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教师用书:专题8第2节热点主题8 博学善思明辨笃行
展开热点主题8 博学善思,明辨笃行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往往都包含了各自的智慧。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正因为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包含着自身的合理性,所以需要我们博学。学习之后,正确的态度是不盲目地相信,更不要浅薄地排斥,而是要慎思,认真研究他说得是否有道理,事情是否真是这样。自己没有真正了解的时候,态度要谨慎,要负责任。学习之后,我们还要有选择,分析哪些会让自己终身受益,哪些可能产生不好的导向,这就是明辨。
学习、思考、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博学、慎思、明辨之后,一定要笃行,把好的道理贯彻在自己行动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成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耍嘴皮子永远是浅薄的,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1.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福祉。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杨善洲图什么,用利益的逻辑说不通,就斥为“傻瓜”;郭明义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断言“神经病”。利益的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安放?
就像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理想有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在人生海洋中远航”。确实,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优厚的工作,领一份体面的薪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在当下,会比别人更觉生存的困难与尴尬。但是人若没有了理想,生命将走向何方?我们赞颂希望“让人类远离饥饿”的袁隆平,我们钦佩把汗水洒落山间邮路的王顺友,实际上是赞颂一种更饱满的意义、钦佩一种更丰盈的人生。循着理想的星光,我们才能跳脱一己得失,眼界更远、胸怀更大,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这就是为什么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论》,也是为什么社会的改革者,既需要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义的勇气担当。
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它是对每个时代伟大事物的同一性和连续性的信心,是对一代代人的变化和衰退的抗议。
(来源:《人民日报》)
2.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当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意识的步伐。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没有对公共规则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缺乏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那种只问结果不计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规矩。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
3.鲁迅名言检索火了,求真只是第一步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认为哪一句是鲁迅说过的话?事实上,第一句是伪托鲁迅之名的假名言,第二句看似无关的话语反倒是鲁迅的原话。近日,被网友戏称“鲁迅语录搜索引擎”的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火了,该系统甚至因为网友的集中访问而数次崩溃。鲁迅语句一键查询、在线核对,让假名言无处遁形。有人说:以后再要造鲁迅的谣,可没那么容易了。
不少网友呼吁:李白、杜甫、莫言、马云也需要“名言打假”。的确,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成了虚假名言的“重灾区”,从古圣先贤到成功人士,从文学巨匠到知名学者,不少名人为编造的词句背了黑锅。假日记、假语录、假书单滥竽充数,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平台,一时涌现出来,有的火爆一时,不少大V、明星也不辨真假,成为假名言的“搬运工”。这一现象既侵犯了当事者的著作权、署名权,也扰乱了网络环境误导了广大群众。
假名言也分“低配版”和“高仿版”。诸如“晚睡的人没对象”“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掉90%以上”等所谓鲁迅名言,用词、风格与鲁迅相去甚远,一望便知真假。恶搞也好,调侃也罢,多是网民炮制的段子,借助反差抓人眼球,这些网言网语本身也是网络亚文化的呈现。至于那些伪造的张爱玲爱情语录、乔布斯成功名言,有的真有几分形似,有的甚至不无道理,之所以不用自己之名却假借他人之名,无非是拉大旗作虎皮,蹭名人的热度扩大传播力,这种假名言的欺骗性、危害性更强。但无论是哪一种,“借蔓扬名”、吸引流量乃至获得利益,是名言编造者的共同动机。
从名言警句的需求侧看,假格言之所以有市场,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优质文化内容的强烈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读者缺乏判断力。正所谓我所看的都是我愿意看到的,假名言之所以被一些人视如珍宝,正是因为契合了他们当下的某种处境和心态。那些成功学鸡汤,迎合了不少人飞黄腾达的幻想;那些偏执的社会批评,骂出了一些人心中的愤懑情绪。心中深以为然,再有了名人“加持”,点击转发、日常使用也就自然而然。其实,无论是讲话时刻意使用各种名言装点门面、代替论证,还是写作时轻信各种二手材料,在生活工作中不假思索地人云亦云,归根结底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思维的“懒惰症”。
在古代,大量假托孔子、曾子之名的伪书应时而生,古人通过校勘、目录等小学工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现代,利用检索系统的火眼金睛,假名言很容易就能识破;通过法律手段,一些恶意捏造他人言论者必将遭到法律的制裁。但破解假名言现象,并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管理问题,更是全民树立“打假”意识的观念问题。网络的自我净化非一日之功,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个人如何甄别鱼龙混杂的名言警句,如何看待真假不一的网络信息。
就信息而言,真实准确是深刻辩证的基本前提。“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才不会被假名言牵着鼻子走。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说话写作要句句有出处、时时勤核对,但不盲从、不迷信是基本的生活态度。就名言警句而言,它作为实践的总结、历史的积淀,对我们为人处事、立言行文有重要作用。除了名言真假,言语本身的思想更值得关注。如果对名言对错缺乏反思,对名言产生的语境一无所知,把格言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律令,就容易误入歧途。
鲁迅曾说,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所以,与其背几句格言,不如潜心原著,透视作者的所思所想,寻找经典与当下的连接;不如投入生活,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挫折中寻找经验,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民网2019年5月09日)
■热点押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教师告诉我,他发现上课积极提问的学生比认真听讲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人生的许多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
一位山民告诉我,艳丽好看的蘑菇往往有毒,苦涩的野菜常常败火。人生的许多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
一位羊倌告诉我,他很快活,因为他可以与野花攀谈,与林鸟对话,随白云飘荡,傍草原起舞。人生的许多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我来立意]
[写作导引] 三则材料结构相同,都强调善思,都是“生活+体会”,并且每段都有一个独立的深刻含义,关键句是“人生”句。
第一则材料的人物是教师,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积极提问的学生比认真听讲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人生体会是“人生的许多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立意时需要在“跟随”与“探求”对比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探求”。
第二则材料的人物是山民,他在采蘑菇的生活实践中得知,“艳丽好看的蘑菇往往有毒,苦涩的野菜常常败火”,人生体会是“人生的许多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立意时需要在区分“观察”与“分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分辨”。
第三则材料的人物是羊倌,他在放牧生活中,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很快活,因为他可以与野花攀谈,与林鸟对话,随白云飘荡,傍草原起舞”,人生体会是“人生的许多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立意的核心是“心的寂寞”,因为心灵寂寞,所以人才感觉空虚。
三则材料都是谈人生感悟,人生得有探索追求,对现实生活得有区分辨别,要热爱生活。综合归纳:做一个爱生活、有思想的追求者。考生立意时从每则材料的“人生”句中提炼观点即可,单独从一则材料中提炼可以,综合两则、三则提炼更好,选择哪个思路立意写作都符合题意。本材料可立意如下:
(1)不盲从,多探索,做真我;
(2)要学会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
(3)人生贵在有自己的思想;
(4)辨别社会的真伪,勿被假象迷惑;
(5)快乐源于心境,充实来自心灵;
(6)生活有真理,智者多睿思;
(7)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
■标杆作文观摩·
思想者,风中的芦苇①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多么富有诗意,风中的芦苇,随风摇曳,憧憬着金秋的浪漫。人的高贵在于他会在思考中生活,有理智的思维。② 教师发现,上课积极提问的学生比认真听讲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成功的人生在于探索,在于追求。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明白人,不盲从,做真正的自己。 山民从生活中体验到,艳丽好看的蘑菇往往有毒,苦涩的野菜常常败火。幸福的生活在于分辨。在分辨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好惬意啊! “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不断地进行思考,使智商有所提高,然后重新思考问题,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良性循环,幸福指数怎不攀升?③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而正确的理论解释则由爱因斯坦提出。爱因斯坦依桌嚼笔思忖:光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负载于离散的光量子,而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在智慧者探索与思辨的催生下,灵感悄然降临,一个突破性的理论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1921年他成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疟疾,使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1969年,39岁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接到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的秘密任务。经过无数次实验,无数次思考,幸福最终来敲门,屠呦呦终于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获得高效的青蒿提取物。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成功的背后,是全身心投入抗疟中草药的研发过程,是思想者凝神思考的必然结果。④ 风中的芦苇,看似脆弱,但它飘飘摇摇,散发着思想的光芒。⑤ 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花花世界,迷离了我们的双眼。人们如果被生活中虚假的繁荣、浮躁的繁华迷惑,失却了自己的思考与分辨,只一味地遵循僵死的平淡生活,日子便没了朝气,人生便没有了明天。⑥ 作为学生的我们,有时也深陷生活和学习的迷惑,完不成的作业,烦人的标准答案,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完全没有个人的自由空间,没有思考的余地,不知何去何从?但如果丧失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又何谈修身报国?⑦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学会思考,睿智地坚守,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⑧ |
旁批: ①诗意的标题,吸引读者,又是中心论点。 ②引用名人名言,开篇提出观点。 ③总结材料,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④举例论证,列举爱因斯坦和屠呦呦的事例,论述他们的成功都源于思考。 ⑤议论中不乏文学味,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⑥联系现实,批驳不思考的危害。 ⑦联系自身,一针见血地指出不会思考的原因。 ⑧照应标题和开头,强调中心。 |
►亮点借鉴 文章条理清晰,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分为三个部分加以论述,既紧扣作文材料,又援引爱因斯坦和屠呦呦的事例,还联系了现实与自身,使论证说理具有了普遍意义。作者顾及全面,思维缜密,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本文语言富有文采,议论中充满文学味道,不仅使文章氤氲着文学气息,更使文章华彩纷呈,读后甚觉唇齿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