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4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展开专题能力训练十四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二、选择题1.(2019福建泉州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投放活性淤泥(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塑状团块)且持续通入空气有助于净化有机污染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投放活性淤泥可提高湖泊的抵抗力稳定性B.活性淤泥的净化作用主要依赖微生物的有氧呼吸C.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能促进湖泊的物质循环D.湖泊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会流向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答案:D解析:投放活性淤泥有助于净化有机污染物,所以可提高湖泊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活性淤泥在发挥作用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所以其净化作用主要依赖微生物的有氧呼吸,B项正确。活性淤泥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污染物,可以将其分解成矿质元素,所以能促进湖泊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湖泊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通过落叶、尸体残骸流向活性淤泥的微生物中,D项错误。2.右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箭头未标出,已知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三级消费者,则a是生产者B.若a属于第二营养级,则b是生产者C.若e固定的能量最多,则e是生产者D.该食物网共有3条或4条食物链答案:C解析:若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是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则食物链的起点可以是a或e,A项错误。当b或c为生产者时,a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固定能量最多的一定是生产者,C项正确。根据“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可推出,该食物网的起点一定不是d,其他作为起点时,都只有3条食物链,D项错误。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调查某环境中某种蝗虫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状况下,每年的λ值保持不变,且λ=1.2,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N0×1.2×3B.某海滩黄泥螺现存量约为4 000吨,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400吨,若要充分利用而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则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4 000吨C.在由草、兔子、狼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子同化的能量去向应包括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通过狼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流入狼体内的能量D.在由草、兔子、狼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狼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要消耗草100 kg答案:C解析:理想状况下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若起始数量为N0,λ=1.2,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N0×1.23,A项错误。若要充分利用而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则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B项错误。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C项正确。在食物链草→兔子→狼中,狼每增加1kg体重至少(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要消耗草25kg,D项错误。4.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Ⅰ通过①过程固定的C.①⑥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答案:D解析:图中Ⅳ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应含有分解者Ⅳ,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如光合作用)固定的,B项错误。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项错误。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细胞呼吸,D项正确。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a)]。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C.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答案: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仅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包括人为补偿输入的能量,A项错误。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需要补偿输入的能量越多,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越大,B项错误。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C项正确。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其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项错误。6.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后,与乙生态系统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项正确。若乙生态系统的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项正确。若甲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项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项错误。三、非选择题7.(2019全国Ⅰ理综)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 。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 。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 。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 ,导致 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答案:(1)果树→A→C C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3)化学信息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解析:(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果树→害虫A→鸟(C),其中鸟是第三营养级。(2)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3)性引诱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使用性引诱剂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种群密度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8.(2018全国Ⅲ理综)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 。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通常植物根系对N的吸收是通过 运输完成的。 答案:(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 (3)主动解析:(1)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富含能量,可以被蚯蚓利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利用生物方法处理需注意垃圾的性质、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等。(3)N进入根部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9.(2019广东七校联考)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某科研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入水口浮游出水口浮游水库淤泥真年均:1.93年均:1.021013~1015 (1)在水库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2)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 。 (4)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填“潜在”“间接”或“直接”)价值。 (5)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 (填“入水口”或“出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1)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2)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3)分解作用 (4)间接 (5)入水口解析:(1)在水库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网)进行传递。(2)浮游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生产者属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中的第一营养级。(3)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4)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5)检测氮、磷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就应测定入水口处的浮游藻类含量。如果入水口中的含量较高,则说明不是来自游人;如果入水口中的含量较低,则说明来自游人。10.右图是对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后,得到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池塘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各组分间通过 和 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其具有一定的 。 (2)右上图所示生物中,所含能量最少的是 。图示食物网中,浮游植物为摇蚊幼虫提供了可以采食及栖息的信息,黑鱼能够根据鲫鱼量的信息控制繁殖,这说明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有 。 (3)由图可知,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 。该池塘生态系统每年夏季易发生鱼类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自我调节能力(2)黑鱼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呼吸作用散失 气温太高、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池塘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各组分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调节机理是负反馈调节。(2)题图所示生物中,黑鱼的营养级最高,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黑鱼所含的能量最少。题图所示食物网中,浮游植物为摇蚊幼虫提供了可以采食及栖息的信息,黑鱼能够根据鲫鱼量的信息控制繁殖,这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图甲为某一生态系统内的食物网构成,图乙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2)图甲中鹰同时占有第 营养级,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3)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 ,原因是 。(4)图乙中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 稳定性越弱;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正常作用范围的大小,y越大说明 稳定性越弱,TS越大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 答案:(1)8 植物→植食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植物→植食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2)三、四、五、六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增多 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4)恢复力 抵抗力解析:(1)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不被捕食的最高营养级为终点,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植物→植食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和植物→植食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2)鹰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第三、四、五、六营养级。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3)如果蛇绝种,鹰数量很可能会增加,因为其所在的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4)x越大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正常作用范围的大小,y越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