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强化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强化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强化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物质的分类角度1分散系的判断与比较1.(2019·大连模拟)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C.根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解析】D。同一反应中,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A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而淀粉、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C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D正确。角度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2.(2019·绵阳模拟)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①:日光下的树林B.②:长江三角洲的形成C.③: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D.④:钠的焰色反应实验【解析】D。图①:空气是一种胶体,日光穿过空气照射到地面上,此过程中实际上发生了丁达尔效应;②:长江水(含大量胶体粒子)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海水含大量的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而形成长江三角洲;③:发生了丁达尔效应;④:焰色反应是电子的跃迁,与胶体的性质无关。【加固训练】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有无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C.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解析】B。分散系是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划分的,A错误;H+Fe(OH)3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Fe3+S2-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形成胶体后胶粒带电,胶体不带电,D错误。2.(2019·郑州模拟)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沉淀,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解析】C。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