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5-2第二节土壤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5-2第二节土壤01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5-2第二节土壤02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5-2第二节土壤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见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1.了解土壤的概念和物质组成。2.了解观察土壤的内容。3.了解土壤形成的条件。4.理解土壤与其它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观察土壤


    1.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观察内容


    野外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命名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来判断。不同土壤通气、通水等条件不同,因此耕作条件不同。


    (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由下向上分母岩层、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有机层等。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等。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


    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及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土壤与人类活动


    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资源,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常用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1.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为什么冷湿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答案] 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温暖湿润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





    探究点一 土壤及其形成





    [材料] 悯农(节选)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题] 诗句中的“土”指的是土地还是土壤,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 土壤。区别:①土壤与土地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则是指陆地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②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也是区别于岩石及成土母质的根本所在。





    1.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物质组成


    (1)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2)土壤的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①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②有机质:多集中在表层,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③水分和空气:两者的比例常常随外界变化而此消彼长,共同影响土壤的热量和植物的生长。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①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下图:





    ②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





    (4)地形与土壤








    【例1】 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物土层在1~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


    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2)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高温多雨,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温度和湿度高


    [审题指导] (1)仔细读图,可以判读出土壤微生物量随时间以及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2)结合材料,确定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因素,再结合该地区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解析] (1)读图可知,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夏秋季多,冬春季少。(2)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秋季树木落叶,枯枝落叶最多,生物的分解量最大,因此微生物量最大,所以A正确。


    [答案] (1)C (2)A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森林中植被茂盛,但一般而言森林土却不如草原土肥沃。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


    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但是其地带性土壤砖红壤肥力却很低。这是因为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旺盛,植物提供的枯枝落叶很快就被微生物分解,导致土壤中存留的有机质很少。


    探究点二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材料] 竹枝词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问题] 请从自然地理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诗词中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提示] “长刀短笠去烧畲”意思是“前去放火烧荒,准备耕种”,这种生产方式会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与土壤


    (1)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如下图:














    水稻土是人工培育土;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东北的黑土,华北的黄土,四川的紫色土是自然土壤。








    【例2】 水稻土是水田中肥沃的土壤。下图是某山区梯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生物 D.人类活动


    (2)随着海拔升高,梯田中水稻土( )


    A.厚度增加 B.养分减少


    C.物质迁移加快 D.化学过程强度变弱


    [审题指导] 准确读图和理解水稻土的特性是解题关键。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地形崎岖,坡度较大,靠自然力量很难形成水稻土,人类修造梯田是关键,所以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选择D。第(2)题,随着海拔升高,侵蚀作用越强,梯田中水稻土厚度越薄,A错;土壤中养分主要来自水稻秸秆和人工施肥,海拔高度影响小,B错;修造梯田,地面都是相对平坦,迁移速度差不多,C错;海拔高,气温低,化学过程强度变弱,D对。


    [答案] (1)D (2)D





    人类通过施肥可以为土壤补充其短缺的一些养分元素,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但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局部地区土壤板结、质量退化,有机质含量不足,保水、保肥、透气性能下降;超量使用的肥料还会随着雨水进入江河,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1.土壤矿物质的来源、组成和性质决定于( )


    A.低等生物 B.高等生物


    C.成土母质 D.气候条件


    [解析] 矿物质是指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具有大量的孔隙,具备透水性、透气性和一定的保水性。在土壤形成中,母质是直接参与物质的迁移与转化的因素。一般来说,母质的颗粒不同,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也不同。土壤矿物质成分与母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尽管生物对母质进行改造,并且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它却不能决定土壤固体颗粒的含量。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高等植物的选择吸收,把岩石风化释放出的养分集中累积在土壤中;微生物为土壤创造了氮素;植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气候条件可以影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对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C


    2.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①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和程度 ②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 ③土壤性状的疏松程度 ④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不能完全以抵抗自然灾害的程度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有的作物在肥力很高的土壤环境下生长反而不能抗倒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也不能以土壤疏松程度来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沙性土壤很疏松,但其肥力并不是很高。


    [答案] D


    3.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土母质


    B.一些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


    C.草木、木本植物的着生


    D.人类活动的参与


    [解析]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由坚硬的块状岩体变成了岩石碎块,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所组成的碎屑物,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形成土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提供物质基础的作用。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把原来含在矿物中的不溶性营养物(如钾、钙、镁、磷及其他微量元素)释放出来,由于这些营养物质易被雨水淋失,而进入到地质循环过程中去,只有当母质中出现了微生物和植物,土壤的形成过程才算是真正开始。


    [答案] B


    4.在人类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有( )


    ①黑垆土 ②黑钙土 ③水稻土 ④紫色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黑钙土是温带草原形成的典型土壤,紫色土是在红色的砂岩、页岩基础上形成的,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肥沃土壤。


    [答案] C


    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未表示完整的各部分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标注出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a.有机质积累 b.矿物养分富集)


    [解析] 此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图示表示的四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明确生物循环过程及其土壤的作用。


    [答案] (1)、(2)见图





    课后作业(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


    图1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解析] ①是气候对水文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答案] A


    2.表示塑造图2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 图2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D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


    [解析] 木材作燃料导致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畜粪作燃料,造成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用草皮当燃料,再加上破坏草皮,很容易确定B为牧业减产。


    [答案] D


    4.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解析] 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是生活能源不足引起的,故着眼点还是解决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C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解析] 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 C


    6.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


    [解析] 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案] B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7~10题。


    材料一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7.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解析]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答案] C


    8.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解析] 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答案] C


    9.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解析]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答案] C


    10.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解析] 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C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1~12题。


    1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 “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土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


    [答案] A


    1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解析] 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读“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代表的地球外部四个圈层是:


    ①________圈,②________圈,③________圈,④________圈。


    (2)土壤是处于四大圈层中紧密接触的________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________作用的产物,是地表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转化非常活跃的地带。


    (3)在构成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中,________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4)自然土壤在人类精心耕作和管理下,会成为( )


    A.盐碱土 B.沙化土


    C.农业土壤 D.成土母质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各圈层的位置,可写出圈层的名称。第(2)题,考查土壤在地球圈层中的位置和作用。第(3)题,在构成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中,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第(4)题,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在人类精心耕作和管理下,会成为农业土壤。


    [答案] (1)①岩石 ②水 ③大气 ④生物


    (2)过渡 综合 物质 能量


    (3)生物


    (4)C


    14.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图中F处风化壳最深,且表层为砖红壤风化壳,判断该处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应大于蒸发量,D为干旱地区,结合图中纵坐标可判断a为蒸发量,b为气温曲线,c为降水量。第(2)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区,D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G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处因为气温极低,即使降水量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3)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第(4)题,由图中B地气温和降水数据,即可判断出该地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在其环境下发育的土壤为灰化土。第(5)题,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的极薄风化壳,可判断该处为温带荒漠,那么制约性因素当然就是“缺水”了。第(6)题,由图可知,C、D两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地区,所以不能发育成森林植被,而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


    [答案] (1)a


    (2)E、G A


    (3)枯枝落叶 淋滤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5)温带荒漠 缺水


    (6)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相关其他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1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成套资料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5-2第二节土壤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