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地理试题
展开www.ks5u.com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32×2=64 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耀眼的太阳光 B. 坠落的陨石 C. 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D. 待发的航天飞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耀眼的太阳光是到达地球的可见光,不是天体,A错误。坠落的陨石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再是天体,B错误。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位于大气层外,属于天体,C正确。待发的航天飞机仍然在地球上,不是天体,D错误。选C。
2.地球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B. 日地距离适中 C. 自转周期适中 D. 大气厚度适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存在生命的条件。
【详解】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是能吸附住大气,故A错;日地距离适中和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是有合适的温度,地球上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故有合适的温度的根本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故B正确,C排除;大气厚度适中不是地球上存在适宜温度的根本原因,故D错。故选B。
3.与水星、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小。与相邻行星比较,地球具备生命存在条件之主要是自身条件,结合选项可知,具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是地球与水星、火星相比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A正确,BCD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 |
外部条件 | 太阳光照稳定 |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
运行轨道安全 |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
自身条件 | 有适宜的温度 |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 |
有液态的水 |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
4.2018年9月18日,台风“山竹”席卷了深圳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能量主要源于( )
A. 地热能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核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台风是空气流动引起的。引起空气流动的是空气冷热不均造成气压不相等,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地转偏向力影响产生旋转。地面冷热不均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造成的,故答案选C。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潮汐能、核能不是台风的主要来源,故ABD错。
5.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 参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 B. 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
C. 促进水体与大气运动,塑造地表形态 D. 人类作息时间安排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机质的合成,必须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B正确;太阳辐射促进水体与大气运动,塑造地表形态,C正确;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的作息时间安排与太阳辐射有很大的关系,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6.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影响地球气候,使降水量增加 B. 产生“磁暴”现象,使地表温度升高
C. 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影响,信号中断 D. 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
【详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既有正相关,又有负相关。故A错。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故C错。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对地表温度影响不大,故B错。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故D正确。故选D。
7.读下图,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所以太阳系和地球在银河系之中,在河外星系以外,不能相交,地球又在太阳系内,故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ABC错误。故选D。
读“极点俯视图”,完成下题。
8. 甲点位于乙点的()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 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 甲、乙两地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不同
D. 甲、乙两地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程度不同
【答案】8. B 9. D
【解析】
考查地球运动特征。
【8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就南北方向来看,甲点比乙点更靠近南极点,因此甲点位于乙点的南方;就东西方向来看,从甲地到乙地顺时针方向为劣弧,因此甲在乙的西方,综合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乙地纬度较甲地低,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A错误;自转角速度甲地等于乙地,B错误;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相同,C错误;甲、乙两地纬度不同,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程度不同,一般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纬度越高偏转越大,D正确。故选D。
10.某人8点看到一颗恒星,则第二天在同一位置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
A. 8点 B. 7点56分4秒 C. 8点3分56秒 D. 8点56分4秒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详解】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1恒星日。1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比昼夜交替周期24时少3分56秒,故第二日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7点56分4秒 ,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11.一架飞机以16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赤道向东飞行,则飞机上的人感觉到的昼夜交替周期约为:( )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飞机绕地飞行角速度Φ地=15°/小时;由于Φ地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弧长为111km,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该飞机绕地飞行角速度Φ地=(1670÷111)°/小时=15°/小时;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Φ=15°/小时。因而以太阳为参照物的飞机绕地飞行角速度Φ阳=30°/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物看到的飞机绕地飞行一周(即完成一个昼夜更替周期)所需的时间=360°÷30°/小时=12小时。在飞机上一个昼夜更替周期变成了地面上的1/2,由于飞机运动是匀速的,所以飞机的昼夜各变为地面上的1/2,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以太阳为参照物的飞机绕地飞行方向及角速度Φ阳
飞机绕地向东飞行,角速度Φ阳=Φ地+Φ0;但由于飞机的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相反,角速度Φ阳=Φ0-Φ地
12.下图中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西经向西增大,据经度变化可知该半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应该是南半球,A错误。B图中,据45°E和135°E判断,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应该是南半球,B错误。C图中,据15°W和60°W判断,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自转箭头标注错误,C错误。D图中,和110°W关于地轴对称的经度是70°E,东经向东增大,和图中箭头相符,D正确。选D。
13.我国下列发射场和发射方向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 山西太原-向西发射 B. 甘肃酒泉-向东发射
C. 四川西昌-向西发射 D. 海南文昌-向东发射
【答案】D
【解析】
【详解】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卫星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越有利于卫星发射,四地中,海南文昌的纬度最低,D正确。选D。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纬度分布特征为:从赤道向两级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线速度为零。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利于同步卫星发射。
14.下图能表示分宜夏季日出的是(阴影表示夜半球)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江西分宜夏季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A、D表示北半球昼短夜长,A、D可排除。日出应该是在晨线上,晨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限,而B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限是昏线,故B错;C正确。选C。
下图为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此两点间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纬线的纬度范围是
A. 0°~23°26′ B. 23°26′~66°34′
C. 66°34′~90° D. 30°~60°
16. 该日M点的昼长为
A. 3小时 B. 6小时 C. 15小时 D. 18小时
17. 一年中在该纬线上M点向西移、N点向东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射点在北移 B. 公转速度变快
C. 分宜气温渐低 D. 分宜日出逐日推迟
【答案】15. C 16. B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M、N两点有重合于O点时,说明M、N两点所在纬线出现极昼。则O点位于极圈以内;该纬线的纬度范围66°34′~9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M以东、N以西为白天。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可知MN之间昼弧90°,昼长为6小时,这夜长为18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M以东、N以西为白天。一年中在该纬线上M点向西移、N点向东移时,说明M、N所在纬线昼长变长,M、N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为6小时,M、N所在纬线昼长变长,说明直射点在北移,A正确。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直射点北移是从12月22日至6月22日,在此期间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错误。直射点北移分宜气温渐高,C错误。直射点北移分宜昼变长,日出逐日提前,D错误。故选A。
18.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在下图中,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河流河岸侵蚀方向发生改变,故应是经过赤道;②河上游位于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北岸冲刷严重;下游位于赤道以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南岸冲刷厉害;①上游位于赤道以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北岸冲刷厉害;下游位于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南岸冲刷严重,①②对,故B项正确。
19.分宜县(114°E)在9月23日日出时,教室里挂钟显示的时间为
A. 6:00 B. 5:36 C. 6:24 D. 6:08
【答案】C
【解析】
【详解】9月23日全球昼夜等长,都是当地时间6点日出、18点日落。分宜县(114°E)在9月23日日出时,114°E当地时间是6点,教室里挂钟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20°E),与120°E差6°,地方时差24分钟,北京时间早24分钟。教室里挂钟显示的时间为6:24,C正确。选C。
20.某日宜春市(113°E)日落的北京时间为19:00,则该日宜春市的昼长为
A. 14小时 B. 10小时 C. 10小时56分 D. 13小时4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昼长=(日落时间-12时)×2。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经度差1°,地方时差4分钟,宜春市(113°E)与北京时间差7°,则地方时差28分钟。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北京时间是19:00时,岳阳的地方时是18:32。故根据公式昼长=(18:32-12)×2= 13小时4分,D正确。 选D。
21.当地球表面新旧两天所占面积之比为2:1时,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的区时)为:()
A. 2:00 B. 4:00 C. 6:00 D. 8:00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地球表面新旧两天所占面积之比为2:1时,,即全球新一天长达是16小时,旧一天是8小时,则可推算新一天零时的经度在西经60度,即西四区的中央经线地方时新一天的0时,根据相差几个时区,即区时就相差几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出两地相差4小时,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的区时)较西四区早4小时,即为4:00,故只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下列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 昼夜的产生 B. 月相的变化 C. 赣江西岸多浅滩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昼夜的产生是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同时只能照到一半。面向太阳光的一侧是昼半球,背向太阳光的一侧是夜半球,A错误。月相的变化时由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的变化,B错误;湘江西岸多浅滩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湘江是自南向北流,东侧是侵蚀岸,西侧是堆积岸,故湘江西侧多浅滩,C正确。昼夜长短的变化时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D错误。选C。
23.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多于冬半年日数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 B. 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快于近日点
C. 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慢于近日点 D.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详解】
由于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而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故导致了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多于冬半年日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某日一艘轮船航行在(40°S,30°W)的洋面上,船员看到日出景观,此时北京时间为
15:00,则该日北京的昼长为:( )
A. 14小时 B. 10小时 C. 16小时 D. 8小时
【答案】B
【解析】
【详解】纬度度数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两地,昼夜长短时长相反。北京的纬度是40°N,即40°S的昼长是40°N的夜长。当30°W日出时,北京时间是15:00,由于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经度差15°,时差1小时,可推出两地的时差是10小时。根据东早西晚和东加西减的原则,即40°S的日出时间是当地的5:00。根据昼长=(12-日出)×2,可推出当地的昼长是14时。夜长=24-昼长,即当地的夜长是10时,那么北京的昼长就是10小时,只有B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A. 鞍部 B. 山峰 C. 山脊 D. 山谷
26. 有关图示地区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高东低 B. 南高北低
C 西北高东南低 D. 西南高东北低
27. ①→②河段落差约为
A. 180米 B. 198米 C. 580米 D. 680米
【答案】25. A 26. C 27. C
【解析】
【25题详解】
鞍部位于两座山峰之间,图中看不到鞍部,A符合题意。图中左侧闭合等高线处,中间高四周低,有山峰符号,为山峰,可以看到山峰,B不符合题意。图中等高线凸向低处的为山脊,可以看到山脊,C不符合题意。图中有河流,河流存在于山谷中,D不符合题意。选A。
【26题详解】
图中河流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正确。ABD错误。选C。
【27题详解】
①处海拔介于600-800米之间,②处海拔介于200-400米之间,①→②河段的落差在200-600米之间,580米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选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题。
28. 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 100m B. 150m C. 200m D. 250m
29.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由北流向南 B. 由西流向东
C. 由东北流向西南 D. 由西北流向东南
31. 丁地和丙村的相对高差最接近
A. 200m B. 250m C. 300m D. 400m
【答案】28. A 29. D 30. C 31. B
【解析】
【28题详解】
图中山峰海拔高度为372米,据200米等高线、山峰为372米分析可知该等高线图的等高距是50米。等高线X与200米等高线相差两条等高线,相差100米,且等高线X凸向高处,故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100米,A正确。
【29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分布形态、数值判断,①②③处地势高于丙村,且无障碍物阻挡视线,均可看到丙村;④处位于山脊的右侧,④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看到丙村,D符合题意。A、B、C错。选D。
【30题详解】
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图中右上角有指向标,按照指向标来定方向。结合图中指向标及甲河的流向可判断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故C项正确,排除A、B、D项。
【31题详解】
根据图中所示,结合前面分析,图中丁地右侧有一山谷,可以推测出丁处等高线海拔约是300米。丙村的海拔约是50米,两地相对高差可能为250m,B对。选B。
【点睛】等高线图的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1)在等高线图上,判断在山顶能否看到山麓地区的方法
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2)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的海拔状况。
32.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假如图上A与B间的距离是2cm,则推算其比例尺为1:500000000
B. 比例尺放大一倍,则图幅面积将放大到原图的2倍
C. 该日之后分宜的昼长将继续变长
D. 该日A、B、C三点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B间的实地距离约为赤道的四分之一,即10000km,图上距离为2cm, 其比例尺为1:500000000,A正确。比例尺放大一倍,则图幅面积将放大到原图的4倍,B错误。此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应该是北半球夏至,此日之后,分宜的昼长将继续变短,C错误。该日B、C两点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点是日出正北,日落正北,D错误。选A。
【点睛】
以北半球为例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切点日出正北日落正北。
二、综合题(共计36分)
33.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代表________(洲),C代表______岛,D代表________(国名)。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图中序号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名称),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名称),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 (名称),图中序号是________。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
【答案】(1)非洲;苏门答腊;伊朗。
(2)③;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④。
(3)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位于板块的交界及其附近,这里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海峡及其周边地理特点等知识点。
【详解】(1)读图可知,B代表非洲,北部的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C北部为马六甲海峡,C代表苏门答腊岛。D南部霍尔木兹海峡,D国为伊朗。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海峡是马六甲海峡,是图中序号③;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是图中序号①;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海峡跨越亚洲和欧洲,位于土耳其;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附近,图中序号是④。
(3)图中海峡均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这里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
34.读下图1所示的“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理由是 。
(2)该地的地势特点是什么。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1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 路线更为合理。因为 。
(4)图2所示的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BC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图A、B、C中的______图。
【答案】(1)盆地;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2)东北高西南低。
(3)①路线更合理;因为①路线是把河水从高处引向低处,较合理。
(4)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及其知识点运用等知识点。
【详解】(1)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河流流向判断,图1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盆地,理由是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河流向中心流动形成向心状水系,为盆地。
(2)图中海拔最高处位于东北方向的山峰处,结合河流流向判断,该地的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
(3)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引水路线尽量顺地势自流到疗养院。①路线更为合理。因为①路线是把河水从高处引向低处,较合理。②路线是从低处引向高处。
(4)BC线穿过图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其海拔在600米以上,山峰位于BC线中间位置,B错误。B处海拔是300米,C处海拔是200米,因此A正确,C错误。
35.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作图:在太阳光照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球自转方向以及太阳光线。
(2)图中的晨昏线为 (晨或昏)线,太阳直射的经度是 。
(3)图中A、B、C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地,昼长最长的是 地 。
(4)北京时间是6月 日 时。
(5)此日,C地昼长为 小时,C地日落的区时是 点。
(6)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B向C发射的炮弹将会向 (西/东)偏转。
【答案】(1)如下图:
(2)晨;150°E
(3)B;A
(4)22;10
(5)8;16
(6)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涉及昼长计算、线速度判断、二分二至判断等知识点。
【详解】(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面向太阳光的一面是昼半球,背向太阳光的一面是夜半球,根据此作图。
(2)沿地球自转方向穿越图中的晨昏线是由夜进入昼,故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太阳直射的经度是正午12时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图中A所在的经线。图中的任意两条经线相差30°,0°经线以东的是东经度,故可知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50°E。
(3)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最大,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ABCB点在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B。此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故昼长最长是A。
(4)据上一小题可知此日是夏至日。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由于150°E是12时,两地经度差30°,时差2小时,120°E在150°E的西侧,北京时间是6月22日10时。
(5)据图可知,晨线与纬线的交点是当地的日出时间。晨线与赤道的交点B此时是6时,图中任意两条经线时差2小时,C点在B点的东侧,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日,C点的日出时间是8时。日落时间=12+(12-日出),可知B点18时日落,C点16时日落,C地昼长为16-8=8小时。
(6)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由B向C发射的炮弹将会向东偏向。
【点睛】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昼半球弧长/15°=该纬度的昼长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