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高一期中地理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计划一步实现环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读图完成1-3题。
1.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
A.小行星、彗星 B.人造天体、行星
C.人造天体、卫星 D.自然天体、小行星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图中表示地球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欧洲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孕育生命”。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有卫星绕转 ④宇宙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有重要影响。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5月6日晚6点11分,太阳释放出的最强级别耀斑,造成了太平洋地区无线电中断。结合“太阳结构图”,完成5-7题。
5.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
B.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中的A层
C.太阳活动导致我国东部形成季风气候
D.无线电长波中断是因为太阳活动扰乱了电离层
6.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耀斑爆发
B.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距太阳最近,获得太阳辐射最多
C.地球上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成为当前世界最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和周期分别是( )
A.黑子、耀斑,约76年 B.太阳风、黑子,约76年
C.日珥、耀斑,约11年 D.黑子、耀斑,约11年
8.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最接近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如下图)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读图回答9-10题。
9.2019年10月19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 B.寒露 C.霜降 D.冬至
10.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太阳直射点运动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月亮的阴晴圆缺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2018 年 11 月 21 日,中国台湾屏东县(位于台湾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大鹏湾海岸出现异象,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持续时间长达 3 分钟以上。2018 年 11 月 26 日 7 时 57 分在台湾海峡发生 6.2 级地震。据此完成13-14题。
13.上万尾鱼突然如炸锅一般,不断从水面飞起跃上码头,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是大鱼在追捕小鱼,小鱼跃出水面试图躲避
B.电磁场发生变化,预示将要发生地震
C.进入冬季,海水中氧气减少,小鱼跃出水面呼吸空气
D.小鱼逃离被污染的海水
14.地震发生时,位于台湾海峡轮船上的小明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5.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2015年12月5日,美、英、中等国的30名科学家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
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16.“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地面削弱
18.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19.杭州西湖边的居民,一天里能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以下示意图,正确表示西湖边空气运动变化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东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读下图“热力环流图”,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各地之间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完成21-23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22.该图( )
A.若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
B.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陆地
C.若为白天谷地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山顶
D.若为夏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季风环流,则②处为太平洋
2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地面的冷热不均 D.太阳辐射的差异
24.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③地转偏向力 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下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图甲)和地球光照图(图乙,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乙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该节气时地球在图甲中数码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并向______运动。
(3)图乙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 _。
(4)在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______(变长、变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变大、变小)。
(5)图乙所示日期,B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______时。
(6)图乙中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______时。
26【答案】
(1)夏至 ①
(2)北 南
(3)23°26′N,90°W
(4)变长 变小
(5)8 8
(6)2
- 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气压带C的名称是____,C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原因。(“热力”或“动力”)
(2)气压带C和D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风向为 风。
赤道低气压带和气压带C之间吹 风。
(3)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夏季偏______,冬季偏______。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实际上北半球冬季和夏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的是 气压中心(填高或低)。
(5)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 控制,(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其气候特征是
(6)地中海气候受 和 交替控制形成,(填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其气候特征是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 控制。(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27.【答案】
(1)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2)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 东南
(3)北 南
(4)高
(5)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6)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盛行西风带
高一期中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AABA 6-10 CDDCB 11-15 CABCD
16-20 DCDBB 21-25 ACABD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每空2分,共20分)
(7)夏至 ①
(8)北 南
(9)23°26′N,90°W
(10)变长 变小
(11)8 8
(12)2
27.(每空2分,共30分)
(1)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2)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 东南
(3)北 南
(4)高
(5)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6)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盛行西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