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5章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5章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5章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2页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5章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5章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

    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五大组成要素及特点 研究某一要素的分布发展变化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绘制简单的关联示意图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列举实例说明新功能研究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要素间的联系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意义整体性的含义 研究环境变迁分析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能列举实例进行解读研究特殊环境特征分析整体性整体性原理的指导意义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研究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地形、土壤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3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功能生产功平衡功能概念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特别提醒]                                           (1)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2)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水循环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的纽带之一。 (√)2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中气候是最活跃的要素。 (×)3湿润地区往往植被茂密因此土壤肥沃。 (×)4大肆砍伐热带雨林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二、人地协调观——图填空读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影响关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1)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的“一发”是指植被(2)若该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2图示反映的问题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1有人说长江三峡水库的修建耽误了崇明岛的长大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提示] 有一定的道理。三峡水库的修建拦截了一部分泥沙使随长江径流入海的泥沙量减少一定程度上使长江口的崇明岛这个冲积岛淤积减缓了。2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提示] 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2017·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减  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示主题为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图中显示长江口附近海域西部的浮游植物密度较东部小教材寻因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判断(1)由信息可知长江口附近海域的8月浮游植物密度是自西向东增大(2)由信息可知不同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结合可推知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水体含沙量泥沙中营养物质丰富随径流入海以及海水的顶托影响长江口附近水体中含沙量与营养物质自西向东增加因此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增大(3)由信息可知营养盐、光照、水温是影响海水浮游植物数量的正相关因素到冬季时水温降低浮游植物数量会减少此季节入海径流减少泥沙含量减少营养盐类物质减少密度高值区会向陆地方向移动[尝试解答] (1)D (2)C (3)A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大气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土壤坡度陡易形成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生物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大气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生物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水、地形土质疏松易形成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岩石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命题视角一 针对某一地理要素研究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019·深圳模拟)某研究小组59月选取祁连山南坡同一植被类型的四块不同样地研究同一植被类型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上生物量的大小与前几个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下图示意四块样地灌丛草甸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祁连山南坡灌丛草甸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所在自然带不同 B海拔不同C水热状况不同 D地处坡向不同2乌鞘岭与野牛沟最大生物量出现的月份存在差异下列自然原因可能正确的是(  )A乌鞘岭距海近7月累计水分最足B野牛沟纬度低9月累计热量最足C乌鞘岭在79月的气候条件最好D野牛沟在79月的气候条件最好1C 2.D [1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因而祁连山南坡灌丛草甸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候条件(水热状况)不同造成的;研究地都位于祁连山南坡植被类型相同所处的自然带也相同。第2从图中可以看出野牛沟在79月的生物量最大说明此时段气候条件最好;乌鞘岭在78月的生物量最大气候条件最好。]命题视角二 研究某特殊区域分析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某群岛面积12 200 km2由数百个小岛组成。岛上植被低矮、浓密无天然树木生长鸟类丰富。读图完成34题。3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阴凉多风的气候 B过早与大陆分离C单一的地形 D火山不断喷发4群岛上鸟类丰富得益于(  )A靠近大陆的位置 B流经沿岸的洋流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3A 4.B [3读图可知该群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常年受西北风影响且受西风漂流影响阴凉多风不利于树木生长。第4群岛四面环海受沿岸洋流影响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适合鸟类生存;是否靠近大陆和是否有大型食肉动物对鸟类生存影响不大;根据题目信息不能判断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弱。]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解析] (1)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第(2)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且数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复杂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意义 (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使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中分离出来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大陆冰川消退后补给类型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图中显示了地中海、黑海、里海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地理事物分布教材寻因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山脉隆起进一步改变了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貌等地理事物影响了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综合判断(1)由信息可知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使里海从地中海中分离出来结合信息可以看出板块运动导致了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同时山脉隆起也阻挡了海洋气流进入使气候变干(2)由信息可知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此时大陆冰川开始融化大量进入里海使其补给量大于蒸发量(3)由信息可知气候进一步转暖后大陆冰川大幅消退此时里海的水源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改为河流水补给且此时蒸发加剧导致盐度升高(4)由信息和信息可推知板块运动是其演化的必要条件[尝试解答]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1要素分析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应用(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警示作用:针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恶化表现分析对其恶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根本原因寻找修复环境的方法与途径。(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指导作用: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安排时充分考虑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合理安排各种活动的方式、强度以促进环境的和谐发展。命题视角一 研究环境变迁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示意研究区范围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 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 D华北平原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A植被类型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C雾霾天数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 D围湖造田1B 2.D 3.A [1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第2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第3洞庭湖平原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和技术发生了变化所致。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占用耕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小使年NPP降低。在2001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  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命题视角二 研究特定环境特征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雪线之下高山草甸、灌丛之上有一种接近荒芜的地带这种地带有大量的岩块与碎石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头沿着山坡缓慢滑动人们称这种地带为流石滩。位于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便存在这种流石滩流石滩上的植物生长时紧贴地面。据此回答46题。4下列与白马雪山流石滩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冰川搬运高山物质堆积在山坡上B高山冰雪融水带来的物质堆积C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冻融作用强D海拔高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5白马雪山东、西两侧流石滩顶部位置存在明显的海拔差异东侧明显高于西侧主要原因是(  )A西侧降水多 B西侧光照强C东侧蒸发强 D西侧坡度大6流石滩上的植物生长时紧贴地面这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A寒冷多强风 B日照弱空气稀薄C冰雪融水充足 D土壤肥力低4C 5.A 6.A [4流石滩的形成与冰雪融水搬运无关因为水的搬运有分选性;与冰川搬运无关因为在雪线以下石头还能沿山坡缓慢滑动;如果以风力侵蚀为主岩石会更加破碎且碎屑物分布比较规则而不是大小不一的岩块与碎石;其形成与物理风化关系密切如冻融作用形成破碎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较平坦处堆积形成。该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风化及冻融作用强形成流石滩故选C。第5白马雪山西侧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南季风沿着河谷向上给白马雪山西侧带来大量降水雪线较低;白马雪山东侧为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较高。由材料可知流石滩位于雪线之下所以导致白马雪山东侧流石滩顶部位置高于西侧的主要原因是西侧降水多故选A。第6流石滩所处位置地势高、温度低、多强风所以植物生长时紧贴地面故选A]命题视角三 研究人类活动影响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此完成79题。7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9“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7A 8.D 9.C [7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等作用。第8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第9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