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8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展开
第18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①影响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②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名称
原始低增长阶段
高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增长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人口增长特点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规模小,且波动较大
出生率较高,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规模增长趋缓
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
目前分布
世界上极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
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英国和法国
(3)转变过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开始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的转变。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人口比重过大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③劳动力不足;④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等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将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二、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①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②规律
③人口密集地区及形成原因
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北美东北部。
形成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
(2)我国的人口分布
①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②具体表现
东西差距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自然差距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原、高山地区人口少
经济、交通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少
民族方面
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③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自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此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的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逐渐减小。
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
地形
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地区;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
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温带降水较多的地区人口稠密
水资源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土壤
主要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矿产资源
影响某些地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2)环境人口容量
意义: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它是一个警戒值。
(3)人口合理容量
①含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②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a.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b.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微点1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并非一定是人口数量增加
人口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可以是正增长,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在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是一种常态;而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一般指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微点2 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其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100%
③死亡率=×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自然增长)
n年后人口总数=该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
微点3 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1)自然增长率>0(图中A-B段):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图中B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自然增长率<0(图中B-C段):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图中C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微点4 现代型的人口死亡率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微点5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征
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表现出持续性、增长性、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的特征。
微点6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因素
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影响该国家或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如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会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微点7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形成原因
东亚和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和商贸繁荣。北美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微点8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17·高考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该国可能是 (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B
(2019·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4.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3.C 4.B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不管试题提供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2020·河南名校联考)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读图回答1~3题。
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1.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 )
A.卡塔尔 B.阿联酋
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
2.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 )
A.就业困难 B.文化多元化
C.城市化受阻 D.人口容量变大
3.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扩大能源输出量 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
C.提高能源价格 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第2题,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正确。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岗位多,A错误;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化,C错误;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不会使人口容量增大,D错误。第3题,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收入来源是能源输出,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D正确。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具有不可持续性,A错误;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错误;提高能源价格虽然能增加经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全球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C错误。
答案:1.C 2.B 3.D
(2020·福州一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2017年各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4~5题。
4.与1970-1979年相比,影响1980-1989年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生育政策 B.人口迁移
C.生育意愿 D.医疗卫生
5.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年轻化 B.流动人口过多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增长过快
解析:第4题,某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低,说明该时间段内人口出生率较低。结合1980-1989年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而人口迁移较少,以及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背景,可判断A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1950-1959年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高达17%,到2019年该时间段出生人口年龄多数已超60岁,则该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接近17%,人口老龄化问题较突出。
答案:4.A 5.C
(2020·郑州模拟)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回答6~7题。
年份
年龄段
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
1990年
0~19岁
2.31%
2010年
20~39岁
1.81%
2015年
25~44岁
1.96%
6.该市( )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
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
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
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
7.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
A.基础设施改善 B.生态环境趋好
C.生活成本降低 D.就业机会增多
解析:第6题,由表可知,该市1990年0~19岁人口至2010年时变为20~39岁,为黄金年龄劳动力,但该部分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的比重从2.31%下降为1.81%,说明该黄金年龄劳动力人口大量外迁,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A、C错;1990年至2015年,0~19岁人口成为25~44岁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从2.31%下降为1.96%,青壮年人口外迁,老龄人口在该市人口的比重相对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B错;2010-2015年20~39岁人口成为25~44岁,为有经验的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由1.81%上升到1.96%,表明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D对。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2010年后该市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D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给劳动力人口带来的收入少,因而对其迁移影响很小,A错;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小,B错;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城市生活成本呈上升趋势,C错。
答案:6.D 7.D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C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意义
生存
发展
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020·济南联考)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判断答案。第2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且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
答案:1.C 2.C
(2020·株洲质检)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3~4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第4题,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3.B 4.B
(2020·天津模拟)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里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 450平方千米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左右。这“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5~6题。
5.天津提出的“1 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 35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6.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解析:第5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分析可知,“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1 350万是指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故答案选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人口数量的最大值。“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可表述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从人口的数量角度表达就是环境人口容量。土地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第6题,天津的经济较为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A错误;天津的人口出生率较低,但是迁入人口较多,且无限制生育会导致诸多的问题,可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B错误;今后需要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C正确;天津的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也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D错误。
答案:5.B 6.C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值及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塔型,
定类型
年轻型
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属于传统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属于发展中国家
成年型
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
老年型
上宽下窄,说明人口年龄结构中儿童、青少年人口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将缩减,属于现代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龄化,一般属于发达国家
读比重,
判内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看特殊,
析变化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大,如图中②处。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某年龄段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如图中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2.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判读方法——平行线分析法。
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画平行线,读最小值
P点0~14岁人口约占12%,15~64岁人口约占70%,65岁及以上人口约占18%
读两点数值,析构成变化
由P→Q,0~14岁人口比重降低,15~64岁人口比重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可由此判定相关人口政策等
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下图: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作辅助线,读取数值
Ⅰ点出生率约为47‰,死亡率约为40‰,自然增长率约为7‰,由此可知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
对比不同点数值,
分析人口增长变化
读取Ⅰ、Ⅱ、Ⅲ三点数值可知Ⅰ为原始型、Ⅲ为传统型、Ⅱ为现代型,由此可知该地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特点、人口问题,并可由此判定相应人口政策等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判读流程】
第一步,读坐标,明确坐标含义。
横坐标代表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第二步,读图例,明确图例含义。
图中空白代表1982年,阴影表示2009年。
第三步,分析图中变化特征及原因。
【尝试解答】 (1)B (2)B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针对图中③国人口问题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鼓励生育 B.提前退休
C.提倡少生优生 D.鼓励人员出国
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快,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就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国0~14岁人口占比最大,达60%,所以四国中②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故本题选择B。第2题,读图可知,③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0%,老龄化问题严重,因而鼓励生育是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故本题选择A。
答案:1.B 2.A
(2020·北京高三期末)下图分别示意我国1970年、2000年和2030年(预测)的人口结构。读图回答3~4题。
3.从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判断,a、b、c三张图像依次对应的年份是( )
A.1970年、2000年、2030年
B.1970年、2030年、2000年
C.2000年、2030年、1970年
D.2030年、2000年、1970年
4.从1970-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有( )
①人口负增长率 ②男女比例 ③青少年和老龄人口比例 ④中、高等教育普及率 ⑤流动人口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a图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低,应为1970年人口状况,b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受教育水平明显较高,应为2030年人口状况,c图老龄化及受教育状况介于1970-2030年之间,应为2000年,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1970-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为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中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而对于男女比例及人口负增长率及流动人口比重在图中没有体现,故选C。
答案:3.B 4.C
(2020·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下图为1977年、2017年浙江省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 )
A.总量小幅度下降 B.出生率显著下降
C.死亡率略有上升 D.自然增长率上升
6.目前,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总量增加,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浙江省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D。
答案:5.B 6.D
一、选择题
(2020·南昌模拟)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儿童(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我国出现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2016年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二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下表为我国2015-2018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出生率(‰)
12.07
12.95
12.43
10.94
死亡率(‰)
7.11
7.09
7.11
7.13
自然增长率(‰)
4.96
5.86
5.32
3.81
1.2018年“二孩政策”释放效应有所下降,表现为( )
A.人口出生率提高 B.人口死亡率提高
C.人口出生率下降 D.人口死亡率下降
2.“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 )
A.儿童人口比重先降后增
B.老年人口比重先降后增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增大
D.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解析:第1题,“二孩政策”效应是指该政策实施后,出生率上升现象。表中数据显示2018年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与该效应无关。第2题,表中数据显示自然增长率在2015-2016年增大,则新出生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比重会下降;2017年以后自然增长率下降,新出生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
答案:1.C 2.B
(2020·重庆一中高一期末)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有学者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4.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清朝时,中国人口仅4.3亿,却出现了人口危机,资源短缺,而今中国却养活了更多的人,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说明我国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比清朝时期变大了。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使资源环境承载力上升,但并非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原因,A排除;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B错;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C对;从1850年至今资源数量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加,D错。故选C。第4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不是为了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对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没有直接影响,不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3.C 4.C
(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含预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
B.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缓慢
C.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加速下降
D.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
6.我国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制约产业结构升级
B.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
C.劳动力由沿海流向内地
D.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
7.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是( )
A.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
B.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
C.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
D.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并非逐年下降,A项错误;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加速下降,B项错误;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速度趋缓,C项错误;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D项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呈下降趋势,可能会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项错误;虽然我国劳动力供给减少,但总量仍较大,短期内不会从国外大量输入劳动力,B项错误;沿海地区经济较内地发达,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迁移,C项错误;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会上涨,D项正确。第7题,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可以增加城市劳动力数量,A项正确;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不利于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B项错误;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不会吸引劳动力进城,C项错误;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D项错误。
答案:5.D 6.D 7.A
(2020·绵阳二诊)抚养比是指在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近5年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近年来,该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总人口逐渐减少 B.生育率持续降低
C.劳动力就业困难 D.劳动力负担加重
9.该省劳动力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 )
A.国际移民趋势明显 B.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C.生活成本上涨较快 D.省外求学人数增加
解析:第8题,人口总抚养比等于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由图可以判断人口总抚养比上升,劳动力负担加重,D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该省总人口是否减少,A项错误;图中少儿抚养比先减后增,说明该省生育率并不是持续降低的,B项错误;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就业难度降低,C项错误。第9题,该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当地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带动劳动力向外转移,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确定国际移民趋势和生活成本变化情况,A项、C项错误;求学年龄人口在劳动人口中占比较小,出省求学人数增加不会导致劳动力人口迅速下降,D项错误。
答案:8.D 9.B
(2020·泰安模拟)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注:人口增量=当年年末人口-上年年末人口。
10.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外迁增多
C.老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D.劳动人口减少
11.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延长人口寿命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解析:第10题,结合图例可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在2012年至2017年都是增加的,15~64岁人口从2014年至2017年一直在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是非劳动人口,15~64岁人口是劳动人口,因此该图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减少,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故D项对、C项错;统计图反映的是三个年龄段人口增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B项错;从图中无法看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故A项错。第11题,延迟退休年龄是提高劳动力上限年龄,因此可以增加劳动力数量,缓解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社会养老负担,D项正确;延迟退休年龄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人口寿命受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影响,一般不受政策的影响,B项错;延迟退休年龄不能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项错。
答案:10.D 11.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2015-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类别
年份
出生人口/万人
2015
1 655
2016预期
1 855
2016实际
1 786
(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对比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
(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
(4)对比2016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解析:(1)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我国限制生育的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及老年人比重增加两方面分析。(2)结合材料一中的曲线可以判断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约2025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4.2亿人,放开二孩后约2030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5.1亿。(3)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结合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缓解老龄化和性别比压力。(4)注意既要分析预期出生人口多的原因,又要分析实际出生人口少的原因,联系人口政策、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等进行分析。
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 原因: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不断增大;②限制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2)数量相差约0.9(0.8~1.0均可)亿,高峰值时间推迟约5年。
(3)①短期内可以带动母婴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②长期可以缓解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人口性别比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差异: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预期出生人口。
预期较高的原因:受人口新政的刺激,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育龄人口较多。
实际偏低的原因:养儿防老等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养育孩子成本上升;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考虑生育,生育意愿较低;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
13.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看法提供依据。
解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这些都是其区域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2)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新疆区域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第18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①影响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②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名称
原始低增长阶段
高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增长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人口增长特点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规模小,且波动较大
出生率较高,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规模增长趋缓
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
目前分布
世界上极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
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英国和法国
(3)转变过程: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开始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的转变。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人口比重过大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③劳动力不足;④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等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将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二、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①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②规律
③人口密集地区及形成原因
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北美东北部。
形成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
(2)我国的人口分布
①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②具体表现
东西差距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自然差距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原、高山地区人口少
经济、交通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少
民族方面
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③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自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此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的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逐渐减小。
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
地形
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地区;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
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温带降水较多的地区人口稠密
水资源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土壤
主要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矿产资源
影响某些地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2)环境人口容量
意义: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它是一个警戒值。
(3)人口合理容量
①含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②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a.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b.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微点1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并非一定是人口数量增加
人口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可以是正增长,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在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是一种常态;而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一般指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微点2 人口数量的计算方法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其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100%
③死亡率=×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自然增长)
n年后人口总数=该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
微点3 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1)自然增长率>0(图中A-B段):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图中B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自然增长率<0(图中B-C段):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图中C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微点4 现代型的人口死亡率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微点5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征
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表现出持续性、增长性、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的特征。
微点6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因素
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直接影响该国家或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如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会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微点7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形成原因
东亚和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和商贸繁荣。北美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微点8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17·高考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该国可能是 (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B
(2019·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4.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3.C 4.B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不管试题提供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2020·河南名校联考)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读图回答1~3题。
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1.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 )
A.卡塔尔 B.阿联酋
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
2.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 )
A.就业困难 B.文化多元化
C.城市化受阻 D.人口容量变大
3.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扩大能源输出量 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
C.提高能源价格 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第2题,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正确。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岗位多,A错误;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化,C错误;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不会使人口容量增大,D错误。第3题,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收入来源是能源输出,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D正确。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具有不可持续性,A错误;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错误;提高能源价格虽然能增加经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全球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C错误。
答案:1.C 2.B 3.D
(2020·福州一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2017年各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4~5题。
4.与1970-1979年相比,影响1980-1989年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生育政策 B.人口迁移
C.生育意愿 D.医疗卫生
5.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年轻化 B.流动人口过多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增长过快
解析:第4题,某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低,说明该时间段内人口出生率较低。结合1980-1989年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而人口迁移较少,以及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背景,可判断A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1950-1959年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高达17%,到2019年该时间段出生人口年龄多数已超60岁,则该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接近17%,人口老龄化问题较突出。
答案:4.A 5.C
(2020·郑州模拟)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回答6~7题。
年份
年龄段
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
1990年
0~19岁
2.31%
2010年
20~39岁
1.81%
2015年
25~44岁
1.96%
6.该市( )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
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
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
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
7.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
A.基础设施改善 B.生态环境趋好
C.生活成本降低 D.就业机会增多
解析:第6题,由表可知,该市1990年0~19岁人口至2010年时变为20~39岁,为黄金年龄劳动力,但该部分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的比重从2.31%下降为1.81%,说明该黄金年龄劳动力人口大量外迁,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A、C错;1990年至2015年,0~19岁人口成为25~44岁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从2.31%下降为1.96%,青壮年人口外迁,老龄人口在该市人口的比重相对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B错;2010-2015年20~39岁人口成为25~44岁,为有经验的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由1.81%上升到1.96%,表明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D对。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2010年后该市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D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给劳动力人口带来的收入少,因而对其迁移影响很小,A错;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小,B错;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城市生活成本呈上升趋势,C错。
答案:6.D 7.D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C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意义
生存
发展
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020·济南联考)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判断答案。第2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且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
答案:1.C 2.C
(2020·株洲质检)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3~4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第4题,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3.B 4.B
(2020·天津模拟)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里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 450平方千米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左右。这“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5~6题。
5.天津提出的“1 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 35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6.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解析:第5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分析可知,“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1 350万是指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故答案选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人口数量的最大值。“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可表述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从人口的数量角度表达就是环境人口容量。土地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第6题,天津的经济较为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A错误;天津的人口出生率较低,但是迁入人口较多,且无限制生育会导致诸多的问题,可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鼓励生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B错误;今后需要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C正确;天津的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也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D错误。
答案:5.B 6.C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值及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塔型,
定类型
年轻型
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属于传统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属于发展中国家
成年型
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
老年型
上宽下窄,说明人口年龄结构中儿童、青少年人口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将缩减,属于现代型。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龄化,一般属于发达国家
读比重,
判内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看特殊,
析变化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大,如图中②处。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某年龄段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如图中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2.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判读方法——平行线分析法。
平行线分析法是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最简便的方法。通过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人口比重为B点的数值,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C点的数值。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画平行线,读最小值
P点0~14岁人口约占12%,15~64岁人口约占70%,65岁及以上人口约占18%
读两点数值,析构成变化
由P→Q,0~14岁人口比重降低,15~64岁人口比重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可由此判定相关人口政策等
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下图:
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作辅助线,读取数值
Ⅰ点出生率约为47‰,死亡率约为40‰,自然增长率约为7‰,由此可知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
对比不同点数值,
分析人口增长变化
读取Ⅰ、Ⅱ、Ⅲ三点数值可知Ⅰ为原始型、Ⅲ为传统型、Ⅱ为现代型,由此可知该地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特点、人口问题,并可由此判定相应人口政策等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判读流程】
第一步,读坐标,明确坐标含义。
横坐标代表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第二步,读图例,明确图例含义。
图中空白代表1982年,阴影表示2009年。
第三步,分析图中变化特征及原因。
【尝试解答】 (1)B (2)B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针对图中③国人口问题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鼓励生育 B.提前退休
C.提倡少生优生 D.鼓励人员出国
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快,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就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国0~14岁人口占比最大,达60%,所以四国中②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故本题选择B。第2题,读图可知,③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0%,老龄化问题严重,因而鼓励生育是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故本题选择A。
答案:1.B 2.A
(2020·北京高三期末)下图分别示意我国1970年、2000年和2030年(预测)的人口结构。读图回答3~4题。
3.从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判断,a、b、c三张图像依次对应的年份是( )
A.1970年、2000年、2030年
B.1970年、2030年、2000年
C.2000年、2030年、1970年
D.2030年、2000年、1970年
4.从1970-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有( )
①人口负增长率 ②男女比例 ③青少年和老龄人口比例 ④中、高等教育普及率 ⑤流动人口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a图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低,应为1970年人口状况,b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受教育水平明显较高,应为2030年人口状况,c图老龄化及受教育状况介于1970-2030年之间,应为2000年,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1970-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为青少年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中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而对于男女比例及人口负增长率及流动人口比重在图中没有体现,故选C。
答案:3.B 4.C
(2020·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下图为1977年、2017年浙江省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 )
A.总量小幅度下降 B.出生率显著下降
C.死亡率略有上升 D.自然增长率上升
6.目前,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与1977年相比,2017年浙江省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总量增加,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浙江省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D。
答案:5.B 6.D
一、选择题
(2020·南昌模拟)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儿童(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我国出现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2016年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二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下表为我国2015-2018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出生率(‰)
12.07
12.95
12.43
10.94
死亡率(‰)
7.11
7.09
7.11
7.13
自然增长率(‰)
4.96
5.86
5.32
3.81
1.2018年“二孩政策”释放效应有所下降,表现为( )
A.人口出生率提高 B.人口死亡率提高
C.人口出生率下降 D.人口死亡率下降
2.“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 )
A.儿童人口比重先降后增
B.老年人口比重先降后增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增大
D.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解析:第1题,“二孩政策”效应是指该政策实施后,出生率上升现象。表中数据显示2018年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与该效应无关。第2题,表中数据显示自然增长率在2015-2016年增大,则新出生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比重会下降;2017年以后自然增长率下降,新出生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
答案:1.C 2.B
(2020·重庆一中高一期末)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有学者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4.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清朝时,中国人口仅4.3亿,却出现了人口危机,资源短缺,而今中国却养活了更多的人,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说明我国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比清朝时期变大了。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使资源环境承载力上升,但并非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原因,A排除;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B错;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C对;从1850年至今资源数量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加,D错。故选C。第4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不是为了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对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没有直接影响,不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3.C 4.C
(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含预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
B.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缓慢
C.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加速下降
D.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
6.我国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制约产业结构升级
B.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
C.劳动力由沿海流向内地
D.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
7.下列措施能够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是( )
A.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
B.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
C.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
D.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并非逐年下降,A项错误;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加速下降,B项错误;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速度趋缓,C项错误;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下降,D项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呈下降趋势,可能会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项错误;虽然我国劳动力供给减少,但总量仍较大,短期内不会从国外大量输入劳动力,B项错误;沿海地区经济较内地发达,劳动力从内地向沿海迁移,C项错误;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会上涨,D项正确。第7题,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可以增加城市劳动力数量,A项正确;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不利于城市劳动力数量增加,B项错误;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不会吸引劳动力进城,C项错误;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D项错误。
答案:5.D 6.D 7.A
(2020·绵阳二诊)抚养比是指在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近5年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近年来,该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总人口逐渐减少 B.生育率持续降低
C.劳动力就业困难 D.劳动力负担加重
9.该省劳动力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 )
A.国际移民趋势明显 B.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C.生活成本上涨较快 D.省外求学人数增加
解析:第8题,人口总抚养比等于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由图可以判断人口总抚养比上升,劳动力负担加重,D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该省总人口是否减少,A项错误;图中少儿抚养比先减后增,说明该省生育率并不是持续降低的,B项错误;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就业难度降低,C项错误。第9题,该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当地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带动劳动力向外转移,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确定国际移民趋势和生活成本变化情况,A项、C项错误;求学年龄人口在劳动人口中占比较小,出省求学人数增加不会导致劳动力人口迅速下降,D项错误。
答案:8.D 9.B
(2020·泰安模拟)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注:人口增量=当年年末人口-上年年末人口。
10.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外迁增多
C.老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D.劳动人口减少
11.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延长人口寿命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解析:第10题,结合图例可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在2012年至2017年都是增加的,15~64岁人口从2014年至2017年一直在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是非劳动人口,15~64岁人口是劳动人口,因此该图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减少,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故D项对、C项错;统计图反映的是三个年龄段人口增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B项错;从图中无法看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故A项错。第11题,延迟退休年龄是提高劳动力上限年龄,因此可以增加劳动力数量,缓解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社会养老负担,D项正确;延迟退休年龄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人口寿命受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影响,一般不受政策的影响,B项错;延迟退休年龄不能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项错。
答案:10.D 11.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2015-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类别
年份
出生人口/万人
2015
1 655
2016预期
1 855
2016实际
1 786
(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对比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
(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
(4)对比2016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解析:(1)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我国限制生育的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及老年人比重增加两方面分析。(2)结合材料一中的曲线可以判断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约2025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4.2亿人,放开二孩后约2030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5.1亿。(3)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结合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缓解老龄化和性别比压力。(4)注意既要分析预期出生人口多的原因,又要分析实际出生人口少的原因,联系人口政策、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等进行分析。
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 原因: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不断增大;②限制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2)数量相差约0.9(0.8~1.0均可)亿,高峰值时间推迟约5年。
(3)①短期内可以带动母婴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②长期可以缓解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人口性别比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差异: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预期出生人口。
预期较高的原因:受人口新政的刺激,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育龄人口较多。
实际偏低的原因:养儿防老等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养育孩子成本上升;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考虑生育,生育意愿较低;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
13.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看法提供依据。
解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这些都是其区域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2)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新疆区域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