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
展开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
[课程内容] 运用示意图,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 [思维导图] |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1.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回忆以下知识。
(1)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
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图所示:
综合思维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和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 形成的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热带雨林气候 | 终年高温多雨 |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 热带沙漠气候 | 全年炎热干燥 |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 冰原气候 |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 形成的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赤道低气压带 | 热带草原气候 | 湿季高温多雨 |
信风带 | 干季高温少雨 | |
西风带 | 地中海气候 | 冬季温和多雨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夏季炎热干燥 |
考向一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 1.C 2.D
解析 S市位于30°N~40°N太平洋东岸,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
3.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答案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 图示为北大西洋(局部)及附近地区图,M是加那利寒流,N是北大西洋暖流。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考向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2017·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解析 由文字信息知,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且“西面朝向大海”;惠灵顿地处40°S附近,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根据风力形成原因,结合图文信息,即可从地理位置、地形和下垫面等方面分析出惠灵顿多风的原因。
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读图1和图2,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判断理由是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图中季风D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A、B、C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 1月 | 7月 |
东亚季风 | A西北风 | C东南风 |
南亚季风 | B东北风 | D西南风 |
成因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4)图中A季风的性质是寒冷干燥,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补充点拨 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 东亚季风 | 南亚季风 | |||
季节 | 冬季 | 夏季 | 冬季 | 夏季 | |
风向 | 西北风 | 东南风 | 东北风 | 西南风 | |
源地 | 蒙古、西伯利亚 | 太平洋 |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 印度洋 | |
成因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
性质 | 寒冷 干燥 | 炎热多雨 | 温暖干燥 | 高温高湿 | |
比较 |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 |||
分布 |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等 |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有利影响 | 雨热同期 | |||
不利影响 | 寒潮、旱涝等灾害 | 旱涝灾害 | |||
拓展延伸 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
(1)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
(2)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风越过赤道转向而成。
考向一 结合亚欧大陆的气压分布判断日期
(2018·北京文综)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
1.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北半球中高纬陆地受高压影响可知,此时亚洲高压控制亚欧大陆,且势力强盛,应为北半球冬季,最接近冬至日。
考向二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天气现象
2.(2015·重庆文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答案 A
解析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3.(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考向三 气压带、风带移动引起的季风现象
4.(2015·海南地理)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半岛夏季气候干热。
课时作业
(2019·陕西渭南模拟)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日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确定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由0°指向90°E)为顺时针,进而可推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点的俯视图,由图示可知,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因此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D正确。第2题,结合图示以及题干信息可知,甲地此时正处在南半球的西风带内,因此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自西向东,B正确。
(2019·南宁调研)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第3题。
3.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纬度信息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甲气流上升,乙气流下沉。
(2018·大庆月考)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5.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答案 4.A 5.B
解析 第4题,①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故A项正确。第5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故B项正确。
(2019·天津一中下学期模拟)读“50°N纬线(图1)和180°经线(图2)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第6题。
6.乙、丙两地气压中心( )
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答案 D
解析 乙、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乙地是亚洲高压、丙地为夏威夷高压,则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垂直运动方向都是下沉;亚洲高压出现在冬季,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亚洲高压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威夷高压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则形成原因不同。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向。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
8.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D.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
答案 7.A 8.A
解析 第7题,甲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热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只有A项正确。第8题,丁地的盛行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丙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据此判断A项正确。
(2019·枣庄验收)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风逐年增强
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
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10题,1966年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高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1993年与之相反。
(2019·银川二中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12.该季节(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
答案 11.D 12.A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看,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D正确。第12题,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温暖多雨。故A正确。
13.(2019·东北六校质检)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2)请说出此季节N地的气候特征,其原因是什么?
(3)判断M地的盛行风向,此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什么?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还是较慢?南亚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夏季。 偏北。
(2)炎热干燥。因为此季节N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东南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较慢。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穿过赤道后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14.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 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但多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