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 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B. 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
C. 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 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2. 目前,“旅行者”1号应位于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3. 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 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会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故D正确。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其它的行星自转方向相反,故A不符合题意。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的周期都是约为11年,从1977年至2013年,不可能观测到6次耀斑.故C不符合题意。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系统由低向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目前已飞出了太阳系,故应在银河系。B对,河外星系没有包含太阳系,其余选项可排除。
【3题详解】
适合生命存在星球,其环境应与地球相似。水乃生命之源,有生命的星球一定要存在液态水,故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点睛】要完成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的分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巨行星是质量和体积较大的一类行星,其中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是最大的;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除了金星自东向西,其它都是自西向东;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爆发的周期都约为11年.
4.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E、F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E通过固体、液体传播,F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 E传到莫霍面时,波速突然下降
C. E和F传到①时波速明显减小 D. 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F的波速较E快,故判断F为纵波,E为横波,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A错误;结合图示①②之间即为莫霍界面,纵波、横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都明显上升,BC错误。图示在①②区域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反映地壳和地幔都是固体,D正确。故本题选择D。
5.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夏威夷群岛、墨西哥湾、刚果盆地和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处相比,珠峰处海拔最高,距离莫霍界面最远,因此是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故选D。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7.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区域位于印度洋 B.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D. ②区域的南北距离大于③区域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结合选项,故本题选择B。
【7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区域位于大西洋,A错;③区域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B错误;①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20°W与40°W之间,所以③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正确;②区域的南北距离和③区域一样,都是相差20个纬度,D错。故本题选择C。
8.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28°的海面上,沿经线方向朝南发射导弹,射程1000千米,导弹可能落在 ( )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 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自西向东从20°W到160°E为东半球,从160°E到20°W为西半球。沿经线方向朝南发射导弹,射程1000千米,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也就是对应的向东偏转,会落入东半球;射程1000千米,经线上1°大约为111千米,所以向南纬度不超过10°,位于中纬度地区。综合来看,向南发射导弹落在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本题选择A。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荡秋千,踏青插柳
C.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望双星,鹊桥相会
10.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 北半球昼变长,但短于夜 B. 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
C. 北半球夜变长,但短于昼 D. 南半球夜变长,并长于昼
【答案】9. B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为春分至夏至,此时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荡秋千、踏青插柳,B对。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为秋分至冬至,此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并长于夜,北半球夜变长,且长于昼,B对。
11.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流向左偏,北岸侵蚀,南岸沉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当地时间(西四区区时)2019年7月2日16时40分,智利中北部的科金博大区和阿塔卡马大区部分地点先后迎来了一次日全食,这是本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奇观。左图为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日全食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发生日全食时,下列各地正值凌晨的是( )
A. 伦敦 B. 洛杉矶(西八区) C. 开罗(东二区) D. 北京
13. 据图可知( )
A. 左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有三级
B. 右图中日全食发生时被月球遮挡的太阳大气层是色球层
C. 日全食发生时天文学家有可能观测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
D. 发生在右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
14. 右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为( )
A. 曾母暗沙夜空的美丽极光 B. 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C. 流星现象多发 D. 磁针指向失准
【答案】12. D 13. C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发生日全食时西四区区时为 2019年7月2日16时40分,四地中,伦敦位于中时区,区时为7月2日20时40分,洛杉矶(西八区)的区时为7月2日12时40分,开罗(东二区)的区时为7月2日22时40分,北京(东八区)的区时为7月3日4时40分,所以正值凌晨的是北京。故本题选择D。
【13题详解】
右图中的天体有地球、月球和太阳,涉及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A错;日全食发生时被月球遮挡的太阳大气层是光球层,B错;日全食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连成一条直线,月球将太阳光全部挡住的现象,因此我们只能看到太阳大气的外部白色光晕,这个光晕就是色球层,而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C对;发生在右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D错。故本题选择C。
【14题详解】
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说明耀斑爆发,可能会导致磁针指向失准,D正确;极光发生在高纬度地区,A错误;黑子对农业有影响,有些地区农业增产,但有些地区减产,B错误;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故本题选择D。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9°50′N 至30°10′N)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下图为该县在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池板景观图,该工程太阳能电池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5. 下列有关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A. 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 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
C. 秋分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D. 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北,再朝西南
16. 某时段期间,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正午时的倾角逐日增大,该时段最可能是
A. 清明节至劳动节 B. 儿童节至建军节
C. 教师节至国庆节 D. 国庆节至元旦节
【答案】15. B 16. 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电站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正东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正西日落,因此春分日和秋分日,应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夏至日太阳从东北日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西北日落,因此应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B正确;冬至日太阳东南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南,西南日落,因此应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16题详解】
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度等于直射地与安装地的纬度差,若太阳能集热板倾角增大,说明直射地与安装地的纬度差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安装地,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教师节至国庆节,C正确;清明节至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儿童节至建军节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国庆节至元旦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点睛】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设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为90°-H;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当地纬度差),可推出直射地与当地纬度差为90°-H;因此热水器安装的角度(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等于直射地与安装地的纬度差。
下表为某地(116°49'E,35°32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所示时间,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B. 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C.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D. 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18. 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A. 2月 B. 4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17. D 1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17题详解】
从表中数据可知,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昼长超过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两天相比,日出时间推迟,日落时间提前,白天时间变短,故昼长夜短且夜渐长。故选D。
【18题详解】
该月昼长夜短且夜渐长,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应为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8月符合。故选C。
【点睛】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9. B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图中正午太阳光线分析,①②③光线对称分布,乙地位于赤道,是物体影子最小的地区,所以四地中楼间距最近,B正确。甲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位于北回归线上,考虑到日照条件,楼间距较大,排除ABC,故本题选择B。
【20题详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的判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由太阳光线可以判断,甲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位于赤道,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位于北回归线上(①光线垂直)。故本题选择D。
下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
A. 23° B. 46° C. 67° D. 90°
22. 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26′,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
A. 热带范围增大1° B. 北温带范围减小1°
C. 北寒带范围增大1° D. 南寒带范围减小1°
【答案】21. C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③和④的夹角①为黄赤交角,②为黄赤交角的余角。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为67°。故选C。
【22题详解】
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回归线度数变为24°26′,极圈度数变为65°34′,热带范围增大2°,北寒带和南寒带范围分别增大1°,北温带和南温带范围分别减小2°。故选C。
下图为福建省某校马蹄形教学楼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教室1 B. 教室2 C. 教室3 D. 教室4
24.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相关的是( )
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3. B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教室3和教室4朝南有窗户,有强光直接射入,不符合条件,C、D错。教室1南面距楼梯和其它房间有较近,有遮挡采光不好,A错;教室2南面距教室4有一定距离,采光好,且强光不直接射入,B正确。故本题选择B。
【24题详解】
太阳高度又称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的路程越小,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越多,呈正相关,①符合;地理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约小,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越小,呈负相关,②不符合;大气厚度越厚,透明度越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越小,呈负相关,③不符合。大气透明度越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削弱的越小,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越多,呈正相关,④符合。故本题选择D。
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
26. 下图符合实验模拟的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25. A 26. B
【解析】
【分析】
考查热力环流原理。
【25题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的)良哩,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环流。图A符合,A对。图D、图C没有形成环流,图B是逆时针方向环流,B、C、D错。
【26题详解】
该实验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即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主要模拟的是热力环流, B对。A错误。C选项晚上刮的是山风,有山顶吹向山谷,D选项是由郊区吹向市区,成逆时针。CD错误。
【点睛】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气温低、气压高,热的地方气温高,气压低,空气由高压欧向低压。热力环流是循环运动,形成环流。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和②较小 B. ②和③较小
C. ③和④较小 D. ③和⑤较小
28.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最明显的变化是( )
A. ①增强 B. ③减弱 C. ⑤增强 D. ⑦减弱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大气热力作用过程判断: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⑤和大气逆辐射③都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故本题选择D。
【28题详解】
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对地面辐射⑤吸收量增大,使得大气逆辐射③增强。而二氧化碳的增多对于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的影响有限,①⑦不会太大变化。故本题选择C。
下图为某时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箭头代表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29. 据图可知( )
A. ①是高压,②是低压 B. ①②都是高压
C. B处风力小于D处 D. A处风力大于C处
30. 图中A、B、C、D四处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A处风向标识正确
B. 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B处风向标识正确
C. 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C处风向标识正确
D. 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D处风向标识正确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读某时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知,①是等压线内低外高,是低压;②是等压线内高外低,是高压。B处对比D处等压线密集程度类似,水平气压梯度力差别不明显,风力差别不大;A处对比C处等压线密集一点,水平气压梯度力比C大,故风力大于C处。故本题选择D。
【30题详解】
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读某时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知,BD风向不符合此特征。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斜穿等压线,C风向符合;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斜穿等压线,A处风向符合。综合选项,只有C选项对应正确。故本题选择C。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世界地图”,回答下面问题。
(1)若AB为昏线,则0时经线的经度为_______,此时全球昼长的变化规律为越往北昼长_______(越长或越短);与北京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
(2)若DF为晨线,则该日H地的正午日影朝向____方向;赤道上既属于夜半球又属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可能是____。
(3)一条流经丙地的河流东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为_______。
【答案】 (1). 0° (2). 越长 (3). 0°向东至180° (4). 正北 (5). 20°W向东至90°E (6). 自南向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和方向判断等
【详解】(1)读图可以得知,若AB为昏线,那么AC就是晨线。对应的0°经线就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零时。由AB为昏线可判断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此时的0°经线就是为零时经线,零时经线0°向东至180°经线,对应与北京同处一天。
(2)若DF为晨线,可判断出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直射点在H点南方,则该日H地(位于赤道上)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由DF为晨线可知H点(对照图可以得出H点的经度是90°E)地方时为6时,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90°W是昏线和赤道的交点,为18时。所以赤道上夜半球的范围是:90°W先东到90°E;而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至160°E。赤道上既属于夜半球又属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可能是20°W向东至90°E。
(3)一条流经丙地的河流,丙地为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流向的右侧应该侵蚀严重。东岸受侵蚀较为严重,那么流向为由南向北。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请将其转绘到图乙中。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a点的昼长为 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图示日期中a、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昼长由长到短排序为 。
(5)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答案】(1)见下图
(2)23°26'N,45°E
(3)24 66°34'
(4)c>d>a a>c>d
(5)6 22 17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晨昏线判读和方向判断等。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135°W经线的地方时为0:00,然后据此经线转换即可轻松绘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45°E为12时,即直射点的经度。
(3)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地位于北极圈,昼长为24小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0°-23°26′∣= 66°34′。
(4)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因此,图乙中的a、b、c、d四地中,位于赤道上的d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5)此时135°W经线的地方时为0:00,北京位于东八区区时120°E,相差17个小时。计算得知,北京时间为6月22日的17:00。
【点睛】晨昏(线)圈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永远平分赤道。
(4)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范围在0°—23°26′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33.下图为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①、②、③位于等压面上,④、⑤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层大气的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是 ,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
(2)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气压最高的数字是 。
(3)A、B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气压较高的是 处。若B点在东,则A、B处风向为 。
(4)若该图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地为 (城市或郊区)。若该图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A地为 (海洋或陆地)。
(5)A地的天气状况是多 (阴雨天气或晴朗天气)。
(6)比较图中A地与B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答案】(1)地面辐射 降低
(2)⑤
(3)B A 西北风
(4)城市 海洋
(5)晴朗天气
(6)A地日较差大,B地日较差小。A地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故A地日较差大; B地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B地日较差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环流和等压面的判读。
【详解】(1)该层是对流层,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对流层离地面较近,直接能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等压面上气压相同,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气压最高的数字是⑤。
(3)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近地面B处气压低,气温高。A、B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B处,气压较高的是A处。若B点在东,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则A、B处风向为西北风。
(4)若该图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地气温较高,为城市。若该图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A地气压较高,气温较低,为海洋。
(5)A地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状况是多晴朗天气。
(6)A地气压较高,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状况是多晴朗天气导致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故A地日较差大;而B地气压较低,盛行上升气流,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B地日较差小。
【点睛】气压大小及等压线的判断
(1)水平方向上:高压大于低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等压面变化:高压处向上凸,低压处向下凸。高空与近地面凸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