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一小说、散文选择题——通法题型一课过
展开小说、散文选择题——通法题型一课过
一、析选项——看高考怎么考
小说 | (2018·全国卷Ⅰ《赵一曼女士》)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艺术手法)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内容),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艺术效果)。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内容),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内容)。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内容),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艺术手法),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艺术效果)。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艺术手法),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内容),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艺术手法)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内容)。 | 1.均是对“内容+艺术特色”的考查。“内容”即“写了什么”,“艺术特色”即“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艺术效果)”。 2.常采用“显性表述+隐性表达”的命题方式。“写了什么”属于显性表述,大多需“检索”才能把握;“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属于隐性表达,需要思维深加工才能感知。显性表述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转述,有利于解题时定位信息区间;而隐性表达则大多是关于艺术特色与主旨的理解分析和鉴赏。 3.选项基本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依次设置。前几个选项往往是从文本局部入手,基本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排列次序;后面的选项往往从文本的整体(主题、整体思路等)角度着手设置,前后选项间又形成了梯次。 4.选择形式为“4选1”,题干多定位为“不正确的一项”,即“三对一错”。这就意味着有3项是正确的;并且错误的1项也往往仅是部分错误,仍有正确成分。可以利用选择题的这一特点,辅助理解文章。 |
散文 | (2017·全国卷Ⅱ《窗子以外》)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内容),笔触细致(艺术手法),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内容),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艺术效果)。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内容)。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内容),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艺术手法)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内容)。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艺术手法)。 |
二、研典题——知题目怎么解
1.小说常见5个设误点
设误类型 | 类型解读 |
情节设误 | 在选项中曲解某一情节的作用,颠倒情节顺序或夸大某个情节,甚至无中生有,生造某个小情节(细节)。 |
人物形象设误 | 在选项中对人物特点(或作用)的解说错误,要么故意夸大其词,要么无中生有,要么主次颠倒,要么张冠李戴。 |
环境设误 | 在选项中对环境特点、作用进行错误解释与分析。 |
艺术技巧和语言设误 | 选项对塑造人物、设置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所运用的手法技巧的判断或其艺术效果的解说错误;对小说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的特点、含意、作用的理解、判定或解说错误。 |
主旨(情感)设误 | 选项对小说的主旨(情感)和创作意图曲解或拔高,甚至无中生有。 |
2.散文常见5个设误点
设误类型 | 类型解读 |
内容设误 | 在选项中曲解文本的某一部分内容,或理解不当,或武断绝对,或无中生有。 |
形象设误 | 对文本中人物或事物形象误读,或评价不当,或对形象的作用分析不当。 |
结构线索设误 | 对文本的结构思路、线索梳理不当。 |
艺术技巧和语言设误 | 选项对表现内容、主旨所运用的手法技巧的判断或解说错误;对文本语言、人物语言的特点、含意、作用的理解、判定或解说错误。 |
主旨(情感)设误 | 选项对文本的主旨(情感)和创作意图曲解或拔高,甚至无中生有。 |
准解选择题“2步骤”:初步检索——加工比对
[典例示范]
(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刘国芳
①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这天,我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见了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会说:“又来看老房子呀?”
②我们笑笑说:“来看老房子。”
③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还说:“都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
④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莫说这些烂房子,就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关了。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这个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
⑤一个孩子接嘴说:“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
⑥我说:“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⑦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是一棵枣子树,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这个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看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其他孩子也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然后便互相扔来扔去,跑走了。
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这些孩子怎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
⑧老人说:“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落了。”
⑨我说:“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
⑩老人说:“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枣子,哪吃得完。”
⑪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那些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
⑫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因为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问老人说:“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
⑬老人说:“可以。”
⑭那孩子也说话了,他说:“想摘多少摘多少。”
⑮我看着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呀?”
⑯孩子说:“我叫李子。”
⑰孩子说着时,我们摘了柿子,给他吃,但这个叫李子的孩子不要,他说:“不要,我家有。”
⑱我们只好自己吃,熟透了,好甜。我于是问老人说:“这么好吃的柿子怎么不摘了卖?”
⑲老人说:“划不来,摘一天柿子也卖不了几个钱,而打一天工,可以赚好几百。”
⑳我说:“那不浪费了?”
老人说:“浪费也没办法。”
在黄源,许多橘子熟了,也没人摘,那些橘子最后黑了,同样落在地上,让人可惜。
过了些时候,我们又去了。这天,看到的是很多柚子树下落了一地的柚子。康枣和李子还有其他孩子同样跟在我们身后,在柚子树下,他们把柚子当球踢来踢去。踢了一会儿,他们就打闹起来,那李子打了康枣一下,然后爬到柚子树上去。在树上,李子跟康枣说:“有本事上来呀。”
康枣也往树上爬,但康枣穿着大人衣服,很笨拙,他倒是爬了上去,但树枝被他弄得摇来摇去,跌下来不少柚子。
忽地,康枣也失足跌了下来。
跌痛了,康枣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那个李子看康枣跌下树去,便往树下爬,可能手忙脚乱,他也一屁股跌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叫。
我看着他们,忽然想到,这些孩子,其实也是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我们”去黄源看老房子为契机,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冷清、衰败、荒芜的乡村图景,读后令人倍觉心酸。
B.小说的对话简洁传神,通过“我”与老人、孩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揭示了社会时代背景,巧妙将乡村故事与当前时代联系起来。
C.小说将笔墨集中于一个叫康枣的孩子身上,通过刻画康枣肮脏而滑稽的穿着和言行折射了留守孩子的群体形象,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别具匠心。
D.小说以康枣和李子相继从树上跌落,痛得大哭结尾,寄寓了作者对这些无人照顾的留守孩子的同情,表达了对乡村以及孩子前途命运的担忧。
[解题演示]
第一步:初步检索(细读选项标与切) | 第二步:加工比对(回归原文巧比对) | ||
A.小说以“我们”去黄源看老房子为契机①(艺术手法),/着重描述乡村的房屋和果树②(内容),/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冷清、衰败、荒芜的乡村图景③(内容),/读后令人倍觉心酸④(艺术效果)。 | 选项切片①与原文第①⑫段所写去黄源看房子一致; 切片②与全文通过写房屋、果树来重点写人不一致; 切片③中的“衰败、荒芜”与全文内容不一致,言过其实; 切片④与全文内容一致。 | 切片②③表述不正确 | A项表述不正确,答案选A |
B.小说的对话简洁传神①(艺术手法),/通过“我”与老人、孩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艺术效果),/揭示了社会时代背景,巧妙将乡村故事与当前时代联系起来③(内容)。 | 切片①与通篇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手法一致; 切片②是分析对话描写在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与全文情节发展的情况一致; 切片③与原文第③④⑧⑩⑲段的对话内容一致。 | 切片①②③表述都正确 | B项正确 |
C.小说将笔墨集中于一个叫康枣的孩子身上,通过刻画康枣肮脏而滑稽的穿着和言行①(艺术手法)/折射了留守孩子的群体形象②(内容),/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别具匠心③(艺术效果)。 | 切片①与原文第⑦段对康枣的重点描写手法一致; 切片②与全文写孩子群像的内容一致; 切片③与全文手法一致,康枣和李子属于点的描写,孩子群体属于面的描写。 | 切片①②③表述都正确 | C项正确 |
D.小说以康枣和李子相继从树上跌落,痛得大哭结尾①(内容),/寄寓了作者对这些无人照顾的留守孩子的同情,表达了对乡村以及孩子前途命运的担忧②(主题)。 | 切片①与原文第段内容一致; 切片②与原文第段以及全文主题一致。 | 切片①②表述正确 | D项正确 |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城
张中行
城,就来源说不温雅,是为防守;于内,是舍不得自己的所有;对外,则是把不少人看成小人或敌人。人,有理想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事实一面,既来之,则安之。对城也是这样,既然有了城,日久天长,就觉得还是以有它为好。于我,当然也欢迎城的繁华和方便,并曾设想,在城门外或内,找到个《老残游记》中那样的高升店,也许竟可以喝白干,佐以花生仁,然后饱餐黍米饭,兼听“画角声断谯门”了。
我的出生地是农村,在京津之间,但并没有机会到较近的天津和较远的北京看看。直到过十岁,才有机会,第一次看到本乡本土的香河县的小城。记得其时我还在上小学,县里开小学生成绩的观摩会,我也许不像现在的甘居下游吧,由老师选中了。十个八个人,由老师带队,早饭后出发,步行向西北,过青龙湾,约五十里跋山涉水,很累,但到太阳偏西时候,终于远远地望见南面城墙的垛口。其时我初见世面,觉得城墙很高,较于小村庄可谓八面威风。于是忘了劳累,加快往前走。不久走到南门前,更细端详,门拱形,高大,深远成为洞,都是过去没见过的。入了门,往前瞭望,直直的一条长街,两旁皆为商店,如我们这小村庄来的,真不能不自惭形秽了。走到接近北门,住在北门内路东一个客店里。夜里,想到有生第一次住在城里,很兴奋,也很得意。早晨,天微明,躺不住了,爬起来,几个人一同登城。不久就绕回来,余兴未尽,都同意,又绕一圈。回去后,向未选中的同学述说所见,着重说的就是那个方正而完整的砖城。
离开家乡以后,几十年,我到过不少地方,也就见过不少城。印象深的当然是住得时间长的。以时间先后为序,先是通县,后是北京。通县,最使我怀念的是新城西门,那是晚饭后或星期日,多数往门外以北的闸桥,少数往城西的八里桥,都要出入这个门。闸桥是通惠河上的一个闸,其时河上已不行船,岑寂,或说荒凉,立其上,看对岸墓田,水中芦苇,我常常若有所思,思什么呢?自己也不清楚。但这是生活,值得深印在心里的。只记得彼时想到的是《秦风·蒹葭》,并默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离开通县,到了北京城。我住内城,常到外城,并不断串城,可以说,生活总是与城有拉扯不断的关系。最难忘怀的是经由西直门出城。那有时是与三五友人往玉泉山,坐山后,共饮莲花白酒,然后卧林中草地上听蝈蝈叫。更多的是与墅君结伴,游农事试验场,麦泛黄时,坐麦田中听布谷叫,晚秋,坐林中土坡上听蟋蟀鸣。一晃几十年过去,城没了,出入城门,游园,并坐话开天旧事,都成为梦。有的人并默默地先我而去,因而有时过西直门,心中就浮起李义山的两句诗:“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随着拆城的一阵阵风,我第一次见的香河县小城也没了。但因为时代近,变化的迹象易寻,城基,东西南北门,中年以上的人还能指出来。我近年有时到那里住个短时期,住所在东门附近,常常经过旧的东门和城东南角,就不由得想到昔年有城时候的种种:有征途,证明有聚散;有旧痕,证明我没有忘记这个小城以及其中的一些人。只是可惜,去者日以疏,至少是有时候,我对影感到寂寞,东望云天,确知已经不再有那个小城,连带的也就失去许多可意的,就禁不住为之凄然。不免有黍离之思,曾诌七绝一首云:“绮梦无端入震门,城池影尽旧名存。长街几许升沉事,付与征途热泪痕。”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作者对城的本源进行追溯,带有一定批判色彩,但接下来的笔触从历史人文转入个体经验表达,少了哲理意味,却多了情感抒发。
B.散文采取倒叙的手法,以现在的视角回望过去,如游历香河县城的叙述中作者感慨当初“不像现在的甘居下游”,沧桑感于今昔对比之中油然而生。
C.通县城门外,作者默诵《诗经》却没有思念的“伊人”,更多的只是触景生情而已;而在北京城外想起李义山的诗,却是真的对故人有思。
D.全文围绕“城”展开,却没有注重对城的介绍,而是将自己与城有关的故事缓缓讲出,故事中蕴含着作者的种种人生感悟,内涵十分丰富。
解析:选B 倒叙,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本文没有采用倒叙的手法。
2.文章第二段作者详细追述自己游历香河县小城的故事,语言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作者善用文言词语,如“其时”“较于”“皆为”“如”等,古朴典雅,意蕴丰富;(2分)②用较多成语,如“甘居下游”“跋山涉水”“八面威风”“自惭形秽”等词,也使文章典雅有内涵;(2分)③多用短句,如“早饭后出发,步行向西北,过青龙湾”,语言简练而富于节奏感。(2分)
3.本文写自己与城有关的经历,以复杂的情感脉络贯穿全文,指出脉络并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答:
参考答案:作者选取的复杂的情感脉络是“思”,即对人生的思索,对故人和故地的思念。(2分)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①形成明暗两条线索,明写城,暗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2分)②层层推进,使文章逐步深入,作者先写自己游香河县小城,再到通县和北京,经历不同,感悟不同,情感哲思逐步深入;(1分)③复杂的情感脉络安排,也有利于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深思,产生情感共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