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34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展开
第34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1.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我国的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以东人口多,密度大,以西人口少,密度小。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壮族。
(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中国的农业
(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
①地区分布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
地区
种植业
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②作物分布
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秦岭—淮河以南
春小麦
古长城以北
冬小麦
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
花生
山东、河南
油菜
长江流域
甘蔗
南部沿海、四川盆地
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
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3.中国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
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
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
4.中国的交通
(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
(3)水运
①海运:沿海航线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运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和北行四条主要航线。
②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中国的农业
(2018·高考江苏卷改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③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④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技术 ②资金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C
1.主要农业类型与区位分析
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农业特色
东北商
品粮农业
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①中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开阔,黑土肥沃;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④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⑤交通便利;⑥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黑土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机械化程度高
华北旱作
农业区
华北平原
①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充足;②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春旱夏涝,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人地矛盾突出
黄土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山东、河南花生产量大
南方水田
农业区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且组合好;②地势平坦,水稻土(熟化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④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对水稻生产不利,夏季有伏旱和洪涝灾害
多为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棉花、油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两广、闽、台、川盛产甘蔗
西北灌溉
农业区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有灌溉水源;④地广人稀,地价低
水源短缺
作物品质好、单产高;哈密瓜、葡萄干闻名中外;南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主产甜菜、春小麦;河西走廊主产小麦、棉花和瓜果蔬菜
青藏高原
河谷农
业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①高原气候,与高原相比较,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避风;②地势平坦,水源充足;③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
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海拔高,热量不足
一年一熟,适宜喜温凉的青稞、春小麦、豌豆生长
2.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
主要影响因素
粮食
作物
小麦、玉
米、水稻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利: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利:人均耕地少
经济
作物
棉花
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地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料
作物
花生
山东、河南
砂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势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糖料
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作物特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琼、桂、滇、川
作物特性: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饮料
作物
茶叶
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浙江、福建、云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大,酸性土壤,易排水
咖啡
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陕西)
暖温带气候
柑橘
南方地区的低山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地区
四季如春的气候
(2020·安徽十校联盟摸底)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表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下的粮食产量表。据此回答1~2题。
1.1990-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800 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
B.由400~800 mm雨量带向800 mm以上雨量带偏移
C.由200 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 mm雨量带偏移
D.由200~400 mm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
2.年均降雨量<200 mm的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生物多样性增多
C.石漠化现象加剧 D.土壤盐碱化加重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粮食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主产区中,400~800 mm雨量带的粮食产量增加幅度远大于800 mm以上雨量带,说明粮食生产重心由800 mm 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A正确。第2题,年均降雨量<200 mm的地区属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发展种植业需引水灌溉,而不合理的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D正确。
答案:1.A 2.D
中国的工业
(2018·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 990美元和8 836美元。图2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3为我国2010-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澳大利亚 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 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1.四大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工
业基地(图
甲)
①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③雄厚的工业基础
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原料相对不足的工业发展
京津唐工
业基地(图
乙)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海陆交通;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⑤有科技、人才优势
①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沪宁杭工
业基地(图
丙)
①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
洲工业基
地(图丁)
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②水、陆、空运输便利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②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2.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
经济圈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经济圈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张,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海
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
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低
西三角
经济圈
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
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差
东北
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东北政策
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2020·海口调研)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下图回答1~2题。
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
解析:第1题,①辽中南工业基地和②京津唐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都较丰富,但②京津唐工业基地有众多高校和科技园区,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第2题,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煤、石油等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B 2.C
一、选择题
(2020·平顶山调研)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昼夜温差大 D.劳动力丰富
2.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上市较早 B.气温年较差大
C.昼夜温差大 D.交通便利
3.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A.防治盐碱化 B.遏制草场退化
C.增加湿地面积 D.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图示烟台位于沿海地区,而阿克苏位于西北内陆;阿克苏气候干旱,具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使苹果品质优良。第2题,与其他产区相比,昭通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北方苹果产区好,具有成熟早、上市时间早的优势。该地地处云贵高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也是其他产区的优势条件;该地位于西南地区,交通较为闭塞。第3题,洛川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种植苹果树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而具有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答案:1.C 2.A 3.D
(2020·广州模拟)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6%,实现了“五连降”,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5%,但这一比率仍高于主要发达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的水平。这既与我国产业结构、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有一定关系,也反映出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图Ⅰ示意2008-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变化,图Ⅱ示意2017年中国物流成本结构。据此回答4~6题。
4.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大的产业结构现状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B.第二产业比重较小
C.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D.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
5.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的产业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服务业分布集中
B.制造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分布集中
D.建筑业分布集中
6.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2012-2017年连续5年下降,下列属于其原因的是( )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运输费用下降
C.社会物流总费用下降
D.经济结构优化
解析:第4题,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一、二产业属于物质生产,对物质运输需求量大,进而导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较大。第5题,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而各种制造业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即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但产品的消费又是分散的,这样势必导致物流量大、费用高。第6题,首先明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随经济发展,并没有下降,而是逐年上升的。由材料判断可能是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如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物质运输费用减少,从而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连续下降。
答案:4.D 5.B 6.D
(2020·永州一模)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近几十年绿洲农田区从以前的山前冲积平原和河谷两岸不断向荒漠深处扩展。下图示意1960-2000年新疆绿洲农田区三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a、b、c三种农作物分别代表的是( )
A.棉花、玉米、小麦 B.小麦、棉花、玉米
C.小麦、玉米、棉花 D.玉米、棉花、小麦
8.近几十年新疆绿洲农田区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灌溉技术的改进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气候变暖 D.降水增加
解析:第7题,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促使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棉花是经济作物,是众多产业的原料,故应该呈上升趋势,c所代表的农作物应是棉花。故选C。第8题,新疆干旱缺水,绿洲的扩大首先需要解决水源问题,而灌溉技术的改良,节约了水量,使有限的水源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使得绿洲农田区面积不断扩大,A对。
答案:7.C 8.A
(2020·天津高三月考)香云纱是用广东顺德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以及植物薯莨汁液,历经“三洗、九蒸、十八晒”加工而成,天然的原料、精湛的技艺,令香云纱不仅十分耐穿,而且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香云纱制作全程手工操作,采用天然真丝作坯布,用天然植物薯莨和天然河泥染色,绿色无污染,而且经染整的布匹可以达到完全无菌的状态,素有“软黄金”之称。据材料回答9~11题。
9.近几十年来,促进香云纱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
B.薯莨丰富,原料充足
C.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
D.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
10.近些年,香云纱受当地大企业“冷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掌握传统技艺的香云纱艺人
B.机械化生产的冲击
C.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
D.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
11.香云纱产业逐步提高附加值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强薯莨、河泥的保护,合理开采
B.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
D.注重区域品牌优势,打造地理标志产品
解析:第9题,从材料中可以得知,香云纱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素有“软黄金”之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香云纱特殊的优点受到追捧,市场需求大,C对;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薯莨丰富、原料充足和近几十年的发展关系不大,A和B错;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从材料中推断不出,也不太符合现实状况,D错。故本题选择C。第10题,近年来,机械化生产不断推广,其生产效率高,香云纱土法制造生产效率低,受当地大企业冷落,B正确。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和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对当地大企业影响有限,大企业的制造生产较少受这类因素限制;材料中无法得出香云纱艺人缺少。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第11题,香云纱是广东顺德特产,传统工艺独特,品质优良,应注重区域品牌建设,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让其价值得到更大体现,故选D。选项A,主要涉及生态,与提高附加值无关,故不选。选项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不是提高香云纱产业本身的附加值。选项C,扩展了市场,但商品附加值不改变。故本题选择D。
答案:9.C 10.B 11.D
二、非选择题
12.(2020·德阳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获得了飞速发展,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10.7%跃升至2014年的50%以上。近年来,为深度融入全球纺织生产网络,占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我国不少纺织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并购欧美等国家的知名企业。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比例)的区域分布。
(1)分析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首选东南亚地区的原因。
(3)分析我国纺织企业在欧美国家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原因。
(4)说明我国纺织企业在非洲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对当地城市化的影响。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纺织企业投资,除了南极洲以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因此分布广泛;但分布并不均衡,亚洲的比重为56%,比例最高,南美洲为4%,大洋洲为2%,比例较低。(2)纺织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欠发达国家是最佳选择。东南亚地区经济欠发达,土地成本低,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大;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低;多数国家与我国相邻,交通方便,且多华侨定居,交流便捷。(3)欧美国家经济发达,要提高竞争力,必须率先抢占市场,通过全球纺织网络及时了解信息,能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适应性;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优势品牌,并购知名企业,也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4)非洲经济欠发达,在非洲地区投资建厂,能够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增加城市人口;工厂、道路的建设扩大城市占地面积;城市的兴起,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发展。
答案:(1)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分布不均衡,亚洲比重最高,南美洲和大洋洲比重低。
(2)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与我国地域临近;华人华侨众多(方便沟通联系)。
(3)及时了解消费需求,获得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适应性;并购欧美国家知名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和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4)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城市人口;工厂、道路等建设使城市占地面积扩大;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麻是纯天然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特点,可制高级衣料。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怕高温,生育期70~80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3 ℃,生长适宜温度11~18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宜。黑龙江兰西县亚麻种植面积2.7万亩,是著名的“亚麻之乡”,20世纪初成功引种亚麻,目前已形成良种繁育、种植、原料加工、纺纱织布、针织编织、精深加工等系列产业,亚麻产品由过去的“麻纱布老三样”,拓展到汽车坐垫、家居用品、服装鞋袜、保健食品、旅游纪念品等八大类170多个品种,亚麻产业已成为兰西县的支柱产业。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分析兰西县能成功引种亚麻的原因。
(2)说出兰西县亚麻产业的发展特点。
(3)简析亚麻产业成为兰西县主导产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亚麻产业为情境,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发展。(1)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要结合亚麻的生长习性与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分析;“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怕高温,生育期70~80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3 ℃,生长适宜温度11~18 ℃”,体现了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体现了对土壤、地形的要求。即气候方面从气候特征、热量条件、生长期方面思考,土壤方面从土层厚薄、肥力大小等方面思考。(2)兰西县亚麻产业的发展特点从产业起步和发展时间、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提取信息,归纳答案。(3)亚麻成为该地主导产业的有利条件从生产历史、种植面积、制作工艺、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较高,地处半湿润区,气候凉爽湿润,有利于亚麻生长;纬度较高,夏季高温天气少,有利于亚麻生长;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适宜引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地处松嫩平原,土层深厚肥沃。
(2)起步早,发展时间长;产业链完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注重产品开发,产品丰富多样。
(3)适宜亚麻种植,亚麻种植面积大,原料充足,有利于亚麻产业发展;麻纺织生产的历史长,产业基础好;制作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有利于亚麻产业发展;亚麻纤维品质高,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生产规模扩大;生态环境优良,生产工艺先进,亚麻纤维品质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生产规模扩大。
1.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我国的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以东人口多,密度大,以西人口少,密度小。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壮族。
(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中国的农业
(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
①地区分布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
地区
种植业
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②作物分布
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秦岭—淮河以南
春小麦
古长城以北
冬小麦
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
花生
山东、河南
油菜
长江流域
甘蔗
南部沿海、四川盆地
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
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
(3)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3.中国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
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
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
4.中国的交通
(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
(3)水运
①海运:沿海航线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运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和北行四条主要航线。
②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中国的农业
(2018·高考江苏卷改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③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④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技术 ②资金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C
1.主要农业类型与区位分析
分布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农业特色
东北商
品粮农业
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①中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开阔,黑土肥沃;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④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⑤交通便利;⑥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黑土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机械化程度高
华北旱作
农业区
华北平原
①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充足;②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春旱夏涝,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人地矛盾突出
黄土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山东、河南花生产量大
南方水田
农业区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且组合好;②地势平坦,水稻土(熟化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④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对水稻生产不利,夏季有伏旱和洪涝灾害
多为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棉花、油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两广、闽、台、川盛产甘蔗
西北灌溉
农业区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有灌溉水源;④地广人稀,地价低
水源短缺
作物品质好、单产高;哈密瓜、葡萄干闻名中外;南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主产甜菜、春小麦;河西走廊主产小麦、棉花和瓜果蔬菜
青藏高原
河谷农
业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①高原气候,与高原相比较,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避风;②地势平坦,水源充足;③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
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海拔高,热量不足
一年一熟,适宜喜温凉的青稞、春小麦、豌豆生长
2.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
主要影响因素
粮食
作物
小麦、玉
米、水稻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利: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利:人均耕地少
经济
作物
棉花
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地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料
作物
花生
山东、河南
砂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势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糖料
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作物特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琼、桂、滇、川
作物特性: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饮料
作物
茶叶
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浙江、福建、云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湿度大,酸性土壤,易排水
咖啡
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陕西)
暖温带气候
柑橘
南方地区的低山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地区
四季如春的气候
(2020·安徽十校联盟摸底)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表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下的粮食产量表。据此回答1~2题。
1.1990-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800 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
B.由400~800 mm雨量带向800 mm以上雨量带偏移
C.由200 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 mm雨量带偏移
D.由200~400 mm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
2.年均降雨量<200 mm的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生物多样性增多
C.石漠化现象加剧 D.土壤盐碱化加重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粮食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主产区中,400~800 mm雨量带的粮食产量增加幅度远大于800 mm以上雨量带,说明粮食生产重心由800 mm 以上雨量带向400~800 mm雨量带偏移,A正确。第2题,年均降雨量<200 mm的地区属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发展种植业需引水灌溉,而不合理的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D正确。
答案:1.A 2.D
中国的工业
(2018·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 990美元和8 836美元。图2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3为我国2010-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澳大利亚 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 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1.四大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工
业基地(图
甲)
①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③雄厚的工业基础
①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原料相对不足的工业发展
京津唐工
业基地(图
乙)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②统一的电网;③便利的海陆交通;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⑤有科技、人才优势
①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沪宁杭工
业基地(图
丙)
①工业基础雄厚;②技术力量雄厚;③统一的电网;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
洲工业基
地(图丁)
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②水、陆、空运输便利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②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2.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
经济圈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经济圈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张,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海
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
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低
西三角
经济圈
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
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差
东北
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东北政策
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2020·海口调研)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下图回答1~2题。
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
解析:第1题,①辽中南工业基地和②京津唐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都较丰富,但②京津唐工业基地有众多高校和科技园区,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第2题,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煤、石油等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B 2.C
一、选择题
(2020·平顶山调研)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昼夜温差大 D.劳动力丰富
2.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上市较早 B.气温年较差大
C.昼夜温差大 D.交通便利
3.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A.防治盐碱化 B.遏制草场退化
C.增加湿地面积 D.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图示烟台位于沿海地区,而阿克苏位于西北内陆;阿克苏气候干旱,具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使苹果品质优良。第2题,与其他产区相比,昭通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北方苹果产区好,具有成熟早、上市时间早的优势。该地地处云贵高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也是其他产区的优势条件;该地位于西南地区,交通较为闭塞。第3题,洛川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种植苹果树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而具有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答案:1.C 2.A 3.D
(2020·广州模拟)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6%,实现了“五连降”,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5%,但这一比率仍高于主要发达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的水平。这既与我国产业结构、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有一定关系,也反映出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图Ⅰ示意2008-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变化,图Ⅱ示意2017年中国物流成本结构。据此回答4~6题。
4.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大的产业结构现状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B.第二产业比重较小
C.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D.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
5.导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的产业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服务业分布集中
B.制造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分布集中
D.建筑业分布集中
6.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2012-2017年连续5年下降,下列属于其原因的是( )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运输费用下降
C.社会物流总费用下降
D.经济结构优化
解析:第4题,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第一、二产业属于物质生产,对物质运输需求量大,进而导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较大。第5题,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而各种制造业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即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但产品的消费又是分散的,这样势必导致物流量大、费用高。第6题,首先明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随经济发展,并没有下降,而是逐年上升的。由材料判断可能是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如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物质运输费用减少,从而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连续下降。
答案:4.D 5.B 6.D
(2020·永州一模)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近几十年绿洲农田区从以前的山前冲积平原和河谷两岸不断向荒漠深处扩展。下图示意1960-2000年新疆绿洲农田区三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a、b、c三种农作物分别代表的是( )
A.棉花、玉米、小麦 B.小麦、棉花、玉米
C.小麦、玉米、棉花 D.玉米、棉花、小麦
8.近几十年新疆绿洲农田区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灌溉技术的改进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气候变暖 D.降水增加
解析:第7题,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促使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棉花是经济作物,是众多产业的原料,故应该呈上升趋势,c所代表的农作物应是棉花。故选C。第8题,新疆干旱缺水,绿洲的扩大首先需要解决水源问题,而灌溉技术的改良,节约了水量,使有限的水源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使得绿洲农田区面积不断扩大,A对。
答案:7.C 8.A
(2020·天津高三月考)香云纱是用广东顺德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以及植物薯莨汁液,历经“三洗、九蒸、十八晒”加工而成,天然的原料、精湛的技艺,令香云纱不仅十分耐穿,而且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香云纱制作全程手工操作,采用天然真丝作坯布,用天然植物薯莨和天然河泥染色,绿色无污染,而且经染整的布匹可以达到完全无菌的状态,素有“软黄金”之称。据材料回答9~11题。
9.近几十年来,促进香云纱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
B.薯莨丰富,原料充足
C.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
D.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
10.近些年,香云纱受当地大企业“冷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掌握传统技艺的香云纱艺人
B.机械化生产的冲击
C.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
D.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
11.香云纱产业逐步提高附加值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强薯莨、河泥的保护,合理开采
B.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
D.注重区域品牌优势,打造地理标志产品
解析:第9题,从材料中可以得知,香云纱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素有“软黄金”之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香云纱特殊的优点受到追捧,市场需求大,C对;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薯莨丰富、原料充足和近几十年的发展关系不大,A和B错;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从材料中推断不出,也不太符合现实状况,D错。故本题选择C。第10题,近年来,机械化生产不断推广,其生产效率高,香云纱土法制造生产效率低,受当地大企业冷落,B正确。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和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对当地大企业影响有限,大企业的制造生产较少受这类因素限制;材料中无法得出香云纱艺人缺少。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第11题,香云纱是广东顺德特产,传统工艺独特,品质优良,应注重区域品牌建设,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让其价值得到更大体现,故选D。选项A,主要涉及生态,与提高附加值无关,故不选。选项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不是提高香云纱产业本身的附加值。选项C,扩展了市场,但商品附加值不改变。故本题选择D。
答案:9.C 10.B 11.D
二、非选择题
12.(2020·德阳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获得了飞速发展,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10.7%跃升至2014年的50%以上。近年来,为深度融入全球纺织生产网络,占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我国不少纺织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并购欧美等国家的知名企业。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比例)的区域分布。
(1)分析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首选东南亚地区的原因。
(3)分析我国纺织企业在欧美国家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原因。
(4)说明我国纺织企业在非洲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对当地城市化的影响。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纺织企业投资,除了南极洲以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因此分布广泛;但分布并不均衡,亚洲的比重为56%,比例最高,南美洲为4%,大洋洲为2%,比例较低。(2)纺织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欠发达国家是最佳选择。东南亚地区经济欠发达,土地成本低,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大;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低;多数国家与我国相邻,交通方便,且多华侨定居,交流便捷。(3)欧美国家经济发达,要提高竞争力,必须率先抢占市场,通过全球纺织网络及时了解信息,能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适应性;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优势品牌,并购知名企业,也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4)非洲经济欠发达,在非洲地区投资建厂,能够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增加城市人口;工厂、道路的建设扩大城市占地面积;城市的兴起,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发展。
答案:(1)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分布不均衡,亚洲比重最高,南美洲和大洋洲比重低。
(2)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与我国地域临近;华人华侨众多(方便沟通联系)。
(3)及时了解消费需求,获得市场信息,提高市场适应性;并购欧美国家知名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和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4)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城市人口;工厂、道路等建设使城市占地面积扩大;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麻是纯天然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特点,可制高级衣料。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怕高温,生育期70~80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3 ℃,生长适宜温度11~18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宜。黑龙江兰西县亚麻种植面积2.7万亩,是著名的“亚麻之乡”,20世纪初成功引种亚麻,目前已形成良种繁育、种植、原料加工、纺纱织布、针织编织、精深加工等系列产业,亚麻产品由过去的“麻纱布老三样”,拓展到汽车坐垫、家居用品、服装鞋袜、保健食品、旅游纪念品等八大类170多个品种,亚麻产业已成为兰西县的支柱产业。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分析兰西县能成功引种亚麻的原因。
(2)说出兰西县亚麻产业的发展特点。
(3)简析亚麻产业成为兰西县主导产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亚麻产业为情境,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发展。(1)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要结合亚麻的生长习性与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分析;“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怕高温,生育期70~80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3 ℃,生长适宜温度11~18 ℃”,体现了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体现了对土壤、地形的要求。即气候方面从气候特征、热量条件、生长期方面思考,土壤方面从土层厚薄、肥力大小等方面思考。(2)兰西县亚麻产业的发展特点从产业起步和发展时间、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提取信息,归纳答案。(3)亚麻成为该地主导产业的有利条件从生产历史、种植面积、制作工艺、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较高,地处半湿润区,气候凉爽湿润,有利于亚麻生长;纬度较高,夏季高温天气少,有利于亚麻生长;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适宜引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地处松嫩平原,土层深厚肥沃。
(2)起步早,发展时间长;产业链完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注重产品开发,产品丰富多样。
(3)适宜亚麻种植,亚麻种植面积大,原料充足,有利于亚麻产业发展;麻纺织生产的历史长,产业基础好;制作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有利于亚麻产业发展;亚麻纤维品质高,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生产规模扩大;生态环境优良,生产工艺先进,亚麻纤维品质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生产规模扩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