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重难点)2.理解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是走可持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重点)3.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eq \b\lc\{(\a\vs4\al\c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
(1)消除贫困
①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②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2)发展绿色经济
①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
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3)提倡可持续消费
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 )
(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
(3)公平性原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
(4)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公众对政府起监督作用。( )
(5)与“绿色经济”相对的是( )
A.红色经济 B.黑色经济
C.褐色经济 D.灰色经济
提示:(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
(2)×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3)×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4)×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公众对政府和企业都有监督作用。
(5)C [与“绿色经济”相对的是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经济,即“褐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2019年2月20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名为《世界青年报告:青年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说,全球现有12亿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总人口的16%。他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世界各国在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5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在未来15年内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问题1 (综合思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推行的目标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2 (地理实践力)联合国倡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共同性原则。
问题3 (综合思维)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其中的联系是什么?
提示:经济增长是条件;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包容性是目的。
eq \a\vs4\al([归纳总结] )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1)~(2)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D (2)A [第(1)题,①说明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②造成了森林的破坏;③导致人口增加过快;④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维护了资源的更新,避免了资源的过度使用。第(2)题,公平性既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平。]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1 (综合思维)上述材料中体现了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什么作用?
提示:政府制定政策、立法、标准。
问题2 (综合思维)什么是循环经济?
提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我国推进绿色经济的生产模式,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在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尝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
提示:消除贫困,提倡可持续消费。
eq \a\vs4\al([归纳总结] )
1.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
(1)消除贫困
(2)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与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褐色经济”相对的发展模式。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①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②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3)提倡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消费者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表所示:
[知识拓展]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2.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表示的事项依次为( )
A.市场、环境、自然资源、环保体系
B.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C.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D.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2)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③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④依托海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故B项正确。第(2)题,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有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通过海运、陆运从外地运入,不接近原料产地;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海港,运入原料,运出产品。故D正确。]
地理实践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我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在此要求下,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13.75万亩,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 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浓郁的农耕文化 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是( )
A.小麦种植园 B.苹果采摘园
C.傣族风情园 D.古村文化园
(3)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 )
A.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
C.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1)A (2)D (3)A [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因此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一是有美丽的乡村风景,二是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第(2)题,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小麦属于北方的作物;苹果属于温带的水果;傣族在云南;古村文化园适宜布局在那大“中国农业公园”。第(3)题,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利用农业和当地的农耕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题组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1~2题。
1.E、F、G的内容分别是 (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1.D 2.B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即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目前,我国“速生鸡”(在养殖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事件已经被媒体揭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3~4题。
3.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4.“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A 4.B [第3题,危害人体健康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4题,“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不能使用剧毒农药、增白剂、防腐剂等化学制剂。]
题组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 kg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 kg。据此完成5~6题。
5.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 )
A.开源 B.节流
C.净化 D.淡化
6.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 )
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
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
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
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
5.B 6.A [本组题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
教材P104活动
提示:
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在导致全球环境退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不同,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应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历史的角度看,发达国家是全球环境的主要破坏者;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消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从开发与保护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期阶段,仍以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而发达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其主要目标。因此在全球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阶段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期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农业文明时期
出现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
工业文明时期
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当前时期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例证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我国的扶贫攻坚计划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我国沿海渔场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牧场实行轮牧制度;倡导节约用水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入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联合国举行气候峰会,应对气候变暖;建立世界环保联盟
政府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制定政策、立法和标准,并对企业进行监管
企业
是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并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约束和引导
公众
是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并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约束和引导,同时对政府、企业行为进行监督
原因
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地位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措施
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其脱贫途径主要有:教育扶贫、发展特色农业、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搬迁
具体做法
原则
衣
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
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食
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住
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行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项 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