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
展开
地 理 试 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 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析回答3—4题:
-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励人员出国 - 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
A.大洋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据此回答下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6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 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B.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C.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D.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7-8题。
-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没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读“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9~10题。
-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
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
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
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此回答11题。
- 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读图完成12~13题。
- 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逆城市化现象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读漫画,完成14~15题。
- 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
A.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用地紧张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居住条件差 - 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 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16题。
- 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 )
A.栽培技术先进 B.运输条件改善 C.政府支持 D.媒体推介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回答17题。
- 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
①生产规模大 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回答18题。
- E地的主要农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棉花
D.甘蔗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19题。
- 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完成20题。
- 该农作物是( )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下图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 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 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 ( )
A.肉食及制品 B.粮食 C.饲料 D.牛奶及其制品
读“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构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23—24题。
- 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是 ( )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工资投入 D.科技投入 - 乙类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
A.制糖工业 B.印刷工业 C.航天工业 D.电子装配工业 - 下列具有生产上联系的是 ( )
A.化工厂、电镀厂 B.印刷厂、纺织厂
C.玩具厂、皮鞋厂 D.面粉厂、食品厂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26—27小题。
-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 - 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
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经过一个世纪的繁荣后,于20世纪50年代走向衰落,又经过近三十年的整治,重新焕发生机。据此回答28—30题。
- 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是 (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煤炭资源 D.丰富的石油资源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炭作为能源,其需求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是 ( )
①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
②世界炼钢技术提高,耗煤量减少
③炼钢的耗煤量逐年增加
④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德国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有 ( )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传统产业迁入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 (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_______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________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
-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应该是数码________对应的区域,工业区应该是数码________对应的区域,住宅区应该是数码________对应的区域。(6分)
(2)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请选出最佳地点,并分析原因。(8分)
-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
②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ACCBD 6-10 ABCCD 11-15 CACBD
16-20 BBAAB 21-25 DDDAD 26-30 AACA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
(1)原始型(高高低型模式) 传统型(高低高型模式)
现代型(三低型模式)。
(2)B 发展中
(3)现代(三低)
32.(14分)
(1)②③①(6分)
(2)乙地(2分)。
原因: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矿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答出三点即可)(6分)
33.(14分)
(1)地形 土壤 政策 交通运输 市场
(2)①地形 ②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