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
展开
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1届开学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承载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一二十年来,传统书院开始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书院萌芽于唐,崛起于两宋。书院最早是藏书之地,后来由藏书之地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宋代范仲淹、孙复和石介等人把书院的创建与当时的文化复兴联系在一起。晚清时期,传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1902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制度。
书院,这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应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
其一,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如何使这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但是老书院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很多书院修完之后,除了供人游览,就不知道该干什么,老书院修复之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其二,新书院的建设。在传统书院废弃一百多年后,创办新书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创办新书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间社会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书院,另一种是在现代大学的体制内的书院。首先,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修建新书院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许多新书院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讲座和读书会很受欢迎,是因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强烈。其次,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院。现代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没有专业知识分子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国家。但是书院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典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就是在专业教育之外,解决培养教育人的问题。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传统书院承担中国文化复兴的使命,它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体现。21世纪的中华文明复兴,不仅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对探讨21世纪以后的人类生存同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补充、完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也有益于未来人类多元化的现代化生存。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面废弃传统书院教育,引进西学教育制度,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
B.修复老书院的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
C.传统书院为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复兴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D.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条分缕析,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书院兴起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书院从萌芽到废弃的过程,为下面展开论证提供了背景。
C.文章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书院在当代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的问题。
D.文章分析了书院兴起的原因,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书院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讲座和读书会,有利于推动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B.许多传统学术失传,中华文化逐渐衰退,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
C.如果将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和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有机结合,大学教育前景更好。
D.书院复兴能弥补现代文化的不足,推动文化复兴,助益未来人类的多元化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非典、甲流、埃博拉出血热等,人类每一次面对新发传染病,都可以说是遭遇战,而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的研发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面临相似难题。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我国中医药筛选出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面对新发传染病,我国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 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君平《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20年4月8日)
材料二:
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8月)
材料三: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4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摘编自宇文亚《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1月)
4.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率高,这说明了中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B.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传播力度,可以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人类。
C.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这是制约它在世界上传播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D.虽然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对外传播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药效显著,但由于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打压。
B.中医药学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C.中医药行业应该重视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加强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应有作用。
D.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也会逐渐增强。
6.中医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简要分析。(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ロ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ト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8.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
9. 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这篇小说确实呈现出散文化倾向,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移浙西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馀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再以江东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乞致仕,不许。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军需赋税、财政俸禄,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
B.鳏寡,泛指老弱孤苦。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C.建祠,文中指为表达对造福当地官员的感激之情,在其生前所立的祠堂,即建生祠。
D.参知政事,唐宋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相待,所征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
B.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
C.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
D.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他请求不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但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任临安知府时,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粮食,存活百姓。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5分)
▲
(2) 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15.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抒情方面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述而》)
(2) ▲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夫战,勇气也。 ▲ , ▲ , ▲ 。(《曹刿论战》)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
(5) ▲ ,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汉字是表意文字,但相当多的人对“表意文字”理解得比较简单,以为每个字的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到解释。( )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宇》中,将古文字的构成规则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为“六书”,而“六书”之首即为“象形”。殊不知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很多现代字形与造字之初________,不同汉字中相同的构件,其来源可能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汉字虽然属于表意文字,但字形中的构件并不都是表意的,而是有的表音,有的是代替某个构件的记号。若都当作表意构件去理解,则难免________。汉字演变的复杂知识一般人不了解,这很正常,但切不可信口开河,以免将错误知识和观念________下去。
汉字历史悠久、不断演进,汉字中蕴涵着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汉字与汉语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播者,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与文化情感,全社会应树立对汉字的敬爱之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很多汉字形成的语境已经改变了,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为此,有必要在民众中________科学的汉字基础知识。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字的起源确实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
B.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确实是汉字的起源
C.古时人们使用图形符号,而这些符号确实逐渐演化成了汉字
D.图形符号被古人使用,后来的确演化成了汉字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相径庭 牵强附会 留传 推广
B.方枘圆凿 穿凿附会 留传 普及
C.方枘圆凿 牵强附会 流传 推广
D.大相径庭 穿凿附会 流传 普及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使产生汉字的语境发生改变,探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B.研究汉字起源与演变更加困难,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
C.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汉字的语境多已改变,这使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D.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探索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沙尘天气,是指大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且能见度低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① ?首先沙尘源为沙尘天气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与气候密切相关:当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土壤表层干燥疏松时,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的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此外, ② 。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尘天气多发。面对沙尘天气, ③ 。日常多吃一些清肺去火的食物,比如梨、银耳、百合等。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家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这些最基本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沙尘天气对我们的侵害。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1届开学考试
语文答案
1.C (A“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有误,书院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被废弃,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原文第二段“1902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B“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有误,这一做法是为了保护书院文物和恢复其历史功能,原文第四段“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D.“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有误,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原文倒数第二段“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
2. D (“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有误,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详尽论证对国外的影响。)
3. B (“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有误,强加因果,夸大了传统书院的作用,原文倒数第二段“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传统书院只是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途径。)
4. C (“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有误,材料二原文“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中有“所谓”一词。)
5. A(“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有误,材料二原文“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
6. ①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②国内方面,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度;③行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
7. C
8.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
9.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链,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10.B (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艰食,指粮食匮乏,中间不应断开。译文: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11.A (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12.D(“但是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错误;原文“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13.(1)(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横线处1分,大意2分】
(2) (马光祖)第二天前往,也像这样,又过一天再前往,躺在客人临时住宿之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横线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调任浙西提点刑狱,当时暂且兼仼代理浙西提举常平。拜仼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鰥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马光祖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他治政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荣王用理由推辞。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马光祖声音严厉地说:“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大王还不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某庄某仓有多少。王没有办法推辞,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请求退休,不允许。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
14.C(3分)
15.相同点:融情于景,以景作结;含蓄蕴藉,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
不同点: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李诗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
16.(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
17.A (括号前“汉字是表意文字”,可知是介绍“汉字”的情况,“以为每个字的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到解释”,可知与图形有关,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括号内应该是“汉字”的情况,即“汉字的起源确实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
18.D (第一组,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方柄圆凿:形容格格不入。第二组,穿凿附会: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勉强扯在一起。第三组,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第四组,科普:科学普及。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
19. C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句子没有主语,排除A;“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句式杂糅,排除B;“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逻辑不当,排除D。)
20.①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②其形成还有人为原因(因素) ③我们要注意(重视)保养防护(每 处2分,语意相近即可)
21.审题指导
本题由三段材料构成:
第一段:从个人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例举生活中共享的点例,同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便是指出独创独有的重要性,而独创独有便是“思考、体验、匠心”。
第二段:从国家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是例举共享一个方面,而“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便是“独创”。而“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本段从国家角度肯定了独创的意义。
第三段:点出本题中心:“生活不乏共享者,但是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由此得出本次作文的重心是论证“当代中国青年与独创的关系”。
学生应该综合三段材料,整体理解材料,从而得出材料的中心,不能脱离“时代青年与独创的关系”,只写“独创”“创新”或者只写“青年”“时代”,或者写“共享的重要性”视为偏离材料。
限制性
1.立意限制。材料共四段,第一、二段分别从个体和国家的角度强调“独创(核心技术)”的重要作用,但这不是命题人的真正意图所在,材料的核心内容在第三段。若谈“共享的同时更需要独创”则为符合题意;若立意为“新时代的中国呼唤更多青年成为独创者、独有者”,或“有独创青年,就会有独创中国”则为最佳立意。
2.价值判断限制。材料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虽然前后句之间有“同时”作为连接,但考生若将“共享”与“独创”同等看待则是断章取义,因为材料中的每一段都在强调“独创”。而且,成为“独创者”“独有者”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3.写作文体的限制性。“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感悟”“思考”“态度”“看法”偏向理性思维,文体指向议论文。
开放性
1.思考角度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从“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入手,谈“独创”的重要性;也可以谈“共享经济”中“独创”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也可以站在国家的角度呼唤青年们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还可以从当下中国缺少“独创”“原创”的现状思考原因,从制度和方法的角度谈如何鼓励创新。其中,每一个角度又可以有所辐射。
2.联系社会现实的开放性。材料只是强调共享背景下“独创”的重要性,考生可以根据题目选择切合题意的事件来论述,“中兴事件”“港珠澳大桥”“航天科技”“病毒中朊蛋白的发现”等事件,都与本题相切合。考生还可以从当下中国缺少“独创”“原创”的现状思考原因,寻找对策。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时代呼唤我们成为独创者、独有者。
2.有独创青年,就会有独创中国。
3.要“共享”,更要“独创”。
4.不能坐等共享,要勇于独创。
5.核心科技绝不共享,“独创”才是唯一出路。
6.独创掌控全局,共享受制于人。
错误立意:
1.生活不缺乏“共享者”。
2.独创(核心技术)很重要。
3.解放思想,全面共享。
4.核心科技也要共享。
5.共享时代,何必创新。
6.青年兴则国家兴。
7.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承载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一二十年来,传统书院开始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书院萌芽于唐,崛起于两宋。书院最早是藏书之地,后来由藏书之地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文化教育机构。宋代范仲淹、孙复和石介等人把书院的创建与当时的文化复兴联系在一起。晚清时期,传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1902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制度。
书院,这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应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
其一,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如何使这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但是老书院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很多书院修完之后,除了供人游览,就不知道该干什么,老书院修复之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其二,新书院的建设。在传统书院废弃一百多年后,创办新书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创办新书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间社会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书院,另一种是在现代大学的体制内的书院。首先,教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修建新书院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许多新书院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讲座和读书会很受欢迎,是因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强烈。其次,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院。现代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没有专业知识分子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国家。但是书院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典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就是在专业教育之外,解决培养教育人的问题。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传统书院承担中国文化复兴的使命,它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体现。21世纪的中华文明复兴,不仅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对探讨21世纪以后的人类生存同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补充、完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也有益于未来人类多元化的现代化生存。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面废弃传统书院教育,引进西学教育制度,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
B.修复老书院的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
C.传统书院为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复兴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D.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条分缕析,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书院兴起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书院从萌芽到废弃的过程,为下面展开论证提供了背景。
C.文章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书院在当代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的问题。
D.文章分析了书院兴起的原因,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书院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讲座和读书会,有利于推动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B.许多传统学术失传,中华文化逐渐衰退,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
C.如果将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和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有机结合,大学教育前景更好。
D.书院复兴能弥补现代文化的不足,推动文化复兴,助益未来人类的多元化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非典、甲流、埃博拉出血热等,人类每一次面对新发传染病,都可以说是遭遇战,而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的研发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面临相似难题。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我国中医药筛选出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面对新发传染病,我国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 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君平《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20年4月8日)
材料二:
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8月)
材料三: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4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摘编自宇文亚《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1月)
4.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率高,这说明了中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B.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传播力度,可以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人类。
C.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这是制约它在世界上传播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D.虽然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对外传播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药效显著,但由于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打压。
B.中医药学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C.中医药行业应该重视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加强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应有作用。
D.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也会逐渐增强。
6.中医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简要分析。(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ロ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ト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8.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
9. 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这篇小说确实呈现出散文化倾向,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移浙西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馀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再以江东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乞致仕,不许。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军需赋税、财政俸禄,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
B.鳏寡,泛指老弱孤苦。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C.建祠,文中指为表达对造福当地官员的感激之情,在其生前所立的祠堂,即建生祠。
D.参知政事,唐宋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相待,所征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
B.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
C.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
D.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他请求不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但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任临安知府时,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粮食,存活百姓。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5分)
▲
(2) 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15.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抒情方面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述而》)
(2) ▲ ,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夫战,勇气也。 ▲ , ▲ , ▲ 。(《曹刿论战》)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
(5) ▲ ,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汉字是表意文字,但相当多的人对“表意文字”理解得比较简单,以为每个字的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到解释。( )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宇》中,将古文字的构成规则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为“六书”,而“六书”之首即为“象形”。殊不知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很多现代字形与造字之初________,不同汉字中相同的构件,其来源可能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汉字虽然属于表意文字,但字形中的构件并不都是表意的,而是有的表音,有的是代替某个构件的记号。若都当作表意构件去理解,则难免________。汉字演变的复杂知识一般人不了解,这很正常,但切不可信口开河,以免将错误知识和观念________下去。
汉字历史悠久、不断演进,汉字中蕴涵着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汉字与汉语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播者,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与文化情感,全社会应树立对汉字的敬爱之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很多汉字形成的语境已经改变了,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为此,有必要在民众中________科学的汉字基础知识。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字的起源确实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
B.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确实是汉字的起源
C.古时人们使用图形符号,而这些符号确实逐渐演化成了汉字
D.图形符号被古人使用,后来的确演化成了汉字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相径庭 牵强附会 留传 推广
B.方枘圆凿 穿凿附会 留传 普及
C.方枘圆凿 牵强附会 流传 推广
D.大相径庭 穿凿附会 流传 普及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使产生汉字的语境发生改变,探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B.研究汉字起源与演变更加困难,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
C.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汉字的语境多已改变,这使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D.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探索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沙尘天气,是指大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且能见度低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① ?首先沙尘源为沙尘天气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与气候密切相关:当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土壤表层干燥疏松时,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的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此外, ② 。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尘天气多发。面对沙尘天气, ③ 。日常多吃一些清肺去火的食物,比如梨、银耳、百合等。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家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这些最基本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沙尘天气对我们的侵害。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1届开学考试
语文答案
1.C (A“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有误,书院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被废弃,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原文第二段“1902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B“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有误,这一做法是为了保护书院文物和恢复其历史功能,原文第四段“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D.“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有误,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原文倒数第二段“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
2. D (“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有误,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详尽论证对国外的影响。)
3. B (“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有误,强加因果,夸大了传统书院的作用,原文倒数第二段“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传统书院只是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途径。)
4. C (“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有误,材料二原文“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中有“所谓”一词。)
5. A(“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有误,材料二原文“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
6. ①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②国内方面,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度;③行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
7. C
8.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
9.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链,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10.B (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艰食,指粮食匮乏,中间不应断开。译文: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11.A (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12.D(“但是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错误;原文“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
13.(1)(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横线处1分,大意2分】
(2) (马光祖)第二天前往,也像这样,又过一天再前往,躺在客人临时住宿之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横线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调任浙西提点刑狱,当时暂且兼仼代理浙西提举常平。拜仼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鰥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马光祖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他治政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荣王用理由推辞。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马光祖声音严厉地说:“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大王还不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某庄某仓有多少。王没有办法推辞,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请求退休,不允许。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
14.C(3分)
15.相同点:融情于景,以景作结;含蓄蕴藉,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
不同点: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李诗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
16.(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
17.A (括号前“汉字是表意文字”,可知是介绍“汉字”的情况,“以为每个字的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到解释”,可知与图形有关,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括号内应该是“汉字”的情况,即“汉字的起源确实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
18.D (第一组,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方柄圆凿:形容格格不入。第二组,穿凿附会: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勉强扯在一起。第三组,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第四组,科普:科学普及。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
19. C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句子没有主语,排除A;“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句式杂糅,排除B;“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逻辑不当,排除D。)
20.①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②其形成还有人为原因(因素) ③我们要注意(重视)保养防护(每 处2分,语意相近即可)
21.审题指导
本题由三段材料构成:
第一段:从个人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例举生活中共享的点例,同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便是指出独创独有的重要性,而独创独有便是“思考、体验、匠心”。
第二段:从国家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是例举共享一个方面,而“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便是“独创”。而“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本段从国家角度肯定了独创的意义。
第三段:点出本题中心:“生活不乏共享者,但是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由此得出本次作文的重心是论证“当代中国青年与独创的关系”。
学生应该综合三段材料,整体理解材料,从而得出材料的中心,不能脱离“时代青年与独创的关系”,只写“独创”“创新”或者只写“青年”“时代”,或者写“共享的重要性”视为偏离材料。
限制性
1.立意限制。材料共四段,第一、二段分别从个体和国家的角度强调“独创(核心技术)”的重要作用,但这不是命题人的真正意图所在,材料的核心内容在第三段。若谈“共享的同时更需要独创”则为符合题意;若立意为“新时代的中国呼唤更多青年成为独创者、独有者”,或“有独创青年,就会有独创中国”则为最佳立意。
2.价值判断限制。材料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虽然前后句之间有“同时”作为连接,但考生若将“共享”与“独创”同等看待则是断章取义,因为材料中的每一段都在强调“独创”。而且,成为“独创者”“独有者”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3.写作文体的限制性。“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感悟”“思考”“态度”“看法”偏向理性思维,文体指向议论文。
开放性
1.思考角度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从“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入手,谈“独创”的重要性;也可以谈“共享经济”中“独创”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也可以站在国家的角度呼唤青年们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还可以从当下中国缺少“独创”“原创”的现状思考原因,从制度和方法的角度谈如何鼓励创新。其中,每一个角度又可以有所辐射。
2.联系社会现实的开放性。材料只是强调共享背景下“独创”的重要性,考生可以根据题目选择切合题意的事件来论述,“中兴事件”“港珠澳大桥”“航天科技”“病毒中朊蛋白的发现”等事件,都与本题相切合。考生还可以从当下中国缺少“独创”“原创”的现状思考原因,寻找对策。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时代呼唤我们成为独创者、独有者。
2.有独创青年,就会有独创中国。
3.要“共享”,更要“独创”。
4.不能坐等共享,要勇于独创。
5.核心科技绝不共享,“独创”才是唯一出路。
6.独创掌控全局,共享受制于人。
错误立意:
1.生活不缺乏“共享者”。
2.独创(核心技术)很重要。
3.解放思想,全面共享。
4.核心科技也要共享。
5.共享时代,何必创新。
6.青年兴则国家兴。
7.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