(2)已知装置A中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0%,密度ρ=1.47 g·mL-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D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检验H2前应先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以免对H2的检验产生干扰,按气流从左至右的顺序为ABCD。
(2)c(H2SO4)==13.5 mol·L-1。
答案:(1)ABCD (2)13.5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H2的检验 检验SO2
(4)D中黑色物质变为红色,且D中无水CuSO4变为蓝色
⊙考法2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3.(2017·海南高考改编)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不能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Cl2 B.SO2
C.H2S D.O3
C [Cl2、SO2、O3均能氧化S2-为S单质,使溶液变浑浊,H2S与Na2S反应生成可溶酸式盐NaHS。]
4.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同一种另外的元素。请回答:
(1)A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__,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6,则Y为O2,进而推知C、D为氧化物,BCD为连续氧化的过程。因E为酸,故C、D均为非金属氧化物,Z为H2O。当X为强碱时,该连续氧化关系为NH3NONO2HNO3,进而推知A为铵盐;当X为强酸时,该连续氧化关系为H2SSO2SO3H2SO4,进而推知A为硫化物。综上所述A为(NH4)2S。
答案:(1)(NH4)2S O2 H2O
(2)H2SO4 2SO2+O22SO3
(3)HNO3 4NH3+5O24NO+6H2O
⊙考法3 形形色色的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制备
5.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装置Ⅰ中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装置Ⅱ中已有晶体析出,可通过过滤操作得到Na2S2O5晶体。(3)食盐水和浓硫酸不能吸收SO2,故b、c错误;a项,瓶口封闭易造成实验事故,错误;d项,既能吸收SO2,又能防止发生倒吸,正确。(4)HSO电离显酸性,水解显碱性,要证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证明NaHSO3溶液显酸性即可,故可通过测定溶液的pH,或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等方法。(5)Na2S2O5晶体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Na2SO4,故可通过检验SO离子来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其具体方案为: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2S2O5晶体已被氧化。
答案:(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或Na2SO3+2H2SO4(浓)===2NaHSO4+SO2↑+H2O) (2)过滤 (3)d (4)a、e (5)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Na2S2O5晶体已被氧化
[拓展链接] 硫的重要含氧酸及其盐
(1)硫的含氧酸
正酸系列:次硫酸H2SO2、亚硫酸H2SO3、硫酸H2SO4。
过酸系列:过硫酸H2SO5、过二硫酸H2S2O8。
焦酸系列:焦亚硫酸H2S2O5、焦硫酸H2S2O7。
硫代硫酸系列:硫代亚硫酸H2S2O2、硫代硫酸H2S2O3。
连酸系列:连二亚硫酸H2S2O4、连多硫酸H2SxO6[x(2~6)]。
(2)硫的含氧酸盐
①硫酸盐与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②硫代硫酸盐(S2O):遇酸反应生成S和SO2。
③焦亚硫酸盐(S2O):可通过Na2SO3与SO2反应生成。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NaHSO3的过饱和溶液结晶可生成Na2S2O5。
课堂反馈 真题体验
1.(2018·全国卷Ⅰ,T27节选)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HSO3结晶脱水生成Na2S2O5。(2)①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可能生成Na2SO3、NaHSO3,因Na2SO3溶液呈碱性,Ⅰ中溶液呈弱酸性,所以生成的是NaHSO3。②审题时抓住“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则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得到NaHSO3的过饱和溶液。
答案:(1)2NaHSO3===Na2S2O5+H2O
(2)①NaHSO3
②得到NaHSO3的过饱和溶液
2.(2018·全国卷Ⅲ,T28节选)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欲检验市售Na2S2O3中是否含有SO,应先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澄清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使S2O完全反应(S2O+2H+===S↓+SO2↑+H2O),以避免生成BaS2O3沉淀,对检验产生干扰,产生的现象是出现乳黄色浑浊,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说明市售Na2S2O3中含有SO。
答案:③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出现乳黄色浑浊 ⑤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 ⑥产生白色沉淀
第二节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掌握O3和H2O2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硫、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1.宏观辨识——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氧、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变化观念——从硫的化合价变化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3.科学探究——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
4.社会责任——关注与SO2有关的污染和环境保护,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考点一| 绿色氧化剂——O3和H2O2的性质及应用
1.臭氧(O3)
(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
②强氧化性
a.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KI、FeCl2等。
O3+2KI+H2O===I2+2KOH+O2
b.漂白性:因O3有强氧化性,所以它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并被用来杀菌消毒。
(3)用途:①可用作漂白剂、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提醒:(1)O3的生成: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2可以转化为O3,3O22O3;(2)O3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人们感到清爽,但超过一定浓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2.过氧化氢——其水溶液称双氧水
(1)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H—O—O—H,含有的共价键有极性键、非极性键,为共价化合物,为无色液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
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速率加快。
2H2O22H2O+O2↑(实验室制O2)。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2O2H++HO,HOH++O。
③强氧化性
a.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漂白剂)。
b.氧化Fe2+等还原性粒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c.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d.杀菌、消毒。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提醒:(1)MnO2、Fe3+、Cu2+均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2)H2O2为绿色氧化剂,被还原为H2O不引入其他离子。
(3)BaO2与稀硫酸反应可制取H2O2:BaO2+H2SO4===BaSO4↓+H2O2。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O3与H2O2可以杀死细菌,是一种绿色消毒剂。 ( )
(2)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Ag、Hg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 )
(3)O3与O2的转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 )
(4)雷电天气的空气中O3的含量会增大。 ( )
(5)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 )
答案:(1)√ (2)√ (3)× (4)√ (5)×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2SO3溶液与双氧水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在酸性条件下与KMnO4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2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氧水中通入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H2O2===SO+H2O
(2)5H2O2+2MnO+6H+===2Mn2++8H2O+5O2↑
(3)H2O2+CN-+OH-===CO+NH3↑
(4)H2O2+SO2===2H++SO
⊙考法☆ O3、H2O2的性质及应用
1.(2019·张家界模拟)某商品的广告词是“臭氧,世界上最强大的消毒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与氧气是同分异构体,二者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B.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C.臭氧有毒,所以不能用于水的净化
D.因为臭氧分解生成氧气,所以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越高越好
B [A项,O3与O2是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O3可用于水的杀菌净化;D项,O3的含量很高时,对生物是有害的。]
2.下列有关双氧水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B.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C.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温度越高,分解速率越快
D.H2O2作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与SO2不同
C [酶在过高的温度下会失去活性,故C项错误。]
3.过氧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弱,它在受热或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2O和O2。
(1)双氧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________性(填“氧化”“还原”“酸”或“碱”,下同);双氧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______性。
(2)H2O2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于H2O2显弱酸性,写出它与足量Ba(OH)2作用形成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不与Cu反应,但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Cu溶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还原 氧化
(2)H2O2H++HO,HOH++O
(3)Ba(OH)2+H2O2===BaO2+2H2O
(4)Cu+H2SO4+H2O2===CuSO4+2H2O
考点二| 硫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1.硫的存在和性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S的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化合为低价硫化物
a.S与Fe、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S+FeFeS、S+2CuCu2S、S+Hg===HgS(此反应适用于除去室内洒落的Hg)。
b.S与H2化合反应为S+H2H2S。
②S的还原性
a.S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b.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
提醒:(1)除去试管内壁黏附的S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以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其反应为
3S+6NaOH===2Na2S+Na2SO3+3H2O;(2)S燃烧的产物是SO2,不会生成SO3。
2.硫的氧化物(SO2、SO3)的性质及应用
(1)SO2的性质及其应用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溶于水。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H2O反应:SO2+H2OH2SO3,
与少量NaOH:SO2+NaOH===NaHSO3,
与足量NaOH:SO2+2NaOH===Na2SO3+H2O。
②具有漂白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SO2+有色物质无色物质有色物质+SO2)。
③具有还原性
与Cl2+H2O、H2O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SO2+Cl2+2H2O===2HCl+H2SO4、SO2+H2O2===H2SO4、2SO2+O22SO3。
④具有氧化性
与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2)三氧化硫(SO3)
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深度归纳]
(1)SO2的漂白性的理解
①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SO2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
②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CO2与SO2的鉴别方法
①品红溶液法——SO2的漂白性
②高锰酸钾(或溴水或FeCl3)法——SO2的还原性
(3)三类漂白剂的比较
类型
原理
举例
特点
备注
氧化型
将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破坏掉
HClO、NaClO、Ca(ClO)2、Na2O2、H2O2、O3等
不可逆、持久
无选择性
加合型
与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化合成无色物质
SO2
可逆、不持久
有选择性
吸附型
将有色物质吸附而褪色
活性炭
物理变化
吸附色素
注意:①SO2、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均褪色,但加热通Cl2的溶液不恢复红色,而通SO2的溶液又恢复红色。②当SO2与Cl2按1∶1物质的量比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
3.硫化氢(H2S)——水溶液为氢硫酸、为二元弱酸
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1)与足量NaOH溶液,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2S+2OH-===S2-+2H2O,H2S+Cu2+===CuS↓+2H+。
(2)ZnS(或FeS)投入稀硫酸中能生成H2S气体:ZnS+2H+===Zn2++H2S↑。
(3)可燃性:2H2S+3O22SO2+2H2O。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为活泼非金属,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态。 ( )
(2)H2S、CuS、FeS、SO2均可以用单质化合生成。 ( )
(3)SO2、O3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原理相同。 ( )
(4)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似,均表现了SO2的还原性。 ( )
(5)二氧化硫作纸浆漂白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
(6)将SO2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答案:(1)× (2)× (3)× (4)√ (5)× (6)×
⊙考法1 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与H2、O2、Fe反应过程中S表现氧化性
B.硫、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分别为SO3、CO2
C.1 mol SO2通入足量的水中,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D.SO2与O2充分反应的混合物中含有SO2、O2和SO3
D [A项,S与O2反应,S表现还原性;B项,S的燃烧产物为SO2;C项,SO2与H2O反应为可逆反应;D项,SO2与O2反应为可逆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D [A项,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B项,SO2与Cl2遇H2O生成H2SO4和HCl,漂白效果减弱;C项,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其吸附作用;D项,SO2的漂白具有不稳定性。]
⊙考法2 SO2的制法及其性质探究
3.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B [A项,稀硫酸与Cu不能反应;C项,收集SO2应从长管进气;D项,SO2与NaHSO3不反应,SO2不能被饱和NaHSO3溶液吸收。]
4.(2019·辽宁五校联考)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F E A B C D
(1)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瓶中固体,写出C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消耗1 mol Na2O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为了证明SO2有还原性,并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则Z试剂可以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O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装置C中Na2O2和SO2发生反应:SO2+Na2O2===Na2SO4,反应中转移2e-,故每消耗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2)为了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可以加入氧化剂,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Z试剂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变浅或褪色。
答案:(1)SO2+Na2O2===Na2SO4 1.204×1024
(2)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变浅或褪色[或FeCl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考法3 SO2、CO2二者共存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5.(2019·贵阳模拟)将一定量的生铁(假设仅含Fe和C)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对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气体中含有SO2、CO2、H2,将以上装置进行连接以完成验证(填接口字母代号):c→( )→( )→( )→( )→( )→( )→( )→( )→( )→( )→( )→( )。
(3)实验中可以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取6.0 g生铁加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336 mL(标准状况下)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若在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双氧水至过量,溶液红色褪去,同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泡有多种可能,气泡可能是SCN-的反应产物N2、CO2、SO2或N2、CO2;还可能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 (2)由题给装置及试剂可知,检验CO2的试剂为氢氧化钡溶液,但SO2会对CO2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应先检验SO2并将SO2除去后再检验CO2,最后用装置J、F、G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有H2,其中干燥后的H2在J装置中与CuO反应生成Cu和水,用F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水,G装置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F装置产生干扰,因此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c→f→g→d→e→m→n→o→p(或p→o)→h→i→j→k(或k→j)。(3)氢气还原装置J中的氧化铜生成的水蒸气能使F装置中的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同时装置J中有红色的铜单质生成。(4)SO2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生成的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设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有:
SO2 ~ BaSO4
1 mol 233 g
n mol 2.33 g
解得n=0.01,n(混合气体)==0.015 mol,所以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100%≈66.7%。
H2O2在Fe3+的催化下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和H2O。
答案:(1)分液漏斗
(2)f g d e m n o p(或p o) h i j k(或k j)
(3)装置J中固体由黑变红,且装置F中固体由白变蓝
(4)66.7% O2 2H2O22H2O+O2↑
流程设计
检验SO2⇨除去SO2⇨⇨检验CO2
实验装置
所选试剂
品红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
预期现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变浑浊
考点三| 硫酸的性质和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硫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
(2)溶解性: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热,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硫酸是一种二元强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能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提醒:常见硫酸盐及俗名:KAl(SO4)2·12H2O(明矾);2CaSO4·H2O(熟石膏)、CaSO4·2H2O(生石膏)、FeSO4·7H2O(绿矾)、CuSO4·5H2O(蓝矾或胆矾)、BaSO4(重晶石)、Na2SO4·10H2O(芒硝)、ZnSO4·7H2O(硞矾)。
[深度归纳] 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
(1)“钝化”是浓硫酸将Fe、Al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与Fe、Al的继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加热时钝化膜被破坏能持续反应。
(2)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
(3)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Cu反应。
(4)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3.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
(2)相同价态硫的转化是通过酸、碱反应实现的。如:
(3)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
硫元素
提醒:(1)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或称邻近规则);(2)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
(2)浓硫酸可以使蔗糖膨胀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 )
(3)浓硫酸作干燥剂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 )
(4)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SO2、Cl2、HCl和HI。 ( )
(5)足量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H2。 ( )
(6)H2S+H2SO4(浓)===S↓+SO2↑+2H2O,反应中SO2为氧化产物。( )
答案:(1)√ (2)× (3)√ (4)× (5)√ (6)×
⊙考法1 浓硫酸的特性及应用
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硫酸完全反应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④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铁片,会有氢气生成 ⑤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⑥浓硫酸与铁加热反应后,铁片有剩余,生成的气体除水蒸气外只有SO2 ⑦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2 ⑨向5 mL 18 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Cu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被还原的H2SO4和生成的SO2气体均小于0.045 mol
A.①②⑤ B.①④⑨
C.⑥⑦⑧ D.③④⑨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能与铁反应放出H2,②⑥错误,④正确;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其脱水性;⑧浓硫酸中的硫为+6价,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价,无中间价态,二者不反应,浓硫酸可以干燥SO2;⑨浓硫酸反应变稀硫酸后与Cu不再反应,被还原的H2SO4和生成的SO2均小于0.045 mol。]
2.(2019·郑州模拟)下面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该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含有SO2、H2。
(1)若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流向,气体流经的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
(2)已知装置A中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0%,密度ρ=1.47 g·mL-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D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检验H2前应先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以免对H2的检验产生干扰,按气流从左至右的顺序为ABCD。
(2)c(H2SO4)==13.5 mol·L-1。
答案:(1)ABCD (2)13.5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H2的检验 检验SO2
(4)D中黑色物质变为红色,且D中无水CuSO4变为蓝色
⊙考法2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3.(2017·海南高考改编)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不能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Cl2 B.SO2
C.H2S D.O3
C [Cl2、SO2、O3均能氧化S2-为S单质,使溶液变浑浊,H2S与Na2S反应生成可溶酸式盐NaHS。]
4.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同一种另外的元素。请回答:
(1)A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__,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6,则Y为O2,进而推知C、D为氧化物,BCD为连续氧化的过程。因E为酸,故C、D均为非金属氧化物,Z为H2O。当X为强碱时,该连续氧化关系为NH3NONO2HNO3,进而推知A为铵盐;当X为强酸时,该连续氧化关系为H2SSO2SO3H2SO4,进而推知A为硫化物。综上所述A为(NH4)2S。
答案:(1)(NH4)2S O2 H2O
(2)H2SO4 2SO2+O22SO3
(3)HNO3 4NH3+5O24NO+6H2O
⊙考法3 形形色色的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制备
5.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装置Ⅰ中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装置Ⅱ中已有晶体析出,可通过过滤操作得到Na2S2O5晶体。(3)食盐水和浓硫酸不能吸收SO2,故b、c错误;a项,瓶口封闭易造成实验事故,错误;d项,既能吸收SO2,又能防止发生倒吸,正确。(4)HSO电离显酸性,水解显碱性,要证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证明NaHSO3溶液显酸性即可,故可通过测定溶液的pH,或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等方法。(5)Na2S2O5晶体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Na2SO4,故可通过检验SO离子来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其具体方案为: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2S2O5晶体已被氧化。
答案:(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或Na2SO3+2H2SO4(浓)===2NaHSO4+SO2↑+H2O) (2)过滤 (3)d (4)a、e (5)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Na2S2O5晶体已被氧化
[拓展链接] 硫的重要含氧酸及其盐
(1)硫的含氧酸
正酸系列:次硫酸H2SO2、亚硫酸H2SO3、硫酸H2SO4。
过酸系列:过硫酸H2SO5、过二硫酸H2S2O8。
焦酸系列:焦亚硫酸H2S2O5、焦硫酸H2S2O7。
硫代硫酸系列:硫代亚硫酸H2S2O2、硫代硫酸H2S2O3。
连酸系列:连二亚硫酸H2S2O4、连多硫酸H2SxO6[x(2~6)]。
(2)硫的含氧酸盐
①硫酸盐与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②硫代硫酸盐(S2O):遇酸反应生成S和SO2。
③焦亚硫酸盐(S2O):可通过Na2SO3与SO2反应生成。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NaHSO3的过饱和溶液结晶可生成Na2S2O5。
课堂反馈 真题体验
1.(2018·全国卷Ⅰ,T27节选)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HSO3结晶脱水生成Na2S2O5。(2)①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可能生成Na2SO3、NaHSO3,因Na2SO3溶液呈碱性,Ⅰ中溶液呈弱酸性,所以生成的是NaHSO3。②审题时抓住“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则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得到NaHSO3的过饱和溶液。
答案:(1)2NaHSO3===Na2S2O5+H2O
(2)①NaHSO3
②得到NaHSO3的过饱和溶液
2.(2018·全国卷Ⅲ,T28节选)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欲检验市售Na2S2O3中是否含有SO,应先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澄清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使S2O完全反应(S2O+2H+===S↓+SO2↑+H2O),以避免生成BaS2O3沉淀,对检验产生干扰,产生的现象是出现乳黄色浑浊,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说明市售Na2S2O3中含有SO。
答案:③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出现乳黄色浑浊 ⑤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 ⑥产生白色沉淀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