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屯溪一中高一年级线上教学效果检测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A. K B. N C. P D. C
-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 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在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 关于下列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为,其热稳定性不如
B. 的电子式为,是含有极性键的18电子的粒子
C. 的电子式为,是分子结构呈四面体的分子
D. KF的电子式为,它是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浓氨水 | CaO | ||
B | 浓硫酸 | NaOH溶液 | ||
C | 浓硝酸 | Cu | ||
D | 浓盐酸 | NaOH溶液 |
A. A B. B
C. C D. D
- 如右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说明具有漂白性,反应说明具有酸性
B. 反应中生成物::1时,则反应物::2
C. 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工业上可利用反应和反应回收
- 通入足量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B.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稀
C. 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
D. 若通入的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
-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 根据表中7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元素编号 |
|
|
|
|
|
|
|
原子半径 |
|
|
|
|
|
|
|
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 |
|
|
|
|
|
|
|
A.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C.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固态碘与化合生成2molHI气体时, 需要吸收5kJ的能量
B. 2molHI气体分解生成1mol碘蒸气与时,需要吸收12kJ的能量
C. 1mol固态碘变为1mol碘蒸气时需要吸收17kJ的能量
D. 碘蒸气与生成HI气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将4mol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同,测消耗的氯气有
A. 2mol B. 10mol C. D. 6mol
- 反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增加C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体积变大
A. B. C. D.
- 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 转移3mol电子
B. 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C. 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
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NO、、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能被完全吸收,无剩余气体,若NO、、的气体体积分别为a、b、c、则a:b:c可能为
A. 1:5:2 B. 2:5:1 C. 5:1:2 D. 5:2:1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 B. 元素的非金属性
C.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17题8分,18题10分,19题12分,,共30.0分)
- 工业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键、键、放出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则:
若完全反应生成可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kJ。
如果将和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最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则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
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内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编号填写。
A.
C. - 现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和B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离子比离子多8个电子;
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D;
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
、C同主族,且E比C多两个电子层,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
试回答:写出元素C、E的名称:C ______ ;E ______ .
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
写出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比较B、C、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和氧化性的强弱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半径: ;氧化性: .
写出E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 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元素名称: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__周期______族.的电子式:______,所含化学键______.
的电子式______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任写一个与B的简单离子所含电子数相同的分子______.
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的形成过程: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 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的绝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E.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由图求得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制取所需的时间秒
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
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分别加入到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 | 操作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粉末状 | 混合不振荡 |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分钟 |
块状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分钟 |
写出发生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已知如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常温常压下,D、F、K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和I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转化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